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灯笼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等文集。代表作有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简介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略有改动。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主题。作者说“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火”,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抗敌卫国的感情。写作背景争讼 领域
2、 斡旋 静穆 思慕 怅惘锵然 褪色 燎原 熙熙然 暖融融马前卒 人情世故课后读读写写检查预习snywmmwnqintu lio xrn z课中重点词语检查预习神龛 犬吠 点缀 金吾不禁垂珠联珑 翠羽流苏 夜深星阑幽悄 骠姚校尉 燎原 knfizhu qio pioliochu zh lin ln朗读课文,划分层次,理清文章脉络。(1)(2-11)(12)开篇说火,表明人类追求光明的普遍特点。叙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了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梳理文脉再读课文,读出情韵。这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作这是一篇优美的状物散文,作者怀着美好的心
3、情回忆灯笼这者怀着美好的心情回忆灯笼这一物件,阅读时要通过抑扬顿一物件,阅读时要通过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的语流语速、挫、富有节奏感的语流语速、声调语气等,读出课文语言的声调语气等,读出课文语言的美感。美感。再读课文虽不像/扑灯蛾,(连)爱光明/而至焚身,(停,转折)小孩子/喜欢火,(连)喜欢/亮光,(连)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连)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连)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连)放焰火,(连)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连)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停)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示例朗读示
4、例“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理清本文有关灯笼的记忆。注意:尽量运用原文的词语,或者模仿作者语言风格自有仿写。概括内容整体感知段落灯笼的记忆23、4 56 7891011村楼戏台表演 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学村口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元宵节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进士第宅红灯高挂在纱灯上描红想象宫灯的样子和宫灯下的景物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整体感知整合内容,体会情感。小小的灯笼,承载着作者的情小小的灯笼,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在读课文,找出承载作者感。在读课文,找出承载作者情
5、感的句子,品味灯笼承载的情感的句子,品味灯笼承载的情感。情感。合作探究内容概括段落情感祖父夜行3慈母之爱5乡俗还愿6元宵张灯7族姊远嫁8朱红描字9献帝灯笼10做马前卒11远离乡井,更加觉得母爱的珍贵。灯笼照亮路途,传达出温暖的亲情。村头挂红灯,给孤行客以安慰,温暖他人。太平年丰热闹景象,灯笼随着入梦乡。曾有过华贵,如今已是破落户,伤感之情油然而生。曾经的快事,传达出对乡俗氛围的迷恋。献帝受强人摆布,郁悒而终,这是发历史之幽情。联想起古代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合作探究分析情感,明确写法。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通过刚才的分析,同学们已经明确了作者借灯笼抒发们已经明确了作者借灯笼抒发的情感。的
6、情感。现在我们再梳理课文,现在我们再梳理课文,看作者的情感在文中各段落中看作者的情感在文中各段落中有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变化。合作探究文中有两种感情基调:深情 激情大部分段落描写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文章最后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出激情,尤其是最后一句:属燎原的一把烈火!表现出最高亢、最激越的感情。合作探究品读课文,感悟情怀。散文作品,作者抒发情怀的方散文作品,作者抒发情怀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方法就是综合式很多,常用的方法就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仔细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仔细品读课文,圈画出文中不同的表读课文,圈画出文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体会其作用。达方式,并体会其作用。再读课文第1
7、段开头说“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这是议论。接下来说:“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这是叙述。这种先议后叙,就是叙与议的结合合作探究第2段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这是议论,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有表达一种怀念的情感。第3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说:“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是议论,如前所述,静穆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抒发了深厚的情感。合作探究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这是议论,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
8、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如果舍弃最后一段,仅有上一段的抒情明志,那么情感表达过于隐晦,文章主旨趋于含蓄。合作探究 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度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夹叙夹议,叙议结合,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方法,在本文中体现的非常充分。本文的特异之处,在于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以更多的形象感,点明段意和文意的抒情句、议论句很少,这就是吴伯箫散文的风格。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灯笼灯笼”在课文起怎样的作在课文起怎样的作用?用?1.“灯笼”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全文的几个故事都是由“灯笼”串连起来的。2.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一个小小的灯笼,寄予了作者温暖的祖孙情,母子情,壮烈的保家卫国情。一个小小的器物可以怀人,思乡,忧国。一个微小事物,一些微末之人,能述家国之事,抒壮烈豪情。如果灯笼是小,那么家国情就是大。在写法上我们称之为:小中见大,以小写大。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