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文言虚词总结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57862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文言虚词总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个文言虚词总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个文言虚词总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个文言虚词总结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个文言虚词总结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之之】(一)(一)动词,到动词,到去。去。例:吾欲例:吾欲之之南海。南海。(为学为学)(二)(二)代词代词。1 1指示代词,这,此,这个,这种。指示代词,这,此,这个,这种。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之(鱼我所欲鱼我所欲也也)2 2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例:学而时习例:学而时习之之。3 3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例:不知将军宽例:不知将军宽之之至此也。(之:我)(至此也。(之:我)(廉颇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列传)(三)(三)助词助词。1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放在定

2、语和中心语之间。之间。例:齐国例:齐国之之美丽者也。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2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译。例:虽我例:虽我之之死,有子存焉。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愚公移山)3 3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的标志,不译。例:马例:马之之千里者。(千里者。(马说马说)4 4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宾语提前的标志。前的标志。例:何陋例:何陋之之有?(有?(陋室铭陋室铭)5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

3、物动词)后面,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例:公将鼓例:公将鼓之之。(。(曹刿论战曹刿论战)6 6用在用在“前前”、“后后”、“内内”、“外外”等词语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可译为等的限制。可译为“以以”。例:数十年例:数十年之之后,甲兵顿弊。后,甲兵顿弊。(教战守策教战守策)【而而】(一)用作连词。(一)用作连词。1 1表示表示。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例:蟹六跪例:蟹六跪二螯。(二螯。(劝学劝学)2 2表示表示。可译为。可译为。例:

4、君子博学例: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日参省乎己。(劝学劝学)3 3表示表示。可译为。可译为,或不,或不译。译。例:登高例:登高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劝学学)4 4表示表示。可译为。可译为。例:青,取之于蓝,例:青,取之于蓝,青于蓝。(青于蓝。(劝学劝学)5 5表示表示。可译为。可译为。例:人例:人无信,不知其可。无信,不知其可。6 6表示表示,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有时也,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有时也可译为可译为“地地”、“着着”。例:吾尝终日例:吾尝终日思矣。思矣。(劝学劝学)7 7表示表示,译为,译为。例:余亦悔其随之例: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不得极夫游

5、之乐也(游褒游褒禅山记禅山记)8 8表示表示,译为,译为。例:缦立远视,例:缦立远视,望幸焉(望幸焉(阿房宫赋阿房宫赋)(二)(二)例:例:翁归,自与汝复算耳(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促织)(三)(三)例:军惊例:军惊坏都舍。(坏都舍。(察今察今)(四四)复合结构的用法复合结构的用法【而已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于“罢了罢了”。例: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例: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而已(虎丘虎丘记记)【而后而后】才,方才。才,方才。例:臣鞠躬尽瘁,死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而后已。已。【而况而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用反问的语气

6、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乎!石乎!【既而既而】例:例: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五人墓碑记墓碑记)【其其】【有以有以无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有什么办法用来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例:项王未例:项王未有以有以应,曰:应,曰:“坐。坐。”(鸿门宴鸿门宴)例:故不积跬步,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无以成江海。(成江海。(劝学劝学)【因因】(一)介词。(一)介词。1 1依照,根据。依照,根据。例:变法者例:变法

7、者因因时而化。时而化。2 2依靠,凭借。依靠,凭借。例:例:因因人之力而敝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之,不仁。烛之武退秦烛之武退秦师师)3 3趁着,趁此。趁着,趁此。例:不如例:不如因因而厚遇之。(而厚遇之。(鸿门宴鸿门宴)4 4通过,经由。通过,经由。例:例: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5 5因为,由于。因为,由于。例:例: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二)副词。(二)副词。1 1于是,就;因而。于是,就;因而。例:相如例:相如因因持璧却立(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2 2原因,缘由,机缘。原因

8、,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例:于今无会因因。(。(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三)动词(三)动词1 1根据根据例:故事例:故事因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五蠹)2 2沿袭,继续。沿袭,继续。例:蒙故业,例:蒙故业,因因遗策。(遗策。(过秦论过秦论)【于于】(一)介词。(一)介词。1 1在,从,到在,从,到例:乃设九宾礼例:乃设九宾礼于于庭。(在)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青,取之青,取之于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于”:从):从)(劝学劝学)从径道亡,归璧从径道亡,归璧于于赵。(到)赵。(到)廉颇蔺相如列廉颇蔺相如列传传2 2“在在方面方面”、“

9、从从中中”例: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例: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于民。民。3 3由于由于例:业精于勤、荒例:业精于勤、荒于于嬉(嬉(进学解进学解)4 4向,对,对于。向,对,对于。例:请奉命求救例:请奉命求救于于孙将军(孙将军(赤壁之战赤壁之战)5 5被。被。例:君幸例:君幸于于赵王。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6 6与,跟,同。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于管仲、乐毅。管仲、乐毅。7 7比。比。例:孔子曰:例:孔子曰:“苛政猛苛政猛于于虎也。虎也。【于是于是】1 1相当于相当于“于于+此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对此,从此,因此。

10、例: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捕蛇者说)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对此)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对此)廉颇蔺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列传于是余有叹焉。(因此)(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2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语“于是于是”相同。例:相同。例: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触

11、龙说赵太后龙说赵太后)【见见于于】表示被动。表示被动。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秋水)【焉焉】(一)兼词。(一)兼词。1、相当于、相当于“于之于之”、“于此于此”、“于彼于彼”。例:三人行,必有我师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在其中)。(论语论语)积土成山,风雨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从这里)。(劝学劝学)2、相当于、相当于“于何于何”。译为。译为“在哪里在哪里”、“从哪从哪里里”等。等。例:且例:且焉焉置土石?(置土石?(愚公移山愚公移山)(二)代词。(二)代词。1、相当于、相当于“之之”。例:犹且从师而问例:犹且从师而问焉焉。(。(师说师说)

12、2、哪里,怎么。、哪里,怎么。例:未知生,例:未知生,焉焉知死?(知死?(论语论语)(三)语气词。(三)语气词。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句末语气词,了,啊,呢。例:则牛羊何择例:则牛羊何择焉焉?(?(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也”。例:或师例:或师焉焉,或否,或否焉焉,小学而大遗(,小学而大遗(师说师说)3、作词尾,相当于、作词尾,相当于“然然”,译为,译为“的样的样子子”、“地地”。例:盘盘例:盘盘焉焉,囷囷,囷囷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阿房宫赋阿房宫赋)【为为】(一)动词。(一

13、)动词。1、有、有“做做”、“作为作为”、“充当充当”、“变成变成”、“成为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等义,翻译比较灵活。例:斩木例:斩木为为兵,揭竿兵,揭竿为为旗。(旗。(过秦论过秦论)2、以为,认为。、以为,认为。例:此亡秦之续耳。窃例:此亡秦之续耳。窃为为大王不取也!(大王不取也!(鸿门宴鸿门宴)3、判断词,是。、判断词,是。例:如今人方例:如今人方为为刀俎,我刀俎,我为为鱼肉。鱼肉。(鸿门宴鸿门宴)(二)介词。(二)介词。1、表被动,有时跟、表被动,有时跟所所结合,构成结合,构成为所为所或或为为所所,译为,译为“被被”。例:吾属今例:吾属今为为之虏矣。(之虏矣。(鸿门宴鸿门宴)2、介绍

14、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例:今例:今为为宫室之美为之。(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庄暴见孟子)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例:于是秦王不怿,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为一击缶。(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4、对,向。、对,向。例:例:为为之奈何?(之奈何?(鸿门宴鸿门宴)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当”、等到等到等。等。例:例:为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晏子使楚楚)(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例:如今人

15、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为?(鸿鸿门宴门宴)【若若】(一)动词,像,好像。(一)动词,像,好像。例:其莳也例:其莳也若若子,其置也子,其置也若若弃。(弃。(种树郭橐驼传种树郭橐驼传)(二)用作代词。(二)用作代词。1、表对称,相当于、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你们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作定语时则译为你你的的。例:例:若若入前为寿入前为寿,寿毕,寿毕,请以剑舞(,请以剑舞(鸿门宴鸿门宴)2、表近指,相当于、表近指,相当于“这这”、“这样这样”、如此如此。例:以例:以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齐桓晋文之事文之事)(三)

16、用作连词。(三)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如果”、假设假设等。等。例:例:若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赤壁之战)2、表选择,相当于、表选择,相当于“或或”、或者或者。例:以万人例:以万人若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汉书高帝纪高帝纪)3、至,至于。、至,至于。例:例:若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若夫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要说那”、“像那像那”的意思。的意思。例:例:若夫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17、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若定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例:指挥若定若定。(。(赤壁之战赤壁之战)【若何若何】怎么样。怎么样。例:以闲敝邑,例:以闲敝邑,若何若何?(?(崤之战崤之战)【若干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几许”、“多少多少”。例:车后例:车后若干若干递送夫。递送夫。【且且】(一)用作连词。(一)用作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例:且且立石于其墓之门(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递进关系,况且,再说。例:例:且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

18、国论六国论)3让步关系,尚且,还。让步关系,尚且,还。例:臣死例:臣死且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鸿门宴)4 4并列关系:又,又并列关系:又,又又又,一面,一面,一,一面面例:又有若老人咳例:又有若老人咳且且笑于山谷中者(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石钟山记记)(二)用作副词。(二)用作副词。1 1将,将要。将,将要。例:有怠而欲出者,曰:例: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不出,火且且尽尽”(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2 2暂且,姑且。暂且,姑且。例:誓不相隔卿,例:誓不相隔卿,且且暂还家去。(暂还家去。(孔雀东南孔雀东南飞飞)【且夫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句首助词,

19、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况且”,“再说再说”。例:例:且夫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自若也(过秦论过秦论)【且如且如】就像。就像。例:例:且如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兵车行)【者者】(一)助词。(一)助词。1 1指人、物、事、时、地等。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的(人、东西、事情)的(人、东西、事情)”。例: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例: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者,老妇必唾其面!,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触龙说赵太后)2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个方面”“”“样样东西东西”“”“件事

20、情件事情”。例:或异于二例:或异于二者者之为,何哉?(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岳阳楼记)3 3用作用作“若若”“”“似似”“”“如如”的宾语,译为的宾语,译为“的样子的样子”。例:言之,貌若甚戚例:言之,貌若甚戚者者(捕蛇者说捕蛇者说)4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的”。例: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例: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者甚众(甚众(赤赤壁之战壁之战)5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例:师例:师者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师说)6 6用在用在“今今”“”“昔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21、。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例:近例:近者者奉辞伐罪。(奉辞伐罪。(赤壁之战赤壁之战)7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例:吾妻之美我例:吾妻之美我者者,私我也。(,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邹忌讽齐王纳谏谏)(二)语气词。(二)语气词。1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鸿门宴)【所所】(一)名词,处所,地方。(一)名词,处所,地方。例:某例:某所所,而母立于兹。(,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项脊轩志)(二)助词(二)助词1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所所 字结构,表示

22、字结构,表示 所所的人的人、所所的事物的事物、所所的情况的情况 等。等。例:道之例:道之所所存,师之所存也。(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师说)2 2“所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例:夜则以兵围例:夜则以兵围所所寓舍。(寓舍。(指南录指南录后序后序)【为为所所】“为为”和和“所所”呼应,组成呼应,组成 为为所所 的格式,表示被动。的格式,表示被动。例:嬴闻如姬父例:嬴闻如姬父为为人人所所杀。(杀。(信陵君窃符救信陵君窃符救赵赵)【所以所以】1.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

23、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用来的方法的方法”“”“是用来是用来的的”等。等。例例“师者,师者,所以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师说)2.2.表示原因。相当于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的原因(缘故)”。例:例: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鸿门宴)【所谓所谓】所说的。所说的。例:此例:此所谓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所在所在】1.1.到处。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所在皆是也。(皆是也。(石钟石钟山记山记)2.2.所在之处,处所。所在之处,处所。例:原来有这等

24、一个例: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所在,且回衙去(且回衙去(闺塾闺塾)【则则】(一)连词。(一)连词。1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表示承接关系。译为 就就便便,或译为,或译为 原来是原来是已经已经是是。例:故木受绳例:故木受绳则则直,金就砺则利。(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劝学)2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假使”“”“如果如果”“”“要要是是就就”“”“那么那么”“”“就就”“”“便便”。例:向吾不为斯役,例:向吾不为斯役,则则久已病矣。(久已病矣。(捕蛇者说捕蛇者说)3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则则 连用,每个

25、连用,每个 则则 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 就就,或不译。,或不译。例:小例:小则则获邑,大获邑,大则则得城。(得城。(六国论六国论)4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分句,译为 可是可是却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分句,译为 虽然虽然倒是倒是。例:于其身也,例:于其身也,则则耻师焉,惑矣。(耻师焉,惑矣。(师说师说)5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非”“”“不不”呼应着用,

26、呼应着用,译为译为“就是就是”“”“不是不是就是就是”。例:非其身之所种例:非其身之所种则则不食(不食(勾践灭吴勾践灭吴)(二)副词。(二)副词。1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 是是就是就是。例:此例:此则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岳阳楼记)2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已经”“”“原原来来”“”“原来已经原来已经”。例:及诸河,例:及诸河,则则在舟中矣。(在舟中矣。(殽之战)殽之战)(三)名词。(三)名词。1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例:例:论语

27、论语六六则则。2 2。准则,法则。准则,法则。例:以身作例:以身作则则。(四)动词。效法。(四)动词。效法。例:遵后稷、公刘之业,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则古公、公季之法。古公、公季之法。(五)通假。同(五)通假。同“辄辄”,总是,常常。,总是,常常。例:居例:居则则曰:曰:“不吾知也!不吾知也!”【则是则是】只当是。只当是。例:与窦娥烧一陌儿,例:与窦娥烧一陌儿,则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窦娥冤)【则则则则】赞叹的声音。赞叹的声音。例:连呼例:连呼则则。则则。【与与】(一)介词。(一)介词。1 1介词。和,跟,同。介词。和,跟,同。例:沛公军霸上,未得例:沛公军霸上

28、,未得与与项羽相见(项羽相见(鸿门宴鸿门宴)2 2比,和比,和比较。比较。例:吾孰例:吾孰与与徐公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连词。(二)连词。1 1连词。和,跟,同。连词。和,跟,同。例:勾践载稻例:勾践载稻与与脂于舟以行。(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勾践灭吴)(三)动词。(三)动词。1 1给予,授予。给予,授予。例:则例:则与与一生彘肩(一生彘肩(鸿门宴鸿门宴)2 2结交,亲附。结交,亲附。例:例: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六国论)3 3对付。对付。例:庞煖易例:庞煖易与与耳。耳。4 4参加,参与。参加,参与。例:骞叔之子例:骞叔之子与与师。(师。(骞叔哭师

29、骞叔哭师)5 5赞许,同意。赞许,同意。例:吾例:吾与与点也。点也。(四)通假。通(四)通假。通“欤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或疑问。例:无乃尔是过例:无乃尔是过与与(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孰与孰与】【】【与与孰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跟比较,哪一个比较,哪一个”例:沛公曰:例:沛公曰:“孰与孰与君少长?君少长?”(鸿门宴鸿门宴)例:吾例:吾与与徐公徐公孰孰美(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孰若孰若】【】【与其与其孰若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后),译为:“哪如哪如”“”“与其与其哪如哪如”例例“与其

30、与其坐而待亡,坐而待亡,孰若孰若起而拯之(起而拯之(冯婉贞冯婉贞)【也也】(一)句末语气词。(一)句末语气词。1 1表示判断语气。表示判断语气。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2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也。(。(阿房宫赋阿房宫赋)3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4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叹的语气。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叹的语气。例:古之人不余欺例:古之人不余欺也也(石钟山记石钟山记气。气。例:公子畏死邪?何泣例:

31、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窃符救赵)5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也。(。(崤之战崤之战)(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是说例:是说也也,人常疑之。(,人常疑之。(石钟山记石钟山记)【之谓也之谓也】【】【其其之谓也之谓也】【】【其其之谓之谓乎乎】意思是意思是“说的就是说的就是啊啊”例:诗云:例: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夫子之谓之谓也也(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也哉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或反诘之意。例:例:岂独伶人例:岂独伶人也也哉!(哉!(伶官传序伶官传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个文言虚词总结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