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淮安质监)直接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农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A陕西出土的牛耕画像石B甲骨文中写有“协田”字样的卜辞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D诗经中关于农业生产场面的描写解析:选C。根据题干“直接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能直接反映中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状况,C项正确。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但在商朝五百多年的历史中,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而且甲骨文
2、上有经常狩猎的记载。材料中作者旨在强调()A商朝游牧习俗浓厚B商朝贵族经常狩猎C商朝都城一直不固定 D商朝统治者不重视农耕解析:选A。材料中“迁都的次数在六次以上”“经常狩猎”都是游牧习俗的体现,故选A项;材料中讲到的是商朝有经常狩猎的记载,不是局限于贵族,排除B项;盘庚迁殷后,商朝都城基本固定下来,排除C项;材料中“商民族虽已从事农业”不能说明统治者不重视农耕,排除D项。3(2020宿迁模拟)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A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B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C齐国农业耕作
3、工具相对齐全D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解析:选C。题干未列出耒耜与其他农业工具的比较,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这是此时农业发展的标志,题干中未提及,故B项错误;由题干中耕者必有播种工具、翻土工具、除草工具,可以看出齐国农业生产工具相对齐全,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铁制农具,故D项错误。4(2020宿迁一模)战国授田制是一种由国家掌握地权,并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赋役的土地分配形式。这一制度的推行()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C巩固了土地国有制度 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析:选D。由材料“按一定标准将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户耕种,直接向农户征收
4、赋役”可知,这一措施打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D项。5下图为陕西绥德汉画像石牛耕图原石拓片。据下图可知()A新的耕作模式开始出现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D小农经济已经形成解析:选B。根据题意得出此时的农业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此耕作方式开始出现是在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铁犁的推广情况,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6(2020南京一模)东汉初期,杜笃在论都赋中写道,长安附近“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厥土之膏,亩价一金”。这反映
5、了当地()A农业生产技术发达 B农业生态出现恶化C土地兼并普遍盛行 D农业生产环境良好解析:选D。根据材料“畎渎润淤,水泉灌溉厥土之膏,亩价一金”可知,皇城附近生态环境较好,水利设施完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故D项正确。7(2020江苏高考压轴卷)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家庭人口项目数量(单位:钱)5人收入粮食8 500支出赋税2 989日常开支7 950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解析:选D。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由此可知小农经济之下,农民的生活比较困顿,D项正确
6、。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小农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生活成本居高不下,C项错误。8(2020南通月考)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恢复C社会分工扩大 D民族交融加强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北方内迁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说明当时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故选D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并未南移,排除A项;材料中涉及的是少数民族农耕和汉人放牧,不是恢复农业生产,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社会分工,排除C项。9晚唐诗人陆龟蒙描绘的松江甫里是:“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鸡桑半顷麻。”(唐代百姓授田数按杜佑推算,天宝年间每户合一顷六十
7、亩)这说明当时的江南农村()A封建自然经济已开始逐步解体B形成全国的丝麻纺织业中心C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以丝麻纺织业为家庭主要副业解析:选D。材料“百树鸡桑半顷麻”,说明当地人将丝麻纺织业作为重要的副业,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松江是全国丝麻纺织业中心,故B项错误;宋朝江南才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故C项错误。10(2020常州一模)宋代圩田开辟尤为突出,例如江南鉴湖分隶会稽、山阴两县,北宋初年有27户农家盗湖为田,到英宗时,达80余户,围湖达700余顷,到南宋时鉴湖湖田达2 300余顷。这说明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自耕
8、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C南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农业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南方圩田开辟增多,土地得到利用,这说明当时南方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宋代南方圩田开辟增多,并非说明经济重心的区域格局,排除A项;圩田开辟说明当时南方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与自耕农经济遭到破坏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项;圩田开辟说明当时南方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D项。11(2020苏州期末)右图材料体现的思想主张是()A不抑兼并B重农抑商C分化相权D重文轻武解析:选A。材料中宋代苏辙认为富家大姓(豪强地主)是州县强大、国家稳固的重要力量,并不值得去担忧,同时也不
9、应该打击、削弱豪强地主的力量,说明他认为对于当时封建地主阶级大量兼并土地的现象可以采取纵容的态度,即不抑兼并,故A项正确。12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有关水利制度的记载。从记载内容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记述内容出处南阳太守召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汉书召信臣传凡水有灌溉者,水碾不得与争利,溉田自远始,先稻后陆大唐六典河渠令诸以水溉田,皆从下始,仍先稻后陆宋庆元条法事类若有违反水法多浇地亩,每亩罚小麦一石元朝洪堰制度A.历代王朝重视水利的兴修B封建官吏控制水权盘剥百姓C古代水利立法开始于汉代D封建政府重视水资源的管理解析:选D。通过题干中的表格内容可知,从汉代到元朝的历代政府都
10、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如“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汉)、“溉田自远始,先稻后陆”(唐)、“皆从下始,仍先稻后陆”(宋)等,故选D项。13(2020宿迁三模)据学者初步统计,明朝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分类情况如下:田赋类漕运类水利类荒政类盐政类钱法类13种57种50种22种30种4种(注: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中央政府支配)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明朝()A农业税的比重大大上升 B漕运推动海外贸易发展C政府主导经济趋向明显 D白银外流引起货币改革解析:选C。从表格中经济史著作分类情况来看,田赋、漕运、水利、荒政、盐政、钱法都是政府主导的,故选C项;材料说的是明朝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分类,农
11、业税(田赋)是其中一类,没有涉及农业税的比重,排除A项;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给中央政府支配,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明朝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分类,没有涉及白银外流,排除D项。14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地主移居城市生活的现象。清代文人方苞曾说,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这一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农场出现 B城镇化快速发展C城乡差别逐步消除 D租佃关系日渐发展解析:选D。据材料“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可知,地主将土地租给农民,说明租佃关系日益发展,故选D项。15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主要商品,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第二位是棉布,
12、约占24%;第三位是盐,约占15%。这反映了该时期()A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B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农耕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农业技术仍领先于世界解析:选C。材料中“第一位是粮食,约占42%;第二位是棉布,约占24%;第三位是盐,约占15%”,说明耕织结合的农耕经济占据生活中的主导,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应分为三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农田水利工程统计结果:前期(618714年)65项,中期(715820年)59项,后期(821年至907年唐朝灭亡)33项,并有8项时间不详。前期,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河南、河东、关内四道有46项,南方仅有19项,而位于成都平原
13、的剑南道就占有9项,长江以南只有8项。中期,江淮地区进入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期,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25项。唐玄宗时期,有“天下”即“以江淮为命”之说。后期,北方只兴修了5项农田水利工程,相比前期的46项,数量骤然下降,而江南道则有19项,“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材料二晚清以来,内忧外患逐步加深,加之中国又进入历史上第四大灾害群发期,遂致我国的灾荒相形之下更为频繁和严重,其中又以水旱灾害最为突出。当时,国人有感于“世界潮流之所趋,咸聚而讲求新学”。据统计,从1912年至1925年,全国共出现过44个学术团体。鉴于水利界专家分散于各行政系统,早在1928年北伐胜利后有识之
14、士希望组织中国水利工程师协会。直到1931年4月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才得以正式成立。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作为民国时期的水利科学社团,不仅促进了我国水利行政的统一与水利立法的实现,还提出了有关江、河、湖、塘整治的建议。当然,该会拟定的部分江河治理计划未能付诸实施,但其阐述的科学治水理念为后世所承继。摘编自曾宪足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与水利的现代化:19311948(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水利建设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兴建水利与唐代的显著不同,并分析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的影响。解析:(1)根据材料一,从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布局、经济重心的转移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并
15、结合所学知识,从兴修水利的不同主持者及不同目的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从近代中国历史条件的制约和推动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发展、推动我国传统水利事业向现代化转型等方面回答。答案:(1)特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布局与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前期水利建设项目较后期多;前期以北方为主,后期以南方为主;工程集中分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任意四点即可)(2)不同:唐代水利工程主要由政府主持兴修,主要是为了恢复发展农业经济,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是全国性的民间水利学术团队,主要是为了促进水利的建设,改变近代中国水利形势日益破败的现状。(任意两点即可)影响: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由于受近代中国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束缚。但其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体制化和规范化;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水利事业向现代化转型。(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