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孤独之旅 教案 曹文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2、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3、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 以自主快速阅读的方法,整体感知内容,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文章主题和把握人物 形象。 三、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 困难与挫折,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 重难点: 来源 :Z+xx+k.Com 一、重点: 来源 :163文库 理解文章的主题, 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二、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2、。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 给括号前的字词注音 嬉闹 (x) 凹 地( o) 掺杂 (chn) 给予 (j y) 觅食 (m) 撩逗 (1io) 2. 解释下列词语 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 驱除:赶走,除掉。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3、找出本文故事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并用“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 故事”的形式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课前预备学生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 )。 同学们,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
3、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板书文题、作者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二、整体感知 1、本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各是什么? 明 确: 开端 :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 “ 长大 ” 了。 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用“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 故事”的形式概括) 明确: 杜小康和父亲一起去放鸭 ,经受磨难,逐渐成熟
4、、坚强的故事。 3、本文的题目是“孤独之旅”,请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杜小康的心理共有几次变化?每次 的心理是什么样的?这些变化表明了什么? 明确: 刚刚出发时 茫然、恐惧 不成熟 到达芦苇荡时 害怕、胆怯 芦荡安顿后 孤独、单调 住一段时间后 不再忽然地恐慌 雨后天晴时 坚强、长大 成 熟 三、问题探究 1、通过以上的感知,你觉得本文的题目“孤独之旅”有什么含义。 明确: “孤独之旅”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情感世界的孤独,指幼小的杜小康经受了离家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和远离小伙伴的孤独后变得坚强了,最终长大了。二是面对自然环境的孤独,一个小孩子,随着父亲到没有人 ,没有欢乐的芦苇荡中,整天只面
5、对着父亲、一群鸭子和芦苇,在一个孩子心中的那份孤独是可想而知的,但最后经过了那些“暴风雨”的洗礼后,他不再那么恐慌了,说明他长大了。总之,“孤独之旅”也正是杜小康的成长之旅。 2、找出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分析杜小康的性格特征。(讨论并归纳) 明确: ( 1)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成长之旅 弱。恋家。 ( 2)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 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 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
6、一片茫茫的水。 说明杜小康已克服想家的念头,开始展望未来。他对未来是渺茫的,未知的,但 又是向往的。 ( 3)杜小康到达芦苇荡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杜小康害怕的原因是大自然的浩荡给人压迫感。使人感到自我的渺小和软弱。 ( 4)在芦苇荡中放鸭的孤独感强烈地压迫着他。“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 父亲惊醒,“我要回家?”这 是小说第二次 写到他的想家。跟第一次相比,显然有更深刻的内涵。第一次是刚离开家,便产生的一种失去依托的感觉;而第二次则是在感受到芦苇荡放鸭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后在梦境中表现出来,这才是刻骨铭心地想家,虽
7、也表现他的幼稚、软弱,但他毕竟经过一段艰苦生活的磨炼,已成熟多了。 来源 :163文库 ( 5)在芦苇荡遇到暴风雨时,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跟父亲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鸭栏。当鸭子逃散时,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不顾脸和脚受伤, 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子没被找回来,他虽然“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 的双唇”,但坚持去找鸭子。 这些描 写都表明杜小康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在关键时候能表现出镇定、勇敢、坚强和负责精神,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 6)当杜小康找到鸭子时,他又迷路了。他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躺在芦苇上。“他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
8、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 -个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杜小康这里的哭,并不是悲哀,伤心或感到委屈,而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可能是非常复杂的情绪,因此,连他自己也讲不清。 来源 :163文库 ( 7)“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母亲就代表着家,任何游子都会想念家,因为家是自己的根,心灵的港湾。孩子的心里除了家便是好朋友,好伙伴,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这次没有哭,他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能够面对
9、现实勇敢、坚强、负责地对待,这就是心灵的成熟。 总之,小说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 过程。 3、提问:找出小说环境描写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学生找出后讨论并归纳) 明确: ( 1)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永恒,并不好玩。 这些更增添了对在家乡生活的留恋。 ( 2)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 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 ( 3)写芦苇荡的宽阔无边,给人一种压迫感,反衬出杜小康的
10、胆怯、害怕和恐慌。虽有清香的气味,萤火虫的亮光和水鸟,但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 慌。但这种压迫感,孤独感也是对杜小康的一种磨炼。 ( 4)写芦苇荡的暴风雨的凶猛,把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更是对杜小康性格的考验和锻炼。 在这场暴风雨中,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四、拓展与延伸 1、你的生活中有过“孤独”的经历吗?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并谈谈你经历了这次孤独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2、搜 集有关“孤独”的名言警句。 3、“孤独”是一种心灵净化,有许 多名人都是在这种净化中完成了惊世之作。你能举出几例吗?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杜小康的性格特 征和成长过程。写得具体、生动,真实可信。文章还多次地进行环境描写,不仅衬托了人物的心情,创造了氛围,还通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形成高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巩固练习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 -温馨提示: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课件、素材、试题、教学计划 等欢迎到 163 文库下载 全套 资料!】 相关 课文朗读 mp3,课文视频 等,请到对应栏目中的“素材”中下载。 或者 到 百度 搜索“ 163 文库 ”,到 网站下载! 或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