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河北省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79653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河北省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届河北省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届河北省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届河北省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届河北省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学年河北省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第卷(选择题 共45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新冠病毒肺炎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新冠病毒和HV的核酸类型相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彻底水解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得到6种产物B. 新冠病毒和核糖体一样都有蛋白质和RNAC. 用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冠病毒侵染大肠杆菌可以研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何种成分D. 虽然病毒的结构比细胞要简单,但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答案】C【解析】【分析】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内部的遗传物质R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

2、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详解】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彻底水解可以得到4种碱基、核糖和磷酸共6种产物,A正确;B、新冠病毒和核糖体一样都有蛋白质和RNA,B正确;C、病毒为专性寄生,新冠病毒的宿主细胞不是大肠杆菌,所以不能用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冠病毒侵染大肠杆菌用于研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何种成分,C错误;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正确。故选C。2.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分别是组成甲、乙、丙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X表示的元素是

3、N和P,Y表示的元素一定有NB. 在真核细胞中,甲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乙主要分布于细胞核C. 如果d是乙的基本单位,那么n不可能是胸腺嘧啶D. e是丙的基本单位,多个e可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答案】B【解析】【分析】1、本题的突破口是甲乙丙,进而推测出甲是DNA,乙是mRNA,丙是蛋白质;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核糖核苷酸,c表示氨基酸;X表示N、P,Y表示N。2、d表示核苷酸,n为含氮碱基,f表示五碳糖,m表示磷酸。3、e表示氨基酸。【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X表示的元素是N和P,Y表示的元素一定有N,A正确;B、甲为DNA,乙为RNA,在真核细胞中,甲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乙主要分布于细胞质,B错误

4、;C、如果d是乙(RNA)的基本单位,则d是核糖核苷酸,不含碱基T,所以n不可能是胸腺嘧啶,C正确;D、丙是蛋白质,e是氨基酸,所以e是丙的基本单位,多个e可通过肽键连接起来,D正确。故选B。3. 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植物细胞中观察不到结构B. 蛋白质、RNA、DNA等物质均可通过结构C. 结构和中均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 用经3H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分泌蛋白时,3H会依次出现在中【答案】C【解析】【分析】如图为高等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是中心体、高尔基体、核孔、内质网、核糖体、线粒体。【详解】A、中心体分布在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A错误;B、D

5、NA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C、核糖体是翻译形成蛋白质的场所、线粒体是自主复制的细胞器,所以和中均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D、用经3H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分泌蛋白时,3H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D错误。故选C。4. 细胞需要与周围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后会发生质壁分离,且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B. Na+出入神经元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C. 细胞衰老后体积变小,物质运输功能减弱D. 正常情况下,肌肉细胞的线粒体中的氧浓度小于组织液中的氧浓度【答案】A【解析】【分析】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细胞质构成。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原理:成熟

6、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后会发生质壁分离,由于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加,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A错误;B、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其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出神经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正确;C、细胞衰老后体积变小,物质运输功能减弱,C正确;D、氧气进入细胞中线粒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自由扩散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正常情况下,肌肉细胞的线粒体中的氧浓度小于组织液中的氧浓度,D正确。故选A。5. 下图为某种酶催化

7、的化学反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底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种酶的最适温度是45,欲延长反应时间可以增加反应B. 该种酶在65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将温度降低到25,酶活性会逐渐增强C. 如果该种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则其可以被RNA水解酶所催化水解D. 欲探究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可以45为中间温度,设计多组温度梯度更小的实验【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该酶在65时催化活性丧失,在45时催化所需时间最短,说明在图中的三个温度中,45酶活性最高。【详解】A、该种酶的最适温度是45左右,A错误;B、65条件下,该酶已经失去催化能力,降低温度,酶活性

8、不可恢复,B错误;C、如果该种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说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不可以被RNA水解酶所催化水解,C错误;D、在图中的三个温度中,45酶活性最高,则欲探究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可以45为中间温度,设计多组温度梯度更小的实验,D正确。故选D。6.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玉米田被水淹多日后,玉米容易烂根是因为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B. 人在跑马拉松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O2的产生量大于O2的消耗量C. 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均可产生CO2,但两处产生CO2的过程所需酶的种类不同D.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有三个

9、去向:变成热能、ATP中的化学能、酒精或乳酸中的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呼吸有两种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详解】A、玉米田被水淹多日后,由于水中缺氧,会导致玉米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故容易烂根,A正确;B、人在跑马拉松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由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故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B错误;C、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产生CO2,细胞质基质进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亦可产生CO2,但两处产生CO2的过程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10、,C正确;D、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酒精或乳酸中、少部分释放出来变成热能和ATP中的化学能,故有三个去向,D正确。故选B。7. 以新鲜、等量的韭菜和韭黄为实验材料提取色素,如图表示结果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扩散速率也不同B. 图表示以韭黄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结果C. 韭黄的叶片中四种色素都大量分解,所以叶片变成了黄色D. 色素与的合成需要镁元素,且需要光照【答案】D【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

11、b(黄绿色)。【详解】A、色素分离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扩散速率也不同,A错误;B、图示中叶绿素a的色素带最宽,应表示韭菜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结果,B错误;C、由于缺少光照,叶绿素合成减少,导致韭黄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少,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多,所以叶片变成了黄色,并不是四种色素都大量分解,C错误;D、色素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合成需要镁元素,且需要光照,D正确。故选D。8. 下图1、2、3所示为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的经典实验的分析及拓展过程(图1中叶片黄白色部分不含叶绿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1所示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和光照B. 图2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

12、产物O2的来源C. 图3所示的实验中好氧细菌的分布与水绵产生的O2和ATP有关D. 图3所示的实验选择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与其叶绿体的形状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图1将饥饿处理的叶片,用不透光的纸罩住一部分,一段时间后,检测淀粉的生成部位,可以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也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图2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甲组提供H2O和C18O2,释放的是O2,乙组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于H2O,而不是CO2。图3将水绵和好氧细菌放在黑暗无空气的环境,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好氧细菌会向氧产生的部位集中,从而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13、详解】A、图1所示实验c和b的变量是有无光照,根据最终c处无淀粉产生,b处有淀粉产生,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a和b的自变量是有无叶绿体,最终a处无淀粉产生,b处有淀粉产生,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图2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物O2的来源,B正确;C、图3所示的实验中好氧细菌的分布与水绵产生的O2有关,可根据好氧细菌的分布确定O2释放的部位,C错误;D、水绵细胞中叶绿体大且呈带状,便于观察实验结果,D正确。故选C。9. 龙须菜是生活在近岸海域的大型经济藻类,既能给海洋生态系统提供光合产物,又能为人类提供食品原料。某小组研究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龙须菜生长的

14、影响,所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大气CO2浓度约为003%,实验过程中温度等其他条件均适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B. 如果提高实验温度,则龙须菜的相对生长速率均会提高C. CO2浓度相同时,光照强度对龙须菜的光反应的影响大于对其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D. 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菜在高光照强度下不会发生“光合午休”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该实验目的是研究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龙须菜生长的影响,故可知,自变量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因变量是相对生长速率和相对光反应速率。【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A正确;B、实验过程

15、中温度等其他条件均适宜,如果提高实验温度,酶活性下降,故龙须菜的相对生长速率降低,B错误;C、由图中数据可知,CO2浓度相同时,光照强度对龙须菜的光反应的影响大于对其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C正确;D、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菜在高光照强度下光反应速率大于低光,不会发生“光合午休”现象,D正确。故选B。10. 人体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其中有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等现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婴儿时期有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等现象B. 人体中没有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器官C.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3种可遗传的变异D. 人体细胞在增殖过程中

16、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92条,最少可达46条【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均属

17、于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以婴儿时期有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等现象,A正确;B、人体中有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器官,如精巢和卵巢,B错误;C、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错误;D、人体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有92条,最少有23条,D错误。故选A。11.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三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1:红果黄果F1中红果(492)、黄果(504)。实验2:红果黄果F1中红果(997)、黄果(0)。实验3

18、:红果红果F1中红果(1511)、黄果(508)。A. 根据三个实验均可判断红果对黄果显性B. 以上三个实验中的亲本红果均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C. 实验3的F1中红果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红果:黄果=8:1D. 以上三个实验均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文:根据实验2中红果黄果F1中只有红果可知,红果相对于黄果是显性性状;实验1后代分离比约为1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红果(Aa)黄果(aa);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为红果(AA)黄果(aa);实验3后代出现约为31的性状分离比,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详解】A、实验1相当于测交实验,不能用其判断显隐性,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

19、,实验1的亲本中红果基因型为AA,实验2的亲本中红果基因型为AA,实验3的亲本中红果基因型均为Aa,B错误;C、实验3的亲本基因型为Aa,子一代的红果基因型为AAAa=12,故F1中红果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二代中黄果所占比例为2/32/31/4=1/9,所以子二代中红果黄果=81,C正确;D、实验2亲本均为纯合子,不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C。12. 萝卜的花色(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植株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植株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白花或红花植株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 根据图示结果无法确定白花和红花的基因组成

20、类型C. 紫花植株是杂合子,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同D. 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全部紫花植株【答案】C【解析】【分析】柱形图中第组杂交组合为本题突破口,根据后代比例为121可知,该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能够确定紫花肯定为杂合子,但是根据比例不能确定谁是显性纯合子。【详解】AB、根据分析可知,红花和白花均为纯合子,只是不能确定哪个是显性纯合子,即无法确定白花和红花的基因组成类型,但可以确定白花或红花植株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AB正确;C、紫花植株是杂合子,产生的精子类型和卵细胞的类型都是两种,但精子的数量要多于卵细胞的数量,C错误;D、红花和白花一个为显性纯合子,一个为隐性纯

21、合子,二者杂交为杂合子,表现为紫花,D正确。故选C。13.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B.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有两条X染色体且是色盲患者的儿子,则最可能是妻子减数分裂异常所致C. 某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或交叉互换【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

22、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可能存在等位基因,故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均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A正确;B、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有两条X染色体且是色盲患者的儿子,则该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故最可能是妻子减数分裂异常所致,B正确;C、某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该细

23、胞为初级卵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D、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D。14. 如图是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图像(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细胞内有2个四分体处于减数第次分裂中期B. 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 丙细胞中染色单体间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相同D. 正常情况下,丁细胞分裂可以产生2个极体【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图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向两极,处于减

24、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据图可知:甲细胞内有一对同源染色体,1个四分体,A错误;B、乙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据图可知,丙细胞染色单体间同一位点上有颜色的交换,可能发生过交叉互换,故染色单体间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一定相同,C错误;D、图为某动物精巢内细胞分裂图,故该动物为雄性,正常情况下丁细胞分裂产生的是两个精细胞,D错误。故选B。15. 控制人类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的男性和女性都表现为秃顶,基因型为aa的男性和女性都表现为非秃顶,基因型为Aa的男性表现为秃顶,女性则表现为非秃顶。红

25、绿色盲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群中男性的秃顶患者和红绿色盲患者都多于女性B. 非秃顶女性的细胞中可以有4个a基因C. 若夫妻双方都表现为秃顶且色觉正常,则他们所生女儿一定不患红绿色盲,有可能表现为秃顶也有可能表现为非秃顶D. 秃顶红绿色盲女性的母亲不一定表现为秃顶也不一定患红绿色盲,父亲一定患红绿色盲但不一定表现为秃顶【答案】D【解析】【分析】1、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病父子病,男正母女正。2、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Aa和aa的女性表现为非秃顶,而只有aa的男性才

26、表现为非秃顶,属于从性遗传,但不是伴性遗传。【详解】A、根据题意,基因型为AA时,无论男女都表现为秃顶,而基因型为Aa时,如果是男性,则表现为秃顶,如果是女性,则表现为非秃顶,可知男性发生秃顶概率高于女性秃顶,因此男性秃顶多于女性秃顶,而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男性只要含有致病基因即表现为色盲,女性需要两条X染色体上均含有色盲基因才表现色盲,所以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A正确;B、aa的女性表现为非秃顶,当细胞分裂时,DNA复制后,细胞中可含有4个a基因,B正确;C、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Aa或AA,女性秃顶的基因型为AA,所生女儿的基因型为AA或Aa,表现为秃顶或非秃顶,夫妻双方的色觉都正常,基

27、因型为XBXb、XBY或XBXb、XBY,故所生女儿均不患色盲,C正确;D、女性秃顶的基因型为AA,其母亲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可能为秃顶或非秃顶;秃顶女性的父亲也至少含有一个A基因,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一定为秃顶,女性色盲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母亲含有色盲基因不一定患病,但父亲含有色盲基因一定色盲,D错误。故选D。二、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 钠钾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到细胞外,同时将

28、K+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Na+的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钠钾泵运输K+和Na+的方式相同,B. 如果钠钾泵的功能出现障碍,图中葡萄糖和H+的运输均不会受到影响C. 载体蛋白1和2能运输多种物质,所以其功能没有特异性D. 钠钾泵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答案】B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载体蛋白1在Na+-K+泵转运离子的过程同时又把Na+从和葡萄糖运进细胞内,而载体蛋白2在Na+-K+泵转运离子的过程同时又把Na+转运到细胞内,把氢离子运出细胞。【详解】A、图示钠钾泵运输K+和Na+的方式相

29、同,都是主动运输,A正确;B、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Na+的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如果钠钾泵的功能出现障碍,细胞膜两侧的Na+不会出现的浓度差,因此图中葡萄糖和H+的运输均会受到影响,B错误;C、载体蛋白1不能运输H+,只能运输Na+和葡萄糖,而载体蛋白2不能运输葡萄糖,只能运输Na+和H+,所以载体蛋白1和2仍然具有特异性,C错误;D、钠钾泵具有ATP酶活性,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D正确故选BC。17. 将酵母菌细胞的研磨液除去ATP后,分别放入编号为、的3个锥形瓶中。将3个锥形瓶密封后,均置于20水浴箱中,经不同处理后得到的相应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30、)A.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有氧呼吸的条件B. 如果将实验温度降至2,相同时间后3个锥形瓶中的实验结果可能一样C. 、锥形瓶的液滴未移动,说明都发生了无氧呼吸D. 如果锥形瓶中没有CO2吸收剂,那么结果可能会与、锥形瓶的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需要的条件有:葡萄糖(主要的能源物质)、酶系(酵母细胞中已存在)、ATP等,尽管呼吸作用的结果是产生ATP,但在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将葡萄糖氧化分解的过程中,首先要ATP的参与,才能完成呼吸作用的过程,最终产生更多的ATP。【详解】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所需的条件,A正确;B、如果将实验温度降至2,则细胞呼吸速率可能下

31、降,但呼吸方式和呼吸所需条件,故相同时间后3个锥形瓶中的实验结果可能一样,B正确;C、由于I、II的锥形瓶中没有发生任何现象,故可以通过推断知道I、II的锥形瓶中没有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D、如果锥形瓶中没有CO2吸收剂,则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相等,液滴不移动,结果会与、锥形瓶的相同,D正确。故选C18. 已知三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图示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12

32、种C. 图所示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配子类型有ABD、ABd、abD、abdD. 图示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是9:3:3:1【答案】AB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和B、a和b基因连锁,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与D、d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三对等位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但A、a和B、b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AaBbDd会产生ABD、ABd、abD、abd四种配子,而Aabbdd只产生Abd和abd两种配子,所以二者杂交的后代基因型有8种,B错误;C、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

33、四个、两种精子,即ABD、abd或ABd、abD,C错误;D、图示个体自交,相当于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是9331,D正确。故选ABC。19. 已知甲、乙两种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病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现对-1、-3、-4的相关基因进行电泳(电泳可将不同类型的基因进行分离)。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病和乙病分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基因类型3是乙病的致病基因C. 对-8进行基因电泳,基因类型1和2可以同时出现D. -9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4【答案】AB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3号和4号不

34、患甲病,生有患甲病的女儿,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患乙病,5号不患乙病,故乙病为显性遗传病,根据题意乙病应该为伴X显性遗传病,假设控制乙病的基因为B、b,通过对-1、-3、-4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电泳(电泳可将不同类型的基因进行分离)的结果分析,-3不患乙病,其基因型为XbXb, -1的基因型应该为XBXb,-4的基因型为XBY,可确定基因类型3为B基因,基因类型4为b基因,据此答题。【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病和乙病分别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3基因型为XbXb,-1的基因型为XBXb,-4的基因型为XBY,结合电泳图谱可知,基因

35、类型3为B基因,即基因类型3是乙病的致病基因,B正确;C、假设A、a控制甲病,则根据系谱图分析,-1、-3、-4个体关于甲病的基因型都为Aa,-8为两病兼发者,且其母亲3号不患甲病,则8号基因型为aaXBXb,(其母亲3号不患乙病),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基因类型1和2为A、a基因,由于8号个体不含A基因,所以若对 -8进行基因电泳,基因类型1和2不能同时出现,C错误;D、-3基因型为AaXbXb、-4基因型为AaXBY,所以-9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41=1/4,D正确。故选ABD。20. 某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控制眼色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所示。两个纯合亲本

36、杂交,所得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bbXAY、BBXaXaB. F1紫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C. F2中紫眼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B基因的频率为1/3D. F2中红眼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紫眼果蝇【答案】BD【解析】【分析】红眼雌性亲本含有A基因不含有B基因,白眼雄性亲本不含有A基因,又F1紫眼雌蝇同时含有A和B基因,则白眼雄性亲本含有B基因,根据F1中雌雄个体的表现型,结合题意叙述,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所得F1中雌性个体含有A和B,而雄性个体含有A不含B,可推断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故A、a基因位于常

37、染色体上,所以可推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F1代中会出现紫眼雌果蝇AaXBXb、红眼雄果蝇AaXbY,F2中紫眼红眼白眼= 332。【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错误;BC、F1代中会出现紫眼雌果蝇AaXBXb、红眼雄果蝇AaXbY,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XBXb、2/3AaXBXb,紫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它们之间自由交配,只考虑B、b基因,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子代中B基因频率为(2+1+1)/(2+2+1+1)=2/3,B正确,C错误;D、F2中

38、红眼果蝇一定不含B基因,因此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不会出现紫眼果蝇,D正确。故选BD。【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认真分析题图,获取重要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第卷 (非选择题共55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5分。21.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三种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填写下列表格:结构结构分析功能分析甲a代表_,核孔位于 _(填字母)上若结构c的功能出现障碍,则甲结构中_会受到影响乙内膜向内折叠成_(填结构名称)以扩大生物膜面积,其基本支架和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_葡萄糖不会出现于乙结构中,原因是_丙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位于_(填字母)若光照强度不变

39、但结构h受损,则短时间内g中C3和C5的含量变化情况是 _【答案】 (1). 染色质 (2). b (3). 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 (4). 嵴 (5). 磷脂双分子层 (6). 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7). h、g (8). C3含量升高,C5含量降低【解析】【分析】甲为细胞核,a为染色质、b为核膜、c为核仁;乙为线粒体,d为外膜,c为内膜;丙为叶绿体,f为外膜,g为基质,h为基粒。【详解】a代表染色质,核孔位于b核膜上。c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若结构c的功能出现障碍,则细胞核中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会受到影响。乙为

40、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以扩大生物膜面积,其基本支架和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磷脂双分子层。由于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所以线粒体中不会出现葡萄糖。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位于h基粒的片层膜以及g叶绿体基质中。若光照强度不变但结构h受损,则光反应减弱,产生还原氢和ATP减少,对C3的还原减少,但短时间内CO2的固定速率不变,所以短时间内g中C3含量增加,C5的含量降低。【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22. 回答下列有关酶的问题:(1)除了温度和pH对酶的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的作用机理及两种

41、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的示意图。酶和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_,但酶具有高效性,原因是_。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_,如果除去竞争性抑制剂,酶的活性可以_。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改变了_,这种改变类似于高温、_等因素对酶的影响。(2)为探究不同温度下两种淀粉酶的活性,某同学设计了多组实验并对各组淀粉的剩余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酶A的最适温度应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酶B的。欲继续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_。【答案】 (1).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比无机催化剂的更明显 (3). 与底物争夺结合位点 (4). 恢

42、复 (5). 酶的分子结构 (6). 强碱、强酸 (7). 高于 (8). 在3050之间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更小的分组实验,比较每组的淀粉剩余量,淀粉剩余量最少的分组对应的温度就是酶B的最适温度【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中的竞争性抑制剂和底物争夺酶的同一活性部位,使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减少,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而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详解】(1)酶和无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相同,都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比无机催化剂的更明显,酶具有高效性。通过图1图示可以看出,竞争

43、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与底物争夺结合位点,如果除去竞争性抑制剂,酶的活性可以恢复。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结合后,改变了酶的分子结构,这种改变类似于高温、强碱、强酸等因素对酶的影响。(2)从图中可以看出,酶A催化淀粉,随着温度升高,淀粉剩余量增多,酶B则相反。说明酶A的最适温度应高于酶B的。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是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欲继续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思路是:在3050之间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更小的分组实验,比较每组的淀粉剩余量,淀粉剩余量最少的分组对应的温度就是酶B的最适温度。【点睛】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理解竞争

44、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影响酶活性的机理是解题的关键。23.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薇甘菊和构树两种双子叶植物的叶圆片以及芒草和韭菜两种单子叶植物的叶方片为材料,进行了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取8只小烧杯,1号烧杯中加入30mL蒸馏水,28号烧杯中分别加入30mL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每只烧杯中分别放入10片制备好的真空叶圆片或叶方片,完全摊开后均匀置于烧杯底部。将18号烧杯分别等距离置于40W的光源下,以提供适宜的光强。开启电源后立即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每片叶片上浮到液面所需的时间,最后统计并计算平均值,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实验在适宜温度30下进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该实验的

45、自变量是_,实验步骤中对叶片要“完全摊开后均匀置于烧杯底部”,这是为了避免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析图中构树叶片的实验结果,可说明与低浓度CO2条件相比,高浓度CO2条件下,其叶片的光反应速率_(填“较高”“相同”或“较低”),其原因是_。(3)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两种现象,现象:在整个实验进行的40min时间内,蒸馏水中的4种植物叶片均没有上浮。现象:当NaHCO3浓度大于或等于20%时,芒草和韭菜叶片瞬时全部上浮。现象出现的原因是_。若在实验中要缩短实验时间且能获得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你认为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及条件为_。【答案】 (1). 不同种类的植物和NaHCO3

46、溶液浓度 (2). 叶面积(或光合作用面积、无关变量) (3). 较高 (4). 高浓度CO2条件下,构树暗反应速率加快,需要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增多,光反应增强 (5). 蒸馏水中缺少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在缺少CO2的条件下,4种植物叶片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 (6). 选择韭菜叶片为材料,且NaHCO3浓度小于20%【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及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是探究CO2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自变量为CO2浓度(通过NaHCO3溶液浓度控制)和植物类型,因变量为O2的产生量(以每片叶片上浮到液面的平均时间衡量)。【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植物和NaHCO3溶液浓度;实验步骤中对叶片要“完全摊开后均匀置于烧杯底部”,这是为了避免叶面积(或光合作用面积、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析图中构树叶片的实验结果,可知随Na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每片叶片上浮到液面所需的时间越短,说明与低浓度CO2条件相比,高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届河北省高三10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