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货币政策及其目标一、货币政策含义一、货币政策含义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它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它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等三大要素。币政策中介指标等三大要素。货币政策通常由一国的中央银行来制定和货币政策通常由一国的中央银行来制定和实施。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实施。中央银行在国家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制定
2、货币政策,并凭借其领导和管理全国制定货币政策,并凭借其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机构的特殊地位和拥有的货币发行特金融机构的特殊地位和拥有的货币发行特权,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组织货币政策的实权,运用各种政策手段组织货币政策的实施。施。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必须围绕着货币政策目标进行。,必须围绕着货币政策目标进行。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目标由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目标由操作目标操作目标(operating target)、中介目标中介目标(intermediate target)和和最终目标最终目标(ultim
3、ate goal)三个渐进式的层次组成。三个渐进式的层次组成。一 般 性 货 币 政 策 工 具选 择 性 货 币 政 策 工 具其 他 货 币 政 策 工 具货 币 政 策 工 具基 础 货 币准 备 金其 他操 作 目 标货 币 供 给 量利 率其 他中 介 目 标充 分 就 业稳 定 币 值经 济 增 长国 际 收 支 平 衡最 终 目 标货 币 政 策 目 标 体 系职 称金融稳定金融稳定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最终目标内容1、稳定币值(物价)2、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4、平衡国际收支(二)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1、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2、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3、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4、充
4、分就业与经济增长5、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6、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1、币值稳定、币值稳定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和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和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币值稳定目标的另一方面是避免通货紧缩。币值稳定目标的另一方面是避免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将引起企业和公众对经济的不良预期,制通货紧缩将引起企业和公众对经济的不良预期,制约其有效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造成企业销售下约其有效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造成企业销售下降,利润减少,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经济陷入衰降,利润减少,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经济陷入衰退之中退之中。2、经济增长
5、、经济增长任何一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任何一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在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总供求的失衡在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总供求的失衡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低于潜在水平的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低于潜在水平的增长造成资源的浪费,高于潜在水平的增长其增长造成资源的浪费,高于潜在水平的增长其后果可能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后果可能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要调节总供因此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要调节总供求的平衡,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实现潜在求的平衡,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实现潜在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增长水平上的稳定增长。中央银行可以运
6、用货币政策来影响人们的投资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货币政策来影响人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经济过热时紧缩货币,抑需求和消费需求,在经济过热时紧缩货币,抑制过热的总需求;在经济衰退时,扩张货币以制过热的总需求;在经济衰退时,扩张货币以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失业的存在表明一部分愿意工作并且有工作能失业的存在表明一部分愿意工作并且有工作能力的人没有工作,说明经济中有一部分资源、力的人没有工作,说明经济中有一部分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经济社会中总是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经济社会
7、中总是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以及结构性失业等业以及结构性失业等中央银行所要解决的由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周中央银行所要解决的由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周期性失业。这种周期性的失业率在经济增长速期性失业。这种周期性的失业率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时上升,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度放慢时上升,在经济繁荣时下降。在经济衰退、失业严重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在经济衰退、失业严重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以促进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以促进社会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以创造较多社会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以创造较多的工作机会降低失业率。的工作机会降低失业率。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
8、支平衡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安全甚至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增长和经济安全甚至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尤其是逆差,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长期失衡,尤其是逆差,会给该国经济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会给该国经济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比顺差更大,因此各国相比之下,逆差的危害比顺差更大,因此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主要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主要是为了减少甚至消除国际收支逆差。际收支逆差。5、金融稳定、金融稳定促使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促使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功能的状态
9、。(二)最终目标的相互之间的矛盾统一(二)最终目标的相互之间的矛盾统一 任何一国的央行对四个目标不能同时兼顾任何一国的央行对四个目标不能同时兼顾1.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 矛盾:矛盾:由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由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失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降低失业率与稳定物价不能并行降低失业率与稳定物价不能并行,要实现充分就业要实现充分就业,就要牺牲若干程度的物价稳定就要牺牲若干程度的物价稳定;为了稳定物价为了稳定物价,就就必须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必须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统一:币值稳定为
10、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统一:币值稳定为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可为币值稳定提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可为币值稳定提供良好的物资基础。供良好的物资基础。2.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矛盾矛盾:在信用货币条件下在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和收入往往是经济增货币和收入往往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长的第一推动力.在货币流通速度基本稳定的情况在货币流通速度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下,货币供给和数量若偏多货币供给和数量若偏多,势必刺激物价上涨势必刺激物价上涨.所所以以,有可能出现这一情况有可能出现这一情况:经济增长需要有货币的经济增长需要有货币的超前供给超前供给,超前的
11、货币供给量可能带来物价的上涨超前的货币供给量可能带来物价的上涨与币值的下跌与币值的下跌,进而造成经济增长与稳定币值两者进而造成经济增长与稳定币值两者的冲突的冲突.统一:币值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经济、金融统一:币值稳定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经济增长为币值稳定提供雄厚的物资基础环境;经济增长为币值稳定提供雄厚的物资基础3.稳定币值和国际收支平衡稳定币值和国际收支平衡 矛盾:一般地一般地,若国内物价上涨若国内物价上涨,使外国商品使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的价格相对降低,将导致本国输出减少将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输入增加增加,国际收支恶化国际收支恶化;若本国维持物价稳定若本国维持物价稳
12、定,而外国发生通货膨胀而外国发生通货膨胀,则本国输出增加则本国输出增加,输入输入减少减少,则会发生贸易顺差则会发生贸易顺差.统一:稳定币值统一:稳定币值-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 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矛盾:矛盾:在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增加以及支付能力的增强国民收入增加以及支付能力的增强,通常会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品的需要增加对进口品的需要,此时此时,如果出口贸易如果出口贸易不能随进口贸易的增加而增加不能随进口贸易的增加而增加,就会使贸
13、易就会使贸易收支情况恶化收支情况恶化,发生大量的贸易逆差发生大量的贸易逆差.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由于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由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中央银行在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兼顾各某一特定时期实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兼顾各项最终目标,于是出现了如何选择货币政策最终项最终目标,于是出现了如何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问题。目标的问题。各国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选择方面各有不同,各国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选择方面各有不同,理论界对此问题也有争论,主要有三种意见,分理论界对此问题也有争论,主要有三种意见
14、,分别是单目标论、双目标论和多目标论。别是单目标论、双目标论和多目标论。单目标论认为单目标论认为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货币政由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性,货币政策只能以单一目标为己任。在选择何种目标为策只能以单一目标为己任。在选择何种目标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时,又存在着两种完全对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时,又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一种观点认为,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标。另一种观点认为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一国另一种观点认为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一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并且与充分就业的目标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并且与充分就业的
15、目标是紧密联系的,所以经济增长应是中央银行货是紧密联系的,所以经济增长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币政策的唯一目标双目标论双目标论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应该是单认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兼顾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一的,而应该兼顾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两个目标。因为经济增长在为社会创造两个目标。因为经济增长在为社会创造工作机会的同时,也为物价稳定提供了工作机会的同时,也为物价稳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币值稳定有利于增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币值稳定有利于增加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景气的信心,促加企业和消费者对经济景气的信心,促进市场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是经济进市场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16、,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这两者应该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因此这两者应该并重。并重。多目标论多目标论 认为,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认为,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对各个宏观经济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对各个宏观经济目标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能只以其目标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能只以其中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中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应该在总体上兼顾各个目标,政策目标,应该在总体上兼顾各个目标,而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目标作为相对重而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目标作为相对重点。点。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对重点不是固定不变的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对重点不是固定不变的根
17、据各国自身的经济特点和国际、国内经济环根据各国自身的经济特点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取向的相对重点也有所不同。央银行货币政策取向的相对重点也有所不同。在经济高涨时期,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在经济高涨时期,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首要目标;在经济紧缩时期,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在经济紧缩时期,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就是货币政策的相对重点。就业就是货币政策的相对重点。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货币政策的目标取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也应有所变化。向也应有所变化。在国际收支不平
18、衡、汇率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汇率波动剧烈的情况下,维护汇率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成为中央维护汇率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四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一、中介指标的含义及其标准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它有四个特征 (1)可测性:)可测性:对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进行迅对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进行迅速而精确的测量是对其进行有效监控的前提。速而精确的测量是对其进行有效监控的前提。指标的可测性有两个要求,指标的可测性有两个要求,一方面,中央银行要能够迅速地获取这些指标的准一方面,中央银行要
19、能够迅速地获取这些指标的准确数据;确数据;另一方面,这些指标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另一方面,这些指标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并便于观察、分析和监测。分析和监测。(2)可控性:)可控性: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变量必须是中央银行运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变量必须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金用货币政策工具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金融指标。否则,中央银行就不知道其货币政融指标。否则,中央银行就不知道其货币政策的运用是否适当;而且,即使发现货币政策的运用是否适当;而且,即使发现货币政策运用有误也不能把它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策运用有误也不能把它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来。(3)相关性:)相关性:相关性
20、是指,作为中介指标的变量与最终目标相关性是指,作为中介指标的变量与最终目标之间要有密切联系,作为操作指标的变量与中之间要有密切联系,作为操作指标的变量与中介目标之间也要联系紧密,它们的变动一定要介目标之间也要联系紧密,它们的变动一定要对最终目标或中介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对最终目标或中介目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操作指标可以影响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操作指标可以影响中介目标,通过调节中介指标可以影响最终目标,从而达通过调节中介指标可以影响最终目标,从而达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目的。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目的。(4 4)抗干扰性:)抗干扰性: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作为
21、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准确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且较少受外准确地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否则会影响货币当局决策的来因素的干扰,否则会影响货币当局决策的正确性。正确性。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二、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给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主要有:货币供给量和利率,量和利率,在一定条件下,贷款总量和汇率也可作在一定条件下,贷款总量和汇率也可作为中介指标。为中介指标。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中介指标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中介指标的选择的选择:货币供给量与利率货币供给量与利率中介目标的选择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供给量与利率货币供给量与利
22、率从可测性方面看从可测性方面看,利率似乎比货币供给量更便,利率似乎比货币供给量更便于测量,但能够迅速准确的测得的利率是名义于测量,但能够迅速准确的测得的利率是名义利率,而非预期实际利率;利率,而非预期实际利率;从可控性方面看从可控性方面看,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总量确,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总量确实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也可通过公开市场操实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也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再贴现率,甚至直接规定利率等办法,作、调整再贴现率,甚至直接规定利率等办法,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从相关性来看从相关性来看,货币供给总量和利率对经济活,货币供给总量和利率对经济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何
23、者的影响更大目动都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何者的影响更大目前仍难以计量。前仍难以计量。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选择: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选择:n准备金准备金n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准备金:准备金:n从需求方面看,准备金可分为存款准备金和超从需求方面看,准备金可分为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从供给方面看,可将其分为借入性储额准备;从供给方面看,可将其分为借入性储备和非借入性储备。存款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越备和非借入性储备。存款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越多,其创造信用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多,其创造信用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n以准备金为操作指标,有利于监测政策工具的以准备金为操作指标,有利于监测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并及
24、时调节和控制其方向和力度。调控效果,并及时调节和控制其方向和力度。但在选择哪一个准备金指标为操作指标上也有但在选择哪一个准备金指标为操作指标上也有分歧。货币学派认为应该以准备金总额为控制分歧。货币学派认为应该以准备金总额为控制对象,美联储在到年间是以对象,美联储在到年间是以非借入储备为操作目标的,在年之后非借入储备为操作目标的,在年之后,以借入储备为操作指标。,以借入储备为操作指标。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的。在金基础货币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组成的。在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现金流通比例较高的情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现金流通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控制基础货币比只控制准备金好
25、。况下,控制基础货币比只控制准备金好。在货币乘数一定或者货币乘数可预测的情况下,在货币乘数一定或者货币乘数可预测的情况下,控制住基础货币也就控制住了货币供给量。控制住基础货币也就控制住了货币供给量。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形成的那部分基础货币可控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形成的那部分基础货币可控性较强,而通过再贴现业务和再贷款业务投放性较强,而通过再贴现业务和再贷款业务投放的的基础基础货币的可控性较弱。货币的可控性较弱。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与中介目标的相关性标准:与中介目标的相关性标准:如果理想的如果理想的中介目标是利率,则优先的操作目标将中介目标是利率,则优先的操作目标将是联邦基金利率
26、;如果理想的中介目标是联邦基金利率;如果理想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操作目标应选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量,操作目标应选基础货币这样的储备总量。这样的储备总量。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货币供应量是中介目标,因此操作目标货币供应量是中介目标,因此操作目标应为准备金或基础货币。应为准备金或基础货币。美国美国备注: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备注: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场的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这种利率的变动能够敏感地反映银行之间资金的余缺,美联
27、储瞄准并调节同业间资金的余缺,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和国民经济。以准备金为操作指标以准备金为操作指标有利于监测政策工具调控效果,及时调节和有有利于监测政策工具调控效果,及时调节和有效控制其方向和力度。效控制其方向和力度。1998年我国对存款准备年我国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将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和金制度进行了改革,将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二为一,同时将法定存款准备金备付金
28、账户合二为一,同时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率下调至8%,这样,超额储备就成为中国人,这样,超额储备就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一个主要的操作指标。民银行一个主要的操作指标。基础货币也是我国中央银行现行的操作目标。基础货币也是我国中央银行现行的操作目标。由于我国目前货币乘数相对稳定,因此基础货由于我国目前货币乘数相对稳定,因此基础货币仍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操作指标。币仍是一个相对较好的操作指标。操作目标操作目标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 操作目标操作目标 基础货币基础货币 操作目标操作目标 短期利率短期利率 图16-4 我国1993-2001年货币乘数 季度变动情况 狭义货币乘数狭义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乘
29、数我国我国1994-2001年货币与年货币与 基础货币增长率变动情况基础货币增长率变动情况-1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1994.031994.121995.091996.061997.031997.121998.091999.062000.032000.12货币和准货币货币基础货币%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的工具体系一、货币政策的工具体系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来实现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的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monetary policy instrume
30、nt)是是由中央银行掌握和具体实施的,它的运用可对基由中央银行掌握和具体实施的,它的运用可对基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础货币、银行储备、货币供给量、利率、汇率以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货币政策工具从其操作对象来划分,可分为三类:货币政策工具从其操作对象来划分,可分为三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他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直
31、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其它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央银行主要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央银行主要运用三个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三个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对经济进行调控。对经济进行调控。这三个工具是针对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这三个工具是针对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而不是对特种信用量的控制,所以,的,而不是对特种信用量的控制,所以,我们又将其称之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我们又将其称之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32、the required-reserve policy)含义: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金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融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其按照规定的比例计提并上缴存款地要求其按照规定的比例计提并上缴存款准备金。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准备金。目前,凡是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一般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国家,一般都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流动性保险装置,:流动性保险装置,限制存款创造能力。存款准备金为中央银限制存款创造能力。存款准备金为中央银行提供了稳定的、可预测的储备,便利公
33、行提供了稳定的、可预测的储备,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开市场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优点:平等、力度大、见效快。优点:平等、力度大、见效快。缺点:威力过于巨大缺点:威力过于巨大,缺乏弹性,不,缺乏弹性,不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适合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作用原理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作用原理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policy)再贴现政策的含义再贴现政策的含义: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再贴现贷
34、款的数量,从而对货币供给量得再贴现贷款的数量,从而对货币供给量发生影响。发生影响。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一是再贴现率的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再贴现政策工具作用原理再贴现政策工具作用原理贴现政策的优缺点:贴现政策的优缺点:优点优点:中央银行可以用它来履行最后贷:中央银行可以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避免金融恐慌,可以调节款人的职能,避免金融恐慌,可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贷结构,并可以在一定货币供给量和信贷结构,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在美程度上反映中央银行的政策
35、意图。在美国,贴现窗口主要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国,贴现窗口主要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辅助手段加以运用的。联储通过贴现的辅助手段加以运用的。联储通过贴现贷款为小银行提供安全阀。贷款为小银行提供安全阀。缺点:缺点:发放再贴现贷款投放基础货币的发放再贴现贷款投放基础货币的数量可控性差,再贴现率经常变动会导数量可控性差,再贴现率经常变动会导致公众对中央银行政策的不信任。因此致公众对中央银行政策的不信任。因此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宜经常变动不宜经常变动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s)公开市场操作的含义公开市场操作的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在:是指中央银行
36、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变商业银行等存款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公开市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公开市场操作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是最重要的、场操作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是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有两种基本方式:公开市场操作有两种基本方式:永久性储备调节(总量调节)永久性储备调节(总量调节)指中央银行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在公开市场中根据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在公开市场中单
37、向性地买进或卖出证券使商业银行的储单向性地买进或卖出证券使商业银行的储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增加或减少。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增加或减少。临时性储备调节(结构调节)临时性储备调节(结构调节)指中央银行指中央银行为了消除一些偶然因素对银行储备造成的为了消除一些偶然因素对银行储备造成的影响,通过回购性的操作,使银行储备在影响,通过回购性的操作,使银行储备在短期内得到临时性调节,但不会影响到银短期内得到临时性调节,但不会影响到银行储备的累计总量。行储备的累计总量。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调节基础货币量;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与调节基础货币量;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与准备金政策、贴现政策配
38、合使用提高货币政策的准备金政策、贴现政策配合使用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效果。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工具作用原理公开市场业务政策工具作用原理 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缺点:公开市场操作的优缺点:优点:优点:主动,灵活,准确,可逆转,可主动,灵活,准确,可逆转,可 以迅速实施。以迅速实施。缺点:缺点:技术性很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技术性很强,政策意图的告示作 用较弱;金融市场条件要求高。用较弱;金融市场条件要求高。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某些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而采用的信用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调节工
39、具,主要有: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主要有: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等。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等。消费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consumer credit control):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就不动产以外的是指中央银行对消费者就不动产以外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耐用消费品分期购买或贷款的管理措施,以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以影响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消费过度膨胀时,可对消费信用采取一消费过度膨胀时,可对消费信用采取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如规定分期购买耐些必要的管理措施。如规定分期购买耐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规定消用消费品首期付款的最低限额
40、,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费信贷的最长期限,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securities market credit control):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的交易,规定应支付的保证金比率,以限制用借款购买有支付的保证金比率,以限制用借款购买有价证券的比重。价证券的比重。中央银行规定保证金限额的目的,一方面中央银行规定保证金限额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控制证券市场的信贷资金的需求,是为了控制证券市场的信贷资金的需求,稳定证券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调稳定证券市场价格;另一方面
41、则是为了调节信贷供给结构,通过限制大量资金流入节信贷供给结构,通过限制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市场,使较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和流通证券市场,使较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和流通领域。领域。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real estate credit control):q 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客 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理措施。q 主要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贷款的最长主要规定贷款的最高限额、贷款的最长 期限和第一次付现的最低金额等。采取期限和第一次付现的最低金额等。采取 这些措施的目的主要在于限制房地产投这些措施的目的主要在于限制房地产
42、投 机,抑制房地产泡沫。机,抑制房地产泡沫。优惠利率优惠利率(preferential interest rate)(preferential interest rate):q 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指中央银行对国家拟重点发展的某些 部门、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利率,部门、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利率,以鼓励其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产业结以鼓励其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产业结 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优惠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优惠 利率主要配合国民经济产业政策使用。利率主要配合国民经济产业政策使用。实行优惠利率有两种方式:低贷款利实行优惠利率有两种方式:低贷款利 率,低再贴现率。率
43、,低再贴现率。四、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四、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direct credit control):q 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是指中央银行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命令或其他方式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直接控制。q 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等。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等。2、利率控制、利率控制(interest control):):v规定存贷款利率或最高限额。如:美国在规定存贷款利率或最高限额。如:美国在年
44、的银行法案中就规年的银行法案中就规定了联储有权制定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定了联储有权制定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称之为条例和条例。它规利率上限,称之为条例和条例。它规定活期存款不准付息,定期存款及储蓄存定活期存款不准付息,定期存款及储蓄存款不得超过最高利率限额等。款不得超过最高利率限额等。3、信用配额管理、信用配额管理(credit quota management):v是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和经是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的供求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济发展的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和控制,从而实现其对整用规模加以分配和控制,从而实现其对整个信用
45、规模的控制。个信用规模的控制。4、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liquidity ratio):是指商业银行流动资产与存款的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流动资产与存款的比率.提高流动性比率具有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提高流动性比率具有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作用。但盈利相对减少。险的作用。但盈利相对减少。5、直接干预直接干预(direct intervention):指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指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如对业务经营不当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如对业务经营不当的商业银行拒绝再贴现或采取高于一般利的商业银行拒绝再贴现或采取高于一般利率的惩罚性利率、直接干预商业银行对存率的
46、惩罚性利率、直接干预商业银行对存款的吸收等。款的吸收等。间接信用指导:间接信用指导:包括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包括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间接信用指导的优点是较为灵活,但其发间接信用指导的优点是较为灵活,但其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是否具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系中是否具有较强的地位、较高的威望、和控制信用的足够法律权利和手段。和控制信用的足够法律权利和手段。道义劝告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
47、谈,交流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进行面谈,交流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信息,解释政策意图,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金融机构自动采取相应措施来贯彻中央银行的政策行的政策窗口指导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我国在取消贷款规模和贷款变动数量等。我国在取消贷款规模控制以后,更加注重窗口指导的作用:定控制以后,更加注重窗口指导的作用:定期对国有商业银行下达贷款增量的指导性期对国有商业银行下达贷款增量的指导性计划,引导其贷款规
48、模控制;在计划,引导其贷款规模控制;在年颁发了产业投资指导政策,以指导商业年颁发了产业投资指导政策,以指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向。银行的贷款方向。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时滞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时滞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之后,从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目标之后,从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进行政策操作开始,到实选用一定的政策工具进行政策操作开始,到实现其预期目标之间,所经过的操作变量、中介现其预期目标之间,所经过的操作变量、中介变量到最终目标的逐次传递过程及其作用机制。变量到最终目标的逐次传递过程及其作用机制。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49、:投资支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投资支出渠道;消费支出渠道;国际贸易渠道出渠道;消费支出渠道;国际贸易渠道(一)投资支出渠道(一)投资支出渠道传统的凯恩斯学派十分强调投资在经济传统的凯恩斯学派十分强调投资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因而有关货币政策周期波动中的作用,因而有关货币政策传递机制的早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投传递机制的早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投资支出上。资支出上。关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投资支出主要有关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投资支出主要有四种理论,分别是:利率对投资的效应,四种理论,分别是:利率对投资的效应,托宾的托宾的q理论,信贷观点和非对称信息效理论,信贷观点和非对称信息效应。应。1、利
50、率对投资的效应、利率对投资的效应利率对投资的效应实际上是凯恩斯学派利率对投资的效应实际上是凯恩斯学派的传统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他的主要思的传统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他的主要思想是,货币供给(想是,货币供给(M)的增加会使利率)的增加会使利率(i)下降,利率下降又促使投资()下降,利率下降又促使投资(I)增)增加,投资增加会引起产出(加,投资增加会引起产出(Y)的增长。)的增长。其传递机制是:其传递机制是:M i I Y 这种传递机制可能由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出这种传递机制可能由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出现而被堵塞现而被堵塞。(1)当流动性陷阱出现时,人们预期利率只)当流动性陷阱出现时,人们预期利率只会上升,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