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第一讲 中国传统农业中国传统农业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畜品种中国传统农畜品种 一、五谷;二、稻麦;三、六畜;四、渔禽第二节第二节 传统作物加工传统作物加工 一、加工水稻;二、加工小麦;三、加工粟麻菽第三节第三节 传统农耕传统农耕 一、耕作技术;二、耕作工具;三、施肥防虫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一、提水工具;二、陂塘;三、明渠;四、井渠;五、都江堰水利工程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一、提水工具一、提水工具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命之源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一、提水工具一、提水工具 最初,人们用各种陶制容器盛水。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大约西周时期,桔槔、辘轳等具
2、有简单机械结构的提水工具开始出现。一、提水工具一、提水工具辘轳辘轳桔槔桔槔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一、提水工具一、提水工具 东汉时,出现了提水效率更高的翻车。翻车最初多用人力驱动,后来出现了以畜力或水能驱动的翻车。手手 摇摇 翻翻 车车 脚脚 踏踏 翻翻 车车 牛牛 牵牵 翻翻 车车 水水 轮轮 翻翻 车车 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一、提水工具一、提水工具 唐代时,出现了轮式的筒车。元代王祯农书中还提到一种高转筒车,可将水提至更高的地方。筒车筒车高转筒车高转筒车 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二、陂塘二、陂塘 陂塘就是利用低洼之地汇集周边水源而形成的池塘。历朝历代,所筑陂塘众
3、多,但若以时间和成效而论,则非芍陂和鉴湖莫属。芍陂位于今安徽省寿县以南,相传公元前598年至公元前591年间,由楚人孙叔敖始建。芍陂主要水源是淠(p)河,现在的芍陂已成为淠史杭灌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古代的鉴湖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以南,东汉永和五年(140年)由当时的会稽太守马臻(zhn)主持修建。今天,绍兴城边零星散布的艾塘湖、百家湖、鉴湖、白塔洋、洋牌湖等就是古鉴湖残留的遗迹。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三、明渠三、明渠 引漳十二渠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是中国历史上开凿较早的一项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相传公元前422年由魏国邺令西门豹所建。工程共有12条渠道,引漳水灌田,故名引漳十二渠。第四节
4、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三、明渠三、明渠 古代引水灌渠最集中的地方当数关中平原。郑国渠是关中地区最早开凿的灌渠,公元前246年由韩人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西起泾阳,引泾水向东,汇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约4万顷。西汉太始二年,又在郑国旧渠上增建新渠,引泾水东行,至栎(yu)阳(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注于渭水,名曰白渠。白渠渠长200里,灌溉面积4500顷,两渠合称郑白渠。此外,关中地区主要汉武帝 时 开 凿 的 成 国 渠、灵 轵(zh)渠和龙首渠等。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四、井渠四、井渠 关中地区的龙首渠修建于西汉武帝时期,穿越商颜山渠段被建造为隧洞形式。龙首渠的隧洞全
5、长约4000多米,为满足隧洞施工中运出砂土和通风采光的需要,沿隧洞开凿了若干垂直的竖井。这种形式的渠道称为井渠,龙首渠是有史料记载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井渠。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四、井渠四、井渠 留存至今的坎儿井主要分布于今新疆吐鲁番和哈密地区。坎儿井这种井渠形式通过隧洞运输,大大减少了沿途的蒸发损耗。坎儿井一般沿地面坡度建造,分竖井和暗渠两部分。暗渠首段是集水部分,中间为输水部分,最后一段为灌溉明渠。坎儿井暗渠坎儿井暗渠空中俯瞰坎儿井竖井口空中俯瞰坎儿井竖井口 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五、都江堰水利工程五、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内,是岷江上的一座大型引水工程,也是现今世界上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无坝引水工程。由秦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工程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由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三大部分组成。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难题,成功消除了岷江水患,川西平原从此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渠首工程全貌都江堰渠首工程全貌鱼嘴分水堤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宝瓶口飞沙堰飞沙堰第四节第四节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 第四节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