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幽州台歌和登飞来峰类文教学一、 导入主题古代文人有“登高必赋”的习惯,登高必赋出自韩诗外传,孔子认为:“君子登必赋,小子愿者何?”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在登高之后,能赋诗述说内心的感受。后来,“登高必赋”被认为是文人必备的技能,古时的诗人几乎都践行了这一点,他们登高赋诗,多有慷慨苍凉之句。王维登高(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念亲人,而韦应物(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思念的是友人,王之涣登高唱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积极进取,年轻时的杜甫登高,信心爆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登高之诗。二、登幽州台歌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首盛唐时期的古诗,陈子昂的登
2、幽州台歌。1、 一读节奏我们先一起来读一下这首古诗,读的时候注意它的节奏。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怎么划分节奏啊?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5字,三个停顿。音节比较急促。后两句每句6字,四个停顿,多了一个停顿,音节比较舒徐流畅。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让我们再一起读一遍。那么,我们一起看看本诗的大体内容是什么呢?诗歌有多种理解,常用的就是直译和意译。直译(翻译)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直译太刻板,缺少了诗的意境,一般采用意译,意译(符合意境大意相通)放眼望去哪有以前
3、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贤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2、 二读情感现在我们已经读通读顺了诗句,其实每一首诗句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走进陈大诗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了解古诗我们还要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体会古诗。下面是老师找到的一份资料,请大家用我们学过的默读的方法读读吧。(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
4、驱以击适,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诗人登上幽州台,为何会泪流满面呢?这幽州台是什么地方呢?(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j)北楼,为战国燕昭王所建,当时是战国时候燕国的国都。燕昭王在公元前213年执政后,励精图治,广招贤士,为了使原来国势衰败的燕国逐渐强大起来,燕昭王建黄金台,置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后来乐毅带领大军攻打齐国,攻陷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使齐国几乎灭亡。燕昭王在建黄金台之前还曾建碣石宫,把梁人邹(zu)衍(yn
5、)延请入内,师礼事之,广筹振兴国家大计,并树立了自己招贤纳士的良好声誉。) 所以啊,诗人登上幽州台,就产生了生不逢时的惆怅之情、怀才不遇的哀叹、报国无门的悲愤、知音难觅的苦闷、建功立业的渴望、理想破灭的痛苦、“独”字渲染了诗人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怆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绘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3、升华朗读苍天无语,只能静静的听他倾诉,北风呼啸,替他把满腔悲愤宣泄,情何以堪,让我们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大声读读古诗吧。二、 登飞来峰同样是登高望远,陈子昂随军出征,因谏言被贬,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寂辽中阐释的是怀才不遇的情感。而另一位诗人却有着不同的感悟?这位诗人是谁?我先来考
6、考大家,看看大家对这位诗人是否熟悉。1、激趣导入:请大家根据我提供的信息,猜一猜,他是谁? 他官至宰相,且两度出任宰相;他是现在的江西临川人;他坚持变法,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却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还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我们学过的他的名句。2、解题:登/飞来峰3、诵读赏景想要更好地了解他,不如去读他的作品。诵读:读准字音,读准停顿。理解诗歌大意王维的诗画被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觉得王安石的这首诗也非常具有画面感。接下来请同学们从诗中找出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赏景:边读边找出,诗句描绘了哪些景物,
7、描绘出怎样的画面?发挥你的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千寻塔”,夸张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与之相似,写出塔之高。描绘了鸡鸣、日升的灿烂、壮观景象。4、悟情明理 登高所见如此壮观、灿烂的景象,诗人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不为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慨。实际上诗人写诗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我们要想读懂诗人的心声,那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绍兴城外的宝林山,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
8、年王安石三十岁。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轻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杜甫有句话说得多好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王安石自幼酷爱学习,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妙笔生花!他的诗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比如这首诗,他就引用了典故。“浮云”的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读完了王安石的故事,知道了“浮云”的典故,同样王安石也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奸邪小人,那他的反应是什么? “不畏”“不畏”说
9、明了什么?坚决果断地读读这个词。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反动势力怎样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他能如此坚持和毫不畏惧,全都源于“自缘身在最高层”。“最高层”又有了什么样的深层含义?仅仅指的是他站的比别人高吗?还指他身上的哪些方面?“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眼睛,自然是我站的高的缘故”,言下之意,浮云还在我的脚下。表明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以及大无畏的精神。4、小结王安石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伟略。请同学们合上书本,一起诵读这首诗,读出诗人的豪迈气势,读出诗人的雄心壮志。三、 对比阅读: 作者的人生际遇不同,登高所悟也完全不一样。仕途坎坷的陈子昂用幽州台的典故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孤独,年轻气盛的王宰相登飞来峰则完全相反,用浮云的典故道出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坚定的信念。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理解诗人的文学作品,更读懂了古人的内心情感。中国古代诗词就是因为包含着文人独特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才会有着这样的无穷魅力。愿每个同学都能徜徉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大花园里,品评其中的芬芳,汲取其中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