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赣州市 2023 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参考答案2023 年 5 月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4 44 4)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5 56 6 分)分)36(22 分)(1)位置优越,临近港口,交通便利;中国经济发展快,对外联系强,国际、国内消费市场广阔;社会政治稳定,安全有保障;政策利好,营商环境优越;产业基础和产业协作条件好。(答到 4 个方面即可,每点 2 分,共 8 分)(2)产业链式发展利于打造石油化工上下游全产业链一体化,产业联系紧密,产业协作好,效益好;配套物流交通、工程、环保等生产服务一体化,提高区域产业产品竞争力;集约建
2、设,节约土地,减少生产建设成本。(6 分)(3)由北向南分片区布局,污染程度降低;化工区在主导风下风向,生活及服务区位于上风向,减小污染;不同功能区间规划由河流、道路组成的隔离带,相互干扰小;产业集聚,利于集中处理污染物;(8 分)37.(24 分)(1)空间分布不均;南极半岛年平均融化量最大;纬度越低,年平均融化量越大;沿海冰架融化面积大(融化区域多分布于南极半岛及冰盖边缘区域)。(6 分)(2)冰架冰雪收入:积雪、冰盖冰流、冰架底部海水再冻结;(2 分)冰架冰雪支出:冰雪暖化升华、表面融化、冰架底部融化。(2 分)(3)冰架表面融化形成径流,水力压裂形成裂隙(并加深扩大);洋流在冰架底部融
3、化形成底部裂隙(并加深扩大);冰流推动冰架向海延伸;潮汐的运动加剧了冰架的不稳定;冰架(在重力作用、裂隙扩大影响下,)前端最终崩解滑落海洋形成冰山。(10 分)(4)同意,可以减少冰山的形成,减缓海平面上升;减缓冰架的减少,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少冰山的数量,保障海运安全;减慢南极沿海生态剧烈变化,保护沿海生态环境。不同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工程措施只能在短时间、小范围起作用,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性价比低;南极地区生态脆弱,工程施工可能会造成其他生态问题。(4 分,无观点不给分,只有观点无理由不给分)以下选做题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以下选做题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
4、第一题计分。(共(共 1010 分)分)43.影响:盘活土地;增加收入;产业升级。(答 2 点得 4 分)措施:政策保障;资金支持;人员培训;创新项目;宣传推广;设施完善。(6 分)44.卫星跟踪项圈:监测野骆驼的活动范围和迁徙习性;红外相机:监测野骆驼种群数量、种群结构、水源地的利用情况;地面巡护和空中无人机巡护:监测偷猎,非法干扰活动。(6 分)价值:参考野骆驼活动迁徙范围变化,确定保护区范围是否扩大;参考野骆驼种群数量、种群结构、水源地的利用情况确定是否要生态修复,调整保护功能区、增加水源;参考偷猎,非法干扰活动程度,确定是否加大执法巡护力度、设卡控制,宣传及立法。(4 分)题号1234
5、567891011答案ABBACDCDDBA赣州市 2023 届高三年级高考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CBACBCBADADC38.(1)我国 500 强的民营企业中,不少民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超过国家平均水平;重视研发投入,并实现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民营企业众多。(2 分)说明增加研发投入,有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 分)(2)J 公司专注于智能投影和激光电视领域,成为行业龙头,启示专精特新企业要在“专”上做文章,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的某环节或产品。(2 分)细分市场,提升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启示
6、专精特新企业要在“精”上想办法,进行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3 分)在技术、产品及渠道营销方面契合了行业的特性,构建起竞争壁垒,启示专精特新企业要在“特”上动脑筋,使产品和服务具有行业或区域的独特性;(2 分)通过技术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发新产品,启示专精特新企业要在“新”上下功夫,实现自主创新。(3 分)39.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国与他国共享了发展红利和发展机遇,实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同时我国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4 分)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有利于构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7、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4分)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坚持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 分)40.(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发展。(5 分)通过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发展需要选择课题,开拓创新,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应对新挑战,破解社会发展难题,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
8、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5 分)(2)要深入基层,全面把握调查研究理论创新的内容和方法,提高理论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基本理论创新。(2 分)传承古代先贤和老一辈革命家在调查研究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继承传统中创新调查研究基本理论。(3 分)收集研究国外关于调查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在学习借鉴中推进调查研究基本理论创新。(3 分)站稳人民立场,总结人民群众探索的经验,依靠人民群众实现调查研究理论创新。(2 分)(3)坚持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贯的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法宝。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始终坚持并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才能使党和政府坚持“
9、问题导向”,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决策,才能使决策获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进而推动决策的贯彻落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走好群众路线的必修课,使调查研究在正确决策、正确贯彻落实中一以贯之。高三历史高考适应性考试参考答案高三历史高考适应性考试参考答案24.B25.A26.D27.C28.D29.A30.B31.C32.D33.A34.C35.B24.【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各国改革注重依据能力才干选拔人才,一定程度削弱贵族阶层,利于阶层流动,B 项正确。材料没有明确是按照军功授予爵禄,更没有体
10、现两者合一的关系,排除 A 项;材料不能体现国家统一,排除 C 项;D 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2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黄河、汴渠决口,冲坏河堤”,“朝廷征调几十万军队”,“汉平帝亲自巡视并下诏,令沿河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官员”等题干信息,体现出黄河治理规模宏大,并由中央政府主导取得显著成效的特点,得出东汉时期国家有强大的组织能力,故 A 选项正确。B 选项“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C 选项“完善”“体系”在材料中没有充分体现,故排除;D 选项“综合利用”还包括灌溉、运输等,材料只涉及黄河治理,故排除。26.【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涉及宋代放宽茶叶贸易限制和实行
11、间接专卖政策,表明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政策调整,故 D 项正确;A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王朝一直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以农为本,故排除 B 项、C 项。27.【答案】C【解析】材料中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隐含良知,具有道德善性和认识本能,人人都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这就极大地突出了个体道德的自我意识,因而其思想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故 C 项正确。明清的官方哲学是程朱理学,不是阳明心学,故 A 项错误;“僵化”主要指思想凝固不变或走极端,材料中没有反映学说的发展状况,故 B 项错误;“良知”蕴含价值判断的色彩,王阳明强调它是“是非之心”,材料中“明德”等,都体现了对传统道德
12、的重视,故 D 项错误。28.【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地方绅士的风水观念扼杀了“卢鸣韶拟联合传教士开采本县城南王沟山之煤矿”的建议,可以得出社会进步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故 D 项正确。A 选项中的“近代民族工业”从材料中无法判断性质,故排除;“成为社会共识”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排除B 选项;“地方绅士是封建顽固势力的代表”表述无从判断,也不是本题反映的本质,排除C 选项。29【答案】A【解析】材料“时评”的主旨:电报作为各种政治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从侧面反映了武昌起义后政治形势和国内局势变化现状,故 A 项正确。B 项夸大信息,故排除;清政府在 1912年 2 月宣统退位后已结束统治,“清政
13、府和革命派的激烈斗争”表述错误,故排除 C 项;D项“决定意义”错误,故排除。30【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形成于 1927 到 1937 年的土地革命初期,毛泽东颁布的纪律不断完善,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符合当时建立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需要,故选 B 项;初步形成不能表明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立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 1927 年的三湾改编上,排除 A 项;思想建军原则是在古田会议上确定的,排除 C 项;在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 1935 年的遵义会议上,排除 D 项。31.【答案】C【解析】红旗渠修建于 1960-1969 年,我国正
14、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时期,自力更生、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建设热情,C 项正确;1960 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到 1965 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左”倾指导思想得以纠正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B 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D 项。32.【答案】D【解析】材料中“我的职责是记叙人们向我叙说的事情,但相信一切并不是我的责任”,说明希罗多德强调客观记录历史和加强史料辨析的重要性,而且在历史的编写过程中得以体现
15、理性著史,故 D 项正确。A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突出“史料的批判分析与逻辑概括”,未反映“史料搜集”,故排除 B 项;C 项无法判断,故排除。33.【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纯粹的职业性”“保持最高的效率。”“实际管理工作”中,可知文官制度突出事务处理和具体管理的特征,避免受到政党利益和政治局势的影响,政治与管理分离,故 A 项正确。有利国家干预经济发展,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排除 C 项;三权分立制衡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约达到平衡,文官制度未体现权力关系,故排除 D 项。34.【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从小生产到社
16、会主义”“符合苏俄小农经济发展规律的市场经济政策”“把商品交换作为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主要杠杆”这些信息可知,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工农联盟的基础地位,最终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故 C 项正确。“密切城乡关系”只是目的一个方面,而非主要意图,排除 A 项;利用市场关系恢复发展生产力,并非“重建市场经济”,B项错误;D 项与材料不符,故排除。35.【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见,2000 年2015 年以来,代表发达国家的七国集团(G7)的货物贸易总额,包括出口额和进口额,绝对值都在增长的,但其占全球比重却都在下降,因为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加速崛起,故 B 项正确。七国集团的贸易总额,包括出口额和进口额
17、,绝对值都在增长的,A 选项“绝对收益下降”表述错误,故排除;材料体现了七国集团货物贸易总额占比不断下降,从侧面得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占比在不断提升,故 C选项“经济全球化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与材料信息不相符,故排除;七国集团并非区域集团化组织,D 选项错误。41.(25 分)(1)背景:长期统一和政局稳定;统治者休养生息和奖励垦荒政策;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经济繁荣;政府赋税改革或人身控制松弛(明实行一条鞭法、清推行摊丁入亩);马铃薯、甘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传统的“多子多福”思想。(每点 2 分,任答 4 点 8 分)特点:反映救亡图存的愿望;受到社会
18、的关注;受西方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以强国富民为目标;参与学者广、研究领域多。(每点 2 分,任答 2 点 4 分)(2)因素:国家战略建设的需要(强国强军的需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建设的需要);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人口总体结构的变化(老中青人口比例不协调);人口理论研究的深入。(每点 2 分,任答 3 点 7 分)(3)启示: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注重协调好人口增长与资源供给的关系;优化人口结构,保持人口均衡发展;重视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人口理论的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有效依据;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推动社会问题的调解。(每点 2 分,任答 3点 6 分)42.(12
19、 分)示例一论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 分)论述: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抗战历时 14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时最长的战场。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行抗战,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中国战场成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人民也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 分)综上所述,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是消灭日本法西斯军队的主要力量,对彻
20、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 分)示例二论题: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促进。(2 分)论述: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早和历时最长的战场,也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减轻了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压力。同时,中国也积极与反法西斯国家合作,如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等,这极大地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也支持了中国的抗战,如盟国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驼峰航线”的开辟,二战后期,随着苏德战场的结束,苏联对日作战,也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8分)总之,中国军民的抗战有效的配合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影响中国抗
21、日战争进程。(2 分)示例三论题: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 分)论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赢得世界人民的赞誉和尊重,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声望。1943 年,鉴于中国是抗击日本的主要力量,美、英两国愿意立即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他有关权益。治外法权的废除,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并长期斗争的结果,它是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胜利。二战后期,中国参加了开罗会议,参与制定并签署了开罗宣言等反法西斯的国际性文件。1945 年联合国宪章生效,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得到国际上的正式确认。
22、(8 分)总之,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经过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础。(2 分)示例四:中国抗日战争具有双重性质。示例五: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45.(15 分)(1)背景:宋代边防压力大与财政危机(内忧外患);基层治理逐渐削弱;儒学复兴、科举制发展推动士大夫主体意识增强(士大夫的爱国情怀);保甲法的不足;理学发展并深入社会基层。(每点 2 分,任答 3 点 6 分)(2)特点:由士大夫主导,体现其政治需求;以维护国家统治为目的;具有乡村自治色彩;强调礼仪教化;非强制性(属于道德规范,缺乏法律约束);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每点 2
23、分,任答 3 点 5 分)作用:淳化社会风俗;增强社会凝聚力;稳定社会秩序;完善社会治理体制;为后世乡村治理提供借鉴。(每点 2 分,任答 2 点 4 分)46.(15 分)(1)特点: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发动;北约成立 50 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是西方国家实施霸权政策干涉他国内政的行径;西方国家充分利用舆论宣传造势;采取多种措施封锁北约轰炸南联盟等方面信息的新闻报道。(每点 2 分,任答 3 点 6 分)(2)目的:分化、瓦解、弱化南联盟凝聚力,减少战争阻力;强调战争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误导世界舆论;损害南联盟形象,为插手地区事务和争端制造依据;维护西方国家利益,便于推行西式民主和价值观;企图建立以美国为首、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秩序。(每点 3 分,任答 3 点 9 分)47.(15 分)(1)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事业支持;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兴起);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每点 3 分,任答 3 点得 9 分)(2)贡献:领导组织工人运动罢工;推翻北洋军阀在上海的统治;点燃了工农武装暴动的烈火;起草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文件,加强党的建设。(每点 2 分,任答 3 点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