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8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4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玩具等。教学设计设境激趣聪聪、明明,他们俩今天也来了,他们有一些问题想问问大家。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2按质地分为哪两类?1元( )角 1角( )分一张2角可以换( )个1角教师给予鼓励。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
2、导入。情景对话(出示课件)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明明:我去买空尺子,我拿了12个一角。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明明:那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过渡进入新课1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生:可以去换钱。师:那该怎样换呢?生讨论生A:可以换两张5角,一张两角生B:还是多。可以用10个一角换1张1元,2个1角换1张2角。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通过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2我们帮
3、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出示课件)3元8角( )角26角( )元( )角师:你是怎么想的?3换钱游戏:小组四人利用学具互换。通过实践活动巩固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4师:现在,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大张量贩”。(课件出示)尺子:1.20元明明:这1.20元是多少呢?师:明明又遇到什么困难了?谁来帮帮他?学生讨论生:1.20元就是1元2角师:对了,我们看1.20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师: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课件出示)本子 0.50元 8角墨水 3.
4、00元 1元2角书包 35.90元 9角尺子 1.20元 5角橡皮 0.90元 3元铅笔 0.80元 35元9角5师:你们看,聪聪也来了。(课件录音)聪聪:“听说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学,我就拿着我的零花钱也来买一些文具,送给他们。”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钱?一把尺子和一块橡皮呢?小朋友,你们会算吗?师:谁来计算一下?生:8角+5角13角1元3角1元2角+9角21角2元1角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师:为什么把20角换成2元?答案(略)(课件录音)聪聪:我用10元去买墨水,该怎样呢?生:10-37元6小结: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7出示课题简单的计算实践活动(课件)小朋友们,你们想用手中的钱去
5、买一些礼物,一起送给远方的小朋友吗?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让学生从已知和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小结(课件)小朋友们,今天我跟你们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可真棒!小朋友们再见!生:聪聪,明明再见!教学设计说明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二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它们的十进制关系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本节课教学力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
6、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换、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
7、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专家评析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在学生知道了人民币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了解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在教学中,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帮聪聪、明明换钱购物活动,把整节课编成了一个故事,把知识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故事中学习身边的数学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一、注重趣味性根据儿童争强好胜,
8、乐于助人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使儿童喜爱的人物在屏幕上亮相,做到绘形绘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突出实践性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都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机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三、培养自主性教师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认识“畔、兜”等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盛夏乡村的美景及孩子们快乐、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体会作者丰富生
9、动的语言,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悟乡村盛夏的“美”和孩子们的“乐”。难点:读准文中多音字和儿化音;体会作者的写法并应用于自己的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麦哨实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乡下人家的生活令人向往,牧场之国的美景使人着迷,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富有情趣。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田园看看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麦哨,齐读问:读完课题你想说什么?(麦哨是什么)出示麦哨,吹麦哨。文中是怎么形容麦哨声的?(呜卟,呜卟呜?) 过渡:这悦耳的麦哨声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呢?读完课文,你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题上面的导语,说
10、说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谁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乡村哪些地方的美景?孩子们有哪些活动?在自己的书上圈圈画画,然后和同桌交流。4、全班交流并说感受过渡:你能用精彩的朗读把大家带进这个美丽的乡村,让我们跟这些可爱的孩子一起去玩玩吗?三、品读课文,感受乡村盛夏的美和孩子们的快乐。、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为什么喜欢?请写出批注。、交流、美读(以评促读)、感悟写法a.交流“美”(1) 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
11、“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2)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大屏出示相应图片(3)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的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势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作者由衷的赞叹。)b.交流“乐”(1)吹麦哨 “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
12、,那么欢快,那么柔美”“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落。”(2)土坡翻跟头、竖蜻蜓、摔跤发散思维:你最想在这个天然运动场干什么?(3)想象采集茅茅针有什么乐趣?(4)孩子们的这些活动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欢快)赛读c.看板书回顾孩子们的活动,说说孩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3、体会麦哨的含义发散思维:那欢快、柔美的麦哨还会在哪响起来?是呀,盛夏的乡村如此美丽、和谐,孩子们走到哪儿就会把快乐带到哪儿。让我们一起再次吹响这象征着快乐、和谐的麦哨声吧!四、拓展:总结写法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作者用了哪些写法?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五、布置作业:1.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2.按照本组课文的读
13、书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3、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乡下玩玩,用相机拍下让你心动的美景和你快乐的身影。板书设计:美乐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2、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1、2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进入中学虽然才三个星期,但已经有如春天的小树一般在慢慢长大,你们的思想在变化、个性在崭露。你们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事事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便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板
14、书课题)二、 初读课文,解决生 字词。杈 犄 逮 颤 怦三、 指导自读。1、 读方法:写人记叙文,写人要写事-何时、何地、何事,写事可写完整故事,也可写片段生活,写人要写人物形象,在故事之中展现(外在形象指人物的神情面貌,内在形象指人物性格特征)要从故事情节读出人物形象。2、情节 妈妈追查 、逼迫 爸爸讲理由插叙回忆我收回木雕起因:我送木雕(插叙交待情谊深厚)。经过:要收回(木雕贵重)。结束:收回(不好)。3、人物:态度(语言、神态、动作)。各人持什么态度,这样做好不好,表现各人如何处事?爸爸:婉转、持重沉稳。妈妈:态度生硬固执。(个性不同,态度相同,只看到物品价钱价值,不知友情更可贵。)奶奶
15、: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 。“我”:重情、软弱。万芳:仗义、明理。4、“这样做,不好”(学生在书中找出,并且讨论)。-影响孩子心理,孩子之 间的感情,两家大人之间的关系。5、“反悔,能不 能全怪我”?-我屈从了父母应该怪,但我是迫不得已,主要怪父母不懂孩子的心,孩子之间的感情。只知木雕贵重,不知有比这更贵重的东西,不知尊重孩子的感情及人格,态度简单生硬。6、应怎样处理?不收回,或向万芳母亲婉转说明。7、汲取什么教训?-小孩子做事应该先同父母商量。-父亲送给女儿时也应讲清如何名贵,要珍藏好。我的父母可以婉转向万芳妈妈说一说两个孩子怎么要好,提一提交换礼物的事。8、课文倾向不要伤害孩子的心,
16、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应该妥善处理孩子的幼稚行为。四、作业。教学设计方案 篇4识字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提高性目标: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并有条理地写下来。教学重难点:重点:看图识字、识词,读好韵文难点:创设情境使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发展学生语言、思维,感悟桂林山水的美丽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方法手段图文结合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认读生字,诵读词串,并结
17、合图画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积累词语。2、初步领略桂林秀丽的自然风光,了解壮乡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山河的无限美好。3、能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碧、峰、影”。教学过程:板块一(一) 教学内容:激情导入,检查预习(二) 教学目标:1、通过激情导入,初步感知桂林山水的美。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三) 教学过程:1、画面激情导入:(1)同学们,咱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有许多著名的游览胜地。我们国家的XX区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去看看。(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到广西游玩,一定要去欣赏桂林山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最美之处就是漓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游轮,到漓江上观赏
18、一番吧。2、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词串,说说哪些词串在读的时候要注意的?(2)学生交流,重点指导“秀峰、倒影、骆驼”的朗读,指名读,齐读。(3)同桌互读检查。(4)齐读(四)教学意图:有的放矢,难读的或容易读错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并同桌检查,做到人人过关。板块二一、教学内容:学习韵文二、教学目标: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三、教学过程:(一)第一行词语:1、我们的游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多么可爱的漓江呀!2、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1)碧水:a、学生交流b、师:是呀,漓江的水美。像碧玉一般的清澈,这
19、就是“碧水”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个词。c、我们文中是用“碧水”一词来写漓江的水美,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漓江的水的,大家来听听,想想它写了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齐读(2)秀蜂a、你还看到了什么?桂林的山是怎样的?学生交流b、与你以前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c、师:是呀,桂林的山多么清秀呀,谁来读?齐读(3)倒影师:水美、山美,碧水倒映着请山,就更美了!把你看到的倒影读出来,比一比谁看到的最美。个别读,齐读。3、让我们把看到的景色美美地读出来。齐读第一行词语。(二)第
20、二行词语:1、我们的轮船继续前行,听,耳边传来了动听的歌声,我们循声望去,你看到了什么?2、: 对歌 榕树 壮乡3、学生看图交流对“对歌、榕树”的理解3、师补充简介壮族: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人民爱唱歌,壮乡有“歌的海洋”之称,人们喜欢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还喜欢依山傍水建屋,在青山绿水中生活,日子那样的幸福美好。4、少数民族的生活是那样多姿多彩,谁愿意带我们去看一看,读好这组词。(三)第三行词语:1、走出了壮乡,轮船渐渐驶进群山之间,这里的山真有趣呀!师配乐读第三行的词。2、交流:看到这三个词,你仿佛看到了哪座山?3、象鼻 骆驼 笔架4、这么有趣的山峰,谁想读?5、其实
21、桂林还有很多各有特点的山峰,师介绍:看,这座山多像一轮弯月,所以叫月亮山;瞧,在这座山上,你仔细数一数的话,能数出九匹马呢;再看这座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它就是彩叠山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桂林的山的,想不想听听,山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四)第四行词语:1、我们的行程即将结束了,眼前又出现了一幅画,自己读读第四行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指名读词语3、看图交流了解:鸬鹚3、交流看
22、到了怎样的画面?把这美丽的画面读出来。齐读这组词。(五)总结指导读好韵文1、(出示配乐画面):无论是晨曦、白天、还是晚霞当中,漓江两岸的美景都是如诗如画: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2、这美丽的画卷,识字2用了12个词语就把它们都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让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这篇韵文3、自己先读读,我们还要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下节课要请他来当小导游,带我们去游漓江。四、教学意图:根据每组词的难易,分配不同的教学时间,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大致了解词意,带着理解和画面读
23、好词语,同时也注意对整篇韵文的朗读指导,给学生课文的完整行。并在本板块中尝试补充了与内容有关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有机地结合使用,让学生由词的感悟过度到对篇章的赏析感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感美。板块三(一)教学内容:指导书写“碧、峰、影”3个生字(二)教学目标:会正确、美观地书写这3个字。(三)教学过程:1、碧 峰 影2、观察字形,什么结构的字。3、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写时要注意的地方。4、师范写.5、学生练习描红、书写,师提示写字姿势。(四)教学意图:这一板块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临帖,把字写美观。作业设计:a类:完成习字册。b类:背诵词串。第二课时课时目
24、标:1、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鼻、骆、驼、架、廊”。提升性目标: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并有条理地写下来。教学过程:板块一(一)教学内容:练习说话(二)教学目标:当小导游,选择一组词串练习说话。(三)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谁能有感情地背诵词串。(2)齐背。2、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真是百看不厌。谁能当一回小导游,带领我们再次去饱览无限美好的风光?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词串说几句话。3、小组内进行小导游演说比赛。4、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四)教学意图:延伸性学
25、习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设计导游词,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板块二(一)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书写剩下的5个生字。(二)教学目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鼻、骆、驼、架、廊”。(三)教学过程:1、出示生字,读一读,说说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字?2、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3、师示范,重点指导“鼻、廊”的书写。“鼻”:先看清结构特点,再看教师示范,然后在书上描红。“鼻”也作偏旁,读作鼻字旁。“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点。看教师范写,再在书上描红。4、学
26、生练习描红、书写,师提示写字姿势。(四)教学意图: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想法。通过交流、讨论,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识字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识字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作业设计:a类:1、继续完成习字册。2、完成补充习题。b类:选择一组词串写几句话。教学设计方案 篇5以问启思,讨论交流的设计方案教学过程:一、直入课题,引发疑问教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朱鹮飞回来了。课前已经知道朱鹮的同学请举手,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展示朱鹮图片,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或是查找的资料介绍朱鹮。教师:很
27、好。根据这个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可能的问题是:朱鹮为什么飞走?又为什么飞回来?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1、学习生字词。教师:我们先将本课的生词读一读,看看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认识它们。齐读生词。2、初读课文。教师:请同学们按阅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上一些记号,与同桌交流交流。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谁能告诉大家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小朋友配合科考队发现并保护朱鹮的事。)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并板书。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小光与科考队员相遇,得知科考队员此行的目的和保护朱鹮的重要性;科考队员在小光等的协助下发现朱鹮;大家一起为保护朱
28、鹮做了很多努力;洋县成了朱鹮生活的乐园。教师:在这些内容当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呢?三、根据问题,阅读课文1、教师:根据阅读提示和前面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请大家再一次快速阅读课文,读完以后,在小组上交流交流。学生快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2、教师:同学们,朱鹮是飞走了吗?(不是)请大家讨论一下:课文为什么要说朱鹮“飞回来”呢?学生发言,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能够找到答案,请学生读一读。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也是朱鹮非常珍贵的原因。3、教师:那么,又是什么让朱鹮“飞回来”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与同桌同学讨论讨论,为了朱鹮能够“飞回来”,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队做了哪些努力呢?学生读课
29、文,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请学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找出小光和小伙伴所做的努力。教师归纳并板书。(1)帮助宣传,和小伙伴一起寻找线索。学生找到这些地方的时候,组织感情朗读:谁来读一读小光与小胖子的对话,表现出童趣和喜悦?全班齐读。(2)为科考队带路并协助寻找。这里是重点:你能从课文的叙述中体会到什么?你对哪里的体会最深刻,和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学生可能体会到守候的辛苦和发现朱鹮的惊喜,都请他们用感情朗读的方式加深理解。(3)保护朱鹮,挖田螺泥鳅、抓小鱼小虾喂养体弱的小朱鹮。也请学生读一读13自然段。教师:现在,谁能说说朱鹮为什么能够“飞回来”?(有科考队员的努力,还有像小光这样热爱野生动物的小
30、朋友的帮助,使洋县成为了朱鹮生活的乐园。)教师有感情朗读解焱失而复得的朱鹮节选:“朱鹮近几年数量的迅速发展增加了我们恢复该物种的信心。但是回想拯救这一物种的经历,不禁令人心悸。如果考察队晚两年组织,如果这7只朱鹮未能成功地繁育,。幸运的是这个物种被成功地保存下来,扩大其分布区天然湿地和其他的保护努力仍在继续,希望这种几遭绝灭的物种能够永远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欣赏到这种美丽的动物,并与他们相伴成长。”同学们,小光为拯救朱鹮所做的努力能够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请学生发言,注意总结,比如: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四、课堂练习选做。1、据文中描写画一幅朱鹮的画,旁边写上自己想
31、说的话。2、写文中或课外收集的描写朱鹮的有关句子。板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飞走 飞回 启示(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2、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 初步学习推销
32、的方法,增强竞争意识。3、情感目标: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2、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3、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4、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教学难点】1、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堂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2、在活动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等。【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屏的图片,或上网查找。如果学生家中有屏的小艺术品,也可借来一用,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2、
3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屏风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课件展示)2、这些图片很漂亮,有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也许我们有的同学家中还在使用,但对于我们大数同学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它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二、走近作者陈从周:(191820xx),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通过预习说说你对作者感兴趣的地方。)三、检查预习四、整体感知1、在生活中,你见过屏风吗?在哪里?2、教师配古筝乐曲,
34、学生听音乐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 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3、读后学习小组讨论明确: 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五、研读赏析1、请你来当设计师:了解屏的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2、但是,你能告诉我,我应该买什么样的屏风呢?它有什么样的分类吗?明确: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3、你们能告诉我,总的说来,屏风的设置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呢?明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
35、、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4、所以,难怪作者说,屏风,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名词?可见,作者对屏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5、文中引用了不少与屏相关的诗句,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作用是) 银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定义后是起了的作用) 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放在文章结尾是为了说明)6、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本文多处引用古诗词,为文章增加了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和所介绍的古色古香的屏风相称,突显了中国
36、传统文化,由此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7、赏析归纳 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 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明确: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 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六、总结拓展1、课堂小结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
37、术中重新大放异彩。2、拓展延伸:积累与屏风有关的诗句。南朝闺怨篇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柳永迷神引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李贺洛妹真珠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屏风月风吹露屏外寒,城上乌啼楚女眠。七、课堂拓展活动:屏风推销会1、根据文中所介绍的关于屏风的知识,每个学习小组设计一座屏风并向同学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2、分组准备发言材料:画好设计图、写好发言提纲。3、学生听完介绍后投票评出最具创意设计奖,并谈谈本次活动的收获。八、布置作业思考:是否也有一些如屏风一样,曾牵动过古人丝丝情怀,但已经在今天这个主流生活中逐渐退却的
38、物品呢?请以说?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提示:可以写扇、铜镜、绣、瓷、墨、砚、陶)【教学设计说明】说屏一篇说明文,本课的教学要求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读写能力,并能对课文知识活学活用。因此我的教学思路如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比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样处理,学生自然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
39、都必须按照教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还应该体现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上。语文课上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有难易度,学习小组也由好、中、差三类学生共同构成,这样便于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课堂上词语的检测练习,朗读课文的练习,整体感悟的练习,都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现出面向全体的思想。而且随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如果学生上完说屏只了解了屏风是什么,那么这堂课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意义。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
40、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果能创设新的情境,将学过的知识用一用,给学生有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内容,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极有意义。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知识并加入美术知识的综合练习。由于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种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都能参与,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个练习设计是比较好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开端段,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
41、第一课时是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在第二课时上。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课时逛西湖,第二课时打老虎;从学生的兴趣看,实际上是错过了学习课文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很值得研究。教学中我先用大量的优美图片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后设计能调动他们积极性的环节,让他们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实践证明,这个设计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另外,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生拓展活动中,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能力。教学设计方案 篇7活动一:根据图让学生观察,发现,谈话引出数字歌里的句子。1、孩子们,今天的小河边格外热闹,你
42、瞧来了好多小动物,看看你喜欢什么?给大家说说。(激发学生怀着一种新奇去看图、观察,产生一种想告诉别人的欲望。)2、学生纷纷回答,我喜欢这儿的什么动物?生说时,师贴出相关句子卡片。如果生回答到具体数量,如七条鱼,三只羊等,马上给予充分肯定、表扬:观察真仔细。如有学生回答到这些动物怎么样,什么样等,如七条鱼在水中自由的游动。小鸟在空中快乐地飞等,更应及时大力表扬,赞扬他们能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了,生动形象。3、学生说一句,师贴一句,孩子跟读一句,把要求认识的字用红色特别注明,以吸引学生注意。活动二:把列出的动物按一定顺序排一排,把训练思维与表达相结合训练。1、孩子们,你能把图上这些动物按一定顺序
43、排一排吗?(此时孩子非常活跃,有的讨论,有的独立思考。)2、学生上台取卡排列,并说说按什么顺序。生A:虾、鱼、鸭、小虫、公鸡、羊、马、牛、小鸟。按从水中到陆地,再到天上的顺序,也可以倒过来,从天上到地下。生B:小鸟、马、羊、牛、鸡、小虫、小鸭、小虾、小鱼。按从远到近,也可按从近到远。生C:牛、马、羊、鸡、鸭、小鸟、鱼、虾、小虫。按数量从少到多来排列,也可以按从多到少的顺序。孩子们想象丰富、奇特,积极开动脑筋,老师大力鼓励。同时让学生明白一些排列顺序的方法。学生还有许多种排列,让孩子们尽情说。3、师念一、二、三学生数到十,师接说,十个数字真有趣,小朋友们念得笑哈哈。(师贴句子)。4、看谁最能干,能通顺、流畅地读数字歌。请生读的时候,其余孩子认真听,纠正字音。互评中学读,熟读,读时与图相结合,强调量词的准确性。5、练习背诵,形式自由,可一个人背,可小组接龙。形式不定,背得流畅的同学奖励图上的动物。充分调动小朋友背的兴趣。活动三:巩固认识儿歌中要求认识的字。1、孩子们,儿歌中这些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