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获奖优秀教学设计(DOC 16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73574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月几时有获奖优秀教学设计(DOC 1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明月几时有获奖优秀教学设计(DOC 1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明月几时有获奖优秀教学设计(DOC 16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明月几时有获奖优秀教学设计(DOC 16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明月几时有获奖优秀教学设计(DOC 16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文档 明月几时有获奖优秀教学设计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中秋是天上月圆的时候,是亲情团聚的时候中秋时节,一家人围桌而坐欢饮点小酒,伴着窗外秋虫吟唱,慢品说笑,在微醺的醉意中看一轮明月升上天宇,这萦绕着秋的味道,萦绕着家乡味道的中秋,才釀成人们舌尖上、心底里最醇厚的中秋味道于是欢饮成了中秋里一种美好的形式东坡苏轼也于一年中秋,欢饮达旦,让我们一起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去思考欢饮还有怎样的深意?二、探求新知:1、整体感知-初读初感师:请同学们自由的、出声的朗读这首词思考这首词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并且用一两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生:好师:哪位同学能用一两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这首词带给你

2、的感受生:老师,我觉得应该有悲哀生:我觉得有怀念师:怀念其实也是一种淡淡的伤感,词的小序中,有一个表现心情的词,你注意到了吗?生:“欢”师:这与词带给我们的感觉一致吗?生:不一致,是矛盾的师:这样一首千古流传下来的会让很多词黯然失色的的名词,苏轼怎么会把这个“欢”字用错呢?这节课中我们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这种淡淡的伤感和隐隐的欢愉为什么能够在融合在一起?首先,我们就来知人、论世、解伤、知人论世解“伤”师:我们来看词的上阕,老师读给大家听,同学们看老师读得是否准确生:老师有一个字读的不准师:哪个字读的不准呢?生:老师,你把“归”读成了“飞”师:同学们觉得我这样改好不好?师:我可不可以说说我的理

3、由?我觉得,苏轼肯定没去过“天上”,怎么能说是“归”呢而且对于高高的天宇来说,飞多自由啊,飞多快乐呀,飞多有诗意呀生:老师,我觉得不对苏轼写作本词的时候应该有悲伤的心情,所以不应该是快乐的、自由的飞师:那你从哪个字看出的悲伤的呀?生:“恐”师:恐是什么意思?生:害怕师:害怕的意思是什么让苏轼感到害怕?生:天上宫阙师:有一个词语特别能诠释他“恐”后的感受,是哪个词?生:寒师:请看这则资料思考“寒”,它其实暗指什么?(补充资料: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自请外调,在密州时做官时写作本诗)生:寒就是排挤生:寒就是他在政治中被排挤后产生的一种孤独的感受,是一种政治中的失意师:分析得很深入啊失意、

4、不被接纳的现实会带给我们由内而外的寂寞的感觉、孤独的感觉的确,有这种寒的感觉,“飞”的确不太恰当,那到底想不想回去?生:想师:哪个字能看出想回去?生:欲师:这个“欲”字能看出想回去,他想回到哪去呢?生:美好的地方师:具体指什么地方?生:朝廷师:苏轼,他曾参加制科考试入仕做官的,制科考试比科举考试要难上百倍千倍据统计,北宋南宋三百多年当中只有四十一个人考中了这个制科考试他这么辛苦的去入朝做官,目的就是要在皇上身边,以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去报效国家他怎么不想回去呢?他很想回去,但还伴随着恐、伴随着寒,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复杂心情呢?学:矛盾师:矛盾的请同学们用你富有感情的朗读将这种矛盾的心情表现出来呢谁来

5、试试?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师:大家觉得读得怎么样来,你评价一下生:太平淡了,没有感情师:那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种矛盾的心情表现出来?生:首先得缓慢师:首先得慢下来,你理解的好还有吗?生:要读出“悲伤”师:哪句要重点读出悲伤的味道?生:又恐琼楼玉宇师:悲伤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生:低沉语调师:上一句的语调与这句的语调高低一致吗?生:上一句的要高,与这句形成对比师:那这个“高处不胜寒”应该怎样朗读呢?生:应该是轻点儿,读出无奈的感情师:哪位同学愿意将大家的这些好建议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知人论世解“欢”师:他在面对朝廷、面对天上,他想回又不能回也不敢回,他做了怎样的选择?

6、生:何似在人间师:既然是这样的,那他应该是无事一身轻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这则材料,思考这样修改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生:不好,这个时候的苏轼并不是轻松的,“清”应该是清廉吧?师:怎么看出来清廉的呢?生:因为他材料中说他为民兴修工程,意思就是他很清廉不贪污,不是轻松无事可做,所以这样修改肯定是不好的师:苏轼无论是在朝廷做官、还是在地方做官;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能够清谋其政同学们,大家想想能把这样的政治失意的伤感与清谋其政的欢愉结合在一起苏轼,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深思-政治寂寞里“伤”与“欢”生:我觉得他是乐观向上的人生:他应该是伤感寂寞,但是他还不沉湎在这其中不能自拔所以我

7、觉得他是一个有广阔胸怀的人师:说的好他的失意、他的寂寞都是存在的,但是他却是一个-在政治寂寞中,在人生逆境的转弯处,洒脱的自勉的人!在辗转的仕途起伏中,对志向执着的坚守的人!正因他是这样的人,才使“伤”与“欢”相融相契!、体味-情感寂寞里的“伤”与“欢”师:可是面对象征着团圆的圆月,还是催化了苏轼的念弟之情?因为-这是曾与他朝夕相处,共同分享、共同承担的手足这是为坎坷迁谪的自己倾囊相助的至亲这是陪伴生病的自己一夜未睡,彻夜为自己读诗的兄弟这是能与自己谈古论今,互作诗文的挚友这样的月圆团圆之夜怎么能不思念?下阕中的那些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情感中的伤感?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我从这一句中

8、读出了伤感师:其中没有“伤”字,你是怎么解读出“伤感”的呢?生:译文中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的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我想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是因为有心事,而且在词的小序中,也提到了怀子由,所以我想是因为思念弟弟而产生的伤感生:还有这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在埋怨月亮偏偏在我与弟弟分别的时候才圆,其实这并不是真的在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作对,而且埋怨也是无济于事的,也就只能是伤感了,所以我觉得这句中也可以读出苏轼因思念弟弟而产生的伤感师:两位同学都能结合课下注释,深入苏轼的心灵深处,去解读那些隐在环境描写中的伤感,非常好同学们,苏轼是否沉湎在伤感中无法自拔呢?生:苏

9、轼最后应该是想通了,因为苏轼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师:这说明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我也觉得他很豁达乐观,他可以将自己所有的不愉快放置到整个人生或是天下人的角度去思考,一点不如意和整个人生或是天下人去比就微不足道了我觉得他太了不起了生:我也觉得他很智慧,不如意的事情经常会有,但是苏轼就不会让自己沉湎在其中,他会很智慧的挣脱出来,这样才能找到快乐,我觉得拥有走出伤感、找到快乐的能力就是一种智慧而且他的思考很有哲理师:说的好,快乐往往需要你智慧的寻找,而不是伤感的等待在这种情感的寂寞中,苏轼想到了用什么样的智慧方式来寄托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呢?生:我从这句“但

10、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明月来寄托对弟弟思念之情生:我觉得苏轼这种寄情的方式特别有创意,因为全天下人都在一个月亮之下,同在一个月亮下,就感觉无论相隔多远,都被拉近了距离,所以就不会感觉有别离的难过了生:我还觉得苏轼在自己与亲人分别的时候,还能想到把祝福送给全天下的离人,这也是一种境界生:苏轼能有这么多的领悟,我觉得苏轼的寂寞不是心灵的空虚,而是思想的丰润!师:说的太好了,面对着人生中的各种寂寞,也许有的人会把它想成压在心头的一座大山,可是苏轼不同,他会将山一样让人窒息的寂寞化作乘风破浪的风帆,到底是山还是帆,不取决外面是阴还是晴,要取决你是否有豁达乐观的胸怀取决于你是否有走出

11、泥泞的智慧、朗读-情感寂寞里的“伤”与“欢”师:当我们感叹于苏轼旷达的胸襟,赞叹于苏轼达济天下的美好祝愿,下面就让我们以朗读的方式再一次感受苏轼的胸怀与智慧酝酿出千古名句:,这是寄予弟弟美好祝愿的,这是寄予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三、拓展应用:延思-文人寂寞里的“伤”与“欢”师:读懂了苏轼的寂寞与欢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政治寂寞中却不沉沦的文人吗?生:我知道李白,他在政治上也并不如意,但是还是坚定信念,也写下了许多的好诗生:我们学习的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他也是不如意但是不避世的文人师: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在这本语文书上,你会遇到刘禹锡在陋室之中不坠青云之志,李白在行路之难中不改长风破浪之

12、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些人的时候向他们致以我们深深的敬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弯了腰,于是他们只有到自然中去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借助杯盏之间,去伸一伸被压垮了的腰,这些在寂寞中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潇洒的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做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我们不仅要在这些文人的诗词中感受文化的墨香,更要在他们的寂寞人生中获得豁达乐观的人生芳馨!师: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教学反思:文以载道道以润心“文以载道”,因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隐在文章中的有助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有助于丰盈学生成长智慧的“道”挖掘出来,并且浸润学生的心灵,内化成学生品格中的美好的元素在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我想努

13、力做的就是与学生共同将这些学生心灵成长的养料挖掘出来,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感悟、自我提升沿着这样的思考,我设计并执教了明月几时有一课,在设计及教学过程中,有了一些关于“文以载道”方面的思考一、文载数道,侧重何道对本次的解读,教参上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角度一个角度认为本词是作者的出尘之思,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还有一个角度则认为是作者在政治不如意中、人事不团圆中的乐观豁达的胸怀可能每一篇文章都会蕴含有多个的道理,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鉴赏角度,但是本节课的设计之初,经过仔细的考虑,我还是选择了第二个角度,这不是因为我手中有多少相关的备课资源,而是基于学情,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来确定的二、以道化文,道为重

14、心本词作者所处的时代虽然距离学生的生活时代相隔千年,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是学生未曾体味的,要让学生首先自然、主动的走进这首词,是很关键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关注了一个矛盾之处,就是小序中的“欢”与词中的伤感,矛盾之处历来都是能够点燃学生兴趣的点所以学生由这个矛盾的点,一步步解读出了这首词的背后所屹立的苏轼是一个拥有旷达胸襟、乐观智慧的伟大的人苏轼以及像他一样的文人的人生智慧也成为了学生成长智慧的无痕的启发这也是我本节课中的教学目标,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三、文道相契,贵在得法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使“教学资源运用、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这三项技能更好的成为词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本文之

15、中所蕴含的深刻启示起初我也曾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设计能否凸显自己在这三方面的能力却在试讲中发现设计的很“臃肿”,甚至是游离于教学目标的,这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试讲失败后,我对资料进行了最精当的选取、对问题进行了更加精准、富有梯度的设计、对板书的内容进行的高度的提炼概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是赛课,存在着对学情估计不准确的问题,但是也带给我一定的思考,那就是一个班级中也会存在参差不齐的学情状况,对学情的预设也应该是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估计和教学的策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成长的人生启示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后教学中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水调歌头教案执教者:李宝如1、有感情的

16、朗读诗词,疏通大意2、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3、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学习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教学难点: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丰富语言宝库逐步提高欣赏品位教学过程:一、引领情境在学生进入教室时就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引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情境二、情趣导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许多有关月亮的诗歌,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二生答是啊,在中秋佳节,遥望明月,人们会浮想联翩,李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静夜思,那么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留给了我们写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欣

17、赏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三、走近苏轼首先让学生谈谈对苏轼的了解,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谈,既可谈所查的资料,也可以谈自已的感受,最后再由师出示苏轼的资料1、学生汇报收集的材料2、教师补充介绍四、赏读诗歌第一步、听配乐诵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说说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阙:月下饮酒下阙:望月怀人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第二步、自由朗读词作三遍要求: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3、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

18、后第三步、学生单人配乐朗读,展示朗读技巧第四步、男生配乐朗读上阙,女生配乐朗读下阙五、深入理解、苏轼原来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他受到排挤,被贬为地方官,加之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没有相见了,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呢?教师明确: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等、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明确:矛盾,还怕寒冷、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教教师明确:“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教师明确: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勾心斗角;没有

19、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2、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3、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教师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全班同学再齐读全首词,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教师明确:苦闷

20、矛盾豁达祝愿五、品味诗歌你喜欢词中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示例:1、我喜欢“起舞清影,何似在人间”,因为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赏析: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阳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词人希望分离的人们从

21、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同学们在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都有一片皎洁的月光然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时常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那我们怎么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是: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正视失败,迎接挑战,我们的人生,定会成功苏轼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下阕-望月怀人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

22、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怀坦荡,真是了不起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归纳总结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的古人尤其是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拿起一本中国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好多个“月”字来同学们能抖出多少句有关“月”的诗歌呢?听了同学们的呤诵,我感觉像是在和诗人交谈一样是啊,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小楼吹笙有月,芦花深处有月诗人都爱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在浪漫的月亮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美丽的词水

23、调歌头,看看他将寄月亮向我们诉说怎样的情感呢?二、了解作者,熟悉背景提问:对于作者苏轼,同学们了解多少呢?学生预习汇报,教师补充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工著有东坡乐府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均有较高成就,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诵甚广才比天高却命运坎坷,常被贬谪异乡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三、反复诵读、体会情感1、看着这首词,你是否想读一读呢?初读课文之前,给自己提什么要求呢?教师引导、评价教师提出要求初读课文:

24、要求:字正腔圆的读教师引导自由朗读,个读,学生的教读巡视、做出中肯的评价一边听学生读,一边进行字词检测宫阙琼楼玉宇朱阁绮户婵娟不胜寒(shng)2、教师范读如果你认为老师读得好,那么请你像老师读的那样学一学,读一读3、再读课文:要求:有板有眼的读4、齐读课文:要求:有情有味的读四、赏读课文,品析语言初步感知:读出情感了,我们还要懂得词的情感透过刚才的读,你读到了些什么呢?或者你有怎样的问题要提出来供我们一起探讨?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说东坡的这首词可以说是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如此高的评价,让我们不得不再对这首词做一番深入赏读深入品读:这是怎样

25、的一个夜晚?引出小序小序有什么作用?你从小序还发现了什么?补充:子由是苏辙的字苏轼、苏辙两兄弟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写此词时,作者41岁,被贬到密州,除政治不得意外,他与弟弟分别已有六七年不见了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词分为上片、下片女生一起来朗读上片,看看上片写了什么内容?合作探讨:苏轼现在被贬为了地方官,又和弟弟六七年未见,想想他的心情会怎样?作者大醉后有了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的奇异想法,他的思想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矛盾?、“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还有无其他含义?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

26、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归”是什么意思,作者想要归到哪里去?你们怎么理解“寒”字?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板书上片:把酒问月徘徊矛盾男生齐读下片,看看下片又写了什么内容?夜深人静,皓月当空,作者此时怎样?为何无眠?你从词作哪个句子的背后感受到作者在怀念亲人,盼团圆,却没有团圆,说说看,你是怎么发现的?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苏轼说是月亮惹的祸使他睡

27、不着,我们替月亮平冤:用“不关我月,是君”说话苏轼是否一直陷入这样幽愤和伤感中呢?从哪些语句可读出来?合作探讨;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由怨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到感悟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后又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前三空填原文)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豁达胸襟板书下片:难眠怀弟哲理思考五、体悟拓展:如同苏轼一样,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不如意,学了这首词,你有哪些启发?六、妙笔生花: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七、课堂结束语:同学们,如此优秀的作品我们用再多的语言也难以领略它的美好,老师想用音乐为大家演绎这首词,大家想不想听?吉他弹唱但愿人长久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此课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明月几时有获奖优秀教学设计(DOC 16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