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彩教育网 教学资源分享平台,无需注册、无需登录即可下载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5)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照片、图表、录像等,采用感觉上强烈的对比冲击让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的事实、原因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提高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发现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何限制
2、、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3)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的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构建起新知识。所以本节课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成为学习和探索的主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2)通过观察图片、影像资料、动手计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
3、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3)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教学过程与方法】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
4、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操作问题合作、探究效果导入投影有关地球人口众多的文字材料、照片、录像等问题:世界人口如此膨胀,那我们家乡的人口又怎样呢? 学生展示所画的人口变化图学生感官上的强烈冲击,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 “人口爆炸”投影图表:“世界10亿人口年表”。 问题:请你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根据计算请你分析183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小组合作完成。学生深切体会到地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拥挤,人口也从来不像近100多年来增长得这样快。地球人口
5、的确“爆炸”了。二、环境的限制性投影:“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文字资料。问题: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荒谬至极,毫无意义;观点二:值得关注。你赞成哪一观点?说明理由。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认真记录,然后各组代表按正反方辩论式发言。从辩论中让学生产生疑惑,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埋下伏笔。投影:“自然资源概念的演变”表格问题:同学们还记得自然资源的概念吗?请你说一说。学生回答,并不断纠正。正确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问题:从概念我们可知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种类在不断变化,根据表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发言。明确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种类、范围在不断
6、扩大。转承:然而,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投影:“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问题:同学们能否按照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它们之间加上箭头? 学生上讲台操作完成。明白人口增长必然导致耕地总面积的减少和粮食产量的下降。问题:那么人口增长与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环境破坏又有什么样的因果联系呢?你们能否用也用箭头来表示呢? 小组合作、讨论、辩论共同完成。学生从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破坏等得出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转承:尽管当今世界的资源、环境问题
7、日趋严重,但人口还在增长,地球上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呢?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究竟有多大?投影:“英国怀特岛位置图”及相关材料。问题:当今地球人口如此爆炸式地增长能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呢?理由是什么呢? 小组合作、讨论、辩论共同完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奋点引入: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的概念以及人口合理容量。问题:那地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世界学者有“乐观派、悲观派、中间派”三种观点,你同意哪一派的观点?小组合作、讨论、辩论共同完成。一方面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全球人口容量,培养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语言表达的能力等。投影:“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 问题:你是怎样理解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
8、的?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三个特点含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投影:“我国各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 问题:你能计算出我国最多可能承载多少人口?问题:试分析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以及南方、北方地区,它们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动手计算。四组分别代表四地区,各自讨论各地环境人口承载力各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讨论,结合原有的知识储备大胆探究,培养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投影:两个数据“中国现有人口数和中国最多承载人口数”问题:现在我们有13亿人口离16亿还有差距。那是不是应该很乐观呢? 自由发言。所以我们仍然要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同时保护环境。课堂
9、小结 正确认识人口问题,并且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做到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你明白了些什么,你还有哪些迷惑或还有哪些自己的独特设想?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并充分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课堂练习及课后建议展示课堂练习(选择题)。(分层练习:其中4小题为基础题,2小题为中等题,2小题为能力题)。思考并作答。课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人口迁移一、基本说明1模块:必修2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三节5学时数: 45分钟(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
10、分类,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移动的状况及产生的影响。2、内容分析:本节重点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本节难点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3、学情分析:对于大多数来自农村的高一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即周围的邻居、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一般不在家,而是外出打工,这一现象他们比较熟悉,但是他们没有深入思考引起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4、设计思路:本节课内容不太难,重点是列举实例分析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得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
11、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复习提问31.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有怎样的增长?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有哪些限制性?复习回顾、回答。检查学生学习知识的情况。导入新课3投影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材料一:联合国报告:印度人口将在2030年超过中国。材料二:德国人口负增长。阅读材料并思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主要取决于自然增长率。引入本节学习内容,人口的增长除了自然增长,还有人口迁移以及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新授: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0提问:1.人口增长有哪两种主要形式?它对世界人口增长有何影
12、响?2.何为人口迁移?它与人口流动有何区别?3.人口迁移可分为哪些类型?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安排教材P17.活动阅读教材并思考回答问题。讨论并回答问题内容比较简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检查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新授: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261.引导学生阅读P17.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2.从自然生态环境因素方面举例:A、美国老年人退休后从东北部迁往西部、南部;B、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C、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3.从经济因素方面举例:A、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口”;B、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迁移。4.从政治因素方
13、面举例:A、芭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B、我国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迁移。5.从社会文化因素方面举例:A、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B、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安排教材P19,P21.活动。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因素。结合实例与其它有关知识,同学们一起讨论,逐一分析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进行总结归纳。检查学生运用知识情况。课堂总结 2投影知识点框架。学生一起回顾。回顾本节课内容,加深印象。课后拓展1提问: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示:从对迁入地、迁出地,有利和不利方面进行思考。)课后查资料,与同学一起探究,总结归纳让学
14、生学会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易于理解,并且准备充分,案例较多。学生能够自己或一起讨论后得出结论。2、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然后分类归纳出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湘教版高一年级“地域文化与人口”内容的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在设计上,始终围绕以学生为课堂主题这一理念,设计的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在实例的讲解和例子的引用上,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知识层次,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学上也大量的运用了对比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
15、、讨论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具体教学上,我觉得“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这一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切实的体现。【教材分析】:(1)本课着重从文化这一角度对人口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前承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后续城市与环境,而城市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因此从教材的承接来看,这一节起着衔接人口与城市的作用。(2)本课从内容上看,大大提升了学生探究、思考能力的培养,这不同于初中在教学上以记忆为主,并且增加了活动版块,说明在教学上,新教材更加突出了学生参与讨论和参与课堂。【学情分析】:(1)高一的学生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当代中西方文化、人口增长的差异性也有所了解;(2)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较
16、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3)高一的学生在课堂参与上较高二高三活跃,开放式讨论可行性大。【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及区别。2、了解中西方文化对人口的不同影响3、理解古今中国文化对人口的不同影响,并理解这种变化的原因所在。3、提升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难点】: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难点:1、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2、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课前准备】:(1)课前让学生阅读古文孔雀东南飞,并上网查询相关资料;(2)教师在课前收集并
17、了解有关文化对人口影响的因素;(3)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印制作业(4)给学生分组【新课教学】【导入新课】: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接下来,请同学们回答,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在哪一些?生: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师:对,我们讲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因素除了对人口迁移有影响外,还会对人口的那些方面有影响呢? 学生讨论:课堂出现讨论的声音师: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地域文化与人口,来讨论一下,文化对人口各个方面的影响。 师:书写标题 地域文化与人口【点评】这种导入尽管没有新颖性,但是对于利用新课的导入去考察学生对上一环节的
18、掌握情况,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的,而且这样的导入,感觉没有拖泥带水,比较自然的将内容过渡到所要学习的环节。【讲授新课1】-概念辨析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下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然后作以下补充: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师:现在我们就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投影: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 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师: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生:说明了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大大的高于发达国家师:对,我们知道造成出生率差异的原因有
19、很多种,现在我们从文化方面入手,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出生率的影响。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师:首先我们从中西方婚姻方面进行对比,思考婚姻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投影:西 方中 国婚育年龄婚姻稳定程度师:大家看这张表格,我们分四组完成这张表格,每一组在完成一个空格的同时,也要讲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给学生分组,并确定各组需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归纳总结【点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材料的引入,引导学生来分析材料,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同时针对中西方人口出生率的现状,在完成简单的对比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造成以上原因的深层次原因。这个原因的分析,主要通过开放式讨论进行
20、。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指导作用,即在学生归纳总结时,加以适时的引导,完善学生的总结。【讲授新课2】-中外文化对比及对人口的影响师:刚才我们通过,对比,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的生育年龄要比西方发达同家早,婚姻相对西方来说也要稳定,这些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通过同学们进一步的挖掘,我们也认识到,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是造成婚育年龄、婚姻稳定程度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小小的计算题,计算一下你自己的婚育年龄大概是几岁左右。学生展开讨论,场面比较活跃。有学生开始回答。师:很高兴看到大家的答案,如果是国家计生委主任看到这个答案的话,我估计他不会再为计划生育担心了(学生笑)虽然大
21、家的答案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基本相同,大家基本上将这个年龄定在24岁以后,有很多人还将这个年龄划到了28岁以后,从婚育年龄上看,你们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学生又笑)我想知道的是,你为什么会给出这样一个答案呢?提问部份学生。(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的答案涉及求学、事业、不想过早有家庭的压力等师:在这里,我已经看到我们同学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文化也正在悄然的经历一场变革,这也正印证了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我们中国的文化也不例外。接下来,我们就来将中国的古代文化与你们现在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作一个比较,看看这两种文化对我们国家的人口究竟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转入“中国文化与人口
22、”【点评】这一过程的教学,在课堂气氛上较为活跃,同时采用开放式发言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但是,感觉在课堂的调控方面感觉比较吃力,主要是担心学生的发言可能脱离主题。【讲授新课3】-中国文化与人口师: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投影“孔雀东南飞”中的一段“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师:从这段文字里,大家能够读出当时婚姻具有什么特点吗?生答:当时的结婚年龄比较早,十七岁就已经结婚了。师:为什么那个时候,结婚的年龄这么早呢?这么早对人口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学生讨论、回答。生答:当时人口少,人均寿命短,劳动力不足。在当时,早婚有利于劳动
23、力的增加。在听完回答后,教师拿出一本早已准备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请一位同学朗读婚姻法第六条、第十六条的内容。师:在学习了婚姻法的部份内容以后,大家以后可不能违法啊(学生笑)师:刚才婚姻法里提到的“晚婚”和“计划生育”内容,对我国目前的人口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吗?学生回答师:从孔雀东南飞到我国的婚姻法,我国的婚育年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生答:说明了我国的婚育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说明了中国的文化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师:很好,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张表格,来看看中国文化对我国人口的其它方面古今影响的变化。投影:古代现代婚姻观生育观择业观居住观师:在完成这张表格之前,我们再来看
24、“孔雀东南飞”幻灯变换:“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 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师:这段文字里面,我们看到,焦仲卿的母亲要休刘兰芝是说“此妇无礼节”,我想问一下,刘兰芝在哪里失了礼节呢? 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原因是刘兰芝没有生育,而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失了礼节。师:对,这是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现在我们看屏幕投影: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师:从这则材料里,
25、我们看到刘兰芝在当时没有生育,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的确是失了礼节。但是看看现在,我们还有这样的观念吗?我们当前又是怎样一种生育观呢?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师:接下来,我们来分组讨论,解决两张表格,将两张表格下发。投影:古代现代婚姻观生育观择业观迁移观 表格一逐渐革除的陋习发扬光大的文化积极意义婚俗制度生育特点职业选择迁移特点 表格二学生分组讨论,并开始填写【点评】在这一过程中,将孔雀东南飞中的内容两次引入,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内容也带进课堂,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另一方面,运用诙谐风趣的语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这样的处理,也比较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对现
26、实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方法较多的采用了对比教学法和讨论法,有助于学生对是是非的判断。同时最后两张表格下发,让学生自己完成,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板书设计】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一、概念的区分1、文化2、地域文化二、中西方文化对比及对人口的影响1、中西方婚姻对人口的影响2、中西方宗教对人口的影响三、中国文化与人口1、古今文化对人口的影响2、文化是发展的3、对文化的态度【作业设计】古代现代婚姻观生育观择业观迁移观逐渐革除的陋习发扬光大的文化积极意义婚俗制度生育特点职业选择迁移特点【问题研讨】1、对婚姻稳定性的中西方对比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国离婚率变化的正确理解,如我国目前部
27、分地区离婚率也达到了发达国家,这在解释时要分地区,分文化的地区差异来理解。2、对全民皆商这一提法的看法,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理解。2.1 城市空间结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2了解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3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4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城市区位,掌握该类地理案例分析的方法。2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
28、,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教学重点城市区位分析和城市的空间结构教学难点城市的区位分析和中心地理论 教学媒体与教具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板书】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市区位分析【阅读分析】问题:城市在人口密度、产业结构等方面有何特点?【点拨】【承转】组织学生讨论描述长沙市的区位,概括得出“区位”的含义和城市区位所包括的三大方面。【活动】教材P27活动1,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各自然要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活动】通
29、过活动2,分析经济地理要素对城市位置的影响。【探究活动】P28活动:让学生分析深圳由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原因,总结出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小结】城市区位因素【思考】读“我国城市分布图”, 讨论、总结城镇空间布局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该特点的形成是以上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活动】读教材p30 插图“大、中、小三类城市的土地利用”,说出城市土地的主要类型。【归纳总结】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第二课时【新课导入】投影展示长沙市城市土地利用图,引入新课。【板书】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点拨】首先明确城市的功能分区是由多个从事该种功能的实体在空间上呈连片
30、分布而形成的,在每一种功能区内,也会有其他功能穿插其中,只不过所占比例较小而已。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联系长沙市实际弄清以下几点:第一,自然条件如地形、河流等通过影响城市的形态进而影响功能区的分布。第二,城市的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分区现状,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三,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城市的功能分区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其四,可利用长沙市城市商业中心和工业区的分布特点,说明交通对城市功能分区有着重要影响。【活动】出示纽约的 CBD 曼哈顿的图片,使学生对中心商务区的特点有直观的认识。然后以教材第 32 页的阅读材料为例,分析中心商务区的区位特点及其对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影响。
31、【总结】通过阅读分析,得出结论:自然条件、历史变革、经济因素和交通等因素影响着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城市空间结构。【承转】以教材第 34 页的“活动”为情境和切人点,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城镇等级、规模和职能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感性认识。结合“活动”的内容,讲解“中心地”、“服务范围”和“门槛”等概念。【板书】四、中心地理论【活动】读图 2 一 10 中心地理论示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1)城市等级与其数量的关系,为什么?2)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何特征?3)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有何关系?【归纳】一定区域内的城市空间结构特点【探究活动】第 35 页的“活动”熟悉该理论的应用。
32、【点拨】“中心地理论”是 20 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通过对它的学习,激发学生善于观察现实、发现问题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小区有规律地结合,便构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板书设计】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2自然地理区位3人文地理区位l)经济地理区位2)政治文化地理区位4城镇空间布局的主要特点( 二)城市土地利用1城市用地的类型2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影响因素2建成区、郊区的主要功能及两者的关系3中心商务区(四)中心地理论1理论的提出及意义2主要内容3应用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
33、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意义; 2、了解乡村城市转型的概念和主要类型; 3、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4、理解并掌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并能由此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之路。(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相关材料,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2、通过对“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的探讨,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逐步提高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3、在问题剖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三)情感态
34、度与价值观 1、在问题剖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教学重点难点】 1、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教学方法】 1、自主合作学习:为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班级分成4组,每9-10人一组),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内容比较条理,所以充分利用各种图片以及教学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学生阅读图表、资料,引导
35、学生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 分组合作学习法顾名思义,就是自己主动去探索、研究、充分地利用团队智慧来学习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一般地,我们借助现有的学习材料和查阅相关的图文资料和老师、同学密切合作,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通过观察、列表、比较等方法获取新知识、新思想,进而归纳、概括出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特点,提高自身素养的一种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授课过程】一、组织课堂:全班分成4个合作学习小组和一个评判组,学习小组每组推举3名专家学生(中心发言人)和一个噪音管理员,中心发言人编号1、2、3号依次发言,噪音管理员主要任务是组织讨
36、论的有效进行。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中心发言人的发言代表全组同学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全组的智慧。评判组不但自主获取新的信息,还要发扬合作精神,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给各合作组的观点和见解给出正确与否的评判,并记录好各组的学习成绩。二、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堂活动规则:活动规则:必答题每题10分,答错不得分,小组其他同学有两次补充发言的机会,答对同样记分。抢答题每题20分,答错不扣分,小组其他同学有两次补充发言的机会,答对同样记分。风险抢答题答对得相应的分数,答错扣该题相应分数的一半,小组其他同学有两次补充的机会,答对同样记分。每组回答结束必须说明回答完毕,然后由评判组给予点评。三、课堂活动:(一)导入新课
37、 课件展示“北京城市用地的扩展”图,展示1949年以前、1965年、1990年和2002年北京城市用地变化情况,让学生通过读图讨论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用地规模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让各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过渡 北京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就反映了城市化的过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二)第一轮活动 课件展示相关的图文资料,让学生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获得有关城市化的知识信息。然后,每组有一个必答题展示本组学习效果,评判组给每个小组做出正确评价。最后,教师做出总结性点评。必答题设计如下:1组:什么是城市化?2组:
38、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标志性特征?3组: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组: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型?可以分成哪些类型?问题小结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的标志性特征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过程能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
39、交流中心;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4、乡村城市转型是指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三种:一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二是乡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化城市;三是城市边缘的乡村转变为市区。(三)第二轮活动 课件展示有关城市化动力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尽最大限度获得相关知识信息。然后,每组有一个必答题展示本组学习效果,评判组给每个小组做出正确评价。该轮活动出现一个抢答题。最后,教师做出总结性点评。必答题设计如下:1组: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为什么?2组: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3组: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4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
40、有何影响?抢答题: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促进了工业的发展,那么,三次技术革命对城市化的进程有何影响?问题小结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3、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4、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抢答题: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电气化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普遍应用科技发展蒸汽动力代替水力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
41、微电子技术城市化农业人口到煤铁产地从事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在煤铁产地出现城镇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里从事工业生产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能够提高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大量的农村人口到城市里从事第二、三产业(四)第三轮活动 课件展示图表资料“世界城市化的推进”、学习材料“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以及图片“日本东京城市景观”、“传统建筑与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获得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的有关知识。活动过程同前两轮。该轮必答题设计如下:1组: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则发展迅速。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组:发展中国家的
42、城市发展合理吗?说出你判断的理由。3组:试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近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速度等方面,讨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别。想一想,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组: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谈一谈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抢答题:试分析“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是否正确,为什么?问题小结1、其原因主要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边缘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许多人在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做“钟摆式”移动。此种现象又叫逆城市化。2、不合理。理由是:发展中国家的
43、城市化进程不是随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为农业提供不出足够的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也吸收不了那么多的劳动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3 、国家类型所处阶段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发展水平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原因后果发达国家后期早慢高大相适应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城市外围地带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市区范围明显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出现了高水平的大城市连绵带;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保持早较高的水平。重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发展中国家中期晚快低小不相适应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4、城市化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城市化的速度也就越快。抢答题:这种观点是有条件的,只能说是一般规律,但不能说是绝对规律。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