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一元二次方程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使得函数值为零的自变量的值称为函数的零点例如,对于函数,令y=0,可得x=1,我们就说1是函数的零点己知函数(m为常数)(1)当=0时,求该函数的零点;(2)证明:无论取何值,该函数总有两个零点;(3)设函数的两个零点分别为和,且,此时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A、B(点A在点B左侧),点M在直线上,当MA+MB最小时,求直线AM的函数解析式【答案】(1)当=0时,该函数的零点为和(2)见解析,(3)AM的解析式为【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给出的函数的零点的定义,将m=0代入y=x2-2mx-2(m+3),然后令y=0即可解得函数的零点
2、;(2)令y=0,函数变为一元二次方程,要想证明方程有两个解,只需证明0即可;(3)根据题中条件求出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得A、B两点坐标,个、作点B关于直线y=x-10的对称点B,连接AB,求出点B的坐标即可求得当MA+MB最小时,直线AM的函数解析式【详解】(1)当=0时,该函数的零点为和(2)令y=0,得=无论取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无论取何值,该函数总有两个零点(3)依题意有,由解得函数的解析式为令y=0,解得A(),B(4,0)作点B关于直线的对称点B,连结AB,则AB与直线的交点就是满足条件的M点易求得直线与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C(10,0),D(0,10)连结CB,则BC
3、D=45BC=CB=6,BCD=BCD=45BCB=90即B()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则,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为,即AM的解析式为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三边分别为a、b、c,其中4,若b、c是关于x的方程x2(2k+1)x+4(k)0的两个实数根,求ABC的周长【答案】ABC的周长为10【解析】【分析】分a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当a=4为腰长时,将x=4代入原方程可求出k值,将k值代入原方程可求出底边长,再利用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求出ABC的周长;当a=4为底边长时,由根的判别式=0可求出k值,将其代入原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b+c的值,由b+c=a可得出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即可得出
4、结论【详解】当a4为腰长时,将x4代入原方程,得:解得: 当时,原方程为x26x+80,解得:x12,x24,此时ABC的周长为4+4+210;当a4为底长时,(2k+1)2414(k)(2k3)20,解得:k,b+c2k+14b+c4a,此时,边长为a,b,c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a为腰长及底边长两种情况考虑是解题的关键3解方程:(2x+1)2=2x+1【答案】x=0或x=.【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先移项,再利用ab=0的关系求解方程即
5、可.试题解析:(2x+1)2(2x+1)=0,(2x+1)(2x+11)=0,即2x(2x+1)=0,则x=0或2x+1=0,解得:x=0或x=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n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n的取值范围;(2)若n为取值范围内的最小整数,求此方程的根【答案】(1)n0;(2)x10,x22【解析】【分析】(1)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知 ,即可求出 的取值范围;(2)根据题意得出 的值,将其代入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根据题意知, 解之得:;(2) 且为取值范围内的最小整数,则方程为,即,解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明确和掌握一元二次
6、方程 的根与的关系(当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 时,方程无实数根)是解题关键.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2)x(2m1)=0。(1)求证:方程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此方程的一个根是1,请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并求以此两根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答案】(1)见详解;(2)4或4.【解析】【分析】(1)根据关于x的方程x2(m2)x(2m1)=0的根的判别式的符号来证明结论.(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求得m值,然后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方程的另一根.分类讨论:当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2、3时,当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分别是2、3时,由勾
7、股定理求出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边,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详解】解:(1)证明:=(m2)24(2m1)=(m2)24,在实数范围内,m无论取何值,(m2)2+440,即0.关于x的方程x2(m2)x(2m1)=0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此方程的一个根是1,121(m2)(2m1)=0,解得,m=2,则方程的另一根为:m21=2+1=3.当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1、3时,由勾股定理得斜边的长度为,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3=4.当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分别是1、3时,由勾股定理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为;则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13=4.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
8、-4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如果k是符合条件的最大整数,且一元二次方程x2-4x+k=0与x2+mx-1=0有一个相同的根,求此时m的值【答案】(1)k4且k2.(2)m=0或m=. 【解析】分析:(1)由题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列出关于k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求得对应的k的取值范围;(2)由(1)得到符合条件的k的值,代入原方程,解方程求得x的值,然后把所得x的值分别代入方程x2+mx-1=0即可求得对应的m的值.详解:(1)一元二次方程(k-2)x2-4x+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6-8(k-2)=32-8k0且k-
9、20.解得:k4且k2. (2)由(1)可知,符合条件的:k=3,将k=3代入原方程得:方程x2-4x+3=0,解此方程得:x1=1,x2=3. 把x=1时,代入方程x2+mx-1=0,有1+m-1=0,解得m=0.把x=3时,代入方程x2+mx-1=0,有9+3m-1=0,解得m=.m=0或m=.点睛:(1)知道“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是正确解答第1小题的关键;(2)解第2小题时,需注意相同的根存在两种情况,解题时不要忽略了其中任何一种情况.7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合肥城市的变化,蜀山中学九(1)班组织学生进行“
10、环巢湖一日研学游”活动,某旅行社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1)如果人数不超过30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元;(2)如果超过30人,则每超过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能低于80元该班实际共支付给旅行社3150元,问: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研学游活动?【答案】共有35名同学参加了研学游活动【解析】试题分析:由该班实际共支付给旅行社3150元,可以判断出参加的人数在30人以上,等量关系为:(100在30人基础上降低的人数2)参加人数=3150,得到相关解后根据人均活动费用不得低于80元作答即可试题解析:10030=30003150,该班参加研学游活动的学生数超过30人设九(1)班共有x人
11、去旅游,则人均费用为1002(x30)元,由题意得:x1002(x30)=3150,整理得x280x+1575=0,解得x1=35,x2=45,当x=35时,人均旅游费用为1002(3530)=9080,符合题意当x=45时,人均旅游费用为1002(4530)=7080,不符合题意,应舍去答:该班共有35名同学参加了研学旅游活动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3)x+3k0(1)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k的值;(2)求证:不论k取何实数,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答案】(1)k1;(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把x1代入方程,即可求得k的值;(2)求出根的判别式是非负
12、数即可.【详解】(1)把x1代入方程x2(k+3)x+3k0得1(k3)+3k0,1k3+3k0解得k1;(2)证明: (k+3)243k (k3)20,所以不论k取何实数,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以及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9某产品每件成本为20元,经过市场调研发现,这种产品在未来20天内的日销售量(单位:件)是关于时间(单位:天)的一次函数,调研所获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时间/天131020日销售量/件98948060这20天中,该产品每天的价格(单位:元/件)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为:(为整数),根据以上提供的条件解决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关于的
13、函数关系式;(2)这20天中哪一天的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的销售利润是多少?(3)在实际销售的20天中,每销售一件商品就捐赠元()给希望工程,通过销售记录发现,这20天中,每天扣除捐赠后的日销利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2)在第15天时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612.5元;(3).【解析】【分析】(1)从表格可看出每天比前一天少销售2件,即可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2)根据日利润=日销售量每件利润列出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函数性质求最大值,即可确定答案;(3)根据20天中每天扣除捐赠后的日销售利润,根据函数性质求a的取值范围【详解】(1)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m=kx+b
14、由题意得: 解得:k=-2,b=100关于的函数关系式为:.(2)设前20天日销售利润为元,由题意可知,当时,.在第15天时日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612.5元.(3)由题意得:,对称轴为:,每天扣除捐赠后的日销利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且,.【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各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特征,掌握解决最值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是否存在实数,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答案】(1)且;(2)不存在,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因为方程(k1)x2+(2k3)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得出其判别式0,可解得k的取值范围;(2)假设存在两根的值互为相反数,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对应的不等式即可求出k的值【详解】(1)方程(k1)x2+(2k3)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可得:k10且=12k+130,解得:k且k1;(2)假设存在两根的值互为相反数,设为 x1,x2x1+x2=0,=0,k=又k且k1,k不存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属于基础题,关键掌握x1,x2是方程x2+px+q=0的两根时,x1+x2=p,x1x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