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暴露处置职业暴露处置SOP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及上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及上报 医院职工常见的医院感染分类分类致病病原致病病原血液传播血液传播HBVHBV、HCVHCV、AIDSAIDS、梅毒、梅毒消化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甲肝、戊肝、沙门菌、志贺菌、轮状病毒等肠道甲肝、戊肝、沙门菌、志贺菌、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病毒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毒、风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A A组链球菌组链球菌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ParvoParvo病毒、流感病毒、结核病毒、流感病
2、毒、结核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1、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作指导原则(试行试行)2、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医院感染性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等工作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防、检验等工作中,意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用于病人的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被用于病人的锐器如针头、刀片及其他利器刺伤皮肤,锐器如针头、刀片及其他利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3、。针刺:针刺:健康的医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务人员患传染病病808090%90%是由是由针刺伤所致,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人员中护士占80%80%。由于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由于污染的针头或锐器伤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几率: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几率:HBV 6.0-30.0%HBV 6.0-30.0%HCV 0.4-6.0%HCV 0.4-6.0%HIV 0.25-0.4%HIV 0.25-0.4%2-40%2-40%暴露于暴露于HBV HBV 3-10%3-10%暴露于暴露于HCVHCV 0.2-0.5%0.2-0.5%暴露于暴露于HIVHIV 据估计:据估计:医务人员大约有医务人
4、员大约有 针尖和利器损伤发生的时间 使用前使用前 使用中使用中 使用后,丢弃前使用后,丢弃前 丢弃中丢弃中 不合适的废物处置不合适的废物处置使用前损伤 非感染危险非感染危险例如:抽完药物重新盖例如:抽完药物重新盖帽的针尖帽的针尖 预防预防单手重新盖帽技术单手重新盖帽技术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使用中损伤原因 构成感染危险构成感染危险 抽血或注射后,从患者身上拔除针头抽血或注射后,从患者身上拔除针头 静脉注射后,拔除带翼针头静脉注射后,拔除带翼针头 穿刺中,拔除导管芯穿刺中,拔除导管芯 转移血样到试管转移血样到试管 断开与针尖连接的静脉管路断开与针尖连接的静脉管路 手术中传递刀片手术中
5、传递刀片 缝合中缝合中 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穿刺中,拔除导管芯穿刺中,拔除导管芯 预防使用中损伤(整个过程务必镇静整个过程务必镇静)洗手、带手套洗手、带手套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使用真空采血系统无针系统和无针系统和回缩针回缩针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不要直接传递不要直接传递 使用后、丢弃前损伤(整个过程务必镇静整个过程务必镇静)构成感染的危险性构成感染的危险性 例如:例如:使用后重新盖帽使用后重新盖帽 抽血或注射后从注射器上移去未盖帽的针头抽血或注射后从注射器上移去未盖帽的针头 运输使用过得静脉输液器和未盖帽的
6、注射器运输使用过得静脉输液器和未盖帽的注射器 放置在床边的桌子、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放置在床边的桌子、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放置在床头桌、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放置在床头桌、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 不当丢弃导致的损伤 针尖丢弃前应用截针器将针针尖丢弃前应用截针器将针尖毁坏尖毁坏 将针尖和其它尖锐物品丢弃将针尖和其它尖锐物品丢弃在尖锐容器内在尖锐容器内 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在一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在一般人无法接触接触到的地方般人无法接触接触到的地方 怎样做到安全注射怎样做到安全注射 注射前将手洗干净,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中进行注注射前将手洗干净,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中进行注射,使用从经过消毒的药瓶中抽取出的针剂;射,
7、使用从经过消毒的药瓶中抽取出的针剂;操作过程中注意严格消毒灭菌原则;操作过程中注意严格消毒灭菌原则;永远使用经过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意永远使用经过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意“一人、一人、一管、一针头一管、一针头”;绝对不要双手将针帽套回被污染的针头;绝对不要双手将针帽套回被污染的针头;尽快地、准确地将用过的针头和锐器丢弃专用的尽快地、准确地将用过的针头和锐器丢弃专用的容器中;容器应防漏、耐刺、密封;容器中;容器应防漏、耐刺、密封;时刻记住自我保护措施。时刻记住自我保护措施。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锐器伤:锐器伤:1、保持镇静、保持镇静 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
8、套 3、一挤二冲三消毒:一挤二冲三消毒: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挤出污染的血液(严禁局部挤压伤口)压,挤出污染的血液(严禁局部挤压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生理盐水冲洗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生理盐水冲洗黏膜)黏膜)用用75%酒精或酒精或0.5%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上报 确认暴露源的性质(对病人传染性指标进确认暴露源的性质(对病人传染性指标进行化验)行化验)受伤医护人员进行传染性指标受伤医护人员进行传染性指标化验(乙肝五项化验(乙肝五项+丙肝、梅毒抗体丙肝、梅毒抗体+HIV-Ab)主任主任护士长签字护士长签字填写医务人员锐器伤填写医务人员锐器伤报告表、化验结果报告表、化验结果
9、报院感科报院感科根据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落实接触后预防措施结果落实接触后预防措施一周内将病人一周内将病人相关检查复印件及购买药品发票(护士长、相关检查复印件及购买药品发票(护士长、主任签名)交院感科主任签名)交院感科院领导签字报销。院领导签字报销。医务人员暴露于污染血后应急处理 溅污或浸泡所致的污染:溅污或浸泡所致的污染:1、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子、口罩、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子、口罩、手术衣手术衣 2、流动的净水冲洗污染部位、流动的净水冲洗污染部位 乙型炎病毒接触后预防措施乙型炎病毒接触后预防措施 接触后预防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紧密相关。接触后预防措施与接种疫苗的状态紧密相关。未接种疫苗者
10、未接种疫苗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疫苗的措施。以前接种者疫苗,已知以前接种者疫苗,已知有保护性抗体有保护性抗体者,无需处理。者,无需处理。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以前接种过疫苗,已知没有保护性抗体者没有保护性抗体者,应采取注射,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如如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不明确者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不明确者,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应采取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同时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检测,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的措施,同时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检测,根据结果确认是否接种第根据结果确
11、认是否接种第2、3针乙肝疫苗针乙肝疫苗.丙型肝炎病毒接触后预防措施丙型肝炎病毒接触后预防措施 丙型肝炎病毒:不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措丙型肝炎病毒:不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措施施。HIV暴露后的紧急处理必须尽快开始必须尽快开始 1 小时内最佳小时内最佳(要求在要求在24小时内)小时内)治疗前抽取血样治疗前抽取血样 药物使用药物使用 齐多夫定200mg tid or 250mg bid 拉米夫定150mg bid 奈非那韦750mg tid or 1250mg bid 疗程疗程4周周随访、咨询、监测、评估随访、咨询、监测、评估确定暴露级别确定暴露级别暴露物是否是体液、含血体液、暴露物是否是体液、含血体液
12、、OPIM或其沾染器械或其沾染器械是是否否不需不需PEP血液或含血体液血液或含血体液刺、割伤皮肤刺、割伤皮肤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粘膜或可能有损伤的皮肤完整的皮肤完整的皮肤不需不需PEP危险度危险度低危低危表皮擦伤、针刺表皮擦伤、针刺高危高危伤口较深、见血液伤口较深、见血液2级暴露级暴露3级暴露级暴露暴露量暴露量量小量小暴露时间短暴露时间短量大量大暴露时间长暴露时间长2级暴露级暴露1级暴露级暴露 职业暴露后随访 1、乙肝接触者应即刻、3个月、6个月及1年时分别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等血清学检测。2、丙肝接触者应即刻、4周、6周、4个月、6个月进行肝功能、丙肝抗体血清学检测。3、艾滋接触者应即刻、
13、4周、8周、1 2周、6个月时进行艾滋抗体血清学检测。4、梅毒接触者应即刻、45天、3个月时进行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标准预防定义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有传染性,必须采取标准水平的消毒隔离措施;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基本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向至医护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向病人;病人;(3)根据疾病
14、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空气隔离。标准预防的措施标准预防的措施 严格执行严格执行手卫生;手卫生;戴戴手套手套;正确使用正确使用口罩口罩、防护镜和面罩;、防护镜和面罩;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具的消毒。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具的消毒。Thank You 感谢聆听!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
15、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因锐器伤等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为使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够得到有效的预防处理,降低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危险,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特制定我院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1、职业暴露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具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具有感染性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造成感染的可能。2、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感染管理意外事件应急工作组。组 长
16、:顾正义 业务副院长 副组长:赵荣珍 医务科副科长 李明洁 总护士长兼院感专职管理人员 组 员:杨 亮 功能科科长 庄晓惠 药剂科主任 盛荷凤 防保科科长 朱红梅 急诊科护理班组长 秦晓红 内科班组长 彭 润 总务科责任人 边卓君 妇产科班组长 张文渊 外科责任人 徐 倩 口腔科责任人 蒋建肖 针灸理疗科责任人 3、工作职责。组长负责职业暴露应急处置全局工作。院感科负责发生职业暴露后的评估与初步处理的技术指导,有效落实职业暴露人群的治疗、预防用药方案,并做好追踪处理及登记工作。医务科负责医疗、医技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评估与初步处理的技术指导,并提供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性用药方案。护理部负责发生职业
17、暴露后的评估与初步处理的技术指导,根据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与预防用药的实施和科室备案记录工作。检验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检测工作。药剂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保管及发放工作。总务科负责医院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用品的调配与发放工作,组织人员对污染现场进行清理与消毒工作。4、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锐器伤伤口紧急处理。立即处受伤部位于最低位,利用重力作用使污血流出,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轻轻挤出,禁止局部挤压。流动水冲洗 23 分钟。用75酒精或0.5安尔碘消毒伤口,必要时需作包扎处理 暴露后污染的皮肤或粘膜应先用肥皂清洗,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职业暴露危险评估及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管
18、理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首先进行职业暴露的初步评估,同时电话报告院感科。疑为HIV 职业暴露者,应立即组织专家评估暴露级别,并确定是否需预防性应急用药,然后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呈分管院长。5、职业暴露的预防原则。医务人员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以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视为具有感染性的物质,医务人员接触上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戴防护面罩或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
19、、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注意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6、附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流程。被针头、锐器刺伤皮肤或粘膜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时:流出污血。流动水冲洗。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向科室负责人及院感科报告,并协助院感科人员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伤口评估 如果病人情况确定,则分类处理。病人为HBsAg(+):
20、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或Anti-HBe(+),不需注射疫苗或HBIG;受伤医务人员HBsAg(-)或Anti-HBs(-),无注射疫苗史,在24小时内注射HBIG200U/ml,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HBV疫苗20ug;医务人员HBsAg(-)、Anti-HBs(-),已完成疫苗注射但未产生抗体,则在24小时内注射HBIG400U/ml,并补一剂HBV疫苗;医务人员HBsAg(-)、Anti-HBs(-),并正在接受疫苗注射但未产生抗体,在24小时内注射HBIG400U/ml,并继续完成疫苗注射;对患者情况不明时,按患者HBsAg或HBcAb阳性处理。医务人员发生
21、职业暴露后,定期(3个月、6个月)追踪HBsAg和Anti-HBs。病人为HCV抗原(+):病人为HCV抗原(+):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HCV抗原(-),暴露后3个月、6个月应检查抗-HCV,ALT,并根据复查结果进行相应抗病毒治疗。病人为HIV抗体(+):受伤医务人员HIV抗体(-),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评估与预防指导,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病人为TPHA(+):推荐方案:苄星青霉素,240万U,单次肌注。若青霉素过敏: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2次/d,连用14天;或四环素500mg,4次/d,口服,连用14天;头孢曲松最佳剂量个疗程尚未确定,推荐1g/d,肌注,连用8-10天;或阿奇霉素2g,单次口服,但已有耐药报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