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 生命活动的调节 获嘉县第二中学 何光涵返回目录 1.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返回目录 2.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返回目录 (1)植物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产生:主要在 等分生能力较强的部位。分布:大都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衰老的组织中较少。运输:横向运输(如向光侧分布 )和纵向运输(即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2)几类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相互作用来调控。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分布在正在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脱落酸和乙烯(分布在成熟的组织中),促进果实成熟。返回目录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的生理功能见表:激素类型赤霉素
2、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组织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幼嫩或衰老的绿色组织中都能合成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等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答案 促进 抑制 (1)叶原基、嫩叶、发育的种子、根尖生长点 较多返回目录 3.免疫的过程(虚线框中示细胞免疫)返回目录 1.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几个名词 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感性运动:由没有一定方向性的外界刺
3、激(如光暗转变、触摸等)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界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激素的主要特点:一是量微而生理作用显著;二是其作用缓慢而持久。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返回目录 动物激素: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送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2.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素是在尖端(分生组织)产生的,合成不需要光照,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如由胚芽鞘的尖端向下运输,由顶
4、芽向侧芽运输),而不能反向进行。在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生长素还可作一定程度的横向运输。返回目录 植物生长素纵向运输的部位是茎韧皮部中的筛管,如果将韧皮部切断、蒸汽杀死或麻醉等,均可阻断生长素的运输。植物对生长素的这种运输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是一种主动运输,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也能阻断生长素的运输。3.体液调节中的几个概念 (1)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2)垂体: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借漏斗柄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返回目录 (3)下丘脑:即丘脑下部。间脑的一部分,位于脑的腹面,丘脑下方,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中
5、枢。(4)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5)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共同作用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6)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如: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产生)的作用是升高血糖含量,胰岛素(胰岛B细胞产生)的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4.人体主要激素 (1)生理作用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促激素:促进相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关腺
6、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原,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孕激素: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2)分泌异常症 生长激素:幼年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只小不呆),幼年分泌过多引起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引起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甲亢,幼年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又呆又小)。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5.动物体内的糖代谢及其调节 以哺乳动物为例,动物体内的糖代谢及其调节过程可归纳为下图。返回目
7、录返回目录 6.神经调节 (1)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动物通过遗传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叫非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条件反射。(2)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通常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3)兴奋:动物和人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由弱活动态变为强活动态。(4)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
8、状小体,叫突触小体。(5)大脑皮层: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的灰质,叫大脑皮层。人类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有关,这些区域叫做言语区。当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受到损伤时,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但却不会讲话,也就是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能看、能听、不会说),称运动性失语症;当皮层颞上回后部(H区)受到损伤时,病人会讲话会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能看、能写、不会听),叫听觉性失语症。返回目录 例1(2008广东)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
9、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 解析 生长素的运输有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两种方式。横向运输的主要原因是生长素的分布受光线和重力等因素的影响。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生长素受重力的影响而分布不均,近地面的一返回目录侧生长素分布多,远离地面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根与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不同,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对茎能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而对根则只能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所以,一段时间后
10、,会出现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情况。例2(2007广东)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答案 A返回目录 解析 休眠与体内赤霉素与脱落酸的平衡有关。脱落酸能维持芽与种子休眠,而赤霉素则相反。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冲洗脱落酸有关,能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在衰老的叶片组织、成熟的果实、种子及茎、根部等许多部位形成。例3(2006江苏)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
11、素的羊毛脂 答案 A返回目录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解析 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顶端优势。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生长被抑制;同时,生长素含量高的顶端,夺取侧芽的营养,造成侧芽营养不足。顶端优势不解除,需要顶端提供生长素,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比较高才行,去掉顶芽没有生长素继续提供,顶端优势解除。如果再在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就可以继续提供生长素给侧芽,保持顶端优势。答案 B返回目录 例4(2008全国)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
12、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返回目录 解析 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胰岛素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因而有无胰岛素是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也就是说,实验组中应该有胰岛素,而对照组中没有胰岛素,且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该与实验前有所不同。实验的步骤是:给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实验组注射等量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症状表现,可见对照组小鼠正常,而实验组
13、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再给实验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见实验鼠的症状得以缓解。答案 A返回目录 例5(2007全国)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返回目录 解析 该题考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同时也体现了对图文转换能力的要求。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局部电流的流动和兴奋传导方向都是双向的。所以,可以先排除A、D两项。B、C两项的关键区别就是局部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生物膜上形成的局部电流,它的本质上是带正电荷离子的移动,在膜内侧是由已兴奋部
14、位移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侧则由未兴奋部位移向已兴奋部位。答案 C返回目录 例6(2007全国)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返回目录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了人体免疫的基本原理,涉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比较。体液免疫:指B细胞在T细胞辅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
15、效应B细胞产生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完成的免疫反应。细胞免疫:指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导致靶细胞破裂死亡的免疫反应。例7(2007上海)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A.下丘脑 B.延髓 C.大脑 D.小脑 答案 D返回目录 解析 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受下丘脑内神经中枢的作用,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到垂体后叶;调节渗透压、体温、血糖;传导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兴奋到大脑皮层会形成渴觉。小脑:位于脑桥和延髓的后方,中间为蚓部,两侧为小脑半球,借小脑上中下三脚分别与中脑、脑桥和延髓相连接。小脑的机能有维持身体
16、平衡、保持和调节肌张力和调整协调运动。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及延髓。下丘脑仅是体温的调节中枢,形成感觉在大脑皮层。答案 A返回目录 例9.(2006江苏)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解析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这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是看到之后手缩回,属于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