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docx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文档编号:582562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 分封制度B 世袭制度C 中央集权制度D 宗法制度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B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 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D 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3.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2、)A 宗法制渐趋强化B 分封制趋于瓦解C 边疆诸侯争霸中原D 中央集权制建立4.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事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A 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B 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机构C 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D 提高中央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5.“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 论证了

3、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 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D 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6.西汉初年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A 中央机构B 皇帝权力C 地方行政制度D 独尊儒术7.史料记载:“ 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A 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B 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8.在表解梳理秦代九卿(局部)的基础上,张霞同学所得到的三点认识( )秦

4、代设立了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中央官职九卿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负责监察系统体现了秦代国与家同治的突出特点A 仅一点正确B 仅一点不正确C 全都正确D 全不正确9.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家国同构观念B 宗法血缘关系C 中央集权意识D 安土重迁理念10.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A 必须责罚军机大臣B 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5、C 军机处应予以撤销D 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11.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2.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D 分封制隐含着

6、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13.中国古代的宰相(或丞相)是皇帝的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最后废除丞相,解决帝、相之争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明太祖D 康熙帝14.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十日,其急务者不予焉。”这一规定旨在( )A 提高行政办事效率B 加强中央集权C 减少中央行政决策失误D 加强君主专制15.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

7、法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 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B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C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D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16.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 宗法制B 科举制C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 郡县制17.“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这种情况产生的影响是()A 强化了皇权B 限制了皇权C 被历代沿用D 提高了行政效率18.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

8、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者, 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是指( )A 王位世袭制B 中央集权制C 文官体制D 监察体制19.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秦朝三公九卿、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这些机构变革反映的趋势是( )A 专制皇权的强化B 中央集权的加强C 监察权力的扩大D 对农民控制的加强20.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公平、公正、合理的氛围;也促进了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建立,被西方誉为“第五大发明”的选官制度是( )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科举制D 九品中正制2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9、。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修筑长城D 统一度量衡22.周礼规定,天子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这表明西周时期()A 分封制度瓦解B 音乐教育普及C 冶铁技术发达D 等级制度森严23.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任用侍从等担任尚书令等官职。下列关于汉代尚书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B 与中书门下相互监督制衡C 执掌对百官的监察和考核D 六部尚书之首,百官之长24.费正清说:“诸侯虽然听命于周王,但在本国中却是万人之上的专制君主。”这是指

10、()A 分封制的特点B 分封制的弊端C 宗法制的特点D 宗法制的弊端25.姓氏的起源有很多途径。宋、郑、齐、鲁、陈、蔡、吴、秦等姓氏可以追溯到( )A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B 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C 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D 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

11、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论集(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选官制度有何进步性?(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影响。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

12、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材料二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材料三元朝开始,宰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的“宰相”与相有何不同。

13、(2)结合材料二,说明“三省体制”的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8.历史上围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 礼记大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

14、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清颜元习斋四存编(1)依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所述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2)依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3)依据材料四,分析清人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之印章”封泥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

15、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

16、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材料三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政治

17、地位怎样?(2)依据材料二,周亚夫被免除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3)周亚夫曾被封为条侯和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发展趋势?(4)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5)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与唐太宗有何不同?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6)根据材料三、四,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为什么?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爵。汉书诸侯王表材料二西汉局部地方区域图(下图)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汉初统治者认为秦

18、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分析,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果如何?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秦始皇建立的制度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后历朝历代都沿用此制度,并进行一定的完善。A分封制度为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不能选;B世袭制度为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不能选;D宗法制度为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不能选。故此题应选C项。2.【答案】D【解析】A项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任用亲信组成中朝,压制宰相为首的外朝;B项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对皇帝负责,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C项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所以A、B、C都体现了题干材料的观

19、点,元朝时设置了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一度反弹,不能体现材料的观点。3.【答案】B【解析】东周时期的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地位下降,诸侯的地位权力开始上升。周天子在所分封的诸侯国中,委任王室、功臣、姻亲为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即采取方伯政治管理地方。结合分封制的特点,其实质上反映了分封制趋于瓦解。4.【答案】C【解析】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事不得先禀告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丞相)。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故选C。5.【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出宗法制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而在实际运作中,君主可以根据其喜好,挑选

20、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导致王权争夺的现象不断出现。故选C。A项与材料观点不符;材料评价的是宗法制而不是一夫多妻制,排除D;材料中没有提到具体的年代,故B项错误。6.【答案】C【解析】西汉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制度上,秦朝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故选C项。7.【答案】B【解析】根据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规定,诏令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的“敕书”是因为其没有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不符合诏令起草和审议的程序。故选B项。8.【答案】A【解析】秦始皇设置的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分的主管官员,除了为皇帝私家服务,还有主管京畿治安的中尉等官职,所以错

21、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和负责监察系统的是三公,所以错误,九卿的设置体现了秦代家国同治的突出特点,正确。故选A项。9.【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家构成了国的基础和支撑,国利用家固有的孝伦理实现对乡村的统治,家和国相辅相成,不可分割,A项符合题意。10.【答案】D【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嘉庆帝认为军机大臣权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并强调军机大臣只是奉旨行事,这实质上反映了嘉庆帝认识到军机处可能会给皇权造成危害,故答案为D。11.【答案】C【解析】依据图片意思,官员上朝经历了由坐着到站着再到跪着,说明了臣下地位越来越低,君主权力越来越大,反应了君权的日益加强,所以选C。

22、12.【答案】D【解析】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或宗主,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有弊有利,但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其利弊大小,故C项错误;士、庶民“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说明分封制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D项正确。13.【答案】C【解析】明太祖为了消除丞相与皇帝之间的矛盾而废除了丞相制度,故答案为C项。14.【答案】A【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印其发日,为之程限”,材料强调时间的紧凑性,明确的日程规定,这属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范畴,这与中央集权、减少决策失误以及君

23、主专制没有直接关联性,排除B、C、D。故选A。15.【答案】C【解析】在君主专制条件下设立监察机构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的权力来源于皇帝,服务于皇帝,因此决定了其权力有限、效能有限,甚至贪赃枉法。这一切都归因于专制制度的本质,C符合题意。16.【答案】A【解析】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制度,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在意家族的血缘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人口比例失调。故选A。17.【答案】B【解析】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18.【答案】B【解析】解

24、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国家政体”“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9.【答案】A【解析】秦朝三公九卿、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都是中央机构,反映了皇权不断强化,因此选A。20.【答案】C【解析】A选官的依据是“军功”,D选官的依据是门第,与题干中的“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公平、公正、合理”不符,排除;B选官的依据是孝廉,排除。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通过考试选官,相对公平、公正,故选C。21.【答案】B【解析】秦始皇的意思是说:天下之所以这样

25、战斗不止,大家受苦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诸侯存在。依赖祖宗积德,现在天下刚刚稳定了,如果又去分封诸侯国,这是树立敌对势力吗?要想达到安宁,那就难了。为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废分封,推行郡县制。因此选B。22.【答案】D【解析】周礼规定天子、诸侯、大夫拥有编钟的数量、摆置各不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下森严的等级制度,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23.【答案】A【解析】汉代尚书令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因此选A。B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开始实行,C属于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D不符合史实,排除。24.【答案】A【解析】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

26、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是分封制的特点。25.【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姓氏的起源问题,分封制对中国古代姓氏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百家姓中的许多姓直接来源于封国的名称,如题中的“宋”“鲁”“秦”姓等。故答案选B。A、C、D与题干不符,排除。26.【答案】(1)制度:世官制;标准:血缘、门第、等级、世袭。(2)进步性: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为西汉强盛选拔了人才。(两点即可)(3)影响:积极: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扩大了国家选官用人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体现了一定的人本精神;打破世家大族

27、垄断官场的局面,把选官用人权逐渐收归中央,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用考试的方式、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来选官,相对公平公正。消极:有束缚知识分子创造性的一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解析】(1)制度:由材料一中的“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可以推知这是指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先秦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实际上是贵族政治,所以其选官标准应该是按照血缘、门第、等级、世袭。这一选官制度适合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需要。(2)进步性: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在选拔标准上,重“孝、廉”,德才皆备,因此选官标准从门第到德才皆备,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为西汉强盛选拔了人才。(3)据材料三中

28、的信息可以得出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即有束缚知识分子创造性的一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等。27.【答案】(1)先秦时期的“宰相”既执掌国政,又掌管家务,是一个官职的通称,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秦朝的丞相是正式的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2)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国家决策上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专制。(3)皇权专制空前加强。【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的官名”来归纳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决策不再是单纯

29、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和课本相关知识来回答。第(3)问,考查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君权和相权的斗争。28.【答案】(1)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加强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西周王朝的长治久安。(2)李斯认为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分封制度无法有效运行。柳宗元认为在世袭分封制度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郡县制、科举制。(3)颜元认为郡县制是君主实现自私天下的手段。(4)时代背景、看问题角度、个人学识修养不同等。【解析】本题考查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认识。第(1)题需要理解材料意思,从中分析出“百世不迁”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周天子的权威。第(2)题

30、结合材料二分析李斯的观点是周分封子弟,最后疏远,导致相互攻击;结合材料三分析柳宗元的观点是分封制下统治者素质不高。结合所学分析,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唐朝为了提高官员素质,推行科举制。第(3)题依据材料四,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收万方以自私”,指出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一种手段。第(4)题应从时代背景和个人看问题的角度等来分析其原因。29.【答案】(1)协助皇帝,助理万机。位高权重。(2)在废太子、封侯等政务上与汉景帝旨意相左;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根本: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打击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3)被封条侯是继承其父的爵位;被封车骑将军是因为军功(或皇帝任命)。趋势:选官由注重血统向注重才能转化。(4)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由宰相等官员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或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5)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所以罢相。设六部分理事务。(6)没有矛盾,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王朝统治。唐太宗用相,是为减少决策失误,最根本的意图是为统治长久;明太祖罢相,以防小人乱政,同样是为江山稳固。【解析】30.【答案】(1)秦朝实行郡县制,陷入孤立状态。(2)措施: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果:导致“七国之乱”;解决: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监察地方。【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docx)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