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1)填空。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_的事,说明翠鸟_的特点。(2)用横线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候_ 锋利_(4)仔细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_。
2、 【答案】 (1)扑鱼;锐利的眼睛、速度快(2)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3)等待;锐利(4)锐利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2)、(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故答案为:(1)扑鱼;锐利的眼睛、速度快(2)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3)等待;锐利(4)锐利【点评】(1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2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形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
4、,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_ 凶猛_ 镇静_(2)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远处天空中的云朵像是大海里翻起的几朵浪花。(3)请用波浪线画出第自然段里表示时间的词语。 (4)第自然段说明火烧云的特点是_。 (5)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_手法,说明了火烧云_的特点。 【答案】 (1)清晰;
5、温顺;慌乱(2)不是;是(3)一会儿、两三秒钟(4)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5)排比;颜色变化很多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天空中的云朵(本体)比作大海里翻起的几朵浪花(喻体)。 (3)此题较容易解
6、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连用三个以上(一会儿)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突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很多。 故答案为:(1)清晰、温顺、慌乱 (2)不是;是 (3)一会儿、两三秒钟 (4)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很多。(5)排比、形状变化很多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
7、题考查对时间词语的掌握。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1)这段话主要写火烧云_变化极多,却不用一个“变”字,而是用了四一会儿”,这样不仅突出了火烧云的_,而且强调了_。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 (3)模仿以上词语写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_。 (4)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
8、一起,多美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一下吗? 【答案】 (1)颜色;颜色多;变化快(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鹅黄(4)绚丽多彩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寻找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4)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选择其一即可。 故答案为:(1)颜色颜色多
9、变化快;(2)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3)鹅黄;(4)绚丽多彩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4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完成小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i i)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
10、儿全展开了,露出嫩(nn ln)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关。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挨_(i i)挨挤挤 嫩_(nn ln)黄色(2)文中写了白荷花的_种姿态。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荷花的姿态十分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荷叶的颜色是碧绿色,形状像一个大圆盘。“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写出了荷花残败的生命力。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时要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4)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
11、5)欣赏千姿百态的荷花,会让人沉醉,产生奇妙的联想。如果你变成了一朵荷花,哪只小动物会过来跟你打招呼,告诉你什么呢? 【答案】(1)i;nn(2)三;优美(3)对错对(4)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擦玻璃。(5)鱼儿游过去,告诉我夏日游泳的畅快。 【解析】【分析】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
12、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从三个(有的)可知,文中写了白荷花的三种姿态。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荷花的姿态十分优美。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大胆想象,敢于去想,当然还要合乎情理。故答案为:i;nn;三;优美;对;错;对;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
13、的擦玻璃。鱼儿游过去,告诉我夏日游泳的畅快。【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此题考查想像和语言表达能力。5阅读荷花片段,完成下面各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
14、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1)照样子,写词语。 挨挨挤挤(AABB)、_、_、_(2)第一自然段中第_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 (3)作者细致观察了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按荷花开放的程度排序,填序号。 _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_花瓣儿全展开了。_还是花骨朵儿。【答案】 (1)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蹦蹦跳跳、轰轰烈烈)(2)2;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3)三;2;3;1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
15、出的词语“挨挨挤挤”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明明白白、星星点点、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蹦蹦跳跳、轰轰烈烈)(2)2、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 (3)三、2、3、1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 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6、 走在回家的路上桂文亚 有一年暑假,我们每天上午到学校补习,下课后,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玩“闭着眼睛走路”的游戏。 我仰着脸,闭着眼,让太阳暖烘烘地晒着。这时候,眼前是一片猩红,而这一大片猩红里,又出现了一个会跑的小黑点,我闭着眼睛“看”着这个小黑点,小黑点开始逃走,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我觉得自己快要跌倒了,赶快睁开眼睛,哈!直直的一条路,被我走歪了。 我试着把手平平地向左右两边伸齐,假装自己像马戏团里的小丑一样正走着高空钢索,一头披着乱发的大狮子正张着嘴,等着我掉进它的嘴里,当作美味午餐我想得紧张悬疑,眼见大狮子吃不到又香又嫩的小人肉了,脚下忽然一阵
17、踉跄,不好!我跌进了什么黑洞,怎么软绵绵湿漉漉的? 原来,我闯进了一堆绿油油的秧田里!老天,我的鞋子!我叫了起来,鞋子陷进了烂泥里,失踪了!我焦急地弯下身子,用手在浑浊的泥水里摸,摸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1)在短文中找出ABB式词语,积累下来。 (2)“我”是怎样闭着眼睛,追眼前的小黑点的?请把相关的句子用“_”画出来。 (3)“我”假装自己在走高空钢索时,想象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用通顺的话写一写。 【答案】 (1)暖烘烘、软绵绵、湿漉漉、绿油油(2)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3)“我”想象一头大狮子想要吃“我”,结果“我”走进了秧田里,丢了鞋子。 【解析】
18、【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题干要求找ABB式结构的词语,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暖烘烘、软绵绵、湿漉漉、绿油油(2)我追着它,一会儿追到上面,一会儿追到下面,脚步也开始加快。(3)“我”想象一头大狮子想要吃“我”,结果“我”走进了秧田里,丢了鞋子。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
19、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7【答案】 (1)形容人很有才学。;学识渊博的人士。(2)用铲子铲掉;用火烧;撒石灰;挖掉根(3)C;C(4)杂草;庄稼(5)示例:这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就是我想要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我想你们现在应该已经明白了。 【解析】【分析】(1)满腹经纶,意思是形容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饱学之士,意思是指学识渊博的人。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2)阅读可知,弟子们除草的方法是用工具单纯对付这些杂草,而哲学家是不会满意的。 (3)哲学家是含蓄的,
20、并没直接指出除草的方法,因为感悟需要通过自己的心灵和眼睛去发现。实践出真知,就是这个道理。 (4)把灵魂比作旷野是一种比喻说法,因为都很宽广;那么,纷扰,就像干扰禾苗的杂草,而庄稼就是需要培养的美德。 (5)哲学家会用眼前的事实告诉大家除草的方法。他会含蓄地说,让长满谷子的田野给大家上一课好了。 故答案为:(1)形容人很有才学;学识渊博的人士。(2)用铲子铲掉、用火烧、撒石灰、挖掉根;(3)C、C;(4)杂草、庄稼;(5) 示例:这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就是我想要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我想你们现在应该已经明白了。【点评】(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以筛选出词语的语境意义,也就是说词
21、语有很多义项,但在具体语境中只有一个意思。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提问,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提取出关键词即可作答。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根据题目,可以揣摩哲学家的心理是想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来感悟道理。 (4)本题考查对词语语比喻义的理解。把灵魂比作旷野,那么野草和庄稼分别代表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5)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哲学家给学生更多的是思考。感悟,自己去发现总结。所以哲学家来与不来都是一样的效果。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温暖旅店 “啊?这就是温暖旅店的入口?”一个又像山又像岩石般的庞然大物挡在了达达面前,形成了一个隧道,隧道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可入口处却清清
22、楚楚地写着“温暖旅店”四个大字。 隧道里面黑得什么也看不见。“哇!”达达的眼前突然一亮,他吃惊得吞了一口口水。只见一棵大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拖鞋。红的、蓝的、绿的、黄的、粉红的,还有小花的和条纹的。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这简直就是一棵盛开着拖鞋花的大树。“原来这就是温暖旅店啊!真漂亮!” 达达站直了身子,弯下腰,一会儿又跳起来,瞧了瞧拖鞋的里边。睡鼠、蝙蝠、青蛙、乌龟、蜗牛,还有成群的瓢虫都在里面冬眠、睡觉。达达左右看了一圈,发现一只小狐狸的头顶上方写着“接待处”三个字。小狐狸看了达达一眼,说:“实在对不起,这里没有合适你身材的拖鞋。”“不,我不是来冬眠的。”达达赶忙说,“瞧,那是我家的拖鞋,我是
23、来要回拖鞋的。”“哦,那更对不起了,那个拖鞋已经被最后一个客人订走了。它正在里面睡觉呢。” 达达家的拖鞋里睡着小松鼠,它蜷着身子,睡得正香。达达说,“算了,拖鞋我不要了。可是,我要怎么才能回去呢?”听达达这么一说,小狐狸赶紧告诉了达达旅店的出口,帮他打开了房门。(1)达达是怎样进入“温暖旅店”的?请你把他的路线写出来或者画出来。 (2)“温暖旅店”实际上是( ) A.一座房子B.一棵挂满拖鞋的大树C.一棵大树D.一间旅店(3)“温暖旅店”的顾客是谁?除了短文中提到的,你觉得还可能有谁? (4)达达为什么又不要自己家的拖鞋了?从这里你可以看出达达是个怎样的孩子? 【答案】 (1)大大的洞口黑黑的
24、隧道温暖旅店(2)B(3)冬眠或睡觉的动物。我觉得还可能有熊猫、黑熊。(4)因为达达看到有小松鼠在里面睡觉,从这里可以看出达达是个善良的孩子。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对进入“温暖旅店”的路线。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大大的洞口、黑黑的隧道、温暖旅店(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由第三自然段可知,“温暖旅店”的顾客是冬眠或睡觉的动物。我觉得还可能有熊猫、黑熊。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
25、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达达不要自己家的拖鞋了,因为达达看到有小松鼠在里面睡觉,从这里可以看出达达是个善良的孩子。 故答案为:(1)大大的洞口黑黑的隧道温暖旅店 (2)B(3)冬眠或睡觉的动物。我觉得还可能有熊猫、黑熊。 (4)因为达达看到有小松鼠在里面睡觉,从这里可以看出达达是个善良的孩子。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进入“温暖旅店”路线的把握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还魂草 走进大巴山密密的桷(fu)栋(li)树林,湿润的沃土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落叶,从叶
26、缝间筛下的光斑,印在落叶上,像圆圆的邮戳,我们扒开落叶,便会在青青的苔藓上找到还魂草。 还魂草茎细如线,叶如花瓣,草叶像盛开的花儿。我们拔起它,抖去泥沙,晾干后收藏起来。老人拿它泡茶喝,能明目强身,我们拿它当书签,送给好朋友。 还魂草真能还魂吗?每当我看书累了,便把还魂草从书页中取出,放进盛满清水的杯中,立刻,干细的茎徐徐伸直,干枯的叶缓缓伸开,就显得那么嫩绿,那么鲜活。还魂草的生命力是多么旺盛! 从海外回来的爷爷,每次离家的时候,都要带一束还魂草,他说,还魂草系着他的魂儿,就像故乡系着他的梦。(1)查字典给划线字的读音,再把拼音抄写在横线上。 _还魂草邮戳(2)短文告诉我们在大巴山的_里,_
27、下面,_上,可以找到还魂草。 (3)还魂草能“还魂”,指的是它_。 (4)从短文最后一段可以看出,爷爷_。 【答案】 (1)hun;chu(2)桷栎树林;落叶;苔藓(3)有强烈的生命力(4)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考查对最后一段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hun、chu (2)桷栎树林、落叶
28、、苔藓 (3)有强烈的生命力 (4)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全文来理解,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10类文阅读。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
29、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的铁笔烙烫。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
30、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需要用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_ “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_“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_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_【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31、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画: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2)河南南阳 烙花 烫花 火笔画 摄氏三百至八百(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