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览文章,令作者如此感动的究竟是怎样一种歌声?请找出文中描写这歌声的语句。明确:“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悲歌却多悠扬,似颂歌却兼哀怨,似战歌却嫌凄婉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这里的绝,应取“独一无二,没有人能赶上的”意思。难道就是这无词无调的“咧咧-咧”的歌令作者感动的么?令作者深受感动的是否是歌本身呢?我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继续欣赏文章这歌是谁唱的?这人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打碾庄稼?为什么要吃饭?要活下去要生存下去要延续生命那人打碾庄稼的平台又是怎么样的?(请学生齐读“有一块平地余下的一面如一根细绳拴在山体之上)请大家赏析一下这段文字,你觉得哪些
2、词语用的比较好?为什么?(提示,赏析文字时一般情况下看动词、形容词)迎面斩断(砍,写出水的力量很大,山崖陡峭)划出一道深达百米的危崖 (崖高)山坡上涌下来的洪水则从两面切割下来 (洪水速度快,山崖陡峭)中间只剩下两亩见方的一块平地 (平地小,危险)岌岌悬于三面陡崖之上 (高耸、陡峭、危险)余下的一面如一根细绳拴在山体之上 (险要)所以,概括一下平台的特点:陡峭、险要、(绝)人要在此生存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作者把这里称之为“绝地”,字典上解释:极险恶的地方绝境,你觉得这里是哪种意思?(请同学们集体讨论,推选出代表回答问题)对平台的地理特点而言:是指极险恶的地方,而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可以说是绝境。
3、而在如此险要陡峭的绝地上,就在作者为那人紧张担忧时,那人反却显得乐观自然,“那人高扬起手臂,鞭梢也张扬起来,骡子和碌碡也欢乐了几分”,突然间还唱起歌来,身处极端恶劣的环境却仍然坚强乐观地活着,这不得不令作者惊叹,不得不令作者感动。我们再回到上一个问题:真正令作者感动的是否是歌本身?明确:人处在绝地之中时迸发出的坚强的生命力,歌只是一种形式、载体。令作者为之惊叹的是生命力的伟大。作者本来是到此考察长城的,是来进行文化探寻的,他和他的导师徒步考察长城的过程轻松么?(请找出直接描写考察过程艰辛的语句。)思考作者为什么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考察过程的艰辛呢?(突出营盘梁险要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作者受那人
4、的坚强的生命力感染作铺垫)而这里与平台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如果这里可以看作绝地的话,那块平台就可以称之为绝地中的绝地。正是因为作者经历了艰辛的长途跋涉,筋疲力尽,所以当他在看到身处极端恶劣的环境却仍然坚强乐观地活着的那人唱出最朴素最自然的歌声时深受感动。多年来,作者一直在寻找那支歌的词和调,成功了么?为什么作者的寻找距离原目标愈来愈远呢?明确:没有成功。绝地之音必须是在绝地之中迸发出的坚强的生命力,因为缺少绝地这个特定的环境,所以作者不能成功,而且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真正令作者感动的是人处在绝地之中时迸发出的坚强的生命力,歌只是一种形式、载体,而作者多年来的寻找都是太过于重视歌这种形式,忽
5、视了歌声中蕴涵着的生命力的深刻内涵,所以他的寻找距离原目标愈来愈远。后来作者在哪里终于捕捉到了那歌音呢?此时作者处于什么样的境地中?明确:腾格里沙漠。处于绝境(满地都是与生命无缘的荒漠)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由此作者对那绝唱有了什么样的感悟呢?(齐读第十小节)归纳:(1)绝地,指人类生活的绝境。无论是作者在七年前所看到的那块奇绝的平地,还是几年后所闯入的“与生命无缘的荒漠”,对于人类来说,都是生活的绝境。(2)绝唱,是绝地生命力的张扬。或者可以这样说,声音只是作者赋予生命力的某种具体的形态,是生命力的有形形式。人类在绝境唱出了一首生命之歌。这首歌就是生命本身。因此它无词,就如作者说的
6、那样“每一个音符里都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所以它虽然无词,而“饱含万有”。它无调,却从古至今展示着生命一代一代的延续,所以又说它“调兼古今”。(3)绝地和绝唱之间的关系:绝地人的绝唱人和地的宿命。作者在浪漫的高原中写道:“因生之可贵,求生本能方显得壮丽恢弘;因生之艰难,才使生命本体万分珍重生命。这是一方生命内涵博大精深的世界。”人往往在处于绝境时爆发出惊人的生命力。绝地与绝唱,相依相存。绝地与绝调是孤独的生命对苍天的示威,是在恶劣的大自然面前,人类亘古不息的生命存在。(4)而绝唱发于有着悠久厚重历史的黄土文化下的绝地,它是生命的豪迈表达和野性张扬,是充满野性的吼叫,是人类最真实的心声,同时也是最古朴的文化。总结:该文的主题主要有两个主题:生命力的伟大,文化探寻,主题深刻而博大,对于这类散文我们怎么把握其主题呢?明确:吃透文章的内容,从散文以小见大的特点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