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减法的初步认识属于数与代数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加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是今后学习20以内数的减法的主要认知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这些数的分成|,很多学生还在生活中进行过简单的减法计算|,但学生对减法的含义认识不清|,计算方法也良莠不齐。【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
2、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会减法的意义|,会读、写减法算式|,正确计算10以内的减法。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语言表达以及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体会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10以内的减法是本课教学重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减法的意义是本课的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老师:课件学生:小棒10个、圆片10个、三角形片10个。二、教法与学法指导(一)教法设计数学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教学中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情境教学法。2.直
3、观引导观察法。3.分层练习法。(二)学法指导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渗透以下学习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情境图、观察摆的学具|,从感官上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2.动手操作法。借助直观操作使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3.合作交流法。根据年龄特点|,采用同桌交流的方法|,来训练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三、教学程序设计为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本课安排了4个环节: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2、动手操作|,解决问题|;3、巩固应用|,提升能力|;4、课堂总结|,评价自我。(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播放一分钟的动画片|,是西游记中的一段|,定格在水帘
4、洞前。【这样设计学生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问题出示第一幅和第二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完整的图意以及问题:原来有4只小猴|,跳进洞里1只|,还剩几只?以此来训练学生看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深刻理解减法的含义|,我让学生用摆学具的方法直观地表现出减法|,帮助学生理解。再通过学生操作展示、老师课件展示等一系列方法|,加深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然后教师总结:虽然方法不同|,但都是从4里面去掉1。然后介绍减号|,及算式|,指名说出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再让学生说说怎么算的|,让学生理解算法。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
5、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减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这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并用手势表示去掉|,来充分理解减法的含义|,突出了学习的重点同时也突破了难点。】2.解决第二、三个问题出示第三幅和第四幅图|,学生仔细对比观察|,指名说图意|,提问题|,再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问题来解决。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时|,说明算式的含义和算法。学生互评算法|,对于高级的方法|,教师给予积极地表扬|,引导学生选择最优的方法进行计算。【这部分内容的安排主要是想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选择|,让学生在交流中选出最优的方法。】(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操作性题:课本39页第1题让学生先摆
6、学具|,并让学生看着算式|,边摆边说过程|,最后再填。课本39页第3题让学生照着例子独立完成|,再说说怎样画线。【这两个操作题|,进一步加深对去掉含义的理解。】2. 看图计算题:课本39页第2题让学生先说图意|,并提出问题|,再算出得数。重点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说清小动物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同时巩固减法的含义】3.口算题: 课本39页第4题(四)课堂总结、评价自我【通过回顾总结|,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通过互评、自评|,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的课堂学习确定努力方向。】总之|,本节课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创设情境|,提
7、出问题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总结|,评价自我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关注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筛亮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给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方法|,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处。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中|,初步理解减法意义。四、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力求简洁、清楚|,突出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一目了然|,为后续学习做准备。10以内数的减法4 1 = 3 5 2 =3减 6 3 =3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
8、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
9、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号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