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概述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一、国际资本流动:联系微宏观的纽带一、国际资本流动:联系微宏观的纽带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与类型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与类型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四、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四、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第二节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一、新古典主义福利分析一、新古典主义福利分析 二、信息不对称分析二、信息不对称分析第三节、国际资本流动危机论第三节、国际资本流动危机论 一、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一、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二、投机性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二、投机性
2、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三、资本外逃三、资本外逃第四节、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开放第四节、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金融开放 一、中国利用外资问题一、中国利用外资问题 二、从二、从FDIFDI到到QFIIQFII与与QDIIQDII国际资本流动:联系微观篇与宏观篇的纽带国际资本流动与内外部均衡的关系国际资本流动与内外部均衡的关系 如果把独立的货币政策改为内部均衡,把汇率政策的稳定改为国际收支平衡,则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可转化为国际资本流动、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这个三角表明国际资本流动一旦不稳定,将使一国内外部均衡同时达成变得更加困难。国际资本流动:联系微观篇与宏观篇的纽带国际资本流动与
3、资本帐户开放的关系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帐户开放的关系 从理论上看,发展中国家开放资本帐户,打破了传统的投资与储蓄之间的联系,资本流动理论为金融开放(资本帐户开放)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资本帐户开放不能等同于国际资本流动,但资本帐户自由化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性提高。发展中国家要想更多地利用国际资本,资本帐户自由化是一种必要的选择,但资本帐户开放风险极大(极端情况会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发展中国家必须适应、有序地开放资本帐户。国际资本流动:联系微观篇与宏观篇的纽带国际资本流动:联系微观篇与宏观篇的纽带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资本流动与一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一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其一,作为国际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
4、国际资本流动被纳入国际收支的考核之列,其涉及的内容集中而具体地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帐户之中。其二,通过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控制,可以达到调节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其三,过度的国际资本流动会导致国际债务危机,以南美债务危机为典型。国际资本流动:联系微观篇与宏观篇的纽带国际资本流动:联系微观篇与宏观篇的纽带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一体化(全球化)的关系金融一体化(全球化)的关系国际资本流动的迅速膨胀直接推动了各国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奠定了金融全球化的市场基础。如果把金融一体化看做是金融全球化的本质面,那么国际资本流动分析的就是金融全球化的现象面。类类 型型 划划
5、 分标准分标准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 长期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 期限(一般以期限(一般以 1 年为界)年为界)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FDI)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证券投资 国际贷款国际贷款 金融性资本流动金融性资本流动 贸易性资本流动贸易性资本流动 保值性资本流动保值性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 是否以获得国外企业的实际控制是否以获得国外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为目的权为目的 直接投资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间接投资 是否与贸易生产等实物经济是否与贸易生产等实物经济发生直接联系发生直接联系 非国际金融性资本流动非国际金融性资本流动 国际金融性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性资本流
6、动 按照资本的来源按照资本的来源 以及用途以及用途 公共投资公共投资 私人投资私人投资 资本的合法性资本的合法性 正常资本流动正常资本流动 资本外逃资本外逃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国际分工与国际交往的需要追求高额利润的需要利率和汇率变动的影响降低风险的需要经济政策的诱导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国际资本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 国际直接流动的流动发生变化 (主要流向仍为发达国家,而流向 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比例相对增加)国际资本流动方式证券化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呈扩张态势,跨国 并购发展迅速 国际资本投资于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7、国家 FDI 流量占世界总额的比重流量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FDI 流入 占全球比重%FDI 流入 占全球比重%1980 46629.2 84.6 8455.3 15.3 1990 172067.2 82.8 35736.3 17.2 1995 218738.4 64.1 117544.1 34.5 2000 1134293.0 81.2 253178.8 18.1 2001 596304.9 72.2 217844.9 26.4 2002 547777.8 76.5 155528.4 21.7 2003 442156.5 69.9 166336.6 26.3 数据来源:联合
8、国贸发会议在线数据库,www.unctad.org 新古典主义福利分析中的新古典主义福利分析中的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 1流量分析流量理论认为,给定一组利率的差额,必将引起资本持续地流入或流出。2存量分析在资产组合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存量理论引入资产的风险性、投资者偏好入各种资产预期收益的相关性等因素,解释了国际间的相互投资。信息不对称分析信息不对称分析新古典主义基于完全市场的假设,得出国际资本流动能够导致资源有效配置。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将引起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从众行为等问题,资本自由流动可能导致无效率,极端情况下还会引起金融危机。长期资本流动对经济
9、的影响长期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通过生产性贷款(分流入与流出两种情况)与消费性贷款(推迟消费、提前消费、熨平消费)对宏观经济产出影响。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资本流动的消费跨期调整产生债务危机的原因产生债务危机的原因 内部原因:发展中国家政策失误、所借外债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对所借外债未有效地加以运用。外部原因:发展国家的经济“滞胀”、两次石油提价使非产油发展中国家进口支出扩大、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策的影响。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贝克尔方案:安排对债务的新增贷款、延长债务期限、要求债务国调整国内经济政策;采用了债转股等金融创新手段。布雷迪方案:倡议对原有债务进行各种形式的减免。投机性资
10、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投机性资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影响国际收支状态、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使国际贸易的风险增大、扰乱国际金融秩序,导致世界经济波动。三代货币危机模型比较表三代货币危机模型比较表 货币危机模型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 理论基础 货币主义观点 预期观点 道德风险学 侧重面 经济基本面 危机自身的性质 信息及公众的信心 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 金融脆弱性、私人部门 危机成因 政府宏观政策与固定汇率的维持之间的矛盾、国 内信贷扩张 政府提高利率来维持固定汇率的成本大于收益、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和多重均衡 政府对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过度
11、借贷综合症 案例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拉美、1998 年俄罗斯货币危机 1992 年英镑危机 1998 年东南亚货币危机 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认为投机者的预期而不是政府是危机的先导因素,市场的预期对政府决策构成压力。只要投机者的预期足够大,就可以通过利率变动最终迫使政府放弃平价,造成货币贬值,从而使这一预期得以实现。因此,这种货币危机又被称为“预期自致型货币危机”。过度借贷综合症过度借贷综合症(over-borrowing syndromeover-borrowing syndrome)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外资流入使得国内利率上升,导致
12、国外借款更为有利可图。政府的隐性担保,话别是固定汇率导致汇率风险担保,进一步刺激私人部门对外借款需求,道德风险问题不可避免,形成超借综合症。对于来自发达国家的债权人,由于国内或明或暗的存款保险,可以获得相对便宜的存款资金,用于投资发展中国家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这种债权人不顾存款者风险而追求高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会造成资本过度流入发展中国家,形成超贷综合症。货币危机的解决方案货币危机的解决方案金融体系变革汇率制度变更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征收国际托宾税,“向国际资本高速流动的车轮中掺砂子”资本外逃与资本回流:中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资本外逃与资本回流:中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19942004
13、)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净误差与遗漏 97.8 178.3 155.5 222.5 187.2 177.9 累计 97.8 276.1 431.6 654.1 841.3 1019.2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净误差与遗漏 118.9 48.6 77.9 184.2 270.5 累计 1138.1 1186.7 1108.8 924.6 654.1 数据来源:各年国际收支统计表 2000 年前,中国资本外逃严重;2002 年,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出现回流。中国利用外资问题中国利用外资问题 近二十年来,中国吸收
14、外商直接投资(FDI)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1986年为起步阶段、19871991年为持续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为高速发展阶段。至1993年以来,中国利用FDI金额居发展中国家第一和世界第二。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资本要素的累积。统计数据表明,FDI已成为中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比例上看,FDI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在1994年达到最高,为17.1,后有所下降,2004年降为6.7。从从FDIFDI到到QFIIQFII与与QDIIQDIIQFII与QDII是继FDI后的重大金融举措。2002年11月5日,外资可以通过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方式进入中国证券市场。据统计,截止2005年底,共有34家机构获批QFII资格,累计批准额度56.5亿美元,QFII持有证券资产近347亿元人民币,占其总资产的90%。由于看好中国市场,外资金融机构对QFII的额度竞争激烈,QFII额度成为稀缺资源。2006年4月13日,被市场称作QDII开闸的央行五号公告发布,境内资本投资于境外金融产品的大门就此正式徐徐打开,人民币资本帐户开放,亦由此迈出决定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