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友 情 提 示手机调成静音手机调成静音感谢您不吸烟感谢您不吸烟欢迎随时提问欢迎随时提问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常见热型。发热的发生机制。发热的伴随症状。1.致热原性发热(1)外源性致热原(2)内源性致热原2.非致热原性发热(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变、心力衰竭等。诊断学(第9版)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原(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
2、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一、发 生 机 制诊断学(第9版)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1)血液病:如白血病(2)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3)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4)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血栓及栓塞疾病:如心肌梗死二、病因与分类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6)颅内疾病:如脑出血(7)皮肤病变:如广泛性皮炎(8)恶性肿瘤(9)物理及化学性损害:如中暑(10)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诊
3、断学(第9版)二、病因与分类诊断学(第9版)1.发热的分度(1)低热:37.338(2)中等度热:38.139(3)高热:39.141(4)超高热:41以上三、临 床 表 现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1)体温上升期 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见于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2)高热期(3)体温下降期 骤降: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等。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见于伤寒、风湿热等。诊断学(第9版)三、临 床 表 现诊断学(第9版)1.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4、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如图)。稽留热四、热型及临床意义弛张热2.弛张热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如图),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3.间歇热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诊断学(第9版)四、热型及临床意义波状热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如图)。5.回归热指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的交替一次。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等。6.不规则热诊断学(第9
5、版)四、热型及临床意义1.寒战 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等。2.结膜充血 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3.单纯疱疹 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间日疟、流行性感冒等。4.淋巴结肿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等。诊断学(第9版)五、伴 随 症 状诊断学(第9版)5.肝脾肿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杆菌病等。6.出血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等。7.关节肿痛 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风湿热等。8.皮疹 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9.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者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五、伴 随 症 状本节介绍了发热的概念、发生机制、病因与分类、临床表现、热型及伴随症状。重点掌握发热的临床表现和常见热型,熟悉发热的病因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