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历年题集及答案(整理)(DOC 17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86915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管理学历年题集及答案(整理)(DOC 1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城市管理学历年题集及答案(整理)(DOC 1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城市管理学历年题集及答案(整理)(DOC 17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城市管理学历年题集及答案(整理)(DOC 17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城市管理学历年题集及答案(整理)(DOC 17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D. 增长型 ()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A伦敦()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C第三次()实行强调控模式。A法国B荷兰C日本D希腊()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D. 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C工业化()是城市环境的根本宗旨。答:以人为本()是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市场运作方式,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买卖排污指标,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主动削减排污量。答:排污权交易()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A英国()是市政体制存在

2、的前提。 D. 市建制体制()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A. 市人民政府 ()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C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C预防()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A撤市(县)设区B撤村设街C人口农转非()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A美国()是20世纪90年代在原有建制市的行政等级中新增加的一个层次,虽然在宪法第30条规定的中国行政区划中并没有这一层次,但在我国市级行政区划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副省级市

3、()细微颗粒物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杀手”。答:煤烟型()行政合理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实清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立法目的。B行政合理原则()属于初级城市发展战略观。B. 需求型C. 供给型D. 资源型 ()尤其是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两级辖区。法定社区()在城市国家机构中处于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A. 市人大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4、。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化水平要达到(D)左右。D60Citistate(城市联盟)是指由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A按政府机构的权力大小,可以将大都市政府分为超城市的和城际的两种类型。B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B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效益原则。即应全面综

5、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三方面的效益。(2)市场调节与计划控制相结合。土地利用规划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开发土地的经济价值,严格受市场调节。规划很大程度上应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由市场引导,规划结果是适应这种引导的结果。同时,土地利用涉及各方面利益,除经济目标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与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须由国家立法、政府方针、政策来控制完成。(3)动态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旧有的规划在一定时间内有指导作用,但从长远看可能会成为有效利用土地的障碍。(4)协调原则。土地利用规划涉及许多复杂部门,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并有

6、效贯彻实施。C城市(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C城市边缘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成因中,(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C城市财政管理的具有公共性和(地方性)的性质。C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ABCD)A预算管理B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C税收管理D预算外资金管理C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市政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城市成长管理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C城市出现在( )。D. 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C城市的

7、(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C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C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2、战略愿景,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3、重点战略,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5、战略反馈。C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哪些内容?答

8、:(1)战略依据,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 (2)战略愿景,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3)重点战略,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5)战略反馈。C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包括(ABCD)。A范围经济B可持续发展理论C规模经济D集聚经济C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

9、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C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ABCDE)组成。A战略措施B战略反馈C重点战略D战略愿景E战略依据C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BCD)和获取。A优劣机威分析方法B竞争合作分析方法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D历史分析方法C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 A. 系统分析方法B.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 综合分析方法D.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C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2、协助制订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

10、指标;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C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是什么?答:1、综合性,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它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2、法治性、政策性,城市规划既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是组织合理的生产、

11、生活环境的手段,涉及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众多部门。特别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3、地方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其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同时,规划的实施要依靠城市政府的筹划和广大城市居民的共同努力;4、长期性、经常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要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见性;5、实践性,城市规划的实践性,首先在于它的基本目的是为城市建设服务,规划方案要充分反映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和要求,有很强的现实

12、性。其次是按规划进行建设是实现规划的唯一途径,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最后,城市规划的实践性还在于其可实施性,应当在规划编制时,考虑城市的财力和能力,不能盲目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要注意城市规划自身的弹性。C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哪些特点?答:(1)综合性;(2)法治性、政策性;(3)地方性;(4)长期性、经常性;(5)实践性。C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C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答:(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2)农业

13、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C城市化浪潮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C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C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C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AC)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A行政手段C经济手段C城市环境的特征是(ABCD)A脆弱性B开放性C人为性D复合性C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二是城市的环境

14、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以上三层涵义中第一、第二层涵义强调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统筹安排,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环境保护管理本身的规划需要全面综合考虑。2、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环境而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废弃物中大多含有未被充分利用的有用资源,

15、对其回收利用对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是一举两得。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城市环境一旦污染便很难恢复,因此保护环境应以预防为主,但预防不可能完全避免污染,对已经存在的污染必须治理,因此要防治结合。4、“三同时”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这一原则我国早在1973年便正式做出规定,这是我国在环境管理中防止污染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防止污染的重要制度之一。5、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体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职责。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仅靠政府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全社会成员增强环保意识

16、、积极参与才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6、污染者负担原则,指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所承担。这一原则自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污染者负担原则在法律上一般表现为三种方式:征收排污费或多种形式的污染税,赔偿损失,罚款。其中被广泛采用的是“排污收费制度”。我国参照这一原则,在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具体原则,以明确污染者的责任。除了上述原则以外,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还应始终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C城市环境管理的内容有哪些?答:1、城市环境的国家标准管理,具体管理内容包括:(1)污染物控制

17、指标管理;(2)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它包括对污染物和污染源两方面的控制管理;(3)城市环境总量结构控制管理2、制定城市环境发展战略;3、城市环境规划管理;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C城市环境管理的制度有哪些?答:1、预防方面的制度,包括环境监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2、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排污收费赔偿制度、谁污染谁治理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奖励制度;3、监督方面的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对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规定必须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确保责任范围内的环境质量符合要求。4、排污检查制度,环保部门有权对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其是否遵守

18、排污许可证的规定。C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C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ABCD)。A谁污染谁治理制度B排污权交易制度C奖励制度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C城市环境具有( )的特征。A. 脆弱性B. 开放性C. 人为性D. 复合性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是什么?答:1、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3、广开渠道,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资金来源;4、加强政府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领导。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指在

19、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C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是(ABCD)。A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B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C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D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C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的特性。A. 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

20、部性B. 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C. 经营 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D. 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C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CD)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C城市经济管理就是城市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取得最大的城市效益。C城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经济责任制的运用,调整城市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C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比,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城市经济是一种集聚性、综合性的经济。C城市居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宣传宪

21、法、法律、法规及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2、办理本居住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3、调解民间纠纷;4、协助维护社会治安;5、协助政府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工作;6、沟通政府与居民之间的联系;7、搞好社区服务;8、加强民族团结;9、管理居民委员会的财产。C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益处有哪些?答:1、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壁垒消除,加快要素自由流通,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也有利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的有效配置;2、市场一体化会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各城市有更大的可能获得规模经济,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3、一体化意味着城市内部竞争激化,迫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发利用新技术、提

22、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又反过来会提升区域竞争力;4、各城市在一体化的信息平台上更有利于研发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增多,创新的成功率提高,产生分割状态下所不能得到的效果;5、各城市以综合的力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来加强和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关系,更有利于融入国际市场;6、一体化使各城市对区域培养出归属感,进而凝成一种合力,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7、一体化的区域把全球市场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从而提升本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8、协调发展能使区域在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取得平衡,维持地区的持续竞争力和魅力。C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是

23、指由于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城市人口增长,它一般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与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小有关。C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3、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4、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5、制定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C城市人口管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1)树立人口意识,贯彻基本国策;(2)正确选择城市人口增长途径;(3)做好人口普查和人口预测工作;(4)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5)制定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C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C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

24、括( )。A. 社区成员B. 社团性组织C. 企事业组织D. 行政性组织 C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A社区成员B社团性组织C企事业组织D行政性组织C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C城市社区具有哪些特点?答:1、城市中被道路所环绕的居住地段为其地域,这一地域边界较为确定,范围较小;2、社区的人群规模大、密度高、异质性较强;3、公共设施较齐全,能够承担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

25、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4、社区内社会组织结构复杂,经济、文化发达,人们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有较强的归同感。C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C城市事故灾难的处理原则是什么?答:1、积极疏散救治,减少人员伤亡;2、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3、积极努力创造安全空间,减少事故隐患。C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 )。A.生活质量指标B.生态环境指标C.社会进步指标D.经济发展指标C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C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是什么?答:城市信誉

26、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即使危机事件和谣言立即打住,不能令其再发展,并着手调查处理危机事件。其次,保障在突发性事件中,必须也只能有一个权威声音。政府恰恰可以承担这个角色,它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也最终会导致其他小道消息“闭嘴”。作为传播主体的政府与具有最大传播效果的大众传媒这一主流传播渠道的结合,则是政府传达声音的最佳选择。C城市营销:是指把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C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

27、( )。A. 产品B. 城市营销主体C. 目标市场需求D. 目标市场 C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A产品B城市营销主体C目标市场需求D目标市场C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年。C. 20C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C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点是什么?答: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完全消灭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城乡的绝对融合。这种观点实质上就是将城乡一体化引向了“城乡一样化”,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因为城市和乡村这两种社区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其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只要这些方面存在着差别,城乡差别就不可能消失。同

28、时,城乡一体化并不会导致城乡的“低层次平衡发展”和“平均主义”,它不是降低城市的地位,而是将乡村的地位加以适当提高,使其在市场体制下处于与城市同等的竞争地位。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间各要素的融合、贯通,但并不排斥差别,相反,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将差别转化为各自的特色,这将有利于形成城乡系统的高层次协调发展。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系统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过程,同时又是这一过程的战略目标。农村的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的辐射,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一体化的

29、动力所在。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市场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有利渠道。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是二元结构转换、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各种体制束缚,以市场体制为契机,在原有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基础上,构建城乡统一市场。这将是一个市场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它既包括产品市场,又包括要素市场。通过统一的市场体系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要素,并得到优化组合,从而为实现城乡全面贯通、走向一体奠定坚实的基础。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从人本主义角度讲,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其自身各方

30、面需要服务的,城乡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自然在协调基础上的自我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环境,同时要有利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的素质,使其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从而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C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是什么?答: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束缚。随着二元结构的转换,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城乡间最重要的联

31、系机制。因此,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混沌对立隔离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心将逐渐由城市转向了城市乡村地域,城乡系统也将趋向统一融合。对城乡这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不应将各亚系统分别对待,必须重视整体综合。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他系统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就必须以城

32、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城乡间的顺利贯通。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我国目前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要保持城乡这一复杂巨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

33、重在疏导和分流。C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C城中村产生原因主要有:(ABCD)。A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B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C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D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C城中村的成因是什么?答:1、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2、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3、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4、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C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第一原则是迅速地阻绝传染,将可能发生的危机尽可能缩小。

34、其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还要注重对公众的实时传播,即时准确的公示信息是避免猜测、恐慌的最佳方案。C处理突发事件时,如何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答:1、宣传教育;2、准备预案;3、构建预警机制,推行公示措施;4、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使官、产、学、民、媒之间的信息传递通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彻做到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快、准、齐、实”四个要点:C传统的封闭式城市发展思路的不足有哪些?答:1、未能突破行政区隔的束缚严重限制城市发展;2未能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的相关利益主体;3、强调城市自身发展的影响。C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商品交换)功能的人类定居点。C

35、从城市社区起源基础、产业和功能的不同出发,城市社区可以分为( )。A. 职业型社区D. 居住型社区C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可以划分为( )。A. 自然社区B. 功能社区C. 法定社区C从问题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协调问题可以分为(AD)。A纵向协调D横向协调D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区域协调的内容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当前我国区域协调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为了避免在城市与周边地区展开恶性竞争,导致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需要在产业方面进行协调,即包括各城市在产业上如何进行分工合作,如何在产业政策上进行

36、衔接以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实力等内容。2、环境的治理与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公共性,各个主体(城市或区域)在利用生态资源时都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全社会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建立良好的补偿机制,需要在各个主体间进行协调。而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等虽然可能只位于某局部地区,但却是整个区域的共有资源,需要共同努力进行保护。3、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和共享,在交通和通讯联系日益发达的条件下,许多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可能服务半径已经超出城市或区域的范围。而且,所有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都是有一定的“规模门槛”约束的。如果允许各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自己的属地范围内

37、都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将降低设施的利用效率,造成成本的上升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需要在大型公共设施建设上进行协调,形成功能互补、共同享用的公共设施体系。此外,由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跨地界性,对于区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的整体系统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各城市范围内自行规划建设的设施的衔接变得十分重要。唯如此才能大大提高设施的整体运行效率。4、共同的行为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规则经济。只有制定一套公平公正、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才能界定和约束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选择,保证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目前区域协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土地的“零地价”出让、污染排放、设施建设标准不一造成难以彼此衔接

38、等,很大程度上都缘于缺乏一个明确的指导和约束各地方政府的行为标准和准则,而这是区域协调机构的最重要职能。5、区域整体形象塑造与创新网络构建,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要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需要各个城市结成同盟,以一个整体参与对外合作交流和竞争,同时也需要以一个整体进行宣传和推介自己。塑造区域的整体形象,既是提高区域的影响力,也是增强区域内各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此外,影响区域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在于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的培育,而这依赖于一个高效的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而不能单靠个别城市的发展。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的培育取决于区域

39、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最终是建立在整个区域的文化建设和人文精神造就的基础上,这是培育区域长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D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因素包括( )。A. 政府的低效率B. 政府赤字问题C. 政府的自我扩张倾向D. 政府的行为动机D对于反应而言,留有足够的“预备队”是十分关键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D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ABCD)的构架体系。A保障系统B执行系统C信息系统D决策系统D对执行系统而言,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执行的敏捷性程度,而这一点又必须以信息系统的完备和信息渠道的顺畅息息相关。F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ABCD)A、

40、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C、“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F非政府区域协调机构分为综合功能的协调机构与单一功能的协调机构两种类型。G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B)左右,发展速度很快;B30%70%G根据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规定,除(ABD),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各个部门一律不能设定行政许可。A国务院B省一级人民政府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G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B)以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直至达到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B30%G根据我

41、国近年来的情况,城市人口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 )。A. 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B. 文化结构的高层化发展趋势C. 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D. 城市人口红利效应正趋于减低G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条件为(ABD)。A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B居住在市区内D具有本市户口G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化发展,使市政的概念逐渐突出并独立出来。G公共紧急状态是指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G供给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观主要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初叶至20世纪中叶的阶段,强调不断提升城市的生产能力,包括工业产品、有形服务等多方面,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

42、力。G古代城市的市政与“乡政”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一种(城乡合治)的体制。G关于社区的管理,国外主要的组织管理模式是( )。B. 混合型C. 政府主导型D. 自治型 J近代城市规划始于( )。C. 法国H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H环境污染末端治理的局限是什么?答:1、传统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做法,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2、末端治理随着污染物减少而成本越来越高,它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3、由末端治理而形成的环保市场产生虚假的和恶性的经济效益;4、末端治理趋向于加强而不是减弱已有的技术体系,从而牺牲了真正的技术革新;5、末端治

43、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去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6、末端治理没有提供全面的看法,而是造成环境与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内部各领域间的隔阂;7、末端治理阻碍发展中国家直接进入更为现代化的经济方式,加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发达国家的依赖。J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ABCD)。A齐B实C准D快J简述描述城市人口特征的指标。答:1、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数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数,包括常住人口数量和流动人口数量;2、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密度是指城市用地范围内或城市区域内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常用人/平方千米或人公顷等来表示;3、城市人口分布,城市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状况,它涉及

44、城市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规划和增值等要素;4、城市人口性别比例,城市人口性别比例是指城市中人口总数或某个年龄段中男性与女性的人口比例;5、城市人口年龄比例,城市人口年龄比例是指在城市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段人口分别占城市人口总人口数的比例;6、城市人口职业结构,城市人口职业结构是指城市劳动人口在各社会部门所占的比例,即各部门的职工或劳动人员占城市在职人口总数的比例。J将个人利益表达纳入(规范化)渠道,避免非正式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创新市民利益表达方式的重要方面。J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结构发生的变化是什么?答:1、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2、文化结构的高文化发展趋势;3、就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J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J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BD)。B信息不对称问题D自然垄断J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城市管理学历年题集及答案(整理)(DOC 17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