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小学六年级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
2、找。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 一边问战士 你们说 世界什么东西最甜 什么东西最香 大家纷纷说 白糖最甜 米饭最香 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_。津津有味:_。(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_ 坚定_(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 【答案】 (1)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
3、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2)广阔深远,看不到边际;吃得很有味道(3)炎热;动摇(4)红军在雪地中艰难地前进,军政委刘英通过 吃雪,鼓励大家战胜饥饿和寒冷。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坚定、乐观。 【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谈自己的感受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
4、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 (2)茫茫:广阔深远,看不到边际。津津有味:吃得很有味道。 (3)炎热、动摇 (4)红军在雪地中艰难地前进,军政委刘英通过 吃雪,鼓励大家战胜饥饿和寒冷。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坚定、乐观。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
5、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2阅读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回答问题: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其一_其二_其三_山,_山,_山,_快马加鞭未下鞍。倒海翻江卷巨澜。刺破青天锷未残。惊回首,_奔腾急,_天欲堕,离天三尺三。_万马战犹酣。_赖以拄其间。 (1)给加横线字注音。下鞍_巨澜_酣_锷_堕_拄_(2)下列诗句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快马加鞭的翻山战士回头一看,那高入云霄的山峰,离天只有三尺三寸了。B.“山,倒海翻江卷巨澜”:骑着马在山中奔驰,感到一座座高峰像倒海翻江般卷起巨大的波浪。C.“山,刺破青天锷未残”:站在山上,用利剑刺破青天,剑没有
6、半点残损。D.“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就是天塌下来了,山也能把它顶住。【答案】 (1)n;ln;hn;du;zh(2)C 【解析】【分析】“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快马加鞭的翻山战士回头一看,那高入云霄的山峰,离天只有三尺三寸了。【点评】(1)是对拼音的掌握,(2)是对诗句的掌握与考查。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认真阅读课文不难找出正确答案。3课文梳理 伯父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我年纪还小,根本不知道鲁迅是谁,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伯父去世了,他的y t_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zhi do_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wn lun_挂满了墙壁
7、,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 a f_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1)在拼音旁的括号里写出词语。y t_zhu do _wn lin _a f _ (2)片断从哪几方面写出了伯父鲁迅先生得到了很多人爱戴? (3)写人们送来的挽联多的词语是_和_。 写人们送来的花圈多的词语是_和_ 【答案】(1)遗体;追悼;挽联;爱抚(2)前来吊唁的人多、送挽联花圈的多、来吊唁的人很悲伤。(3)数不清;挂满;堆满;大
8、大小小 【解析】【分析】(1)考查的是对拼音的掌握(2)考查的是鲁迅先生受人爱戴的原因,(3)考查的是词义。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4认真阅读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人实现的价值知道是指什么?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_,事实上包含了他_的精神。 (3)选段的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课文的中心句。
9、联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答案】(1)“价值”是指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绿洲,给予子孙后代物质和精神的财富。(2)表面上指种树;事实是指老人无私的奉献这里,为这种树,挡风沙。(3)“青山是不会老的”是指老人执著的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 【解析】【分析】(1)“价值”是指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绿洲,给予子孙后代物质和精神的财富。(2)表面上指种树,事实是指老人无私的奉献这里,为这种树,挡风沙。(3)“青山是不会老的”是指老人执著的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
10、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5我阅读,我快乐。我爱落叶 一天,当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大爷沐浴在火红的晚霞中,将一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扫到花园里,微笑地告诉我“它是一堆很好的肥料。从此以后,落叶像彩色的风筝,不时飘落我的梦境 是的有人爱春风有人爱朝霞有人爱鲜花有人爱小草但很少有人爱落叶它似乎未得到过人们的青睐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悄悄地飘到大地上。难道它们
11、不再依恋秋天的树干?难道它们就喜欢孤独飘零?不,不是的,因为他们深深懂得自己奉献给人类的是整个绿的生命,绿的海洋,绿的希冀,绿的梦幻 (1)为文中的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作者赞美落叶是因为_。 【答案】(1)略(2)它们依恋秋天的树干,它们不喜欢孤独飘零。(3)它奉献给人类的是整个绿的生命,绿的海洋,绿的希冀,绿的梦幻。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是的,有人爱春风,有人爱朝霞,有人爱鲜花,有人爱小草。但很少有人爱落叶,它似乎未得到过人们的青睐。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
12、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难道它们不再依恋秋天的树干?难道它们就喜欢孤独飘零?改为:它们依恋秋天的树干,它们不喜欢孤独飘零。(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尾:它奉献给人类的是整个绿的生命,绿的海洋,绿的希冀,绿的梦幻。【点评】(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
13、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1)给下列字注音。匾缚鹁鸪_(2)除了文中列举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鸟?至少写出两种。 (3)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答案】(1)b
14、in;f;b,g(2)鹦鹉,麻雀(3)怎样捕鸟,和在什么样的天气才能捕到鸟,鸟的品种有哪些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我会认的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匾bin、缚f、鹁鸪b g。(2)考查对常识的掌握,除了文中列举的之外,还有鹦鹉,麻雀。(3)考查对短文的概括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点评】(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3)此题考查对短文
15、的概括能力。7阅读课文片段一,回答问题。 片段一: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_,天空是那么_,使我总想_,表示我_。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_,又叫人_,既愿_,又想坐下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片段内容,不超过4个字。 (3)写出文中的一
16、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4)初入草原,我的感受是“_。”可以看出我_的心情。沉浸在草原的美景中的我的感受是:_,我有这些感受到原因是: _。 (5)我想高歌的“歌”是_;我想吟诗的诗题是_。 (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B.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C.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7)写2句有关草原的古诗名句:_ 【答案】 (1)清鲜;明朗;高歌一曲;满心的愉快;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一首奇丽
17、的小诗(2)草原美景(3)比喻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拟人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4)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愉快;惊叹,舒服,愿久立四望,坐下低吟小诗;草原广阔无边,生机勃勃,景色迷人。(5)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草原牧歌;敕勒歌赋得古原草送别(6)B(7)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
18、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此题意在明白比喻、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
19、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7)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清鲜;明朗;高歌一曲;满心的愉快;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2)草原美景 (3)比喻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
20、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拟人句: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4)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愉快;惊叹,舒服,愿久立四望,坐下低吟小诗;草原广阔无边,生机勃勃,景色迷人。 (5)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草原牧歌、敕勒歌赋得古原草送别 (6)B (7)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
21、力。 (5)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7)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老人对自己种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
22、,仿佛树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老人种的那片林子说:“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卜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
23、土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短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2)读下列句子,完成填空。“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这些话叙述了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4)“老
24、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联系全文看,这句话体现了老人的什么精神? 【答案】(1)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檀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2)对比;突出表现种树老人种树、爱树,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3)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种树老人的生命和精神在树上得到体现和延续。(4)这句话体现了种树老人完全、彻底的奉献精神。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四自然段找到答案。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
25、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2)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对比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这些话叙述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表现种树老人种树、爱树,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3)考查照应句。解题思路引导: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要根据文章整体意思找相照应的句子。“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人们都说:那是种树老人。”这句话与上文的“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相照应,其深刻含义是种
26、树老人的生命和精神在树上得到体现和延续。(4)结合语境理解句子,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这句话体现了种树老人完全、彻底的奉献精神。故答案为:(1)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2)对比 突出表现种树老人种树、爱树,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3)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4)这句话体现了种树老人完全、彻底的奉献精神。【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考查学生对对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此题考查对照应句的把握能力。(
27、4)能够根据语境推断句意,意思表述正确即可。二、习作作文9时光飞逝,已经临近小学毕业;蓦然回首,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回忆和不舍。请你选择最依恋的人、事、景、物,把再见了,这个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答案】 【参考例文】 再见了,母校 六年前,拽着爸爸衣角的我,满怀憧憬,第一次踏进了校门;六年前,背着书包的我,走进教室,睁大渴望知识的双眸;六年前,端坐于座位上的我,正式开启了我今生的学习之路光阴似箭,转眼间六年已过。回头望着美丽的校园,心头不禁涌上阵阵眷恋之情。 六年里,我的眼前总会蹦出快乐的身影,都是你亲爱的同学,无时无刻不在陪伴我的生活。是你,
28、让我在快乐时,学会与他人分享;是你,让我在悲伤时,得到友情的抚慰。六年的时光,我们在共同进步,共同长大。有人说,友情就像玩具,拥有时,不知珍惜;离别时,才知宝贵。我却要说,友情就像一杯水,拥有时,平淡无奇;离别时,滋味甘醇。即将分别了,朋友,请让我对你说一句:“请珍重! 六年中,我的耳畔总会响起熟悉的教诲,都是您亲爱的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哺育我的成长。是您,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是您,用岁月和青春点燃了祖国的希望!六年的时光,换来了我们健康茁壮地成长,而您的额头却增添了多少道皱纹,鬓角多出了多少根银丝。即将分别了,老师,请让我对您说一句:“谢谢您!” 六年来,我的梦里总会浮现美丽的背影,
29、都是你亲爱的母校,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我的心灵。是您,用整洁的环境告诉我环保的意义;是您,用动听的铃声告诉我纪律的重要。这里的花,这里的草,这里的书香,这里的阳光,让我已然觉得,校就是家,家就是校。即将分别了,母校,请让我对您说一句:“我爱您!” 六年小学生涯,六年酸甜苦辣,六年欢喜冤家,六年难忘年华。在这最后时光中,请让我再回头望望,等我学业归来,定会约定当年的好友,回到难忘的母校,再来看望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10题目:一个我最要感谢的人 提示: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的人给你温暖、快乐、幸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忆起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心里一定充满了感激。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赶快拿起笔把这感人
30、的故事告诉大家。要求:用词准确,标点正确。语句通顺,连贯。【答案】 【参考例文】 一个我最要感谢的人 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懂得了感恩,所以用点点滴滴的爱,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扶慰每一颗受伤的心灵。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有太多的人令我感激,但我最要感激的人,是我最可亲可敬的妈妈! 她是一个普通的工人,每天都要起早贪黑,下午五点多才下班。整天都把时间排满了,根本没有时间来陪陪我,有时我也在抱怨,说:“就知道上班,上班,一点都不关心我。” 但是,那一次的事使我对她改变了看法。那天,天空中下起了毛毛细雨,我以为一会儿雨就会停了,所以也没有带雨具就上学了。可出乎我的预料,到第二节课时,雨下得更大了,同桌
31、对我说:“今天可能有暴雨,不过我妈妈会来接我。”但我听到这句话时,心里非常伤心,因为我想我妈妈肯定不会来接我。 下午放学了,我冒雨冲出学校,突然,我觉得耳边好像有人叫我,但不可能是妈妈,于是我便头也不回地继续跑。忽然有一把伞撑在了我的头顶。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妈妈,我一把抱住了妈妈,她一边把我身上的雨水擦干,一边说:“你怎么这么不乖啊,我叫你,你怎么都不理我?”“我不是没听到嘛,而且你在上班,所以我以为你不会来接我呢。”妈妈说 :“怎么可能呢?”至今,那次事情我记忆犹新,想起它,心里总是暖洋洋的。 我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等到以后有出息了,报答妈妈。11选择一题完成习作,字数400以上。 (一)提示:“每个人都是天才”,你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的“那份天才”了吗?通过具体的事写出自己或他人的“才华”“优点”“闪光点”“特点”,题目自拟。(二)题目:成长中的_提示:题目中省略的内容指某种情感,如:快乐、幸福、烦恼、悲伤将题目补充完整之后,在习作中描述自己成长中真实经历的事情,抒发自己在成长中的真实情感。【答案】 略 12走入广阔的天地,我们总能得到许多启示。请以“未来的_”为题写一篇习作,展开合理想象,写出你的创意。把题目补充完整。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