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黄的稻束分层练习 基础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zh zhA肩荷(h) 嗅(xi)着 齐楂楂(ch)B襁(qing)褓 禁(jn)止 深圳(zhn)C咯 (k)血 巅峰din 贲(bn)张D惊蛰(zh) 白鹭(l) 莽莽(mng)大地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题名 各行其事 成材 临摹字帖B篮本 功亏一匮 轶事 破釜沉舟C装祯 按步就班 先躯 厉精图治D陷阱 计日程功 张皇 坚苦卓绝3.填空。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
2、|,彼此相敬如宾|,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B李老太的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既与传统的民间剪纸风格陈陈相因|,又打破了固有的模式范畴|,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C网络出版业虽然方兴未艾|,但如果不解决网络的安全性、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它就难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D虽然他的语义基础并不好|,但经过这一年来的博闻强识|,现在他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已经名列前茅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江西电视台在对“西单磕头王”进行播报之后|,多家网站纷纷转播|,引起了高度“围观”据称|,该男子在路边磕头乞讨|,一个小时磕头最多讨得4000多元B18日|,印度北部发生里氏6
3、.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最新消息|,印度地震已造成印度和尼泊尔至少19人以上死亡中国西藏多个地区有震感C1915年|,张景盂兄弟在苏州祥符寺巷创办了五洲邮票社|,这是私人邮票最早的中国商店在张氏兄弟的苦心经营下|,这家私人邮票社也仅仅存活了半个世纪D9月22日|,山西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公开宣称|,汾酒才是62年前共和国第一国宴的首款用酒此言一出|,众所周知其矛头是直指贵州茅台的虚假宣传 能力题回顾课文|,回答问题1本诗的“诗眼”是哪一句?表达了什么主题? 2“金黄的稻束” 并未引起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作者反而让人们看到了“疲倦”|,听到了“静默”|,为什么? 3“黄昏路上我看见
4、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诗人为什么把“皱”与“美丽”并列? 4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D“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
5、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提升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试题。(一)秋雨声声傅天琳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地说个不停。窗内的语声|,叽叽咕咕地说个不停。窗外的说些什么?问那树|,那花|,那小溪|;窗内的说些什么?问这笑
6、|,这吻|,这眼睛。窗外和窗内都说了一夜|,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1. 以“秋雨声声”为诗题有什么好处?全诗表现的中心是什么?2. “雨声和语声融合着梦境”中的“梦境”指的是什么?3. 谈谈你对诗句“天边的霞光哟脸上的红晕|,化一朵神女峰前飘飘的云”的理解。(二)火与冰罗伯特弗罗斯特有人说这世界将在火中灭亡|,有人却说将在冰中埋葬凭借我对欲望的品尝|,我赞同那些持火说的主张不过如果这世界将毁灭两次|,我想我会在心底恨恨地|,说那冰的破坏暴力|,也决不可低估|,足以将世界结束4.本诗表明了诗人对人类自身弱点造成可怕后果的态度这种弱点是“ ”和“ ”
7、|,这种可怕后果是(用诗中原句作答)_5.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其风格明朗清爽|,善于在风土人情中发掘诗情画意|,借助一些远离现实的现象和科学来反映现实生活|,本诗就是借“ ”与“ ”的破坏力来批判人类心底的“ ”与“ ”的消极因素参考答案 基础题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本课词语的认读能力。A.荷:h|;B.襁:qing|;D.蛰:zh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
8、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
9、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2.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本课重点词语的书写能力。A事是|,B篮蓝|,匮篑|,C祯帧|,步部|,躯驱|,厉励|,D无3. 疲倦的母亲 美丽的脸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A.“相敬如宾”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适用范围仅限于夫妻之间|,与此句语境不合B.“陈陈相因”语出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国家仓库里的米谷
10、|,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比喻沿袭老一套|,没有新意|,含贬义|,不合语境D.“博闻强识”意为见闻广博|,与此句语境不合5.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A.成分残缺在“江西电视台在对进行播报之后”之后缺少谓语部分|,应改为“在江西电视台进行播报之后”B.成分赘余或不合逻辑“至少19人以上”应改为“至少19人”或“19人以上”C.语序不当“私人邮票最早的中国商店”应改为“中国最早的私人邮票商店” 能力题1.“诗眼”是“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传达一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诗眼是
11、串联全诗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诗眼往往暗示或浓缩诗歌的主题。2.诗人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反复阅读|,仔细揣摩|,这里是明显的对比手法的运用|,难就难在为什么要这样对比|,这样对比的效果是什么。3.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4.D解析整首诗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心中所想、眼中所见|,所以诗句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即使勉强能讲通|,也只是一种不太可能的可能性而已|,表述的语气也不对。5.D解析D项中“肩荷着那伟大的
12、疲倦”的主体|,只能是“稻束”|,因为“那伟大的疲倦”的主体是劳动者母亲|,而“肩荷”这一主体的|,当然是母亲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 提升题1.赋予联想|,让人联想到秋雨中的人语|,秋雨声与人语声相互映照|,营造出甜蜜、喜悦的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对人与人之间融洽感情的向往。 解析考查学生对诗歌题目作用及中心的掌握。2.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3.运用动态描写|,人景结合|,寓情于景|,用大自然的美衬托出人性的美。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句子的理解。4. 欲望 憎恨 世界将在火中灭亡 将在冰中埋葬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
13、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5. 火 冰 欲望 仇恨(或“恨、憎恨”)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
14、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