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心脏骤停 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2原因 心源性心搏骤停(多见于冠心病)创伤、药物过量、窒息、出血等。非心源性心搏骤停 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感染、中毒等。3骤停类型1、心室颤动:心室肌发生快速而极不规则、不协调的连续颤动。这种心搏骤停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心室颤动如能立刻给予电除颤,则复苏成功率较高。2、心室静止:心室肌完全丧失了收缩活动,
2、呈静止状态。心电图表现呈一直线或仅有心房波,多在心搏骤停一段时间后(如35MIN)出现。4骤停类型3、心电-机械分离:此种情况也就是缓慢而无效的心室自主节律。此时心脏无有效泵血功能,听诊无心音,周围动脉也触及不到搏动。此型多为严重心肌损伤的后果,最后以心室静止告终,复苏较困难。5临床表现 心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一般心脏停搏35秒,病人有头晕和黑朦;停搏510秒由于脑部缺氧而引起晕阙,即意识丧失;停搏1015秒可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有全身性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6临床表现 停搏2030秒呼吸断续或停止,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或紫绀;停搏60秒出现瞳孔散大;如停搏超过
3、45分钟,往往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过久而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辅助检查以心电图最为重要,心搏骤停4分钟内部分病人可表现为心室颤动,4分钟后则多为心室静止。7四、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时,心脏虽然丧失了有效泵血功能,但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全停止。心搏骤停的识别最可靠且出现较早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突然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轻拍病人肩膀并大声呼喊以判断意识是否存在;以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如果二者均不存在,就可做出心搏骤停的诊断,并应该立即实施初步急救和复苏。8时间与抢救成功率开始抢救时间开始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成功率6分4%10分0.09%“黄金四分钟”9完整的心肺复苏BLS 基
4、础生命支持ACLS 进一步生命支持 PLS 延续生命支持10心肺复苏(CPR)1、识别:首先确定现场环境安全。2、判断:患者有无意识。(10秒)拍打双肩 大声呼唤 掐压穴位3、呼救,打120电话。(先急救,再打电话)11心肺复苏(CPR)4、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在喉结左右约两横指幅处(10秒)5、立即进行胸外按压!12胸外按压1、按压的体位:呼救的同时,迅速将病人换成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解开病人衣服、裤袋、拉链。摆放地点:地面/硬板床。翻身时整体翻动,注意保护颈部。保持身体平直,无扭曲,跪于病人右侧。13胸外按压2、按压的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双乳头连线的中点3、按压的深度:5-6厘米14
5、胸外按压4、按压的频率:100-120次/分5、按压的姿势: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床旁:站于脚踏板,双膝平病人躯干,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15胸外按压1、按压的手法:16开放气道1、清理口腔:清理呼吸道,假牙、呕吐物、血液等。2、开放气道:体位:病人平卧,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方法:施救者左手放于病人额头用力下压,右手置于下颌骨边缘将颜部向前抬起,可以起到通畅呼吸道作用。17人工呼吸1、口对口:比例30:22、简易呼吸器:18除颤除颤时机:发现室颤或心跳骤停两分钟内立即除颤。心跳骤停未能及时发现者,可在基础生命支持CAB两分钟后除颤。只要具备除颤条件,必要时可盲目除颤。19心肺复苏成功指标1、颈动脉波动恢复,有自主呼吸。2、昏迷变浅,有各种反射。3、面色、口唇逐渐红润。4、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