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文档编号:586153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03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新诗的相关知识,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透过诗歌意象,把握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和哲思。 【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2.透过诗歌意象,把握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和哲思。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一起听听一首诗,看哪些同学还记得这是谁的诗。 (播放冰心的成功的花儿音频) 对,这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的诗人冰心的成功的花儿,这首诗短小隽永,蕴含哲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诗

2、五首,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和哲思。 二、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了解新诗的相关知识,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中流露出的作者的感情。 2.品味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 3.透过诗歌意象,把握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和哲思。 学生齐读 第一课时 三、预学展示 课件出示 中国新诗文体知识: 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等。 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霜风呼呼的吹着”等,语言散文化。 在观念上:追求个

3、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 任务一:月夜 1.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2.背景链接 这首诗作于1917年,也是新青年第一次刊登白话诗。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月夜正是这大时代潮流中激起的一朵浪花。

4、这首小诗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诵音频)欣赏诗歌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感受意蕴。 【交流点拨】 总计四句。一、二句均为七字,白话对偶句,但其节拍是“二三二”形式,明显不同于旧体诗七言句的“二二三”模式。第三句较长,大致可分为五个(或六个)节拍,此句可于“树”与“并排”之间分行。第四句五字,是“一二二”的音节停顿,明显不同于五言旧体诗的“二三(细分为二二一或二一二)”常规。 2.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交流点拨】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

5、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二)合作探究 1.试着简要分析这一句诗的写法和作用。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合作探究】 【霜风】突出风的冷凄,给人一种萧索的感受。 【呼呼】【明明】叠词:既描绘出霜风寒月的情境,又增添了诗歌的意蕴。 环境描写:写出了环境的萧森及人物的孤独,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2.如何理解这一句所体现的精神?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合作探究】 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突出“我”独立不倚。写出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五四”时期一代

6、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3.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又何尝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和主旨的理解。 【合作探究】 象征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三)主旨归纳 【交流点拨】 月夜中,诗人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

7、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四)探究写法 1.意境清新,含而不露。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 2.手法多样,语气委婉。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而白描手法的运用,更使诗中“我”显得卓然独立。此外,诗中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

8、 任务二:萧红墓畔口占 1.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2.相关介绍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诵音频)欣赏诗歌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情感 2.初读本诗你有怎样的感受? 【交流点拨】 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

9、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读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 背景链接: 萧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她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人监狱,受尽了折磨。出狱以后

10、,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二)合作探究 1.体会第一句中“六小时”“寂寞”和“长途”三个词语的含义。 【合作探究】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这两个词语是写实,隐指诗人对亡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寂寞”既是诗人奔赴墓地时的心境,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隐指萧红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二者融而为一,构成全诗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调。 2.第二句诗为什么不说“墓畔”而说“头边”? “红山茶”有什么含义? 【合作探究】 不说“墓畔”而说

11、“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还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的复杂感情。 红色的山茶花,如一柄燃烧的火炬,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亦映照出悼者心情的庄严与热烈;山茶花象征着坚忍不拔、不屈不挠,也表达了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此时香港沦陷于敌手,仍处于血雨腥风之中。 3.第三句诗中诗人在等待什么?他为什么说“长夜漫漫”? 【合作探究】 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也可以看作是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 “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以及诗人入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厚情谊的外在原因,也寓意指人生长路艰辛漫漫。 4.第四句诗中的“却”字能否去掉,为

12、什么? 【合作探究】 不能去掉。 一个“却”字,表人天永隔,逝者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一个“却”字,不仅写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亡友此时此地的心境;而且道尽了诗人与亡友天人永隔的生存境遇之感。 (三)探究写法 1.语言简朴、干净,明白如话,而又富于质感。节奏按照诗人内心情感的波澜进行了锤炼,非常协调。 2.在修辞上,隐喻的运用和诗人对人生的洞察结合得非常准确。 第二课时 任务三:断章 1.作者简介 卞(bin)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

13、人。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2.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欣赏诗歌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情感。 (二)合作探究 1.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这些意象一起构筑了什么样的意境?请你找出来。 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八个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营造了优美、温馨的意境。 2.诗歌的意象

14、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合作探究】 画面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画面二: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两个表面看起来互不相关的地址,却因“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 画面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画面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窗子”和“梦”本是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 3.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合作探究】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4.在诗中,人与“风景”的关系是什么? 【合作探究】 人不仅是“风景

15、”(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三)主旨归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交流点拨】 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桥、景、人、窗、月、梦这几个典型意象,通过诗人的调度和安排,让这些毫不相干的事物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构成了既透明清晰又耐人寻味的风物素描,阐释了诗人智慧思考所获得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宇宙万物乃至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处处都存在“相对状态”,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四)写作特色 1.诗歌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2.节奏从容。全

16、诗主要使用三、二字“顿”相间的排列法。 3.诗的主旨兼具朦胧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任务四:风雨吟 1.作者简介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现代诗人。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抗战时期曾任桂林广西日报副刊漓水主编。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专业作家。后任暨南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远帆旗下高歌田园新歌海南颂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2.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芦荻诗选(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十分熟悉。一

17、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短诗。 四、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欣赏诗歌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情感。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描述了怎样的画面? 【交流点拨】 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这首短诗。 诗歌画面:风雨中“大地”仿佛在翻动颠簸,茫茫“郊原”犹如起伏动荡的大海,“房舍”就像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二

18、)合作探究 1.这里的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风雨”“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合作探究】 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 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2.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合作探究】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年轻舵手”,缺乏出海经验。“年轻舵手的心”既有雄心壮志,又不知道如何把握方向。“我”作为

19、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三)主旨归纳 【交流点拨】 风雨吟通过描绘暴风骤雨摧折下大地被淹没的景象,隐喻生活发生重大变故,凸显了在这重大变故面前“我”展现了愿做年轻舵手的决心,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 (四)写作特色 1.诗歌语言简洁、有力,直抒胸臆。 2.使用一些有特征的词,使诗歌的画面感极有气势。 3.运用象征的手法,以丰富的意象,表达情怀。 任务五:统一 1.作者简介 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智利当代著名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13岁开始发表诗

20、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2.背景链接 1949年2月聂鲁达离开智利,经阿根廷去苏联,并到巴黎参加世界和平大会。此后他到过欧、亚、美的许多国家,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并继续从事诗歌创作。19511952年暂居意大利,其间曾到中国访问。1952年8月智利政府撤销对他的通缉令,人民以盛大的集会和游行欢迎他的归来。回国后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完成了很多诗篇。 四、合作探

21、究 (一)整体感知 欣赏诗歌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体会情感。 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一思想的? 【交流点拨】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二)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 “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

22、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 是相同的。 2.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合作探究】 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三)主旨归纳 【交流点拨】 统一是一首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世界的认知:所有的叶、花、果都是一样的,通过对“多”与“

23、一”的关系的论证,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揭示了对立之中存在着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隐喻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也是一样的,表达了诗人致力于人类平等、世界和平统一的理想和信念。 (四)写作特色 这首诗蕴含深刻的哲理,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将深刻的哲理诠释得浅显易懂。例如,作者将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揭示了“多”与“一”看似对立的关系,其本质是统一的哲理,点明主旨。 五、检测练习 同步练习 六、布置作业 结合本课学到的知识,尝试着写一首含有意蕴的短诗。 1.运用象征手法; 2.选定几个意象; 3.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 【课后反思】

24、 这节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五首短诗的内在主旨,将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对“五四”时期以来的白话新诗的对比阅读,受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不足,并没有展开细品,讲解得比较宽泛,学生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见解,收效不大 【备课素材】 短诗五首赏析 月夜赏析 月夜是新诗诞生后的首批成果之一,出现在新青年杂志四卷一号(1918年1月)上。此诗作者沈尹默(18831971)原名沈实,浙江吴兴人,早年留学日本,1913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后来转向旧体诗写作,以旧诗和书法名世。沈尹默五四前后发表新诗共计17首,月夜为他的处女作。这首诗在发表的当

25、时即受到重视,以后的新诗选本多有收录,80年代以后的各种新诗史著均予以很高的评价。 1919年新诗年选(也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部年度诗选集)有一则著名的“愚庵”(康白情)“评语”,认为月夜“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一首散文诗”,且“具新诗的美德”,“其妙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30年代废名在北大讲授新诗,谈到月夜时延续了“新诗的第一首诗”的说法,也认为这首诗“确是新鲜而别致”;他就此评述此诗的作者说“沈尹默氏是旧诗词的作家,然而他的几首新诗反而有着新诗的气息,简直是新诗的一种朝气,因此他的新诗对于以后以迄于今日的新诗说,又可以说是新诗的一点儿古风”。 不过,“愚庵”对此诗的赞誉并未得到普遍认同,如

26、朱自清在1935年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时就没有选月夜,而是选了沈尹默的另一首杰作三弦,这一点与胡适在谈新诗(1919年)一文中的看法是一致的,胡适也赞赏三弦,称它是“新诗中一首最完全的诗”。朱自清说,“愚庵”关于此诗的妙处“我吟咏不出”,他理解“第三行也许说自己的渺小,第四行就不明白。若说的是遗世独立之概,未免不充分况且只有四行诗,要表现两个主要意思也难”。早期较重要的新诗史论著中国新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草川未雨著,1929年),对此诗也只字未提,原因不得而知。 但80年代以后的新诗研究者一致认同了月夜的诗学意义,并重新辨析了月夜的新诗史价值,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孙玉石。在孙玉石主编的中国现代

27、诗导读(1990年)里,他将月夜诠释为“觉醒了的一代人的声音”,并详细地分析了此诗所寄寓的“人格独立的情怀”;他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1999)一著中,更是将此诗推为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的先声,认为“它透露了萌芽形态的象征主义新诗诞生的信息”。有必要指出的是,或许一方面由于作者新诗数量较少,且不占据倡导者和理论家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作者后来转向旧诗与书法,因此月夜的经典性尚未为一般人所觉识。 全诗只有四行,却清晰地勾勒了一幅“月夜”的场景:霜风,月光,高树,“我”,共同构筑了“月夜”的存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物象组合,所透露的诗意消息的确是“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的,意涵的朦胧感增加了这首诗的整体

28、韵味。令人感兴趣的是这四种物象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即前两种物象与后两种物象以及后两种物象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方位关系把诗的时间主题(“月夜”)转化为空间主题。四种物象显然都有所喻指,前两种物象也许只是铺垫性质的,是为了呈现后两种物象;而后两种物象之间的关系更加耐人寻味,“我”与高树主动拉开距离,果真是表明了某种“遗世独立”的人格,抑或某种情感(譬如爱情)态度?值得玩味却不能完全索解。总之,这些关系所传达的意绪、体验全然不同于古典时代的意绪,在一定程度上应和了时代氛围的召唤。 就这首诗的表达方式来说,无疑具有更多不同于古典诗词的特点。很多人注意到了每行句末的“着”字,这的确是此诗在外形上的突出特

29、征。这四个“着”字的恣意铺排,或许是引发诗意的源泉。可以看到,“着”放在每句的尾部,在整体上起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作用;同时,“着”的降调音节显示了某种坚韧和执着,形成了与诗的主题相得益彰的效果。当然,这首诗在句式上的特点,还应与当时的新诗革新运动联系起来予以认识。我们知道,初期新诗完成的重要使命就是把诗的语言从文言转化到白话,这种散文化的白话语言进入诗歌以后,要做到既抵抗文言的侵入,又散发持久的诗意,十分不易。初期新诗所遭遇的最大指责,就在于梁实秋所说的“收入了白话,放走了诗魂”。像“着”这类虚字入诗,在古典诗词里是非常罕见的,而月夜大胆地运用虚字并使之成为主要的结构支撑,显然是为了凸显白话的

30、诗意功能。此外,诗句排列的双行缩进,也破坏了古典诗词的整齐句式,呈现出错落有致的形式感。这是一种表面上自出、散漫,实质蕴藏着深层诗意的诗歌语言。与此相类似的如稍后康白情的和平的春里,其句末虚字(“了”)的运用与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堪称佳作: 遍江北底野色都绿了。 柳也绿了。 麦子也绿了。 细草也绿了。 水也绿了。 鸭尾巴也绿了。 穷人底饿眼儿也绿了。 和平的春里远燃着几团野火。 在诗的体制和规模上,月夜具有后来蜂起的“小诗”的一些特性,即短小、精粹和“集中”(俞平伯语),既遽然迸发,又浑然天成,在一定意义上开启了20年代初的“小诗”运动。这首诗,与同一时期胡适的湖上:“水上一个萤火,/水里一

31、个萤火,/平排着,/轻轻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他们俩儿越飞越近,/渐渐地并作了一个。”以及俞平伯的小诗呈佩弦:“微倦的人,/微红的脸,/微温的风色,/在微茫的街灯影里过去了。”这些都是难得的新诗短制。尤其月夜和湖上,曾被废名称赞为“看来毫不用心,而自有一种以异乎人的美”,超越了初期新诗的浮泛与粗糙。 断章赏析 断章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短短4行,通过诗人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全诗分为两节,恰似并置在一起的两组镜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组镜头摄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第一个镜头中“你”是看风景的主体,到第二镜头里,桥上的“你”就

32、是楼上人眼中的风景,成为看的客体了,主客体位置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两个镜头又构成了另一组并列蒙太奇,是对前一组镜头显示的哲学上的相对性的强化。诗人解释说:“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绝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示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李健吾认为,这首诗着重在“装饰

33、”两个字,认为是“诗人对于人生的解释”,“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究尽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正是这首诗美丽的地方。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表现,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含蓄深沉,颇具情调。 风雨吟赏析 芦荻(原名陈培迪)的创作高峰期是1935年至1940年左右,后来主要编刊物。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

34、,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从动、静

35、关系上看,第一段两行是动,是两个“卷”;第二段是静,是两个“如”。两个比喻的画面感很强。前四行是客体,后两行转向主体。 正是这个主体“我”在结尾的出现,十分突兀,它不仅破坏了诗人在前面苦心营造的风雨如磐的大氛围,也破坏了全诗的语感与节奏。因此后两行,尤其是倒数第二行,是败笔。如果后面两行改成“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匍匐在大地的海上”,会更好些? 另附别种说法: 读这首诗,要读出一幅画面,从对画面的呈现中体味情。当然最先一步还是要关注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海”“舟”“舵手”“忧怀”等等,然后让学生想象出画面并作描绘,这幅画面首先是极有气势的自然景观,其中“卷”字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力,而“海”与

36、“舟”之间的对比(空间、力量等方面),又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及精神冲击。这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也许会是惊恐,也许会是毫无惧意,也许会是赞叹自然神力此一步后,就要结合“舵手”一词了,舵手之于舟的意义,自不待言,于是“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一句,便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这份勇气与责任感会与学生先前的感受形成一种比照,则学生对“风雨”的情感体验自会添上一层刚性。同时,“忧怀”两字也须让学生体会。它揭示出,“我”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自然的风雨,更是社会的、人生的风雨。 当然会有论者认为“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破坏了风雨如磐的氛围,在艺术上是败笔。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这里想

37、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这两句,则本诗至多是一首出色表现了自然景观的诗,可作“题画诗”来看,别无意义;而有了这两句特别是前一句,则使本诗霎时有了强烈情感,并将这种情感有力地传递给我们年轻的“舵手”们。 统一赏析 作者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 1949年2月聂鲁达离开智利,经阿根廷去苏联,并到巴黎参加世界和平大会。此后他到过欧、亚、美的许多国家,积极参加保卫和平运动,并继续从事诗歌创作。19511952年暂居

38、意大利,其间曾到中国访问。1952年8月智利政府撤销对他的通缉令,人民以盛大的集会和游行欢迎他的归来。回国后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生活,完成了很多诗篇。 这首统一通过写自然界花草树木本质的同一性,从而推理出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世界和平统一的向往和追求。 “繁多是个谎言”是个比喻,引人思考,设置了悬念。世间万物各有各的特点,也就呈现出“繁多”的表象,但在作者看来,“繁多”的表象在迷惑,影响着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像谎言一样。“繁多”就本义来看就是种类多,丰富的意思。但自然界就这么简单,所有的叶子、花朵、果实和树木都是相同的,整个大自然是美好的,隐喻着世界上

39、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三六九等之分。世界和平统一,皆为人类之向往。所以说,“繁多是个谎言”。 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就能对所有叶有所认识。”这话言之成理:将零散的事物化整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更清楚的认识,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一句,“花”是美好的,人人喜欢它,它代表美丽、和平。“整片大地”是说整个世界。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整个世界没有战争,人人平等,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表现了诗人为人类和平统一而奋斗的博大胸怀。 这首诗歌以叶、花、果为喻,指出“繁多是个谎言”,揭示了万物皆有共性,和谐统一的道理。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第3课《短诗五首》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