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蒹葭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来源于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故又称“诗三百”。从思想内容上看,它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的数量最多,是各地的歌谣。从表现手法看,它可以分为赋,比,兴的手法。从结构形式上看,它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叹的韵味。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风骚”。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先河。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
2、在陕西关 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进入学习 蒹葭【名称】蒹葭【年代】先秦【作者】无名氏【体裁】四言诗【出处】诗经秦风 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n ji)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s)洄(hu)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q),白露未晞(x)。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i)。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注释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苍苍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
3、“采采”义同。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这里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意中人。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 溯洄(s hu)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溯洄,逆流而上,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返回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晞(x
4、):晒干。湄(m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跻(j):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坻(ch):水中的小沙洲。采采:茂盛的样子。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涘(s):水边。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之:代“伊人”沚(zh):水中沙滩。返回 今译: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5、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写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
6、:“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均持“恋歌”说。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
7、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的探讨。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事实的虚化事实的虚化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
8、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意象的空灵意象的空灵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象。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象。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
9、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例如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例如“在水一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这种心,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理情境的最大特点,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的心象,创造出似花非花、空灵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蕴藉的心理情境,才使诗的意境呈现为整体性象征。相关成语相关成语秋水伊人,在水一方拼音:qi shu y rn 解释:指思念中的那个人。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事例:登高望远,极目苍凉,正切之想。清龚萼雪鸿轩尺牍答许葭村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见景思念的人。在水一方 歌手:邓丽君 词:琼瑶 曲:林家庆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