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彩的光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2. (2014江苏盐城中考)在探究树阴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1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图13. (2014山西中考)下列图片中的现象,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图24.光学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 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
2、,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没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5.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虚像,距离变小B.实像,距离变小C.实像,距离变大D.虚像,距离变大6. (2014天津中考)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 A.1 m B.1.5 m C.2 m D.3 m7. (2014山东潍坊中考)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表示这一现象的是( )图3图
3、48.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4所示,若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 )A.看到的物体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 9.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师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10.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常常会有一些露珠,透过露珠看树叶,叶脉会变大,而且更清晰,这是因为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种情形下,叶脉应位于“放大镜”的( )A.焦距以内B
4、.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处D.二倍焦距以外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5中的( )图512.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B.高老师是近视眼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处的物体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前方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可能过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图613.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阴,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阴
5、”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14.如图6所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A1B1,若在A1B1与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木板CD,则人眼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1B1;若使物体远离平面镜,则像A1B1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715.如图7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
6、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现象。16.如图8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17.如图9所示,AO垂直射到水面,当密闭容器以P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则此时的折射角_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线射入时,不考虑容器壁的影响) 图8 图9 图1018.(2014湖北黄冈中考)“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10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 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 的范围,能形成 (
7、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19.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图11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 图11 图12 20.(2014江西中考)如图12所示,甲是 的工作原理图,乙是 的工作原理图。21.小刚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图中的光屏向_调整(选填“上”或“下”)。实验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清 图13晰的像。三、作图题(每题8分,共24分)22.
8、请你在图14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点的光线。 图14 图15 图16图1723.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图15中的光路。24.完成图16中的光路,并标出A点的像点A。四、探究题(25题9分,26题12分,共21分)25. (2014江西抚州中考)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17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
9、 表格一 图18 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1)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18所示安放;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 表格二 分析以上数据可得: 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改变”);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6.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为了测
10、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3)重新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
11、定蜡烛,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则光屏需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第四章 多彩的光 检测题参考答案1.C 解析: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霓虹灯是人造光源,不符合题意。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符合题意。2.A 解析: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应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A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并且逐渐变小,故A选项符合要求;B、C、D三图中随着卡片乙向左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故选A。3.A 解析:白塔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A选项正确;
12、铁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选项错误;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选项错误;透过云层的光束是光沿直线传播,D选项错误。4.B 解析: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照射时,光束被反射到了粗糙的墙面上,由于大理石表面不可能绝对光滑,所以会有少量的光线发生漫反射,从而在光滑的地面上形成一个很暗的光斑。当平行光束被反射到粗糙的墙壁上时,不再平行,会射向各个方向,从而形成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这是漫反射的缘故。综上可知,只有选项B最符合题意。5.A 解析: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它把来自小燕子的光进行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就形成了像,由于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该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
13、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由于小燕子与水面的距离变小,所以像与水面的距离也变小,故小燕子与像之间的距离在变小。选项A正确。6.D 解析:小芳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5 m,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5 m,故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 m,D选项正确。7.D 解析: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界面处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 在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发生光的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A图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选项错误;B图中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在法线同侧,且反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选项错误
14、;C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选项错误;D图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选项正确。8.A 解析: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是来自物体的光经水面折射以后进入我们眼睛形成的,如果用一束光照射此物体,根据光传播路径的可逆性,只要逆着光传播的方向照射就可以。故选项A正确。9.A 解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物远像近像变小”,当被摄者和摄影师的距离变远时,像会离凸透镜近一些,所以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变小。故选项A正确。10.A 解析: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叶脉距离透镜很近,小于该“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
15、: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看到的叶脉变粗了,变得更加清晰。故选项A正确。11.C 解析: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在凸透镜中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只有选项C中所示的情况符合这个规律。故选项C正确。12.A 解析:由题意知,高老师看近处物体时戴上眼镜,看远处物体时摘下眼镜,这说明高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来自近处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戴凸透镜矫正。故选项A正确。13.直线传播 反射 虚像 解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所以形成了树阴。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成的是虚像。14.能 不变 解析
16、: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所以镜子的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像与物永远大小相等,即使物体离像变远,也相等,人在视觉上感觉像变小了,但事实上像的大小没有变。图1915.(1)直线 (2)反射 (3)折射 解析:(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不能进入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就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
17、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16.OA 40 解析: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相等,所以EO、OC中一条为入射光线,另一条为反射光线,题图中GD为法线;再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在两种介质中,所以OA、EO中一条为入射光线,另一条为折射光线,题图中的BF是界面。综上所述,EO一定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
18、线,如图l9所示,所以反射角为DOC40。17.等于 解析:当密闭容器以P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时,水面还是水平的,故入射角仍是0,折射角也为0。18.凸透 大于二倍焦距 倒立 解析:摄像头和照相机的镜头相同,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19.11.0 解析: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最小、最亮的光斑所在位置就是焦点。由题图可知,焦距为11.0cm。20.照相机 放大镜 解析:甲图中物距大于二倍焦距,这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图;乙图中物距小于一倍焦距,这时物体通
19、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图。21.下 放大 解析:根据题图中的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可知,光屏的中心高于凸透镜、烛焰的中心,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光屏向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物距为15cm,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所以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图20 图21 图2222.如图20所示。 解析: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图20所示。23.如图21所示。 解析:(1)过光心的入射光
20、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其传播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画出其折射光线如图21所示。24.如图22所示。 解析:一条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入射光线是过焦点的,另一条折射光线过焦点,则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为像点A。25.不改变 小于 不相等 解析:由两次实验所记录的数据可知,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也为0,说明光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不相等。26.(1)会聚 10 (2)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
21、心没有在同一高度 (3)放大 投影仪 (4)靠近 解析:(1)太阳光到达地球,接近于平行光,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凸透镜能把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没有在同一高度。(3)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满足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和投影仪都是应用此原理工作的。(4)蜡烛固定不动,换用一个焦距略小一些的凸透镜进行实验,物距相对增大,要减小像距,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所以光屏应靠近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