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DOC 61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7221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DOC 6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DOC 6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DOC 61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DOC 61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DOC 61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食物“做”科学,从身边开始教学目标1 、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并参与到做科学的过程中来。2 、通过亲历过程,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对做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受。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蜡烛一支,香一炷,火柴一盒,粉笔,记录纸等。2 、学生准备:钟表,尺子等。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完成。第一个部分为启发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意识的回顾并作充分的表述。第二部分为引导学生亲历做科学的过程,获得做科学的初步感受。第一部分的教学以“说”为主。可以把教材中最开始描述性的语言转化成问题,如“我们每

2、天都经历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范围内,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说出一些他们认为不值一提的事情,如吃什么,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等。应鼓励学生就身边的事情提出问题,综合全班同学的意见,他们提出的问题会涉及到包括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等各方面的内容。二是要启发学生讲出一些有趣的事情或发现。讲得有趣,大家才爱听,爱听才会有兴趣。作为教师,也要在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有目的地准备一些既平常、又蕴涵了科学道理的事情和同学们交流。在师生这种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在我们的身边,在这些平常的事情中,都蕴涵着科学,当我们对这些事情和

3、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时,我们就是开始做科学了。第二部分的教学以“做”为主。当我们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做科学了。但怎样进行观察、思考,这才是“做”的重要内容。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就是要以一个具体的问题为切人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提问、实验、整理、思考、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具体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 、根据前面的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提间的过程可以放开。要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问题,但又要防止学生信口开河,要有意识的强调要有根据地提出问题。2 、在学生所提问题中,选择一个较普遍且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如果问题来自学生本身,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不一样

4、,但教学难度可能会很大。所以,教材从这个角度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但教师首先应把自己作为研究者中的一份子,并和大家一起做科学:3、结合所提问题用所想到的办法试一试:这一过程的基本教学原则就是,只要是学生想到的就要尽可能让他们试一试。但试之前,要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理由。在试的过程中,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比如,小组内怎么分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观察什么,怎么记录等等。4 、在试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在试过的办法中,哪些是可以用来测量时间的。在这里,就要把怎么测量的过程说清楚。关于用影子测量时间的问题,如果学生在前面的“试一试”中已涉及到,这里就直接作为讨论的内容;如果没有涉及

5、到,则可以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讨论。5 、交流讨论并把结论写下来。6 、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进行反思,提出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说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教学后记2、食物的色香味教学目标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子观察物体中的作用。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教学准备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其他物品:鲜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复读机、课件等教学过程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一满桌丰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学生观看。问:面对这样一满

6、桌丰盛的饭菜,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个归纳: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够引起我们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1)、分小组观察所准备的食物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表格,讲解怎样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写表格,并将观察到的填写在表格中,(2)、集体交流观察到的食物特点,教师进行板书。(3)、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现象中去归纳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气味,通过用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道.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对其他物体进行综合观察我们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

7、观察问题以为,还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来观察物体?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鲜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复读机、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种方法观察这些物体观察,然后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观察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器官耳朵,触觉器官皮肤、如:观察复读机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等等方法来辨别归纳总结说说我们今天观察物体要用到那些器官?这些器官能认识到物体的哪些特征?归纳这些器官的作用: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

8、热,现状,光滑粗糙。3、 食物从哪里来教学目标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源、能按食物的来源将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及植物类食物。能按照食物的来源对常见的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对食物的认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教学准备鸡蛋(熟) 、面包,肉类的食物,大米饭、蔬菜、水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教学重点区分动物类食物与植物类食物教学过程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品种(1)、分小组进行交流,并将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记录下来。(2)、全班交流归纳,提示学生注意:食物是指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并且经过一定的加工后可以直接吃的食品。2、认识食物来源于哪些动植物(1)分小组进行,将带来的不同食物进行分类,看看这些食物分别来自什么

9、动物和植物,在将研究的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里面。(2)学生反馈注意:A、食物来源要说出具体的动物和植物名称。B、既含有动物成分的有含有植物成分的食物,可以将食物所含有的成分放开来写。(3)、问: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那几类?动物类和植物类对食物进行分类给所带的食物进行分类,并将结果填写在书中的表格里面,对书中P13页的食物图也进行分类,并将结果记录下来交流并修正总结归纳: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既有动物性食物又有植物行食物:全课总结,拓展应用。4、食物的营养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所含的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能正确的使用酒精灯等实验材料。用火烤、滴碘酒、按压等方法研究生活中

10、常见的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能按照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能用所学的食物营养知识改善自己的营养结构,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概念。教学准备酒精灯、镊子,碘酒、滴管、白纸等馒头、米饭、熟土豆、熟鸡蛋、肥肉、瘦肉、蔬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教学重点:常见的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列举平时爱吃的食物在小组里面交流,对爱吃的食物进行统计,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汇报统计情况,根据学生的有无偏食的情况引入对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的研究。揭示课题二:实验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介绍酒精灯及用途,边介绍边演示酒精灯的用法,实验:(1)实验要求:将自己所带食物分

11、成三分,分别放在火上烧、滴碘酒、放在纸上面按压,等方法进行实验。(2) 分组进行探究,边观察边记录,注意:对食物进行按压时,许多食物会留下痕迹,肥肉留下的是油迹,蔬菜留下的是水迹,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火烧的要尽量避免黑烟,要放在火的外焰烧,归纳实验现象问:你在研究食物营养的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瘦肉鸡蛋在火上面烧了有臭气味。米饭、馒头、土豆滴碘酒了变成蓝色肥肉、花生在纸上按压有油迹蔬菜有水分介绍食物的营养资料瘦肉、鸡蛋等在火上烧过有烧头发的气味,这是因为食物里面主要含有蛋白质,它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材料,在食物上面滴上碘酒变成深蓝色是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按压后有油迹,是因为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对

12、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分小组来完成,将分类的结果记载下来。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拓展、运用1、阅读书中的资料。2、回家对自己吃的食物进行鉴别,有哪些营养成分。收集有关食物营养的图片资料进行展览。5、设计一日食谱教学过程能根据一天所需的食物营养设计一日食谱。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方式获取制定“一日食谱”的相关资料。通过收集资料、与他人交流等形式,制定一份教为科学的“一日食谱”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准备课件有关膳食结构的资料教学重点: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问:如果每天都吃一样或2样的食物,这样行吗?为什么?学生反馈并揭示课题:设计一日食谱学生设计一

13、日食谱讨论:我们怎样才能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设计科学的一日食谱,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所需要的营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实际、经济情况等来设计。出示课件:有关食物营养的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的获取设计一日食谱的信息。为设计食谱提高依据。学生自己设计“一日食谱”。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进行指导。交流设计的“一日食谱”交流设计的食谱,在交流的过程中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以防出现不合理的食谱。学生相互评价设计的食谱。 相互比较评价出设计合理的食谱,进行肯定,对不合理的食谱进行完善、修改。根据交流和评价的结果,更加完善自己设计的食谱。引导学生统计进

14、三天的食物品种,对照设计的一日食谱,改正自己的饮食习惯。统计最近三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根据自己统计的结果与设计的一日食谱进行比较,找出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是营养的结构和食物的数量。相互交流,说出改进的理由。特别是自己平时爱挑食偏食的同学改进饮食习惯。五,总结6、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结果。意识到现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教学准备面包、水果、纯净水等食物消化器官的课件、消化过程的资料教学重点:认识人的消化器官,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教

15、学过程新知引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学生吞咽食物,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三、认识消化器官及其主要作用。(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阅读课文中的资料,认识消化器官及其作用。(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

16、胃、小肠、大肠等。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 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余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大肠比较粗,下端余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1)在书中填写流程图。(2)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五、进行饮食卫生教育(1)问:消化器官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应该怎样做保护好它,使身体更健康?(2)学生讨论,然后归纳出基本方法。(3)小结: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要狼吞虎咽;暴饮暴食;这会增加胃肠的负担,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

17、后不要立即写字,做剧烈的运动。六、总结拓展7、食物的变质教学目标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认识生活中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食物变质的原因能自主探究香蕉等食物变质的原因。初步形成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教学准备一组变质发霉的食物,如;米饭,馒头,烂水果、变质的肉等,一组是没有变质发霉的食物。香蕉变质的过程图片。教学过程比较认识变质的食物有哪些明显的特征出示两组食物,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比较,要求:充分应用感觉器官来观察比较变质食物的特点,将变质的食物与没有变质的食物充分的进行对比,(严禁用口尝)2、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食物名称外在的不同特点没有变质的食物以变质的食物

18、米饭馒头肉水果对变质食物的共同特点进行归纳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探究食物为什么会变质猜测:这些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原因可能有那些?提示:利用平时的生活经验去猜测、假设。对猜测进行归纳;可能与食物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与温度的高低、食物中的水分的多少、食物外表的损坏等等因素有关系。出示香蕉变质过程的课件,观察香蕉逐渐变质的过程。在让学生进行描述。认识食物变质对人的危害讲述:根据自己生活中经验和我们刚才看的资料,说说你认为食物变质了会对我们的身体有那些危害呢?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再归纳。探究哪些方法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时间1、讨论,(1)生活中你看见爸爸妈妈是怎样让食物保存很长的时间

19、的?(2)在超市里面买的方便食物又是怎样保质的?(3)我们吃的一些干果,大米又是怎样保质的?2、交流归纳食物的保质方法:冷冻冷藏;晒干;用盐腌制,做成罐头食品,隔绝食品与空气接触等等。五、拓展延伸:研究馒头怎样保存的时间更长鄂教版三年级第二单元8、水是什么样的教学目的: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形态特征。2、运用比较的方法辨别物体的特征。3、认识水是什么样的。4、了解物质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5、愿意合作与交流。6、养成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1、各种不同形状的装水容器、注射器、塑料袋、玻璃板等。2、酱油、醋、盐水、清水、糖水、油等。教学过程

20、:一、导入新课水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物体,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样的物体是水。(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实验一(1)将酱油、醋、盐水、糖水、清水分别注入烧杯里,用眼、鼻、舌辨别它们的颜色、气味和味道。(2)在每杯液体的背后放置一支白色的粉笔,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透明程度。(3)讨论:水是什么样的物体?(4)归纳: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2、实验二:(1)将清水慢慢地滴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上,观察水是否向各个方向流动。(2)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橡皮、课本等,它们能在桌面上流动吗?(3)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的容器里,观察水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没有一定的体积。(4)观察自己的铅笔、橡皮

21、、课本有固定的形状吗?(5)小结:水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3、让学生比较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1)水与木块、玻璃球比较:不同点是,水没有固定形状,而木块、玻璃球具有固定形状。(2)水与空气比较:实验:将水和空气分别装入注射器中(溶积相等),堵住注射器嘴,再按压活塞,表现出水的体积不易改变,而空气的体积易改变。(3)归纳出什么是液体、气体、固体。(见教材29页)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我们常见的物体中,还有哪些是液体?哪些是气体?哪些是固体?2、对学生进行“水是生命之源”的教育。教学后记:9、怎样使水变清教学目的:1、能用感官直接感知浑

22、浊的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2、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3、学会使水变清的方法。4、知道自来水的净化过程。5、愿意合作交流。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教学准备:1、烧杯、铁架台、塑料瓶等。2、浑浊的水,洗干净的小石子和砂。3、做好参观自来水厂的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一杯浑浊的水,问: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2、围绕“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进行讨论。3、学生进行推测。4、汇报交流学生的推测,师生共同评议并小结。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方法。2、分小组汇报实验研究方案,集体交流评议,完善实验方案。3、组织实验:(1)实

23、验一:将浑浊的水静置,存放一段时间后,观察有什么现象。(加明矾后,效果更明显)(2)实验二:a、用绳将一个去底的空塑料瓶倒吊着;b、在吊着的瓶中装入洗净的石子和砂;c、将已沉淀的还比较浑浊的水慢慢倒入瓶中,从瓶的下口渗出了相对清洁的水。4、学生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并小结:实验一采用的是沉淀的方法;实验二采用的是过滤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使浑浊的水变清。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提问:还有哪些使水变清的办法?2、讨论后,合作做一做。3、引导学生小结:能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有过滤、沉淀、消毒、蒸馏、离子交换等。4、参观自来水厂净化水的程序。教学后记:10、烧开水教学目的:1、能全面细致地观察烧

24、开水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2、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3、利用统计的方法整理有关资料。4、了解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水)的状态发生变化。5、知道水的沸点。6、会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7、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烧瓶、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经过前面实验中那样净化处理的水还不能直接饮用。怎样得到能饮用的水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水烧开。(板书课题)2、提出问题:烧开水是常见的事情,你注意观察过烧开水时的现象吗?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组装实验装置,并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2、讲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2)眼睛要平视;

25、(3)液泡不能接触杯壁或杯底。3、实验操作:(注意观察烧开水时所发生的现象,并在课本33页图中的相应刻度上用点做记号)4、汇报交流烧开水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如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等等)5、讲述: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100摄氏度。水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交流:水温的变化过程。2、除了水温的变化,还观察到了哪些现象?把观察到了的现象和大家交流。3、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教学后记:11、水位为什么会升高教学目的:1、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水位升高

26、)作假设性解释。2、用简单的器材做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3、了解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即物体热胀冷缩现象。4、能运用热胀冷缩原理解决和解释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5、敢于大胆想象。6、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教学准备:烧瓶、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气球、带盖的小瓶、水槽、玻璃管、铜球、铁环、开水、冷水、红墨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烧开水一课,从中观察到水在加热时,水位逐渐上升。今天我们来学习水位为什么会升高。(板书课题)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先让学生推测,水位为什么会升高,再在小组里充分讨论,然后再动手做实验。2、实验操作(1)实验一:用烧瓶、烧

27、杯、铁架台、玻璃管、酒精灯和水组装一个实验。当点燃酒精灯时,玻璃管中的水位逐渐上升,熄灭酒精灯后,水位逐渐下降回位了。(2)实验二:用水槽、烧杯、玻璃管、小瓶、开水、冷水、红墨水组装一个实验。(让学生根据上述器材自行设计实验,然后,再教师指导。)当把小瓶放入烧杯里的开水里时,玻璃管中的红墨水迅速上升。当把小瓶放入水槽的冷水里时,玻璃管中的红墨水迅速下降。讨论: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水有什么特点?汇报交流后,师生共同评议并小结。(3)实验三:用热水、冷水、分别装有油和牛奶的小瓶,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了一个气球。油和牛奶仿实验二的方法做。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就会看到气球会鼓起来。再将

28、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会萎缩成原来的样子。(4)实验四:用酒精灯、冷水、铜球、铁环、铁架台等。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铜球就不能穿过铁环。再把穿不过铁环的铜球放入冷水中浸一下,铜球又能穿过铁环了。(5)整理实验事实,填写表格。(教材36页下面)(6)讨论:根据上面一系列实验的现象,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液体、气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特点。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交流: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2、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水热胀冷缩的例子。3、分析课本37页下面的图意,加深对热胀冷缩的理解。教学后记:12、水是怎样变热的教学目的:1、设计实验,研究金属材料传热方式。2、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生活中常见

29、的科学现象。3、认识金属材料传热的特点是:热从受热部位逐渐向非受热部位传递。4、认识水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热。5、了解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性能不同。6、喜欢大胆想象。7、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准备:实验材料:铝片、火柴棍、蜡、铜勺、木筷、铁丝、钢尺、玻璃棒、橡胶管、水、纸片等。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方框形玻璃管等。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固体材料是怎样传热的。一、引入课题1、提问;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烧开水的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研究了“水位为什么会升高”。大家说一说,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水是怎样变热的”,同时,板书课题

30、:水是怎能样变热的。3、学生讨论:自己认为水是怎样变热的。4、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引入本课的研究主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壶底是怎样传递热的。二、实验研究1、让学生猜测:壶底是用金属材料铝做的,想一想,铝片会怎样传递热呢?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有一块铝片(边说边拿给学生看),我们怎样做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呢?3、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法。4、现在有铝片、蜡烛、火柴棍、酒精灯等材料,我们怎样做实验呢?5、学生分小组做实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三、汇报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壶底是怎样传递热的。1、学生讨论、交流。2、师生共同小结:壶底把受到的热逐渐传递给没有直接受热的部分。四、拓展研究:1、学生观察各种各

31、样的炊具,看一看做炊具的材料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用这些材料做炊具。不同的材料传热能力一样吗?2、实验研究,让学生针对各种不同的材料想办法做实验研究,看哪些材料传热快,哪些材料传热慢?3、整理实验数据,指导学生按传热的难易程度,给材料排序。4、让学生说一说,手接触炊具的那一部分为什么是用塑料或木料制作。第二课时内容:水是怎样传热的。一、提问引入:1、壶底变热后,首先把热传给壶内下部的水,那么壶内上部的水又是怎样变热的呢?板书课题:水是怎样变热的?2、学生讨论:水是怎样传热的?二、实验研究:1、讨论实验方法:我们怎样做实验研究这个问题呢?2、用烧杯烧水,水是透明的,我们不易观察怎么办?针

32、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如用温度计测,用手摸,在水中放纸屑等。(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方便易做的方法。)3、学生根据讨论的方法,动手做实验。三、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壶内上部的水是怎样变热的?四、实验验证学生的想法,指导学生做第40页上图所示的实验。五、整理实验结果,说一说,水是怎样传热的?用壶烧水时,火的热传给壶底,壶将热传递到壶内底部的水,壶底的水不断受热上升,壶上面的冷水不断下降,壶内的水不停循环,逐步使水变热。六、让学生完整地描述,用壶烧水时,壶中的水是怎么变热的?教学后记:13、糖到哪里去了教学目的: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通过观察砂糖、高锰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

33、么叫“溶解现象”。3、养成实验中仔细、耐心观察的习惯。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一份:烧杯4只,玻璃棒4支;砂糖、高锰酸钾、砂子、粉笔、食盐、面粉、味精和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二、研究“溶解现象”。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1)观察砂糖是什么样子的?(2)观察砂糖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把砂糖放入水中,渐渐地砂糖的小颗粒就不见了。(当学生使用各种感官时,提醒学生:当你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千万不要去尝!)(3)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砂糖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2、对问题作出推测(估计学生有以下几种说法)。(1)化了;(2)到水里去了;(3)变得很小了,到水里去了;(4)变得很

34、小很小,分散到水里去了。3、设计实验:学生仍然会设计用砂糖放入水里观察;教师建议改用高锰酸钾代替砂糖进行实验。4、实验操作:把一小颗的高锰酸钾晶体轻轻地放入一杯水中,不要搅拌,静静地观察一分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大约一分钟后,将会看见水中高锰酸钾颗粒的周围有紫红色的像云雾一样的物体向外扩散;这时再轻轻地搅动一下,就可以看见紫红色的云雾向水的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最后,这一杯水全部变成了均匀的紫红色。5、得出结论: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像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溶解现象。6、运用知识。将砂子、粉笔、食盐、面粉、方糖果、味精和五香粉等物品放入水中观察,哪些物

35、品溶解了,哪些物品没有溶解。并在课本42页下面的表格中记录下来。三、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1、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学生会想出很多的办法做实验,比如: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等。2、交流实验情况,将实验方法记录在书上表格中。教学后记14、水与生命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和做植物的实验,以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2、能与同学合作做好有关水与植物关系的实验。3、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教学准备:1、教师:图片:干旱的土地和枯黄的庄稼,动物在钦水,被喷灌的大片植物等等。2、学生:盘子三个,

36、西红柿两个,青菜两棵,西瓜两片,一株盆中的植物。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讨论: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源泉?”(1)出示图片:a、土地龟裂;b、禾苗旱死;c、斑马钦水;d、一株植物浇水前后的变化情况的图片。(看图后学生还可更多地举例)(2)学生讨论,并汇报:动物要喝水,人也要喝水,植物要吸收土中的水;有了水,小草才是绿油油的,大树才能长出新的叶子,没有水,草和树都有会枯死2、做实验观察植物身体内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实验一:(1)出示实验器材:盘子三个;西红柿两个,青菜两棵,西瓜两片。(2)让学生讨论实验方法。(3)实验:用力挤压,看看植物的茎、叶和果实里有没有水,有多少

37、水。(4)学生汇报实验结论:植物的身体内有很多水分。实验二:(1)将一株长得比较好的植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2)观察: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小水珠和水雾,这说明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身体内的水分蒸发出来了。(3)小结: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见植物“喝”的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水实际上也是在植物体内不断循环的。(4)讨论:我们喝的水到哪里去了?(5)归纳:水是生命脉的源泉,人类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三、运用知识:1、阅读小资料。2、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1)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2)合理安排生活用水;(3)积极参加植树造

38、林活动,树多了,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教学后记:自由研究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水在0到4时却会出现热缩冷胀的现象,液态水变成固态水,体积明显变大。2、使学生初步尝试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3、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教学准备:试管、水、记号笔。教学过程:一、谈话:我们已经知道水受冷时体积变小,可在寒冷的冬天,有时自来水管被冰胀破,这是为什么?和小组同学一起先提出假设,然后想办法进行研究。二、教学新课:1、通过假设,提出问题:水管被冰胀破,可能是水结成冰体积变大的缘故。(通过讨论后产生问题)2、根据问题确定研究方法:(做实验)3、研究过程:在试管中,装入大部分水,先在水面处作好标记

39、,再使水受冷结冰,结冰后可以观察体积是否有变化。4、研究结果:在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被冰胀破,是水结冰后体积变大造成的。(介绍:在通常情况下,水在0到4时却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三、引导学生进行单元评价。教学后记:(执笔:通城县隽水小学 吴旺来)15 玩具大集合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会玩玩具,并记录观察的现象。科学探究:能根据不同的标准给玩具分类。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源和想法,乐于分享大家的资源和智慧。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教学重点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不同的标准给玩具分类。教学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尽量多地准

40、备玩具,并少带相同的玩具。山区学校的老师要准备一些玩具图片,以免所带玩具太少不好分类。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玩具介绍比赛1、老师或学生示范有条理介绍玩具。(介绍玩具的名称 外观 构造 玩法 感受)2、个人在小组内介绍。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4、评比优胜组。小结。二 玩具分类比赛1、老师指导并提出要求:给物品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材料、声音等。今天我们要尽量多的分类,在这四个方法的基础每想出一个新的方法就给一颗智慧星。各小组把方法写在纸条上,方法多的为优胜组。2、在小组内进行分类活动,组长给想出新方法的同学涂亮智慧星。3、各小组展示,确定优胜组。4、老师小结:我们对在分类

41、比赛中取得优胜的第?组表示祝贺,大家鼓掌!分类就是要找出对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同一个对象的分类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玩具的分类方法有颜色、形状、材料、声音、运动方式、是否发光、软硬、大小、不同玩法(拉、推、拧、拖、开等)等。三 观察比赛1、老师提出任务和要求:让同学们一边玩玩具一边仔细观察现象,完成课本P51的表格。各位学生独立完成,不许讨论不许抄。每组互派一人监督和统计,以观察到的现象多的为优胜组。2、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监督员巡视。3、各小组汇报。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细小的现象。大家做得很好。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多观察,因为很多大

42、科学家都很重视观察。巴甫洛夫说:“ 观观察,观察,再观察”。史迈尔说:“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苏霍姆林斯基说:“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四 提问比赛1、老师提出任务和要求:让同学们在观察到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个人提出问题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把最好的问题在全班汇报评比。2、个人提问题,完成课堂作业P51四。3、小组评选确定最好的问题。(小组要准备尽量多的新颖的问题,在比赛时如果有人提了这个问题,你再提这个问题就无效。)4、班内交流比赛。(以每组提一个问题来轮流汇报

43、,如果某一组提不出问题就为输,输到剩下最后一个就为胜。)五 教师小结(表扬先进组,评价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布置作业完成课堂作业上剩余的题目。板书设计玩具大集合介绍玩具要有顺序:名称、外观、结构、玩法、感受玩具分类的方法有:颜色、形状、材料、声音、运动方式、是否发光、软硬、大小、不同玩法(拉、推、拧、拖、开等)。玩具按材料分类有:布的、铁的、塑料、木的教学后记16 磁铁玩具教材简介教材分为四个部分。1交流玩磁铁玩具时观察到的现象。2认识磁铁。先找出磁铁玩具上的一种特别物体磁铁,再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3探究“磁铁能吸铁”的特点。教材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用实物照片的形式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材料实

44、验过程中,还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格中。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磁铁能吸铁这类物体”的结论。4探究“磁铁有两个磁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几种磁铁:条形、蹄形、环形、磁针等。会分析试验记录,并得出结论。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有两个磁极等特点。能做探究磁铁特点的实验,并且会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与同学合作,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有两个磁极等特点。教学难点能做探究磁铁特点的实验,并且会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几种磁铁玩具。2(教师准备

45、)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杯子、水。3(小组准备)刀片、曲别针、裁纸刀、铁钉、大头针、铁夹等铁制品,曲尺、橡皮、纸条、塑料纽扣、铝钥匙、铜钥匙等非铁制品。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任务:完成前三个部分)一 说一说1、师:请同学们展示自带的磁铁玩具,给大家说说是怎样玩的,玩时观察到的现象。完成课堂作业P52第一题。2、生:独立完成第一题后开始交流。二 看一看1、师:刚才我们所玩的玩具中都有一样东西磁铁。磁铁是什么样子的呢?见过磁铁的同学根据磁铁的形状描绘给大家听,好吗?2、生:描绘磁铁的形状.3、师:教师展示四种常见的磁铁,并给同学们介绍.三 做一做1、师:刚才我们从外形上认识了磁铁,那磁铁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请小组拿出准备好的材料,然后用磁铁靠近这些材料,看看有什么发现?把实验的结果记在课本P53的表格里。2、生:分小组实验。把磁铁吸得住的材料放在一起,吸不住的材料放在一起。3、师:各小组交换磁铁试试上述试验结果是否一致?4、生:小组再次实验。5、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析实验记录,想想磁铁有什么特点?6、生:思考交流。(磁铁能吸铁)第2课时(复习上节课内容,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DOC 61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