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跳水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的层次。3.学习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5.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抓住文中重
2、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教学难点】: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1.板书:跳水2.同学们,看到这个词语,你都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的题目就是“跳水”。文章的作者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4.
3、看到这个题目,你肯定有很多问题要提出来,谁先来说说?(学生发言。)5.教师归纳。(1)谁跳水?(2)为什么跳水?(3)他在什么情况下跳的水?(4)经过怎样?(5)结果又如何等。6.引导阅读:下面我们就从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方面来了解这个故事,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自学生字新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读不懂的句子。3.再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熟读通顺。4.检查自学情况。交流字、词的掌握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
4、确的字音。(3)理解词语。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把不理解意思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读书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只顽皮的猴子在船上蹦来蹦去,成为了水手们的笑料。它越发放肆,摘掉了船长儿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孩子恼羞成怒,追了上去,一直到了桅杆顶上的横木上。他虽然取得了帽子,但也把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一失足就会摔到甲板上,落个粉身碎骨,即使不失足,也难以转身走回。在场所有人都提心吊胆,为孩子处境担忧。孩子的父亲船长用枪“逼”着孩子跳水。最后,孩子得救了。
5、)2.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3.在课文中标画出故事中有哪些角色,简单说明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水手们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发生了危险,船长要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孩子得救了。)(水手们拿猴子取乐 猴子逗孩子 孩子追猴子,发生了危险 船长要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4.用简单的语言说说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1)起因:帆船上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一只猴子十分放肆。(2)发展: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3)高潮: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4)结局: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四、指导书写生字。1.课件出示文中的会写字,指导学生观察
6、字形,观察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了解生字的结构。2.学生练习书写。3.投影展示学生习字,师生评议。五、作业设计:读读课文,把课文多次描写水手的句子标注出来,说说它们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第二课时一、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3.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指导朗读。二、再读课文,探究初成。1.提出问题:(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2.学生自由读书,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悟。3.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收获,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汇报交流。三、细读
7、感悟,深入探究。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1)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爬上桅杆?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a.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b.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反而“笑的声音更大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
8、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议一议: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指导朗读,读出猴子的调皮,读出水手们的快乐,读出孩子的生气。(2)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孩子为什么爬上桅杆?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
9、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读一读,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区分“气急了”与“气极了”(“气急了”指因生气而着急了;“气极了”指气愤到了极点。)感受孩子“气极了”的心情,体会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的原因。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猴子的调皮,在朗读中表现出孩子的“气极了”。2.从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的句段,旁批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和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
10、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水手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从孩子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从孩子所处的位置能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4)指导交流: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孩子处境的危险吗?(
11、万分危急、迫在眉睫、千钧一发、危在旦夕)(5)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读出水手们的紧张。(6)拓展交流:假如此时你就是甲板上的一名水手,你的心情会怎样?你想救孩子吗?你想用什么办法来救孩子?(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在甲板上铺上厚厚的被褥;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飞机;让水手爬上桅杆去救孩子)(7)小组交流:逐个分析以上提出的办法,看哪个办法既能赢得时间,又能救下孩子。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或厚厚的被褥:孩子掉下时不一定能落在预估的位置不可行。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位置预估不一定正确,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位置预估准确,从那么高的地方掉
12、下来,不一定能接住。不可行。找直升飞机:时间不允许。不可行。让水手爬上桅杆去救孩子:由于位置特殊,这种办法成功的希望太渺小。不可行。3.就在我们积极地寻求救孩子的办法时,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他会怎么做?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1)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
13、,命令他跳水?(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船长的儿子肯定水性好,淹不死;因为水有浮力,往水里跳不会摔死;船上有水性很好的水手可以救助;节约时间(3)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船长的什么品质?(沉着冷静、机智果断)(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船长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在朗读中表达出对船长的敬佩之情。4.“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段话中的“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已经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5.“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此时此
14、刻你最想对甲板上的谁说几句话?最想说什么话?(学生自由发言。)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通读全文。2.学习课文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要学习船长遇事,沉着冷静,不要束手无策,要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3.孩子得救了,而那只调皮的猴子还在桅杆的顶端,它会有怎样的结局呢?课后,请大家以猴子的结局为题给跳水写续篇。【教学反思】跳水一课记叙了发生在一艘环游世界归来的帆船上的惊险故事。课文情节曲折,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几个过程:船员逗猴子,猴子放肆起来;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孩子为拿到帽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生命危险;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把孩子救上船。一、教学效果1.逆向溯
15、源,层层深入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激发兴趣。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到底是谁跳水?他为什么跳水?(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由于孩子当时处境十分危险,船长用枪逼他跳的水。)追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当时孩子处境危险?(学生抓住“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只要就”“即使也”“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等重点词句分析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出示插图,展开讨论:为什么说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引导学生观察,猴子挂帽子时的动作和孩子取帽子时的样子体会他根本不可能拿到帽子,再加上他当时已吓得心惊胆战,两腿发抖,随时都可能“直摔到甲板上”;退一步讲,横木那么细,他又没有任何辅助物,
16、就是他拿到了帽子,也还是一样的结果。指导朗读,体会情境。引导:孩子的处境太危险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也都绷得紧紧的,那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当时那紧张的气氛吗?(学生朗读)谁还能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来形容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学生自由说)二、成功之处1.设身处地地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让学生说说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么想的?学生从而想到:孩子掉在甲板上,必死无疑;跳入海中,虽有危险,但有海水,还有生还的希望。用枪逼孩子跳水,是不让他因惧怕而犹豫,因犹豫而拖延时间,拖延时间,有可能掉在甲板上,就意味着死亡。读到这,我们不得不对船长的机智和果敢产生敬佩之情。2.想象故事的结尾
17、。 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说说从故事中获得的一些有益的启示。孩子得救后,船长、水手、孩子可能会说什么。学生有的说,水手会说:“累死我了,还好救上来了”。有的说,船长会说:“一个帽子拿走了不就算了,有这么重要吗?”有的说,孩子会说:“爸爸,我以后再也不敢了。”还有的说,孩子会说:“爸爸,我要学游泳。”从而体会到文中蕴含的道理。三、不足之处在“自主读识”“检测词语”环节,在检测课文词语时相机教学多音字“咽”,此处我只是进行了口头教学,没有把多音字呈现在ppt上,也没有进行板书。在让学生朗读孩子处境危险时,虽然也找了几个同学读,但是有的地方读得感情不到位,没有充分表达出作者所描写的那种情况紧急处境危
18、险。忽略了引导学生体会事情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的。四、改进措施针对以上不足,我想可以:1.提前把它显示出来,学生掌握得会更加扎实。2.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去引导一下,如当一个学生读得不到位,根据学生回答出的感受,教师可以引导:老师听出来了,水手们真紧张!3.在引导学生体会孩子心里变化过程之后应该顺势提出:孩子为什么会遇险?找出推动事情发展的因素。水手、猴子、孩子缺一不可。猴子在水手的取乐中放肆起来,去逗孩子,而孩子在猴子的戏弄中,在水手们的笑声中恼羞成怒、失去理智,最终将自己至于险境。17.跳水教学设计课题跳水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
19、识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3.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教学难点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肆、桅”等7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
20、记字形;正确书写“艘、航”等14个会写字;正确读写“风平浪静、显然、放肆、龇牙咧嘴、桅杆、心惊胆战”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的层次。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4 )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跳水运动员跳水比赛的视频或图片。2.鼓励学生说一说:图片(视频)中的人物在干什么?(跳水)你喜欢跳水这项比赛吗?(学生自由发言。)3.谈话激趣:同学们,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板书:跳水。)学生齐读课题。4.质疑课
21、题: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吗?(学生自由发言)问题预设:(1)跳水这篇课文是谁写的? (2)课文中写的是谁跳水?(3)这个人为什么跳水?(4)他在什么情况下跳水的?(5)跳水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2. 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为激发学习兴趣中,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新课教学(34)分钟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
22、音,读通句子。(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4】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其发展、高潮和结局又是怎样的?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3.互相交流,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教师小结【出示课件5】:(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一只猴子十分放肆。(板书:起因水手戏猴、猴子放肆)(2)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猴
23、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板书:发展猴戏孩子、孩子追猴)(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孩子走上最高横木,遇到生命危险。(板书:高潮孩子追猴、走上横木)(4)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板书:结局船长举枪、孩子得救)四、细读课文,了解联系1.检查朗读课文情况: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师生进行评议。2.学生读书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问题。3.在书中标画出课文中都有谁?用几个字说明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出示课件6】(水手们拿猴子取乐 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发生了危险 船长要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 多种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4、、理解词语,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整体感知后,引导学生按事物的发展顺序去把握课文中本质。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2)分钟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2.熟读课文。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正确选择读音。(用横线标出正确的读音)桅杆 (wi wi) 一艘 (shu su) 放肆 (sh s)吓唬 (h hu ) 龇牙 (z c) 模仿(m m)二、读一读,看拼音,写字词。狂风s( )扯着巨大的海面,海面上波涛汹涌,巨浪此起彼伏犹如万马奔腾,巨大的海啸声音又如万马s( )鸣。一su( )巨大的军舰在缓缓前进,他们在su( )救陷
25、入危险的渔船。 三、填空。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一( )帽子 一( )帆船 一( )早饭 一( )爪子一( )横木 一( )绳子 一( )猴子 一( )步枪2.因为 因而(1)( )猴子显然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所以它就更加放肆起来。(2)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 )引得孩子爬上了桅杆去追猴子。只要就 即使也(3)( )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 )很难回转身来。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 把船长 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 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 急中生智,命令儿子 ,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 转危为
26、安。【答案】一、桅杆 (wi wi) 一艘 (shu su) 放肆 (sh s)吓唬 (h hu ) 龇牙 (z c) 模仿(m m)二、撕 嘶 艘 搜三、1.顶 艘 顿 只 根 条 只 支2.(1)因为 (2)因而 (3)即使也四、1.猴子 孩子 船长 跳水 孩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的好品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3)分钟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
27、,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内容。导课环节实现了两节课的自然衔接,激发学生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新课教学(33)分钟二、自由读文,了解起因【出示课件3】1.第一自然段首先交代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3.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 4.这段写了什么内容?5.指导朗读:注意认真体会描写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6.谈话过渡:这段话最后说“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看猴子能放肆到什么程度?三、继续读文,了解经过。(一)了解故事的
28、发展【出示课件4】1.自由读第2、3自然段,了解从哪儿能看到“猴子更加放肆起来”?2.“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3.课文多次的笑,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1)学生交流找出的语句。【出示课件5】水手们又大笑起来水手们笑得更欢了(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教师小结。(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孩子追猴子,故事进入高潮。)4.这段写了什么内容?(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爬上桅杆去追猴子。)5.指导朗读:注意认真体会描写孩子和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6.谈话过渡:随着“猴子更加放肆起来”,故事继续发展,给孩子带来了危险,故事进
29、入了高潮。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了解所发生的事情。(二)感受故事的高潮【出示课件6】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联系上文,互相交流:孩子为什么走上横木?(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坐在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和爪子撕。(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出示课件7】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反而“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30、,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猴子一边不断往上爬,一边回过头来逗孩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把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然后扭着身子,龇着牙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走上横木去取帽子。(猴子越来越放肆,竟然将孩子的帽子挂在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忍无可忍,气愤到了极点,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去取帽子。3.孩子此刻处境如何?(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从哪儿看出来的?(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出示课
31、件8】从水手们的表情可看出:“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 (这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从孩子所处的位置能看出来:“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认识桅杆的高,了解横木与甲板之间的距离大,感受横木的窄,突现处境的危险。)从孩子自身的表现能看出来:“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4.指导朗读:读出孩子的气愤及他处境的危险。在朗读中表现出当时事态的严重。5.谈话过渡:(1)读到这里老师好替这个孩子担忧。你有什么
32、感受?(担心、害怕、紧张)你想救这个孩子吗?(想)快想想办法,看你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救这个孩子?(2)时间可不等人啊!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那个小组的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最好的办法。(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在甲板上铺上被褥、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飞机、让水手上去救孩子(4)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看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四、自读自悟,了解结局【出示课件9】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1.默读这部分课文,交流:“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时候”是孩子面临生命危险的紧急
33、关头。)“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这时,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前进、转身都不行,很容易会摔下来,必然粉身碎骨。船长担心孩子不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3.船长救孩子的办法好吗?为什么?(1)船长的儿子肯定水性好,淹不死。(2)往水里跳,因为水的浮力而不会摔伤。(3)落水后,船上有水性很好的水手可以救助。(4)这样做比较节省时间。4.和船长的办法相比较,我们刚刚提到的其他办法怎么样呢?(铺海绵垫子或棉被既费时间又不一
34、定与孩子下落位置一致;用人接因距离太远冲击力过大也不一定安全;求助飞机需要很长的时间。)5.船长这样做的结果怎样?(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一样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6.“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短暂的“四十秒钟”和后面的“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人们救人心切,已经觉得四十秒钟太长了。)7.你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你心目中的船长吗?(沉着、果断、机智)8.这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末尾照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
35、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9.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讲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们把孩子救上船。)10.指导朗读,读好船长的话。在朗读中表现出船长的沉着、果断、机智 抓住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使学生知道水手取乐猴子是故事的起因。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得”为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乐趣,使其乐学、乐问,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创造的欲望。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体会文中角色特点,在汇报中重点抓住孩子情绪变化和危险情境以及寻求解救办法,深入理解课文。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4)分钟五、课堂总结,布
36、置作业1自由朗读全文。2.学习课文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习了课文,我明白了遇事不要慌,不要束手无策,要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3.学习课文后,你最佩服谁?(船长)佩服他什么?(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板书:沉着镇静、机智果断)4.说一说:(1)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你为了赢回一点儿面子,险些失足跌到甲板上,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不是勇敢,而是莽撞。今后做事一定要想想后果)(2)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说些什么?(你表现出的沉着、果断、机智,源自你丰富的经验和超人的智慧,以及你对孩子深切的爱,展现了你极大的人格魅力。)(3)此时此刻,你想对水手们说些什么?(开
37、玩笑应当看场合、对象,有时玩笑酿成悲剧。)5.拓展延伸:假如你就是当时船上的一名水手,回到家,你会怎样向亲人讲述这件事? 拓展交流和练习升华了感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板书内容起因水手戏猴、猴子放肆发展猴戏孩子、孩子追猴跳水 经过 船长沉着镇静、机智果断高潮孩子追猴、走上横木结果船长举枪、孩子得救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的大海 ( )的猴子 ( )的桅杆( )的孩子 ( )的水手 ( )的船长二、填写关联词语。1猴子( )不理,( )撕得更凶了。2( )孩子不会失足,拿到帽子,( )难以回转身走回来。3猴子( )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更加放肆起来。4孩子( )一失足,他(
38、)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三、修改病句。1.这一天校园里风平浪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 2.一只猴子果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所以把小朋友打哭了。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
39、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1.在原文上标出孩子追赶猴子时的动词,并从中挑选三个写一句话。 2.给选段中描写水手们的相关的语句在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选择正确的答案。(1)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a.引出对孩子处境的危险的描写。b.引出对船长果断行为的描写。c.引出下文对孩子害怕心情的描写。(2)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a. 水手的大叫惊动了船舱里的船长。b. 水手的大叫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出境的危险。c.水手的大叫把猴子吓跑了。【答案】一、风平浪静的大海,放肆的猴子,高高的桅杆,哭笑不得的孩子,勇敢的水手,沉着的船长二、1不但.还 2即
40、使.也 3显然.因而 4只要.就三、1.这一天校园里非常安静,同学们都在树荫下看书。2.一只猴子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3.游乐场里,小明不但不听妈妈的话,还把小朋友打哭了。4.桅杆顶端只有孤零零的一根横木,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5.我心惊胆战地走在摇摇晃晃的索桥上。四、1. 追赶 喊 放开 张开 走 取 望示例:妈妈一边追赶走出家门的小明,一边大喊:“天气不好,你带雨伞了吗?”小明停住脚步,望了一眼黑沉沉的天空,转身回家去了雨伞,急匆匆地向学校走去。2.(1)a (2)b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引导学生从课题质疑入
41、手,从情感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事情的先后顺序后,鼓励学生顺着事情发展的顺序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品味重点词句,进而感受到孩子处境的危险,理解情况的危急,再通过感情朗读,从而体会情感。最后让学生了解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做的,使学生感受到:跳入海中,虽有危险,但有海水,还有生还的希望。再通过多种方法的对比使学生对船长的机智和果敢产生敬佩之情。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说从故事中获得的一些有益的启示。二、教学中重视读、重感悟、重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思,让学生随着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专心地、投入感情地读书,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
42、从而体会孩子的处境,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真切理解“绝境”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体会到船长的机智、果断、了不起以及对孩子深切的爱。三、拓展交流,了解船长。船长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但是课文对他的描写不多。为了使学生理解船长这一形象,理解他的品质,在体会孩子处于千钧一发的处境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快想想办法,看你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救这个孩子?孩子们积极思考,想出了很多办法。然后我再让他们看看船长是怎么做的,把自己的办法和船长的做法进行对比,这样他们就能够深切体会到船长的沉着、果断和机智,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拓展交
43、流环节:在拓展交流环节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孩子千钧一发之际,其他人束手无策,船长却这样沉着,能想出“跳水”的办法来呢?通过交流使学生就能进一步认识到这个船长是远洋轮船的船长,而远洋轮船在航行中是会遇到各种风险的,船长具有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经验,所以能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在拓展交流环节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万一那孩子在船长命令发出后还没有跳水,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他该怎么办?在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发生变通,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而这种训练是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备课素材【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故事蕴涵着这样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课文叙事清楚,情节紧张。按事情的发展变化,可以分四部分来理解,也可以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分析。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帆船上一只猴子十分放肆。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地点在帆船的甲板上;船上有成人和孩子;因为在返航途中,又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水手们没有工作负担,心情也比较愉快,才有兴趣拿船上的猴子取乐,这是人与猴子发生联系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