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云 文档编号:593022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推算大明历时,必须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精细的推算。下列成就对他创制新历法产生重要作用的是( )A设计制造指南车B设计制造千里船C编著缀术D精确计算圆周率24世纪后期,建立前秦政权统一黄河流域的前秦王是A刘裕B王猛C司马炎D苻坚3与“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草木皆兵”等有关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垓下之战C涿鹿之战D淝水之战4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 )A刘备B孙权C曹操D曹丕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壮心”分别指的是A项

2、羽灭掉刘邦B诸葛亮光复汉室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D曹操统一全国6小明在查资料时发现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你认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A三国时期B两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元朝时期7据齐民要术所载北魏时期的86个谷类品种中,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免虫”、“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 )A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B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南方C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D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8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3、9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郦道元B贾思勰C祖冲之D李时珍10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此战”指的是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八王之乱D淝水之战11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A“八王之乱”B定都洛阳C恢复分封制D三家归晋12我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女真族B鲜卑族C党项族D契丹族13420589年的170年里,

4、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A南朝B西晋C东晋D汉14以下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BCD15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这里为“抵御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而发生的著名战役是A官渡之战B涿鹿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16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一些规律。下列三国与西晋兴亡更替示意图表达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BCD17江南地区在史记中曾被描述为“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 )A优越的自然条

5、件 B北方人口的南迁C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D经济重心的南移18“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B贾思勰C顾恺之D郦道元19成语是历史的积淀。以下成语来源于淝水之战的有投鞭断流 破釜沉舟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ABCD20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国家统一 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BCD21“南朝”是东晋灭亡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王朝的统称。这四个王朝相继出现的顺序是A宋、齐、梁、陈B宋、齐、陈、梁C陈、梁

6、、齐、宋D齐、陈、梁、宋22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感受下列古代艺术作品,具有“书圣”风格的作品是( )ABCD23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中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A钟繇B王羲之C颜真卿D欧阳询24人口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西晋末年我国出现了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南方政治经济发达C八王之乱相互混战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5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推算大明历时,必须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精细的推算,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对他创制新历法产生重要作用,故D符合题意;设计制造指南车、设计制造千里船、编著缀术与题干无关,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4世纪

8、时,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苻坚任用汉族人王猛进行改革,逐渐强大,不久统一了黄河流域。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3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投鞭断流”指的是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苻坚认为很快灭掉东晋,大臣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但晋军有长江天险可守,我们未必能取胜。”苻坚傲慢地笑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风声鹤唳”指的是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苻坚的溃兵听到风声鹤叫,以为是追兵呼喊;“草木皆兵”指的是东晋与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苻坚在城楼上见对岸晋军一座座的营帐排列得整整齐齐,手持刀枪的晋兵来往巡逻,阵容严整威武再往远处看,对面八公山上,

9、隐隐约约不知道有多少晋兵。选项D符合题意,ABC项与 题意不符,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出现的成语,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4C解析:C【解析】抓住关键词“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结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20年,曹操死后,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三国时期开始。所以,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C项符合题意;刘备、孙权和曹丕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5D解析:D【解析】材料内容是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曹操著名诗篇龟虽寿,描写曹操踌躇满志,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故选D。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黄河流域的北

10、魏政权进行了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讲汉话、穿汉服、改汉姓,把鲜卑拓跋姓改为汉姓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北魏时期的86个谷类品种中,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免虫”、“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南方、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8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

11、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故选B。点睛:抓住信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解题的关键,需熟练掌握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9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南朝的祖冲之。故答案选C。10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383年,东晋与前秦爆发了淝水之战,结果是东晋打败前秦,使得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

12、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D项符合题意;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事件;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事件,所以ABC三项都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故选D。1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败。281年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能智力国家。西晋的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十几年,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从此西晋衰落。A符合题意;西晋建立初期,定都洛阳,B不合题意;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继续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恢复分封制,C不合题意;中国古代三国末期,司马氏家族篡魏灭蜀以后,兵伐东吴,灭了

13、吴国,自此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主的魏、蜀、吴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史称西晋。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骤灭”,即很快灭亡的意思。对西晋“骤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就是加快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12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故B符合题意;女真族、党项族、契丹族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3A解析: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

14、,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A符合题干;西晋和汉都是大一统王朝,BD不符合题干;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而北方处于政权林立的“十六国”时期,号称“东晋十六国”,故C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A。1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圆形方孔半两钱,出现于秦朝;鱼纹彩陶盆,出现于半坡原始居民时期,距今6000年前;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五铢钱,汉武帝时期铸造;从而得出说法正确,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中,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

15、治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故D符合题意;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排除A;涿鹿之战中,炎黄联合大败蚩尤,排除B;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排除C。故选D。16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221年刘备建立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63年魏国灭掉蜀国;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城,史称西晋;西晋灭掉魏国和吴国,于280年统一全国,故D符合题意;ABC图示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17D解析: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

16、到开放的原因包括: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安定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经济、农业和水利;北方人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技术与生产经验;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海上贸易也优于北方。D项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宋朝时期,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ABC项均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宋朝时期经济重心的难移的区别与联系,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18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圆周小数点分明”,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

17、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故A符合题意;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画家,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郦道元是地理学家,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9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均来源于淝水之战,投鞭断流是指前秦统治者苻坚骄傲自大,不听大臣的劝阻,执意要进攻东晋,并扬言把军队的马鞭投入长江,可以阻断长江天险,草木皆兵是指苻坚在淝水之战前

18、疑神疑鬼,把山上的草木也看作东晋军队,风声鹤唳是指前秦军队在淝水之战被打败后仓皇逃命,一路上听见风声和鹤鸣的声音,都以为是追兵,正确;来源于秦末的巨鹿之战,指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示有进无退,结果大败秦军主力,排除。故选B。20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都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分裂状态下,所以符合题意的为,故选D21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统称为“南朝”,故A符合题意;BCD排列顺序错误,

19、排除。故选A。2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书法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A属于行书,A正确;B属于楷书,C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佛像,D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女史箴图,均排除。故选A。23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三国时期曹魏时的书法名家,CD项是唐朝的书法家。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C符合题意;北方自然条件恶劣的说法错误,A不符合题意;南方政治经济发达的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不是北人南迁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C。25C解析: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A项中华文明的起源指的是远古时期;B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C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指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项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指的是明清时期。故选C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附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