2015年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文档编号:57028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5年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5年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5年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5年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决定氨基酸中磊的是R基。肽键的形成及其结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H H H 酶H2N-C-CO-OH H-HN-C-COOH+H2N-C-COOH R1 H2O R2 RnH H H H2N-CCO-HNC-COOH+H2N-C-COOH+(n-1)H2O R1 R2 Rn理解肽键、二肽、三肽、多肽、肽链等概念。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CO-HN-叫做肽键。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由多个氨

2、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一般呈链式结构,称作肽链。明确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化学键互相连结在一起,形成具有复杂结构的蛋白质。脱水缩合 盘曲折叠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 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的计算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肽键数目脱去水分子数目多肽相对分子质量氨基数目羧基数目一条肽链amm-1m-1ma-18(m-1)至少1个至少1个n条肽链amm-nm-nma-18(m-n)至少n个至少n个2.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分类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组成单位成分磷酸H3PO4H3PO4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A、G、C、TA、G、C、U功能主

3、要的遗传物质,编码复制遗传信息,并决定蛋白质的合成作为遗传物质:只在RNA病毒中。不作为遗传物质: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能携带特定的氨基酸,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催化作用:酶的一种。存在主要存在与细胞核,少量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3.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种类分子式分布功能单糖五碳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RNA成分脱氧核糖C5H10O4DNA成分六碳糖葡萄糖C6H12O6光合作用产物,能源物质果糖植物细胞能源物质二糖麦芽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成2分子葡萄糖供能蔗糖水解为果糖和葡萄糖供能乳糖动物乳汁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供能多糖淀粉(C6H1

4、0O5)n植物细胞植物中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糖原肝糖原动物肝脏储存能量,调节血糖肌糖原动物肌肉氧化分解为肌肉提供能量种类生理功能脂肪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具有缓冲外界压力的作用。类脂磷脂膜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胆固醇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有重要调节作用。性激素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1-21. 细胞学说: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的。 细胞是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是通过其细胞的活动来反映其功能的。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

5、胞分裂而来的。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3.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概念: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膜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生物膜系统在化学成分上的联系: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相似,均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但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 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的联系:核膜 相连 内质网 相连 细胞膜 囊泡 囊泡 高尔基体 生物膜系统在功能上的联系: 线粒体ATP ATP ATP ATP ATP 分泌蛋白细胞核 核糖体mRNA 多肽 外排 mRNA核膜 内质网 加工 高尔基体 加工、分泌 细胞膜4.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

6、泡核糖体中心体结构特点双层膜单层膜不具膜结构主要功能有氧呼吸产生ATP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的场所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及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粗面内质网是核糖体的支架;滑面内质网与糖类和脂类的合成有关储存物质进行渗透作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都与能量的转换有关分布所有的动植物细胞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及幼嫩茎的皮层细胞大多数动植物细胞中大多数动植物细胞中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所有的动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5.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细胞核 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7、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核是遗传物质(DNA)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1-31. 渗透作用基本组成条件 具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动植物细胞符合渗透系统动物细胞成熟植物细胞半透膜细胞膜原生质层浓度差细胞质与外界溶液细胞液与外界溶液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原因 内因: 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 细胞渗透失水 细胞壁收缩性小原生质层伸缩性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宏观上:植物由坚挺 萎蔫表现 液泡(大 小) 微观上:质壁分离 细胞液颜色(浅 深)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物

8、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低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举例O2、CO2、H2O、甘油、乙醇、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运输速率影响跨膜运输速率的曲线分析物质浓度 自由扩散的动力是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运输速率物质浓度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协助,达到一定浓度时,由于受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浓度增大而增大。氧气浓度对物质运输速度的影响0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不需要能量,因此物质浓度与氧气浓度无关,运输速

9、率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改变。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在氧气浓度为零时,通过细胞无氧呼吸供能,无氧呼吸供能较少,所以运输速率较低。在一定该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升高,有氧呼吸加强,产生的能量逐渐增多,所以运输速率不断加快。当氧气浓度足够高时,高能量供应充足,但由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不再随氧气浓度增大而加快。运输速率运输速率 0 O2浓度 0 O2浓度3. 酶的本质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真核生物)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生理功能生物催化作用作用原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4. 与酶有关的图表、曲线解读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

10、加入酶 无机催化剂平衡点 未加催化剂 0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表示酶专一性的图解反应速率 酶A 酶B(无酶A) 0 反应物浓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个范围酶催化作用逐渐减弱。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酶促反应速率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0 底物浓度 0 酶浓度在其他条件适宜,酶数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

11、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在底物充分,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5. ATP相关知识ATP的结构简式:A-PPP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的合成ATP的水解反应式ADP+Pi+能量 酶 ATPATP 酶 ADP+Pi+能量所需酶ATP合成酶ATP水解酶能量来源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能量去路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生物体的需能部分6.捕获光能的色素(1)色素的种类、作用及层析后的位置色素种类吸收光谱滤纸条上的位置叶绿素(3/4)叶绿素a(蓝绿色)吸收红光和蓝紫色叶绿素b(黄绿色)吸收红光

12、和蓝紫色类胡萝卜素(1/4)胡萝卜素(橙黄色)吸收蓝紫色叶黄素(黄色)吸收蓝紫色(2)色素的分布、功能、特性及分离方法分布:叶绿体基粒的囊状结构薄膜上。功能: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四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量叶绿素a)。特性: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分离方法:纸层析法。7.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暗反应条件光、色素、光反应酶无光也可行,暗反应酶场所叶绿体囊状薄膜上叶绿体基质物质变化(1)水的分解:2H2O 4H+4e+O2 NADP+H+2e酶 NADPH(2)ATP的形成(光合磷酸化)ADP+Pi 光能 ATP酶 (1)CO2的固定 C5 CO2 2C3(2)CO2的还原

13、NADPH ATP NADP+ (CH2O) ADP+Pi产物 O2、H、ATP(CH2O)、ADP、Pi8.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点时,光合速率就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即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2)CO2的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光照强度下,随着CO2的浓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速率加快。(3)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一般植物可在1035条件下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其中以2530最适宜,在35以上时光合作用就开始下降,4050时即完全停止。9.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不同点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场所先在细胞质基质中

14、,后在线粒体中诗中在细胞质基质中O2、酶第一、二阶段不需要O2,需要酶不需O2,需酶产物CO2、H2OC2H5OH和CO2或C3H6O3氧化分解彻底不彻底,还有小分子有机物能量释放多(2870kJ)少(196.65kJ)生成ATP38个2个相同点联系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相同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意义微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光能10.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叶绿体反应式:CO2+H2O (CH2O)+O2酶 C6H12O6+6O2+12H2O 6CO2+12H2O+能量区别联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别生物植物植物、动物等场所叶绿体线粒体(主要场所)条件光、色素、酶氧气、酶物质变化

15、无机物 有机物有机物 无机物能量变化光 ATP 有机物化学能有机物化学能 ATP+热能联系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完成其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光合作用各位呼吸作用提供分解的物质;呼吸作用各位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O21-41. 有关细胞周期的系列问题 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周期性 从增殖的角度看,细胞可分为3类: 连续分裂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连续运转,因而又称之周期中细胞;如表皮基底层细胞,部分骨髓造血细胞等。 休眠期细胞: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但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某些淋巴免疫细胞,大部分骨髓干细胞等。 终端分化细胞:是通常是指那些不可逆地脱离细胞周期,丧失分裂能力

16、,但保持生理机能活动的细胞,如神经、肌纤维细胞等。 细胞周期的起止时间 从新细胞到新细胞,即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时期。一个周期中间期经历的时间长,分裂期经历的时间短,所以在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是大多数处于间期。 细胞的种类不同,细胞周期的时间也不相同。在观察有丝分裂的选材方面,应选择整个细胞周期短,分裂期相对长的材料。2.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核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染色体)复制一次;平均分配,等数分裂。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最明显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质中纺锤丝的出 现利于牵引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

17、NA的数量变化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关系假设某植物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请画出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坐标图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细胞植 物 细 胞动 物 细 胞纺锤体来源细胞质两级的细胞质基质中心粒纺锤丝纺锤体胞质分裂囊泡细胞板细胞壁后期质膜中部缢缩起沟 相 同染色体复制一次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亲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种类(遗传物质)相同1.51细胞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特点:持久性: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

18、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期达到最大限度。不可逆性: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普遍性: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遗传物质为发生变化,各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但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 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全能性:在离体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适宜的外界条件下,细胞才能表现其全能性。可用作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全能性: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其全能性受到限制,但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例如,动物克隆技术。细胞全能性的比较一般情况下,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同一生物体内细胞的全能性高低顺序

19、为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3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生理过程细胞正常的死亡过程病理性过程细胞畸形分化诱因温和的刺激或药物剧烈的刺激或损伤物理、化学、病毒因子表现状态细胞膜内陷细胞膜破裂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变圆,与周围细胞脱开细胞外形不规则变化无限增殖核染色质凝集溶酶体破坏无接触抑制细胞分为一个个小体胞浆外溢易扩散被周围细胞吞噬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内因主要由凋亡相关基因引起与基因无关受突变基因控制2.11.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精子和卵细胞都是成熟的生殖细胞,生物个体能够产生生殖细胞是性成熟的标志。精子和卵细胞的产生经历了从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为成熟生殖细

20、胞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两者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但由于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两者的异同,并能够说出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正确识图和绘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点分裂细胞类型体细胞动物精巢或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同源染色体行为无联会有联会,出现四分体,相互分离,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部分片段细胞分裂次数1次2次子细胞数目2个雄为4个,雌为(1+3)个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相同比亲代细胞减少了一半子细胞类型体细胞精子细胞或卵细胞相同点染色体复制一次,都出现纺锤体意义在生物个体发育中,亲子代细胞之间维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

21、生物在系统发育中,亲子代之间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生物可发生多种可遗传的变异。如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可发生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通过基因的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发生基因重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还可发生染色体变异等。通常情况下,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这样经过受精作用,合子中的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合子具有了两个亲本的遗传性。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进化有重要的意义。2.2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著名实验是教材中列举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

22、的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前者是人们设计的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S型的实验,后者是对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生命过程进行处理的实验。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明确在生物的传宗接代中,DNA是连续的,子代DNA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复制产生的;蛋白质是不连续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在噬菌体DNA指导下重新合成的,从而理解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他的多样性是对生物界所有DNA分子来说的,这是生物界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它的特异性是对某种生物的某个个体、某一特定的DNA分子来说的,因此具有特定的不同于其他DNA分子的剪辑排列顺序。它的稳定性是指组成双螺

23、旋结构的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外侧交替排列,中间是碱基对形成的横档,是通过氢键相连接的,G和C之间形成的3个氢键较A和T之间形成的2个氢键稳定。DNA分子的多样性(特异性)通过控制形成不同的蛋白质得以体现。3.DNA分子中碱基比例为1的有:(A+C)/(A+G)=T/A=A/T=C/G=G/C=(A+G)/(T+C)=1,这是所有双链DNA分子的共性;(A+T)/(C+G)1,且任何一个比值都是这个DNA分子的特异性所在。由于不等于1的比值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也是DNA分子多样性所在。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因此,染色体、DNA、基因之间有直接联系。因此蛋白质是生命

24、活动的体现者,也是生物性状的表达者,因此,基因对形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实质上是把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变为氨基酸序列的过程。而基因不能脱离整个DNA分子而存在,通过DNA的复制,亲代将自身的基因复制一份传给子代。中心法则是对DNA(基因)功能的高度概括,同时揭示了DNA的两大功能:一是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二是控制生物的个体发育(控制形成相应蛋白质)。中心法则图解如下:2.3遗传的基本规律1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通过研究性状的传递规律推知的基因的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在实践上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提供了科学的步骤、方法、经验,在理论上为自由组

25、合定律奠定了基础。2两大定律中所说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表现出特定的遗传现象,总结如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对数)1对2对(或2对以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AaAaBbF1配子的种类及比例1:11:1:1:1F2基因型分离比1:2:1(1:2:1)(1:2:1)F2表现性及比例3:19:3:3:1F1测交分离比1:11:1:1:1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对生物的性状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

26、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具体可用中心法则表示:2.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个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突变后为原来基因的等位基因。由于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能产生这一种生物从来都没有过的性状,所以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的根本来源,它有五大特点:普遍性、随机性、罕见性、有害性和不定向性,它发生在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2)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是原有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与基因突变不同,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即生殖细胞形成

27、的过程中。(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比较有意义的是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整倍增减的变异,染色体组的定义是以二倍体为例得出的。不同种生物染色体中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大小不一样;同种生物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各异。(4)单倍体是指生殖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可以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植物中的单倍体较多,动物中的单倍体较少。而多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251.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分为三大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见下表:遗传病种类病因类型举例单基因遗传病一对基因控制显性或隐

28、性基因多指、并指、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软骨发育不全、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多基因遗传病多对基因控制唇裂、原发性高血压等染色体异常病染色体控制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21三体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等遗传病不仅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贻害子顺后代,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负担。2.人类遗传病判断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分为常染色体显、隐性遗传和性染色体显、隐性遗传四种情况,可用下列方式判断:先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各代遗传的是隐性,代代相传得失显性;然后假设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符合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现象,则该基因最可能在X染色体

29、上,否则肯定属于常染色体遗传。这种方法适用于三代以上的系谱。2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发展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它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物种中每一基因的基因频率都在变化着,也就是说,生物都在进化着。它还认为,新物种的形成需经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突变对生物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自然选择保留了有利突变而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地理隔离是形成生殖隔离的前提,生殖隔离一旦形成,新物种也就形成了。由以上内容可看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或者说生物进化是遗传性和变异性一对矛盾斗争的结果,而

30、外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3.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科学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及分析达尔文胚芽鞘+单侧光向光生长。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生长,不弯曲。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詹森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拜尔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温特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胚芽鞘尖端产生

31、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三、加强各种植物激素生理功能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生理功能赤霉素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根尖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和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广泛存在于植物体,成熟的果实含量最多促进果实成熟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五种激素之间的关系1相互促进作用: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

32、裂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乙烯。调节种子发芽:赤霉素、脱落酸。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2相互拮抗作用: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则促进侧芽生长。调节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两性花的分化:生长素使雌花增加,赤霉素使雄花形成。调节气孔的开闭: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张开,脱落酸促进气孔关闭。3.21.与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四大系统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其消化和吸收作用主要是在小肠内进行的,与此相适应,小肠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系列与其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即

33、消化管长,延长了食糜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小肠内壁上有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部分有微绒毛的存在,所有这些结构,增大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另外,小肠壁内存在着消化腺,不断地向肠腔内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小肠绒毛内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通过呼吸系统使体内的细胞获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具体过程是在肺部和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前者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而后者则相反。完成排泄功能的主要器官是肾脏,而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通过对肾单位结构功能的复习,可搞清楚血浆、原尿、尿液在组成成分上的异同及意义。循环系统

34、是以上系统完成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血液循环起着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2.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明确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内环境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稳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变,但又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中许多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条件是比较严格的,即温度、酸碱度(pH)和某些离子的浓度都必须保持在较为窄小的范围内波动,才能保证酶促反应正常进行;如果稳态机制发生了变化,如组织液中水分过多,则会出现组织水肿,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会出现尿毒症等,这些症状轻则影

35、响细胞代谢,重则丧失生命。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稳态并不是突然形成的,新生儿要经若干时日之后,稳态机制才能健全完善起来。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由多个器官协同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稳态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来实现,主要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3.弄清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关系对于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归纳。一是来源: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是不溶于水的有机高分子物质,不能被动物直接吸收,动物只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将其水解成小分子、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吸收,其消化过程为: 二是去向:进入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在细胞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三

36、大营养物质共有的途径是氧化分解释放出所含有的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不共有的途径是是否在体内贮存起来,即糖类和脂类在体内可以贮存,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思考讨论 现在,减肥风暴已愈演愈烈,“苗条”已成为大众审美的重要标准。某女性自幼贪食,18岁时体重已达75 kg(160 cm),该女甚为苦恼,为减肥,她将食谱中全部的脂质都去掉,但对糖类的摄入量大增,该女性能达到减肥效果吗?答案:脂肪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化合物,它不仅是重要的贮能物质,还有维持体温、减小内脏器官的摩擦、减轻机械振荡的作用。在细胞内,脂肪和糖类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在减肥时,若不注意节食糖类,即使不摄入脂肪,也不会达到理想效果。三大

37、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实质上是介绍了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在体内相互转化的情况,科学实验证明了三大营养物质之间在体内可以进行相互转化,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完成的。由于三大营养物质的中间产物基本相同,故这些中间产物构成了三大营养物质联系与转化的桥梁,对于人来讲,糖类和脂类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多余的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或脂肪,但糖类和脂肪只能转化为组成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12种),8种必需氨基酸不能由糖类和脂肪转化而来,只能靠从食物中摄取。在细胞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可以总结归纳如下:4.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人和动物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体

38、液的调节,主要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分泌生长激素、催乳素等,而且还分泌几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分别调节这些内分泌腺的活动。因此,垂体在内分泌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中可以合成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它们对垂体促激素的分泌起促进作用。同时,相关腺体激素的分泌也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即反馈调节。另外,下丘脑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兴奋性也受大脑皮层活动的影响,这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密切相关的,进而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激素调节。

39、 5.血糖浓度调节在激素调节中,我们除了复习掌握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及性激素的功能外,还要重点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糖代谢过程中的作用,这是该部分考查的重点内容。深化拓展尿液中含有糖就是糖尿病吗?答案:尿液中出现糖有三种可能:一是正常人一次食糖过多,多余的糖随尿排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二是人的肾小管出现病变,其重吸收能力减弱,原尿中的糖也可能随尿排出。三是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使血糖浓度持续较高,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时,糖便会随尿排出,此即糖尿病。胰岛素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胰岛素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间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

40、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还可通过提高血糖浓度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协调控制下,胰岛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别分泌适量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共同完成对糖代谢的调节,从而维持正常浓度的血糖,即当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通过调节,使其降低(或升高)到正常血糖浓度。6.体温及调节人和高等动物具有一定的体温,且相对恒定,是进行新陈代谢(生化反应)和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人体深部的温度是比较恒定的,而表层温度随环境温度和着衣状况有较大的变化。人类正常情况下,体温稳定在37左右,实际测量时,直肠温度可代表人体深部温度 (37.5),口腔温度比直肠低0.20.3,腋窝温度又比口腔低0.30.

41、5。在一天之内,随着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水平的昼夜变化,体温呈现较小的昼夜周期性变动,一般清醒状态下,24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最高,体温昼夜差别不超过1。女性比男性体温略高,并在月经周期中呈现规律性波动,即月经期和月经后的前半期体温最低,排卵日(温度最低)后迅速升高约(0.5),这与性激素的分泌有关。人体产热是能量代谢的结果,安静时人体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肝脏、肾等),运动时主要来自骨骼肌,可比安静时高出10余倍。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常打“寒战”,产热量明显增加。人体的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小部分通过呼气散失及排便散失),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汗液蒸发四条途径。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蒸发这一条途径。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因为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能够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体温恒定,保证了生命活动(酶活性)的正常进行。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尖端;感光的部位尖端;促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面的一段。2生长素在尖端产生后,可以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极性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5年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