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doc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文档编号:582564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1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1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1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1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教材四种版本的交集与并集 官方网站手机扫面二维码,即可直接购得全套教程,130万字,图片、地图、示意图近千幅也可直接点击进入高中历史教材四合一汇编 前言新课改实施以来,打破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就历史学科而言,全国共推出四套新课标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原为大象版)。四种版本的教材虽然“以课标为中心”进行编写,但由于编写人员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史学修养不同、甚至历史观点不同等原因,导致四种版本教材的素材取舍、内容详略、语言表述甚至史学观点等方面有较大出入。这固然打破了教师“以本为本”、“唯教材马首是瞻”的局面,但也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考验

2、。新形势下的高考不可能“以某一版本的教材为主”,高考考的是“历史”而不是“历史书”,已成为命题人员和相关研究人员的共识。历史史料浩如烟海,高考命题常命常新,高考试卷尤其是历史科目,不可能出现陈题旧题。所以,题海战术未必省力,盲目做题未必高效。虽然新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的。任何考试策略、技巧只有在掌握基本知识、概念、方法的基础上才能起作用。无论高考试题如何变化,基本知识才是永恒的“王牌”。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历史基础知识,是提高能力的前提条件。尽管当前的高考命题出现了“去教材化”的倾向,离“课本”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无论是理论上还

3、是实践上,高中阶段的教学也并非漫无目的,高中师生的教与学仍要“以课标为中心”。所以,教师和学生有必要对通行的各版本教材有所了解。展现在您面前的这本书,是我们围绕课程标准中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逐个参阅四种版本教科书,并结合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对相关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而成的。具体来说,就是找出四种教材“交集”与“并集”,力争对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挖深、挖透”,形成多维架构,使课标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达到相应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边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一边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正,力争使本资料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难以理解的,我们做了较多的解释说明;易于理解的,我们尽量使其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力争使

4、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当您拿到这本资料的时候,其实您是拥有了四种版本的教材,因为本书做了“四合一”看似一本书,实际上是四本书的效果。为减少大家的阅读障碍,我们尽量对行文进行了加工润色,对多个版本共同的表述行文中没有做标记,个别有特色的表述分别注明了版本,使各种表述其浑然一体。本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逐次对每一条“课标要求”进行阐述。对于使用人民版和北师大版教材的同学来说,你们手中的教材章节与本资料的章节编排顺序基本一致。由于人教版教材采用中外史混编的模式,所以与本书章节顺序稍有出入。由于岳麓版教材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颠覆式改造”,致使与本资料的章节顺序出入较大。但是,无论考生使用的是哪一种教

5、材,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范围是不变的。为使广大师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获取有效知识,我们遵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理念,把各种版本的教材及相关教辅整编在一起,所以本书所阐释的知识足以覆盖任何一种版本的教材。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但也给各位师生开拓了新的学习空间。相信本书对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备课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试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本书是专门针对有志于参加高考的考生而编写的。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是“客观存在的历史”还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描述”,不是也不应该是本书这个样子。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本

6、书只是提供了其中的一种模式,千万不要因本书而束缚你的想象力。虽然本书最大程度地汇总了四种版本的教材,但本书仍不能涵盖高考涉及的所有知识。除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外,你尚需阅读能力、读图能力、感悟能力、文字功底、应试技巧等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显然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个人良好的潜质。淘宝展示:历史 政治文明历程课程标准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

7、发展的影响。第一讲 中国早期(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周的沿革(岳麓)早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中就逐渐出现了权力的萌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实际上就是史前社会的部落酋长。(人民)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期文明的突出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岳麓)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结束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标志着文明时代的来临。(注:在考古学上探讨文明时代的形成,有些学者提出了文明要素的概念。对“文明要素”的概括虽不尽一致,但基本是城市、文字、金属和礼仪四项。如英国丹尼尔在最初的文明列举文字、城市和复杂的礼仪三要素,认为

8、只要一个社会具备其中两项,便可判定属于文明。日本学者贝塚茂树则举出青铜器、宫殿基址、文字三项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阶级和国家是文明产生的根本标志。)1.夏:约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禹有意识地扶植其子启的势力,禹死后,儿子启即位,始创王位世袭制。特点: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方式: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和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注:世袭制破坏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政治权利交接由“传贤”演化为“传子”。王位世袭制以其鲜明的私有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与品德。关于“禅让”是否存在,一直

9、存在争议:论语:“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竹书纪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韩非子:“舜逼尧,禹逼舜。”前316年,燕王哙禅让相国子之,引起动乱。西汉末年,王莽再开“禅让”先河。魏、晋、宋、齐、梁、陈,及北朝魏、齐、周、隋,政权嬗替,皆用“禅让”。)2.商:约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商朝最高统治者称王,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和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外服是附属国直辖的地方。商王在不同程度上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岳麓:商王直接控制的范围虽不够大,但能够支配各方国的地位却建立起来;各附属国基本保

10、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政务官,臣服于商的方国首领被封为侯或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讨。王权与神权结合,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3.周: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及“战国”。周朝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渐成熟(岳麓:周王将宗法制与分封制相

11、结合,确立了一套比商朝更严密的控制体系)。(附:关于分封制是否为西周所特有,学界历来存在争议。吕思勉认为分封制起源于部落时代后期,郭沫若认为起源于夏代,董作宾、胡厚宣认为分起源于商代,王国维则主张分封制为周人所创。李学勤认为,分封制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政权结构形式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孕育,夏、商二代产生、形成,至西周渐趋完备,春秋战国时代走向衰落,逐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也有人把夏商周的制度简化为:夏部落联盟联合体,商方国联合体,周家国共同体。孔子:“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

12、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注: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演进列为“古国方国一王国一帝国”。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把世界古代史的发展路径概括为:氏族制度城市国家领土国家大帝国几种形态和阶段。)二、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商朝已有分封。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情况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汉初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魏晋后虽有分封但其性质不同。2.概况:西周的大分封第一次发生在武王灭商之后,第二次在周公东征平定武庚、管、蔡之乱以后。周公旦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周公

13、旦系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孔子终生倡导的礼乐制度据说就是周公制订的)。3.主要内容:周王直接统治国都附近的王畿地区(指镐京、洛邑及其周围地区)。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封国国君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级,五级以下的“附庸”附属于附近较大的封国。不仅周天子要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层层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森严的等级。庶人或奴隶为直接的生产者。4.目的:对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地统治,即所谓“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分封的过程也是周人不断扩展势力范围的过程。5.分封对象:姬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古圣先

14、王后裔、殷人后裔)。(岳麓)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之地;周人把殷商遗民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以利监督;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以牵制商人。(岳麓版:异姓诸侯国的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有功臣、姻亲,也有原来的附属国。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展开:“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另一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6.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7.重要诸侯国:王族之国,如武王弟周公旦封鲁(其长子伯禽就国),召公奭封燕,成王弟叔虞封晋等;功臣之国,如姜尚封齐(亦是姻亲);古圣先王后裔之国,如黄帝

15、后裔被封于祝,尧后裔封于蓟,禹后裔东楼公封于杞、舜的后代妫满封陈等;殷人后裔之国,如商纣王庶兄微子启封宋(“灭人之国不绝人之祀”)。(现代,山东省号称齐鲁,河北号称燕赵,湖北号称荆楚,山西号称三晋等都与西周分封制有关。)8.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力役,朝觐述职等。9.诸侯权利:得到土地和人民,在封国里享有世袭统治权。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以设置官职、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10.特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岳麓)西周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层层分封。附:周代的阶级:统治阶层

16、:天子(王畿)诸侯(公、侯、伯、子、男;封国)卿大夫(采邑)士(不能世袭的食田或俸禄)。诸侯与卿大夫享世袭继承的爵位,拥有土地权与统治权。士受文武合一的教育,以打仗为主要任务。平民:多为身分职业世袭的农民,土地为贵族所有,农民有供奉粟米、布缕及力役的义务;少数为贵族蓄养的工商业者,称为“工商食官”。奴隶:主要来源是战争的俘虏或犯罪的平民,平民与奴隶是劳动生产的主力。11.作用: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注:梁启超:

17、“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12.局限(瓦解的原因):封国诸侯是世袭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之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等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干涉和控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势力增强,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13.瓦解的表现:平王东迁,王畿缩小,王室落入诸侯的卵翼之下,分封体制已名存实亡。周郑交质和繻葛之战,周天

18、子地位大为降落,宗法中的亲亲精神,荡然无存。楚子熊通要求晋升爵位不成,自行称王;楚庄王问鼎事件,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小宗取代大宗(如晋武公杀晋侯缗继位)、卿大夫夺位(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时有发生,各诸侯纷纷称“王”,名号与周天子相等。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战国末期,周王室偏居一隅,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丧失分封大权。(补:分封制的残余:1.秦末大乱与分封制的短暂重现:始皇死,赵高当权,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六国后裔随即响应,自立为王;六国后裔仍眷恋旧制,以世族为优越。项羽分封不公,诸王彼此猜忌不安而转相攻伐,终为刘邦安

19、享其成。2.汉初的郡国并行制:郡县制度有利于君主的集权,但易使皇室孤立无援;封建制度有助于屏障王室,但易生内哄;刘邦诛灭异姓诸侯王,并有刑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但惠帝时,吕后称制,大封诸吕为王,打破此誓言。文帝时,贾谊上治安策,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以温和手段抑制宗室,如分齐为六、淮南为三。景帝时,晁错建议以武力削藩,引发七国之乱,为太尉周亚夫平定,诸侯国的实力大为削弱。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分封名存实亡,郡县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地方行政规制。3.西晋:晋武帝鉴于曹魏缺乏宗室辅佐,造成王室孤立,而导致灭亡,所以大封宗族为王,并派他们掌握兵权;结果,惠帝时发生八王之乱,更导致五胡乱

20、华。4.明代:明太祖为确保帝国长存,分封诸子为王,分镇各地;结果,惠帝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自立为成祖。另:封建是一种源自中国古代天子依爵位高低将领土分封与宗室或功臣作为食邑的制度。“封建”一词也作为欧洲历史上“feudalism”的汉语译名使用。中国封建制度,始于前11世纪西周封建,在前3世纪秦朝建立以后,渐为中央集权制所取代。欧洲封建制度,盛行于5到15世纪。随着16、17世纪民族国家的兴起而式微。马克思主义史学常把秦至清的历史称之为“封建社会”,现在逐渐被学者否定。不过,由于这个概念在中国大陆使用非常普遍,所以本书以后的部分章节偶尔仍使用“封建社会”代称古代中国的君主集权时代,请读者

21、注意辨别。)三、宗法制1.概念: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中国古代按照父系血统远近,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区别亲疏,分配政治权利,规定等级秩序,维护族长的统治地位和世袭特权的制度。(发展演变: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就有所萌芽,到西周时期成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2.基础:父系血缘关系。3.目的:协调家族内部关系,加强统治秩序(解决家族之间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4.核心内容:嫡长子(宗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立嫡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春秋公羊传

22、),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没有嫡子时从庶子选其母亲身份最高者(同等条件下年长优先;需要继承的贵族无子,则考虑血缘最近的子侄)。嫡长子与众子的关系具有双重性,即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注:易中天认为:父家长制、嫡长子继承制、一夫一妻多妾制合起来为宗法制。)5.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特点)。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相结合(“家”与“国”紧密结合。许倬云:周代封建社会的上层,“君统与宗统叠合,政治伦理与亲族伦理合一。”)。6.作用:把“国”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使君统与宗统结合起来),王权较前代有所强化。稳

23、定等级结构,保持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王国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其内涵仍然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7.评价:积极影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注重家庭关系,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祭祖”风俗,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消极影响:传宗接代观念,重男轻女思想。等级观念严重。宗族派别观念严重,容易产生家族本位、人情关系和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违背,影响我

24、国的政治建设。8.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宗法制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9.(附)宗法制度的瓦解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王室内部:周幽王废储君嫡长子而改立庶子,导致西周灭亡;东周王室的继承之争,造成王室尊严扫地,天子地位低落;各国兼并激烈。诸侯国内:大夫专政,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人才的流动方式:西周:世官制,人才进用限于本国的宗室子弟,并且是依照身分等级任命。东周:因列国的竞争与尚贤思想的流行,发生了重大变革。不受限于身分等级的宗法传统,出现许多布衣卿相,

25、如管仲、阳虎、申不害、苏秦、范雎、吕不韦等;用人唯才,不受宗法血缘限制,如楚才晋用,游士择主而事,各国盛行养士之风。中央集权政制流行,有计划裁抑贵族,如楚国吴起、秦国商鞅等;以定额的谷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齐民转变;等。(附: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二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使贵族政治

26、转化为官僚政治。)四、(岳麓)维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礼乐制1.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的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2.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音乐也不一样。如饮食方面,不同等第的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肉食种类各不相同。周礼规定: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乐舞规格也有区别:“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歌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

27、;卿大夫“四佾”;士“二佾”。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3.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有效地统治人民。4.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5.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6.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的鲁国季孙氏“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五、分封制的基础:井田制(存目,见必修二)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和礼乐制是周朝

28、的四大制度。(此外,选官方面的“世卿世禄制”见本章第三节的“古代选官制度”一目。)六、中国早期(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和神权结合。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行为,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来决定,依据上帝鬼神的意志治理国家,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岳麓:具有上古血缘纽带和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早期政治制度体系的核心,族权和政权紧密结合(用族权来维护王权;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家国同构,亲贵合一)。(注: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和亲缘关

29、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这种制度体系,以西周最为典型。)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程度较低)。无论是商朝的方国,还是周朝的封国,自治权都很大,天子的身份只是“共主”,对诸侯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与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相比,王权十分有限。4.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演变,由部族、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岳麓)。5.官僚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薪俸;下级向上级纳贡不属于国家税收性

30、质。6.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七、(附)春秋与战国的对比春秋战国周天子地位 名义上是天下的共主封建礼仪完全崩溃,连名义上的共主地位亦不可得 列国国君 多以诸侯自居,称公各以天子自居,称王称帝流行政策 尊王(周天子)攘夷富国强兵,行军国主义、中央集权国际秩序 依赖霸主、盟约维系以兼并争胜为能,全无信义可言战争形态次数少、规模小,车战为主,旨在败敌争霸战争频繁,规模大而惨烈,步骑为多,以歼敌灭国为目的 地方行政晋、楚、秦先后实施郡县制郡县制更盛财富观念珠宝、车马、谷物等实物金属货币都市功能行政、军事性质增加经济功能赋税制度齐、鲁已履亩而税魏国进一步定税率、创什一税第二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31、的形成一、概念准确地说,秦朝建立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相对立,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简单地说,该制度就是: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手机扫面二维码,即可直接购得全套教程,130万字,图片、地图、示意图近千幅也可直接点击进入高中历史四种版本教材的交集与并集授权“高中文科.淘宝”独家经营,网址:高中生如何学好历史老师如何提高备课质量:做模拟

32、题或高考题时,经常出现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教科书上没有讲,Why?因为:全国共推出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原为大象版)四套历史教材,而你手中只有一种!你手中的教科书上没有讲,不代表其他版本的教材没有讲。四种版本的教材在素材取舍、内容详略、语言表述甚至史学观点等方面有较大出入。高考考的是“历史”而不是“历史书”,更不是你手中的“某一版本”的教科书。所以,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你必须对各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有所了解。此外,历史史料浩如烟海,高考试题常命常新,高考试卷尤其是历史科目,不可能出现陈题旧题。所以,题海战术未必省力,盲目做题未必高效。为此,我们向你推荐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内部教程,该

33、教程围绕课程标准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逐个参阅四种版本教科书,并结合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对相关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力争对考试大纲的核心内容挖深、挖透,使考纲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达到相应的广度和深度。难以理解的,我们做了较多的解释说明;易于理解的,我们尽量使其符合记忆规律。当你拿到这套资料时,其实你是拥有了四种版本的教材,因为本书做到了“四合一”看似一套书,实际上是四套书的效果。因为,本书涉及的知识点覆盖了所有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考试时,我写的答案比同桌的还多还长还漂亮,没有同桌得分高,Why?因为:高考答题有技巧!为帮助各位提高解题技巧,我们又编著了高考文科解题技巧与提分秘籍,根据作者多次参加高

34、考阅卷工作的经验,给考生提出如何审题、解题、作答的技巧,掌握解题技巧,轻松提高20分!解题技巧一书,除收录解题技巧之外,还包含二轮复习讲义,内容有:“通史体例时序编”,内含大事梗概、不同时段的阶段特征,梳理线索,便于记忆;“通史体例纵横对比篇”,跳出历史细节,从宏观高度把握历史发展过程,满足形势下的高考对考生能力的要求。第三部分,是近几年高考常涉及到的几种新史观,包括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第四部分,是专业版的通史。这一部分内容,将选修有机融合在必修中,而必修部分又完全是按照时序梳理的。换一种思维学历史,可以弥补新课标教材时序混乱的弊端。第五部分为考试大纲及解读。

35、现在,让我找一个安静的下午,来到一个安静的空间,用心聆听聆听来自高考阅卷现场的消息!:如何购买?价格几何?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必修123+选修1234+高考文科解题技巧+新史观+二轮通史全套120万字,图片上千幅,每套148元。愿意使用者可以联系冯红玲老师 18937064642。网购地址支付宝或网银用户直接下单支付即可,无支付宝者可通过“邮政储蓄银行”汇兑或转账,冯红玲,邮政卡号:6210-9850-6101-0759-090.汇款后把收货地址编辑短信发送至18937064642即可,快递发货。团购10套以上者,可以让班长统计好后编辑短信联系,每套120元。高中历史四种版本合一教程比任何

36、单一版本的教材更能覆盖高考知识点,四种版本合一教程命中2013年高考试题情况,详见各大“高中历史教师”QQ群-群共享!附:中国大陆各地区使用的高中历史教材版本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北师大版特别注明)河南郑州 信阳 平顶山 漯河 安阳 驻马店 许昌 三门峡 南阳 洛阳 焦作商丘濮阳(*开封 周口 新乡 鹤壁使用北师大版)山东临沂 聊城 莱芜 威海济宁济南 青岛 淄博 潍坊 日照 菏泽 泰安 枣庄 东营 烟台 德州 滨州广东广州 珠海 梅州 汕尾 东莞 江门 阳江 肇庆 潮州 云浮珠海 湛江深圳 汕头 韶关 河源 惠州 佛山 茂名 清远 揭阳 中山内蒙通辽 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 包头 赤峰呼伦贝尔 兴

37、安 鄂尔多斯 巴彦淖尔 阿拉善 乌兰察布 乌海黔贵阳 遵义 安顺 黔东南六盘水 黔南 铜仁黔西南 毕节陕西渭南 商洛 杨凌延安 榆林 安康 汉中 铜川 咸阳 宝鸡西安江苏苏州 无锡 常州 南通 泰州 淮安 南京宿迁 泰州盐城 扬州 镇江 连云港 徐州江西南昌 宜春 吉安 上饶 九江 景德镇 萍乡 新余 鹰潭抚州 赣州湖北孝感 黄石 咸宁 荆州 十堰 宜昌 恩施 随州 武汉 天门 仙桃黄冈 鄂州 荆门 襄樊 潜江海南海口 文昌 万宁 定安 屯昌 澄迈 临高 儋州 三亚 五指 琼中 保亭 陵水 白沙 乐东 昌江 农垦琼海 东方晋阳泉 朔州 临汾 吕梁 运城 大同 太原晋城 忻州 长治 晋中新疆乌市 克拉玛依 哈密 博乐 昌吉 巴州 伊犁 和田 石河子 喀什 吐鲁番 阿勒泰 克州 塔城奎屯闽宁德 福州 厦门 漳州 龙岩 南平 三明莆田 泉州广西宁 北海 防城 桂林 贺州 河池 玉林 百色 崇左*柳州 来宾 贵港 梧州用北师大版浙选修人教必修人民吉 湘 宁 徽 津 藏 甘 京 渝冀 云 川 青辽 黑 京 渝点击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11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历史教材四种版本合一).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