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诵读中体会诗歌之美自由朗诵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进一步提升朗诵水平。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体会朗诵的魅力,激发朗诵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掌握和运用诗朗诵基本技巧,体会朗诵魅力,激发朗诵兴趣。教学过程:一、导入诗句接龙: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以诗来领悟自然和人生的民族。请同学们在脑海中搜索一句你最喜欢的诗句,古诗现代诗皆可,让我们用接龙的形式,用最饱满的情感将它诵读出来。“一句诗”接龙可能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向大家分享你最喜欢的一首诗。二、荐诗诗歌是语言金字塔的顶点,它用最美的字符和音节传达出对人生的体悟,
2、对自然的讴歌,或许有那么一首诗,读之令人口齿生香,品之使人心生共鸣,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推荐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并说说你的理由,一会儿我们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或者被诗歌优美的语言打动,或者被诗句充沛的诗意感染,或者与诗人达到情感的融合,精神的共通。但是一首好诗的全部生命,必定要通过诵读来使之丰满鲜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读诗。三、读诗第一关,读准重音、停连和节奏。古诗多讲究格律,现代诗则格律自由,不受平仄、韵脚的约束。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1、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
3、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语法重音的位置比较固定,常见的规律是:-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语常重读; 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有些代词重读。2、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常与对诗歌感情的体会和把握密切相关。需要内容或情感强调的则重读。节奏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 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下面两首诗,请同学们分别用“/”划分朗读节奏,用“.”标出重读音节,用“”标出字音延长。例1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春晓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鸟” 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
5、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例2: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是一首著名的现代诗,节选的是诗歌的第一节,云彩是康桥的化身,诗人不直说与康桥离别,却与“云彩”轻轻的作别,显得清新脱俗。三个“轻轻的”表现了环境的宁静和谐,诗人不忍打破康桥的宁静,故而读时要适当延长音节,读得轻柔舒缓。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坏这种境界,所以动作都是轻轻的,表达了诗人离别的淡淡的惆怅,读时也要“轻轻的”。同学们试着在小组内读读自己喜欢的诗,注意读准重音、停连和节奏。第二关,
6、读好语气、语调和语速。语调是指一个句子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不同的句调,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说话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句子尾音的抑扬是句调的主要标志,按照句子末尾非轻声音节的抑扬变化,句调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平调一一 全句没有明显的高低升降变化,调子始终保持同样的高低。常用来表示严肃、冷淡或叙述等语气。2、升调调子由平升高,句末明显上扬。常用来表示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等语气。3、降调调子先平后降,句末明显下抑。常用来表示肯定、感叹或请求等语气。4、曲调一一调子升高再降,或降低再升,常用来表示含蓄、讽刺或意在言外等语气。例3:朗诵叶挺的囚歌,注意语调的处理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 (冷眼
7、相看)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一个声音高叫着: (曲调) (嘲讽)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曲调) (诱惑)我渴望自由, () (庄严)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 升调) (蔑视、愤慨、反击)我希望有一天(平调)地下的烈火, (稍向上扬) (语意未完)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 (毫不犹豫)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 降调) (沉着、 坚毅、充满自信)语气、语调和语速三者密不可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请同学们试着给自己喜欢的诗标出语调,并读一读,同时要注意语速和语气的把握。全班交流。第三关,进入诗人、诗境和诗情。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设
8、身处地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是诗歌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对诗人、诗句和诗情的理解,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 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深入的理解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会准确地理解作品。 2、丰富、逼真的想象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去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充分体会诗歌的画面美。3、细腻、深刻的揣摩还要将自己代入
9、作者,和他一起去亲历,去感受,见其所见,感其所感,细腻深刻地揣摩诗人的内心。通过这样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体会,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情。例4:朗诵何其芳的秋天,注意进入诗境,体会诗情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请同学们将自己想象成诗人,做一个踏秋者,描绘你所见的诗境,体会
10、这样的情境中你所流露出的情感。并通过朗诵将之表达出来。指名展示。年轻的诗人通过描写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营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秋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梦幻、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向往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向往与回味美好秋天的感情。四、赛诗举行班级诗歌朗诵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参赛,可推举人选独诵、双人朗诵,或齐声合诵或多人轮诵、分角色朗诵,还可还原情境、配乐、配视频朗诵,课下进行排练。做好赛前准备工作:1、制作节目单;2、推举评委,制订评分细则;3、推举主持人,准备串词;4、确定奖励方案,准备小奖品。比赛过程中,朗诵者应注意表情、语气、动作等;评委应把握评分标准,做到客观公正;观众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适时给予掌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