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地朗读,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红军藐视困难、不怕牺牲大无畏英雄气概和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学习品析诗歌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领悟全诗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1、在朗读中体会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慨。2、朗读时语调上的高低缓急,抑扬顿挫,掌握节奏的韵律,感悟诗歌的音乐美。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图片、等资料,了解红军长征时的情况。2、多媒体操作平台。教法学法1、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等多媒体呈现,进行情景设置,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2、词语赏析法,通过诵读、表述、感悟对文本进行解读,感悟写法,体会情感。教
2、学过程一、创设氛围,理解词语导入同学们,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心潮澎湃地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七律长征。齐读课题出示词语:五岭 乌蒙 岷山这组词有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中哪座山是逶迤的样子?出示词语:逶迤 磅礴 这组词语都是写山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诗中哪座山是磅礴的样子?老师简介乌蒙山。长征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思考:哪句概括了全诗?红军长征途中历经千难万险,而诗中只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幅画面对红军长征中的所有困难进行了艺术概括,你能说出是哪五幅画面吗?(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呈现五幅图:五岭山、乌蒙
3、山、金沙江、泸定桥、岷山)这首诗表现的是红军藐视困难、机智勇敢、不怕牺牲、以苦为乐的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你能在每个地名前加一个动词,恰当地命名这五幅“征难图”吗?二、精读理解,品味赏析。、指导学习第一联:(1)指名读。(2)强调“不怕”突出红军战士不怕任何困难的英雄气概。“只等闲”你读轻了些是表达红军战士不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 (3)连词成句说说这一联诗句的意思。红军不怕长征途中的困难,把万水千山只当着平平常常的事。(4)这两句赞扬了红军什么精神?抓住“不怕难”“等闲”体会红军不怕长征途中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5)这两句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引导学生谈谈写法(这一联是总写,作者开门见山,点明中
4、心。)归纳学习方法:读诗句解词语说句意悟感情谈写法。2、用上述方法,学习二、三、四联学习第二联指名读,说说第二联分写什么?(山),写了哪两座山?(板书:五岭山、乌蒙山)”多媒体展示五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设置情境,理解“逶迤”和“磅礴”。 说说理解诗句意思,体会红军藐视困难的精神。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却像什么?(体会夸张手法的妙处,“逶迤、磅礴”极言其大,说明山势之绵延之高大,以示翻越之艰巨;“泥丸,细浪”极言其小,说明红军藐视之,不放在眼里。)学习第三联指名读,说说第三联分写什么?(水)哪两条河?(板书:金沙江、泸定桥),多媒体展示金沙江和泸定桥图片,对照图片理解重点词“云
5、崖”、“铁索” ,体会“暖”、“寒”的深刻含义,说说诗句的意思。设置情境,观看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段视频,体会红军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抓住细节描写让学生说说两次战斗场面不同(一个巧渡,说明红军将士的足智多谋,一个是强取,说明了红军的英勇无畏。)。学习第四联指名读,展示岷山图片,(板书:岷山)理解“三军”,说说对诗句的理解。“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想象“三军”会师时的欢腾场面?(写法上,第四联回应首联,以“更喜”呼应“不怕”进一步深化了主旨。)?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红军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四、指导背诵五、总结提升,内化语言 同学们,长征已经过去了70年,那段红色的历史可能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牢记历史,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这首诗。希望同学们发扬长征精神,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才,力争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六:扩展同学们,我们的红军战士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战胜一切困难,能时刻保持乐观主义精神。那么,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做呢?搜集有关毛泽东主席的诗词读一读附板书设计:七律长征总 不怕难踏五岭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越乌蒙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越岷山雪总 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