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整体感知文意,在理清文脉基础上背诵。3.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4.联系实际,探求未知,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一个冬日,孔子参加鲁国的年终重大祭祀活动“蜡zh祭”,祭祀结束后,他站在宗庙外的楼台上抬眼远望,有感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现实,描绘了他虽然没能见到,但却十分向往的理想社会“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大道之行也。(一)读出字字响亮之美。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学生自由地朗
2、读课文,留心容易读错的地方,作上标记。通假字:选贤与(j)能生僻字:讲信修睦(m)矜(gun)寡孤独多音字:幼有所长(zhng)男有分(fn)货恶(w)其弃于地也 谋闭而不兴(xng)(二)读出文章大意之美1.“大道之行也”取自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会给本文另起个什么题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为公行大道,得大同礼记大同篇等2.文段以“大道之行也”开头,以“是谓大同”结尾。“大道”指什么?“大同”又指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政治制度;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
3、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概括地说,就是“行大道,成大同。”(三)读出节奏分明之美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四)读出文中对偶句之美。文中对偶句式的工整、节奏分明、琅琅上口,师生对读,师读上句,生读下句。(师读)人/不独/亲其亲(生读)不独/子其子(师读)男/有分(生读)女/有归。(师读)货/恶其/弃于
4、地也,不必/藏于己;(生读)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五)读出层次结构之美1、全文共5句话,107字,根据文意,可分为几层?本文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2、读出层次(男生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女生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齐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
5、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六)读出情读之美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明晰文意。穿插朗读指导:(1)大道之行也:用提示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就是“大道”的内涵。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用分列语气读,当读出层次感,要有停顿变化,不能连的太紧。(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应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的“人”“使老有所终”中的“使”,这些字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
6、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意思。(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是谓大同”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七)读出创意读之多样美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创意读。如:吟诵、唱读、演读、男女分读、打节拍读、对读、齐读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为:是,表判断。与:通“举”,选举,推举。修:培养。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7、,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矜(gu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分(fn):职分,指职业、职守。归:指女子出嫁。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
8、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恶(w):憎恶。藏:私藏。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作:兴起。外户泛指大门。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一)描大同之貌 1.孔子会怎样向我们描述他心目中的这个大同社会?结合文本,用句式“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真是个理想社会。”来说话。(力求言文融合,在描述中增进对文言词句理解。)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施行大道,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9、,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真是个理想社会。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人们不只是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真是个理想社会。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真是个理想社会。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男子有职业,女子及时婚配,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个理想社会。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真是个理想社会。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已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
10、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真是个理想社会。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人们)都只是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真是个理想社会。说文解字:“公”会意字,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公”,平分也,平均分配。韩非子说,与私相背,就是公。即“公正无私”的意思。礼记正义解释说:“天下为公,谓天子位也,为公谓揖让而授圣德,不私传子孙,即废朱、均而用舜、禹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天下人共有,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世传于子孙,如尧不以帝位传其子丹朱而传给舜,舜又不传其商均而传禹的王位禅让,正是“天下为公”的独特体现。“天下为公”,具体措施是选贤与能,讲信
11、修睦。思考:“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对“矜、寡、孤、独、废疾者”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出了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稳定的职业,男女婚配及时,有安定和睦的家庭,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男女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们珍惜劳动果实,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在共同劳
12、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余人(其余的人家)各复延(邀请)至其家,皆出酒食。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1、大同社会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与世外桃源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似;2、大同社会的“男友分女有归”与世外桃源的“其中往来中作”相似;3、大同社会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与世外桃源的没有战乱,和平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