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清照词两首教案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一)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二、能力培养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三、德育渗透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
2、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出自韩琦门下,又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学识渊博,尤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后因列于元祐党籍而被罢官。平生著述较多,现仅存洛阳名园记一卷。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宋史李格非传),一说为汉国公王准孙女(庄绰鸡肋编),也知书善文。2.李清照和“闺怨词”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
3、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3.写作背景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孤的灾难与不幸。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4.关于醉花阴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漫长的白日里,作者百无聊赖地独坐在金兽炉旁,看着那袅袅烟雾。季节正值重阳,气候已开始变凉,尤其到了夜里,纱橱
4、中、玉枕上,难以成眠,更觉得冷气袭人!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来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极力渲染白天、黑夜的时间都是那样难以打发,以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丈夫思念之殷切。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打发自己的空虚生活,乃携酒去东篱观赏菊花。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
5、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5.关于声声慢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词的开头用七组叠字构成了三句话。“寻寻觅觅”表达的是作者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恍惚、因若有所失而到处寻觅的状态。“冷冷清清”四字描写了她寄身异地、无人为伴、很少交往的孤独寂寞的处境。“凄凄惨惨戚戚”则总括地说明了自己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这十四个字使李清照在词史上赢
6、得了极高的声誉,人们称赞她连用十四个叠字是“造句新警”,是“创意出奇”,是“超然笔墨蹊径之外”。这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以下作者便一层层地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天气忽暖忽寒,几杯淡酒哪里能抵挡住冷风的袭击,更不能消除心中的忧愁。正在她凄苦无奈时,又看到了空中飞过的大雁,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旧时相识。作者想到大雁能够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飘流困顿,寄寓异乡,这正是引起她伤心的原因。词的上片从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几个角度,写自己滞留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心情。这也可以说是对开头几句的阐释和补充。在词的下片又进一步推进,更具体地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黄花满地,当初盛开时可以插在
7、头上,而如今花已枯萎,再也无人摘取。这是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最后,又从时间和天气上来写:白日漫长,她独自一人要苦熬苦等才能到天黑,但是到了黄昏时候,又有秋雨点滴作响,这种景象,这时的情绪,哪里是一个简单的“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提问】李清照一生的创作受到了哪些社会变迁、个人遭际的影响?【明确】李清照生于北宋,父亲李格非兼通文史,母亲王氏也能文。李清照在这种家庭环境
8、的熏陶下,自幼便具有很好的文化修养,早有文名。十九岁结婚,丈夫赵明诚当时在太学作学生。他们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建炎元年(1127)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
9、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于绍兴21年(1151)在临安去世。-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就分别展现了她前、后两个时期不同的生活内容和心灵世界。我们从中可以领会到时代社会的变化、个人的际遇对于作家创作的有力影响。2.【提问】醉花阴反映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对于这样的“闺怨”题材,应当怎样评价呢?【明确】作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妇女,能够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对于丈夫深深的思恋之情,描写了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这在当时乃是一种很大胆的行
10、为。所以,有人批评说:李清照作词是“无顾忌”地“肆意落笔”。其实,感情的充沛、真挚,敢于正面地展露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世界,正是她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她的词最值得珍视的地方。3.【提问】古人常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明确】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4.【提问】声声慢中“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现的是作
11、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正在酒后感到寒气袭人之时,最让她伤心的是又见到了飞过的鸿雁,而这南来的大雁,却是当年在北方的旧相识!作者这时是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布置作业1.反复背诵这两首词,体悟词中意境。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李清照词两首教案(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李清照在早期和晚期作品的不同特点。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学习“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品味鉴赏词中的名句,把握词的意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词人把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的深刻的思想
12、性。2、领悟婉约派词的情调,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了解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利用PowetPoint软件制作教学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她是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对,她正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
13、怎一个愁字了得”!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李清照的两首代表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声声慢寻寻觅觅,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二、走近作者,了解身世(参见优化探究第48页【认识作者】)李清照(180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教育下,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李清照18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常一起投诗报词。公元1127年,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
14、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晚年。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引导: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怀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活动一】聆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诗词内容,感受作者情感。引导:你听懂了作者的倾诉吗?她在向我们倾诉什么?【活动二】学生交流听读体会。【活动三】学生自由诵读诗词,整体感知词意。诵读要求:连续读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
15、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活动四】抽查学生诵读情况,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活动五】学生就诗词内容质疑,师生互动解疑。四、感悟词意,把握情感引导:联系作者生平遭遇,思考: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两首词中“愁”的程度有何不同呢?【提示】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感悟一】“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一句,写出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与百无聊赖。她独自呆坐,看袅袅烟雾从金兽中升起,打发着漫长难熬的时光。【感悟二】从“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可以看出,
16、作者是在佳节独守空闺,“又”字表明她已经不是第五次独自过节了,孤独、哀伤,还有一丝埋怨不言而喻。“凉”的不仅是身体,还有被相思之愁占满的心。【感悟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从比黄花瘦”是借菊花抒怀。作者为了排遣相思之苦,也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而到东篱饮酒赏菊,但酒入愁肠愁更愁,她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联想到自己因为相思寂寞而衣带渐宽的瘦弱身影,更加重了内心的愁苦,这是以花喻人的手法。【感悟四】“永昼”“半夜”“黄昏”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现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是夜以继日、无休无止的。“冷”“瘦”则表现出相思之深,相思之苦。【感悟五】词中描写了一系列美好的景物,如薄雾浓
17、云、玉枕纱厨、东篱暗香,这正是他们夫妻佳节共度的美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这良辰美景把风勾起了她的离愁别恨,强化了作者的离愁。【感悟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句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使人仿佛看到了老年的李清照精神恍惚、孤独寂寞、处境凄凉。【感悟七】“寻寻觅觅”是写她似乎在寻找的动作,因为这时的她经历了国家败亡、游记他乡、丈夫离世的灾祸,她渴望找回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但是,她什么也没有找到,只剩下漂泊异地的自己、“冷冷清清”的处境、还有“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这几句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感悟八】“乍暖还寒”的“寒”比“半夜凉初透”的“凉”更加表现出作者此时内心的孤苦与悲痛
18、。这“寒”是“三杯两盏淡酒”所不能抵御的,并非酒太淡,而是寒太深!这“晚来风急”又何尝不是作者晚年生活的写照呢?【感悟九】一群大雁掠过高空,词人更加“伤心”。又是一年秋天到,大雁尚且可以南飞,而作者避难南下,却无法回归故里,思乡之情顿时溢满心头。“旧时相识”,异乡相逢,勾起了作者多少回忆,又增加了词人几多天涯沦落之感!【感悟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自问自伤。抬头看雁过长空,低头看残花满地。菊花曾经绽放在枝头,极其茂盛,现在却已憔悴凋落。曾经有情人花下对酒和诗,谈石论金,丈夫亲手摘下黄花为她戴在头上,而今摘花人何在?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了岁月流逝,自己人已衰
19、老,更是愁上加愁。【感悟十一】“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凄苦难言,揪人心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连绵的细雨难道不是连绵不断的愁思吗?它们点点滴滴,敲打在梧桐叶上,也敲打在作者寂寞凄苦的心上。梧桐叶落,细雨靡靡,更添愁绪。【感悟十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引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字字泣血,声声咽泪,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之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除了悲欢离合之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
20、四、点评并板书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板书:醉花阴离别相思苦!愁声声慢国破家亡夫丧痛!五、拓展理解,深入体会引导:其实,“愁”是李清照词中最常见的字眼,我从李清照词中选取了几句给大家,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词句咀嚼品味,进一步体会李清照词中浓郁的愁绪。资料链接:怎一个“愁”字了得!1、伤心枕上三更雨,点
21、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3、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蝶恋花)4、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行香子)5、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满庭芳)6、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活动:学生朗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体会之一】“人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中的“愁”有了重量,写出了作者的“愁”之重。【体会之二】“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中的“愁”和“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中的“愁”都成了能“抱”能“吹”的具体事物,不再是抽象的情绪了。【体会之三】“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
22、翦灯花弄”中的“夜阑犹翦灯花弄”写出了作者因为“浓愁”而深夜无法入眠,守灯独坐的孤独。【体会之四】“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和声声慢有相同的韵味和格调。六、再读诗词,赏析特色引导:李清照的一生,尤其是后半生,几乎过着与愁苦相伴的日子。她是个多愁善感之人,更是个写“愁”高手,现在就让我们再回到这两首词中,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愁”的。两首词在写法上是否也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讨论这个问题。【提示】可以从词的语言、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活动之一】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上面的问题。【活动之二】师生互动交流,欣赏两首词的艺术特色。【成果一】醉花阴的语言含蓄凝重。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
23、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借助长日、半夜、黄昏的时间推移,通过几个真实的日常生活表现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对丈夫的那种夜以继日的相思之情。全词不见一个“思”字,却字字句句无不渗透思念之情。【成果二】声声慢的语言率真自然。叠词的运用形成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与作者缠绵悠长的愁绪相和,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开篇十四个字自然贴切,更是一种大胆新奇的艺术创造。词人连用一系列叠字,创造了低抑悲恻的韵调,恰当地表达了学生的悲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直抒胸怀。作者大胆地把“将息”“得黑”“次第”“了得”这些在当时看来又粗又俗的字眼写进词里,以浅俗之言,发清新之意,这是李清
24、照词的语言特色之一。【成果三】两首词的意境有所不同。醉花阴中呈现的是一种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的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营造的则是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成果四】两首词都运用了白描手法,描写景物,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将景与情巧妙自然地组织在一起,情因景而抒发得更加具体形象,景因情而汉江了感情色彩,情景相生,韵味无穷。如“薄雾浓云”勾画出一种暗淡阴沉的天气,渲染出一种沉闷忧郁的气氛,暗示了主人公心情的忧郁。“雁过也”勾起了作者异地漂泊之感与深沉的家国之思。“满地黄花堆积”更是令作者在惜花将谢的惋惜之余感慨自己的忧伤憔悴。此外,两首词都选取了一些生活片段入
25、词,具体细致地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如“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寻寻觅觅”“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都是借具体的生活片段,透过人物的动作、情态等,传达内心的情感。【成果五】李清照不愧是抒情高手,她总是能够借助景物和日常生活物片段来表达感悟,将无形的、抽象的情感有形化、具体化,从而紧紧攫住读者的心,让我们悲喜着好的悲喜,忧伤着她的忧伤。【活动之三】学生结合自己读过的李清照词,简单概括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特点。小结: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的特点。李清照前期词真实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词风清丽明快,语言婉转含蓄。李清照后期词主要抒发伤时念旧
26、的怀乡悼亡的情感,词风凄凉低沉,语言深沉凝重。【附】板书语言意境表现手法醉花阴含蓄凝重清新宁静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段表达内心情感声声慢率真自然凄惨悲凉化列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七、倾听歌曲,同步练习资料链接:学生欣赏一剪梅歌曲,完成练习。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绵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一剪梅是作者前期作品不是后期作品?请说明理由。2、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断表达内心情感,是李清照词的主要艺术手法,试结合这首词中的具体词句分析这一特色。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试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