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病机病因病机1 1pptppt课件课件第一节第一节 病因病因概述概述1概念:病因概念: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2分类分类 外感致病因素内伤致病因素其他致病因素外感致病因素内伤致病因素其他致病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异常、地土方域自然因素(气候异常、地土方域 时行疫疠之气)时行疫疠之气)生活因素(饮食劳倦生活因素(饮食劳倦 房室劳伤)房室劳伤)引致疾病的内在因素(情志因素引致疾病的内在因素(情志因素 体质因素)体质因素)内生因素(痰饮、瘀血)内生因素(痰饮、瘀血)其他因素(金刃其他因素(金刃 虫兽虫兽 跌仆跌仆 药物及食物中毒药物及食物中毒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2p
2、ptppt课件课件 (一)六淫(一)六淫1 1.概念概念 六淫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 邪的统称邪的统称 六气六气 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六种不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同的气候 内生五邪内生五邪 因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津液失调所因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津液失调所产生的化风、化寒、化燥、化湿、化产生的化风、化寒、化燥、化湿、化热、化火等病理反应热、化火等病理反应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外感致病因素3pptppt课件课件2 2、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六气变为六淫的条件(“六淫六淫”的相对性)的相对性)变化骤剧变化骤剧气候异常变化气候异常变
3、化 非其时而有其气非其时而有其气 时、气失序时、气失序 有其时而非其气有其时而非其气 机体反应性机体反应性超过人的适应能力超过人的适应能力 发病发病 气候并非异常变化气候并非异常变化 自我调节能力下降自我调节能力下降个体正气不足个体正气不足 疾病疾病 不能适应气候变化不能适应气候变化4pptppt课件课件 (一)六淫(一)六淫2 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外感性外感性季节性季节性地域性地域性环境性环境性相兼性相兼性转化性转化性 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外感致病因素5pptppt课件课件 风 风为春天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风为春天的主气,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一种无形的流动气
4、流,来去较快,时有时无,它说一种无形的流动气流,来去较快,时有时无,它说来就来说去就去,风和日丽一会就可以狂风大作,来就来说去就去,风和日丽一会就可以狂风大作,东南风可以变为西北风。风一刮,尘土落叶都飘起东南风可以变为西北风。风一刮,尘土落叶都飘起来,有时一阵风可以热,有时一阵风可以凉。在我来,有时一阵风可以热,有时一阵风可以凉。在我们这儿西南风可以使人暖和,西北风开始变冷,夏们这儿西南风可以使人暖和,西北风开始变冷,夏天东北风要下雨。天东北风要下雨。6pptppt课件课件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六淫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风邪风邪一、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一、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恶风汗
5、出恶风汗出开泄开泄腠理疏泄开张腠理疏泄开张阳位阳位肌表、头面、项背腰肌表、头面、项背腰恶风恶风 头痛头痛 项、背、腰强项、背、腰强7pptppt课件课件二、风性善行数变二、风性善行数变 善行: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善行: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行无定处数变:指风邪致病发病急、变化快数变:指风邪致病发病急、变化快 三、三、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四、风性主动四、风性主动头晕目眩、抽搐。头晕目眩、抽搐。8pptppt课件课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风邪犯表:发热,汗出,恶风,舌苔薄白,风邪犯表:发热,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缓为主症。兼见头痛,鼻塞
6、脉浮缓为主症。兼见头痛,鼻塞 流涕,咳嗽。流涕,咳嗽。风郁皮肤:皮肤瘙痒,皮疹或风团。风郁皮肤:皮肤瘙痒,皮疹或风团。风中经络:肢体麻木拘急,甚则痉挛抽搐,风中经络:肢体麻木拘急,甚则痉挛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或口眼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或口眼歪歪 斜,半身不遂。斜,半身不遂。风兼寒湿,流注关节:关节游走性疼痛。风兼寒湿,流注关节:关节游走性疼痛。9pptppt课件课件风邪的辨认要点风邪的辨认要点(1 1)发病多在上,在表,在末梢(如头,肌)发病多在上,在表,在末梢(如头,肌 表,表,四肢末梢)。四肢末梢)。2 2)动摇不定表现:抽搐,震颤,角弓反张。)动摇不定表现:抽搐,震颤,角弓反张。(
7、3 3)症状变幻无常,游走不定,发病急,变化快,)症状变幻无常,游走不定,发病急,变化快,忽起忽消,瘙痒(如中风,风疹块,风痹)。忽起忽消,瘙痒(如中风,风疹块,风痹)。(4 4)常与其他邪气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常与其他邪气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寒湿等。寒湿等。10pptppt课件课件分为外风,内风两类。分为外风,内风两类。1 1、外风常见、外风常见(1 1)伤风:发热,恶风,自汗,肝浮缓,或)伤风:发热,恶风,自汗,肝浮缓,或见喉痒,咳嗽,鼻塞,流清涕。见喉痒,咳嗽,鼻塞,流清涕。(2 2)风痹:关节疼痛游连不定,时发时止,)风痹:关节疼痛游连不定,时发时止,天气变化,即有反应。
8、天气变化,即有反应。(3 3)风水(急性肾炎):头面或全身浮肿,)风水(急性肾炎):头面或全身浮肿,小便不利。发热恶风。小便不利。发热恶风。(4 4)风疹:发无定处,此起彼伏,发则搔痒)风疹:发无定处,此起彼伏,发则搔痒其他风寒、风热、风湿则分别从寒热湿予以其他风寒、风热、风湿则分别从寒热湿予以辨治。辨治。11pptppt课件课件内风证内风证 主要是肝气病变的一种表现,常见有头目眩主要是肝气病变的一种表现,常见有头目眩晕,四肢抽搐,肢麻振掉,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晕,四肢抽搐,肢麻振掉,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涡斜,半身不遂,其症大多关系于筋,目和,口眼涡斜,半身不遂,其症大多关系于筋,目和精
9、神情志异常。而肝主藏血,淫精于目,淫气于筋精神情志异常。而肝主藏血,淫精于目,淫气于筋,又主疏泄和精神活动有关。故风从内生,主要责,又主疏泄和精神活动有关。故风从内生,主要责之于肝的功能失调,临床常说之于肝的功能失调,临床常说“肝风内动肝风内动”“”“诸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眩,皆属于肝”。多半是由于阴虚血少,风扬上扰,筋脉失养多半是由于阴虚血少,风扬上扰,筋脉失养,也有由阳热太盛,火灼肝经,煽动内风而发。如,也有由阳热太盛,火灼肝经,煽动内风而发。如临床上见到的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热极生风均属临床上见到的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热极生风均属于这种内风病机的概括。于这种内风病机的概括。12pptp
10、pt课件课件13pptppt课件课件 寒为冬季的主气,其他季节虽亦可见到,毕竟寒为冬季的主气,其他季节虽亦可见到,毕竟不如冬令之甚。其病变有外感,内寒之分。外寒指不如冬令之甚。其病变有外感,内寒之分。外寒指外界寒邪而言,致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外界寒邪而言,致病又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者,称为肌表者,称为“伤寒伤寒”,寒邪直中脏腑者,称为,寒邪直中脏腑者,称为“中寒中寒”。内寒则是指机体的阳气不足所产生。外寒。内寒则是指机体的阳气不足所产生。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阳虚内寒之人易感受外寒,而外寒侵入机体,的,阳
11、虚内寒之人易感受外寒,而外寒侵入机体,积久不散,又常损伤积久不散,又常损伤人体阳气,导致内寒的产生。人体阳气,导致内寒的产生。寒寒14pptppt课件课件寒邪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阳气受损阳气受损寒象寒象水液清稀冷水液清稀冷寒性凝滞寒性凝滞 气血凝结、阻滞气血凝结、阻滞疼痛疼痛1515pptppt课件课件寒主收引:寒主收引:收缩牵引收缩牵引气机收敛、气机收敛、腠理闭塞腠理闭塞客于客于肌表肌表无汗、恶寒、无汗、恶寒、发热、发热、客于经客于经络关节络关节经络筋脉经络筋脉收缩挛急收缩挛急关节屈伸关节屈伸不利,拘不利,拘挛作痛挛作痛寒客寒客血脉血脉血脉血脉挛缩挛缩头身疼痛、头身疼
12、痛、脉紧脉紧1616pptppt课件课件内寒证内寒证 主要是由于阳气虚损机能衰退的一种表现,所以主要是由于阳气虚损机能衰退的一种表现,所以又称又称“虚寒虚寒”。阳虚便不能充分发挥其温煦的作用。阳虚便不能充分发挥其温煦的作用。“阳虚而阴盛阳虚而阴盛”即所谓即所谓“寒以内生寒以内生”的病变。其主的病变。其主要见证有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甚至手足逆冷,呕要见证有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甚至手足逆冷,呕吐清水,清谷,小便清长,倦怠嗜卧,病变的局部吐清水,清谷,小便清长,倦怠嗜卧,病变的局部发生冷痛,在临床上多见于脾肾阳虚的病人。发生冷痛,在临床上多见于脾肾阳虚的病人。第四、寒性清澈,分泌物及排泄物清晰状。第
13、四、寒性清澈,分泌物及排泄物清晰状。1717pptppt课件课件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素素问问五运行大论五运行大论说: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火其性为暑其性为暑”。暑邪较其他五邪有一个。暑邪较其他五邪有一个特点,它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特点,它有明显的季节性,独见于夏令。(夏至(夏至立秋立秋8月月8日)但根据我的观察,我日)但根据我的观察,我省的立秋以后仍然很热,一般到处暑以后也省的立秋以后仍然很热,一般到处暑以后也就是就是8月月2324号左右,这以后不容易感受暑号左右,这以后不容易感受暑邪。寒邪是冬令主气,但在夏天也可见到,邪。寒
14、邪是冬令主气,但在夏天也可见到,四季都可能有,暑邪只有夏令。暑邪纯属外四季都可能有,暑邪只有夏令。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邪,无内暑之说。暑暑1818pptppt课件课件暑邪暑邪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一系列一系列阳热症状阳热症状暑邪暑邪伤人伤人高热、高热、面赤、面赤、心烦、心烦、脉洪大脉洪大1919pptppt课件课件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 多汗多汗气短乏力气短乏力耗气耗气汗出过多汗出过多散:腠理开泄散:腠理开泄伤津伤津口渴喜饮,尿口渴喜饮,尿赤短少赤短少轻则心烦闷乱,头晕恶心轻则心烦闷乱,头晕恶心重则突然昏到,不省人事重则突然昏到,不省人事升:上扰心
15、神升:上扰心神2020pptppt课件课件暑多挟湿暑多挟湿 暑热症状暑热症状湿困脾土湿困脾土*恶心呕吐、大恶心呕吐、大 便溏泻而不爽便溏泻而不爽 *肢体困倦、沉重肢体困倦、沉重发热、烦渴发热、烦渴 2121pptppt课件课件 湿 湿为长夏的主气,湿为长夏的主气,以其正当夏秋之交,阳热以其正当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因运)蒸腾下降,氤氲(因运)蒸腾(烟雾弥漫的样子,事物(烟雾弥漫的样子,事物内相互作用,而变化生长)内相互作用,而变化生长)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有内湿季节。湿邪为病,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之分。22
16、22pptppt课件课件湿与水同类,由水所化,故为阴邪。湿与水同类,由水所化,故为阴邪。脏腑脏腑 聚聚湿邪(有形)湿邪(有形)经络经络 气机阻滞气机阻滞 痰痰 关节关节 血瘀血瘀 胸膈胸膈 脾胃脾胃 下焦下焦 关关节节胸闷胸闷 呕吐,脘腹痞胀呕吐,脘腹痞胀 小便短涩小便短涩 关节肿胀不利关节肿胀不利 便溏下利不爽便溏下利不爽2323pptppt课件课件湿为阴邪,阴盛则阳病,所以湿邪侵犯机体,最易湿为阴邪,阴盛则阳病,所以湿邪侵犯机体,最易伤阳,但其伤阳,以困遏损伤为主,特别容易遏伤阳,但其伤阳,以困遏损伤为主,特别容易遏伤脾阳。伤脾阳。其一,脾湿同类,均属土,同类易相招;其一,脾湿同类,均属土
17、,同类易相招;其二,脾性恶湿而喜燥,湿易犯所恶之脏;其三,其二,脾性恶湿而喜燥,湿易犯所恶之脏;其三,脾主运化水湿,得阳始运。脾主运化水湿,得阳始运。因此,湿邪外感,最易犯脾,遏伤脾阳,导致脾阳因此,湿邪外感,最易犯脾,遏伤脾阳,导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发为腹泻、水肿、腹部胀满而不振,运化无权,发为腹泻、水肿、腹部胀满而不思饮食等。不思饮食等。2424pptppt课件课件“重重”,有沉重、重着之意。,有沉重、重着之意。湿:有形质重湿:有形质重 头昏沉重如裹布头昏沉重如裹布帛,帛,症状沉重感症状沉重感 体四肢困重如负体四肢困重如负重物重物阳气困遏阳气困遏清阳不展清阳不展 病位重着不移病位重着不移
18、 关节疼痛重着固定不关节疼痛重着固定不移移 (“湿痹湿痹”、“着痹着痹”)2525pptppt课件课件“浊浊”,有秽浊、污浊之意。湿邪秽浊,其为,有秽浊、污浊之意。湿邪秽浊,其为病,常致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洁或出现各病,常致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洁或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种秽浊症状,面垢眵多,苔腻。面垢眵多,苔腻。湿疹浸淫,破溃流水。湿疹浸淫,破溃流水。大便溏泄或下痢粘液脓血。大便溏泄或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小便浑浊。妇女白带量多等。妇女白带量多等。2626pptppt课件课件湿性粘滞湿性粘滞一是指症状的粘滞性一是指症状的粘滞性二是病理过程的粘滞性二是病理过程的粘滞性祛湿棘手,难以速去,有望缓图。
19、祛湿棘手,难以速去,有望缓图。2727pptppt课件课件“阴位阴位”,指腰以下的部位。,指腰以下的部位。湿性类水,水质沉趋下,故湿邪为病,或起湿性类水,水质沉趋下,故湿邪为病,或起于下部,或以下部症状突出。于下部,或以下部症状突出。如妇女带下、小便混浊、泄泻下痢、阴部湿如妇女带下、小便混浊、泄泻下痢、阴部湿疹,水肿以下肢为显等。疹,水肿以下肢为显等。故故 问问太阴阳明论说: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先受之。”2828pptppt课件课件内湿内湿 主要是脾病的表现:脾本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主要是脾病的表现:脾本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如果脾阳不足,健运失职,不能运行津液,便聚
20、而如果脾阳不足,健运失职,不能运行津液,便聚而为湿,甚积而为水,常见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为湿,甚积而为水,常见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闷呕恶,头重身沉,便溏泻泄,肤肿,面萎黄,小闷呕恶,头重身沉,便溏泻泄,肤肿,面萎黄,小便浑浊,妇女带下等。便浑浊,妇女带下等。湿湿2929pptppt课件课件3030pptppt课件课件 燥为深秋的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燥为深秋的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以致出现秋凉而劲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以致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燥邪为病,有外燥内燥之急,干燥的气候。燥邪为病,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由感受外界燥邪而发病,每以口鼻分。外燥由感受外界
21、燥邪而发病,每以口鼻而入,其病常以肺卫开始,又有温燥、凉燥而入,其病常以肺卫开始,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因为秋天有夏天的余气,故可见温燥,之分。因为秋天有夏天的余气,故可见温燥,又有近冬之寒气,故又有凉燥。内燥多又汗又有近冬之寒气,故又有凉燥。内燥多又汗下太过或精血内夺,以致机体阴津亏虚所致。下太过或精血内夺,以致机体阴津亏虚所致。燥燥3131pptppt课件课件燥邪燥邪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干燥、涩滞干燥、涩滞不利的症状不利的症状*口鼻咽干燥(官窍)口鼻咽干燥(官窍)*小便短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脏腑)(脏腑)*皮肤干燥甚则皲裂,皮肤干燥甚则皲裂,毛发干枯(肌表)毛发
22、干枯(肌表)32pptppt课件课件燥邪的辨认要点燥邪的辨认要点 A A 干干口干,鼻干,唇干,皮肤干燥皱裂口干,鼻干,唇干,皮肤干燥皱裂 大便干结,小便量少,毛发枯而不荣。大便干结,小便量少,毛发枯而不荣。B B 涩涩咳呛不爽,大便滞涩难解咳呛不爽,大便滞涩难解 分泌排泄液分泌排泄液少,粘。少,粘。33pptppt课件课件 口鼻(鼻为肺窍)口鼻(鼻为肺窍)燥邪燥邪 肺肺 皮毛(肺之外合)皮毛(肺之外合)耗伤耗伤 宣发肃降宣发肃降 失清润失清润 肺津肺津 干咳少痰,痰液胶粘难咳干咳少痰,痰液胶粘难咳 大肠津伤大肠津伤 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痰中带血,喘息胸痛 大便干结大便干结34pptppt课件课
23、件 2.2.内燥证主要是由津伤液燥所致。临床常内燥证主要是由津伤液燥所致。临床常见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见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瘦削。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肌肉瘦削。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的症状。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在临床上常见 糖尿病后期,以及发糖尿病后期,以及发热病人,电解质紊乱的脱水病人。及一些维生热病人,电解质紊乱的脱水病人。及一些维生素缺乏症。素缺乏症。燥燥35pptppt课件课件 火为热之极,故火与热常互称,火邪为病,有火为热之极,故火与热常互称,火邪为病,有外火内火之分。外火多是直接感受温热之邪所引起,外火内火之分。外火多是直接
24、感受温热之邪所引起,也可由风寒暑湿燥五气转化而成。内火是脏腑功能失也可由风寒暑湿燥五气转化而成。内火是脏腑功能失调和情志过激变化而生。五气和五志在一定条件都有调和情志过激变化而生。五气和五志在一定条件都有化火的可能。化火的可能。(有些医家认为,季节气候并无火这一气,火只(有些医家认为,季节气候并无火这一气,火只是热之极,而且火症多由其他五淫转化而来,故主张是热之极,而且火症多由其他五淫转化而来,故主张不把火列为六淫之一)不把火列为六淫之一)火火36pptppt课件课件火热为阳邪,其性趋(炎)上 燔灼燔灼 亢奋亢奋火热之邪火热之邪 躁动躁动 阳邪阳邪 口舌生疮口舌生疮 升腾升腾 牙龈肿痛牙龈肿痛
25、 上炎:头面部的火热症状突出上炎:头面部的火热症状突出 目目赤肿痛赤肿痛 高热高热 咽喉肿痛咽喉肿痛阳偏盛阳偏盛 产热增加:火热征象产热增加:火热征象 恶热恶热 面面红红 “阳胜则热阳胜则热”肌肤灼肌肤灼热热 小便短赤小便短赤37pptppt课件课件易扰乱心神 火热火热通于通于心心躁动躁动心神失宁心神失宁 轻:心烦、失眠。轻:心烦、失眠。狂躁狂躁 重:重:神昏谵语神昏谵语38pptppt课件课件火易伤津耗气火为阳邪,具有烧灼蒸迫之性。火为阳邪,具有烧灼蒸迫之性。烧灼津液烧灼津液火邪火邪 伤津伤津 蒸迫津液蒸迫津液 汗出汗出 阳气机能亢奋阳气机能亢奋 口渴喜饮、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咽干舌燥、产热
26、过多产热过多 小便短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大便燥结耗气:少气懒言、疲乏无力耗气:少气懒言、疲乏无力 阳虚、亡阳阳虚、亡阳39pptppt课件课件火易生风动血火热可引起如风之火热可引起如风之“动症动症”,故谓之,故谓之“生风生风”。躁扰躁扰 火热火热 肝肝 肝阳亢逆变动肝阳亢逆变动 燔燔灼劫伤灼劫伤 肝经之阴津肝经之阴津 四肢抽搐四肢抽搐 筋脉失濡筋脉失濡 风风 目目睛上视睛上视 “热极生风热极生风”颈颈项强直项强直 角弓反张角弓反张40pptppt课件课件 脉道扩张脉道扩张火性急迫火性急迫 血流迫疾血流迫疾 出出血血 灼伤脉络灼伤脉络 发病急发病急 传变速传变速 故故“生风生风”及及“动血动血
27、”都很急速。都很急速。41pptppt课件课件火易致疮疡 入于入于火热火热 血分血分 结聚局部结聚局部 气血壅聚气血壅聚不散不散 败血腐肉败血腐肉灼肉坏血灼肉坏血 痈肿疮疡痈肿疮疡 红肿热痛红肿热痛 局局部部 化脓溃烂化脓溃烂42pptppt课件课件43pptppt课件课件(二)疠气(二)疠气 1 1.概念概念 疠气疠气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邪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邪2 2.致病特点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发病急骤,病情危重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一气一病,症状相似3 3.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因素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因素 气候因素气候因素;环环境与饮食因素;境与饮食
28、因素;预防因素;预防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一、外感致病因素一、外感致病因素44pptppt课件课件这一类致病因素由于是从口鼻或肌肤侵入人体,这一类致病因素由于是从口鼻或肌肤侵入人体,故与六淫均属外感病因。但其性质和特点又与六故与六淫均属外感病因。但其性质和特点又与六淫明显不同,表现在五个方面:淫明显不同,表现在五个方面:一、疠气的孽生及存在与季节气候无确定的对应一、疠气的孽生及存在与季节气候无确定的对应关系,不同于六淫可以直接感受或观测到,住住关系,不同于六淫可以直接感受或观测到,住住来而不知,感而不觉;来而不知,感而不觉;二、其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二、其致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三、病变的
29、发生及传变与机体正气强弱无关;三、病变的发生及传变与机体正气强弱无关;四、病邪所致病理变化不会发生相互转化;四、病邪所致病理变化不会发生相互转化;五、发病骤急且病势险恶。五、发病骤急且病势险恶。45pptppt课件课件疠气所致疾病包括大头瘟(腺鼠疫)、虾蟆瘟、疫疠气所致疾病包括大头瘟(腺鼠疫)、虾蟆瘟、疫痢、烂喉痧、天花、霍乱等,实际上包括了现代许痢、烂喉痧、天花、霍乱等,实际上包括了现代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46pptppt课件课件(一)七情(一)七情 1 1.概念:概念:七情七情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种情志活动 五
30、志五志为喜、怒、思、忧、恐的简称为喜、怒、思、忧、恐的简称2 2.七情致病的特点七情致病的特点直接伤及内脏直接伤及内脏 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心、肝、脾功能失调为多见。影响脏腑气机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忧忧)则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影响病情转归。影响病情转归。二、内伤致病因素二、内伤致病因素47pptppt课件课件怒则气上怒则气上过度愤怒过度愤怒肝气横逆上冲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临床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喜则气
31、缓喜则气缓缓解紧张情绪缓解紧张情绪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利,心情舒畅。心气涣散心气涣散暴喜过度暴喜过度心气涣散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悲则气消悲则气消过度悲忧,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过度悲忧,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48pptppt课件课件恐则气下恐则气下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惊则气乱惊则气乱突然受
32、惊吓,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突然受惊吓,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惊慌失措。思则气结思则气结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可导致气机郁结。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可导致气机郁结。思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会影响脾气。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脾运化无力,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气机郁结,脾运化无力,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等症。49pptppt课件课件(二)饮食失宜(二)饮食失宜1.1.饮食不节:饮食无一定规律,失其
33、常度而致疾病饮食不节:饮食无一定规律,失其常度而致疾病过饥过饥过饱过饱2 2.饮食不洁:因食用了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饮食不洁:因食用了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有毒、或被污染的食物,引发疾病的发生。有毒、或被污染的食物,引发疾病的发生。3.3.饮食偏嗜:饮食嗜好于某些食物,可因食物营养饮食偏嗜:饮食嗜好于某些食物,可因食物营养不均衡。不均衡。寒热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五味偏嗜偏嗜饮酒、肥甘厚味偏嗜饮酒、肥甘厚味二、内伤致病因素二、内伤致病因素50pptppt课件课件(三)劳逸失度(三)劳逸失度 1 1.过劳过劳 劳力过度则伤气劳力过度则伤气劳神过度则伤心脾劳神过度则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房
34、劳过度耗伤肾精2 2.过逸过逸二、内伤致病因素二、内伤致病因素51pptppt课件课件(一)痰饮(一)痰饮 1 1.含义含义 痰饮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2 2.形成形成 六淫、饮食、劳逸、七情内伤等六淫、饮食、劳逸、七情内伤等 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 水液代谢障碍,水津停滞水液代谢障碍,水津停滞3 3.病证特点病证特点 痰饮病证常随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表现出痰饮病证常随痰饮停留的部位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病证特点。不同的病证特点。三、其他致病因素三、其他致病
35、因素52pptppt课件课件 痰的病证特点痰的病证特点 痰滞在肺,喘咳咯痰;痰滞在肺,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神昏,痴呆;痰迷心窍,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发为癫狂;痰火扰心,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痰在经络筋骨,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眩晕,昏冒;痰浊上犯于头,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痰气凝结咽喉,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
36、出。53pptppt课件课件 饮的病证特点饮的病证特点 饮在肠间,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肠间,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隔,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饮在胸隔,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如肿。饮溢肌肤,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饮溢肌肤,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54pptppt课件课件(一)痰饮(一)痰饮 4 4.致病特点致病特点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致病广泛,变化多端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扰乱心神易扰乱心神多见滑腻舌苔多见滑腻舌苔三、其他致病因素三、其他致病因素55pptpp
37、t课件课件 临床上一些凝难病症即所谓临床上一些凝难病症即所谓“怪病怪病“往往一时往往一时找不到病因,无法明确珍断,虽经多方治疗难以收找不到病因,无法明确珍断,虽经多方治疗难以收效,在这种情况下,可着眼于痰,从痰论治往往能效,在这种情况下,可着眼于痰,从痰论治往往能提高疗效。提高疗效。凡有如下的表现,而且经过治疗,效果不明显凡有如下的表现,而且经过治疗,效果不明显者,都可以考虑到痰病或痰之症为患。者,都可以考虑到痰病或痰之症为患。1 1、久病形体不衰,病症时发时愈。、久病形体不衰,病症时发时愈。2 2、眼神滞涩不流利,面色晦暗或眼眶周围明显晦、眼神滞涩不流利,面色晦暗或眼眶周围明显晦暗其形如肿。
38、暗其形如肿。3 3、皮肤油垢明显,手心足心及前阴腋下等处常有、皮肤油垢明显,手心足心及前阴腋下等处常有泌液渗津或面色光亮如涂油。泌液渗津或面色光亮如涂油。56pptppt课件课件4 4、形体肥胖,掌厚指短,手足作胀。、形体肥胖,掌厚指短,手足作胀。5 5、厌油腻,喜素食、淡食或焦香干燥食物。、厌油腻,喜素食、淡食或焦香干燥食物。6 6、神志恍惚或抑郁或兴奋。、神志恍惚或抑郁或兴奋。7 7、舌体驰纵胖大,脉沉或弦或濡缓或滑、舌体驰纵胖大,脉沉或弦或濡缓或滑8 8、自感头痛、头胀、头重。、自感头痛、头胀、头重。9 9、恶心、噎膈或呕吐痰涎,或口粘口腻。、恶心、噎膈或呕吐痰涎,或口粘口腻。57ppt
39、ppt课件课件1010、咽喉中似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咽喉中似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时消时现。时消时现。1111、胸腔痞闷或突发压榨性心绞痛。、胸腔痞闷或突发压榨性心绞痛。1212、易惊悸,或失眠昏厥,抽搐或神志失常,但、易惊悸,或失眠昏厥,抽搐或神志失常,但神经科检查无异常。神经科检查无异常。1313、嗜睡或困顿。、嗜睡或困顿。1414、大便粘腻,痰涎,或大便秘结不畅,而用行、大便粘腻,痰涎,或大便秘结不畅,而用行气化痰之剂则大便迅速通畅气化痰之剂则大便迅速通畅 58pptppt课件课件研究进展研究进展 对痰饮的实质,有人认为无形之痰的实质包括:对痰饮的实质,有人认为无形之
40、痰的实质包括:血胆固醇、甘油三醋、游离脂肪酸高于正常;血胆固醇、甘油三醋、游离脂肪酸高于正常;细胞膜胆固醇含量增加致膜流动性下降;细胞膜胆固醇含量增加致膜流动性下降;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并设想正常水平表达的粘附分子属于中医学所说并设想正常水平表达的粘附分子属于中医学所说“津液津液”范畴,而病理性表达升高的粘附分子则属于痰浊。有人则范畴,而病理性表达升高的粘附分子则属于痰浊。有人则认为痰是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失控生成并过量积累的各种病认为痰是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失控生成并过量积累的各种病理产物,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新的致病因素的那些理产物,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新的致病因素的那些物
41、质的总称。物质的总称。研究与进展研究与进展59pptppt课件课件(二)瘀血(二)瘀血 1.1.含义含义瘀血: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瘀血: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2.2.形成形成 外邪、情志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外邪、情志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血行不畅而凝滞;内外伤、气虚、邪热等血行不畅而凝滞;内外伤、气虚、邪热等出血而虽出血而虽血离经脉,积存体内。血离经脉,积存体内。3.3.致病特点致病特点 疼痛、肿块、出血;面唇甲舌青疼痛、肿块、出血;面唇甲舌青紫;脉涩或结代。紫;脉涩或结代。三、其他致病因素三、
42、其他致病因素60pptppt课件课件瘀血的病证特点瘀血的病证特点 n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前区痛,口唇指如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前区痛,口唇指甲青紫。甲青紫。n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n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n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n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血攻心,可致发狂。n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暗成块,或见崩漏。,经色紫暗成块,或见崩漏。n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末端,可成脱骨疽。n瘀阻于肢体肌肤
43、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瘀阻于肢体肌肤局部,则可见局部肿痛青紫。61pptppt课件课件 中医探究病因的主要方法:中医探究病因的主要方法:辨症求因辨症求因 辨证求因辨证求因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症求因辨症求因”,又称,又称“审症审症求因求因”。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病因 导致不同的病理改变导致不同的病理改变 出现不同的病理表现出现不同的病理表现 (有诸内)(有诸内)(形诸外)(形诸外)判断不同的病因判断不同的病因 根据不同的病理表现根据不同的病理
44、表现 (求因)(求因)(辩证)(辩证)根据不同的病因根据不同的病因 给予恰当的治疗给予恰当的治疗 (审因)(审因)(论治论治)62pptppt课件课件 举例:就症状而言,若患者临床出现不思饮举例:就症状而言,若患者临床出现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腹胀,便溏,周身困重,头重如裹食,舌苔白腻,腹胀,便溏,周身困重,头重如裹等症状。由于湿邪性质有重浊,腻滞特点,即可运等症状。由于湿邪性质有重浊,腻滞特点,即可运用中医理论来分析,确认其致病因素为湿邪。这就用中医理论来分析,确认其致病因素为湿邪。这就是是“审证求因审证求因”。临床上不管实际致病因素多么复。临床上不管实际致病因素多么复杂,只要机体出现了杂,只
45、要机体出现了“湿湿”的这种病理反应状态即的这种病理反应状态即可用湿邪为病概括之。同时,由于湿邪易于困脾,可用湿邪为病概括之。同时,由于湿邪易于困脾,易于阻遏阳气(气机)损伤阳气,可使脾的运化功易于阻遏阳气(气机)损伤阳气,可使脾的运化功能受阻碍,健运失职。故亦可明确其受邪部位,主能受阻碍,健运失职。故亦可明确其受邪部位,主要在脾,其治疗只要运用相应的要在脾,其治疗只要运用相应的“祛湿健脾法祛湿健脾法”选选用燥湿健脾药物,就可使上述临床症状消失,同时用燥湿健脾药物,就可使上述临床症状消失,同时也就消除了病因及病理反应。也就消除了病因及病理反应。63pptppt课件课件 就疾病来说:感冒。就疾病来
46、说:感冒。有甲、乙、丙、丁四人,其中甲乙丙三人同有甲、乙、丙、丁四人,其中甲乙丙三人同行外出,均遇风吹雨淋而回。而丁因年幼体弱在家行外出,均遇风吹雨淋而回。而丁因年幼体弱在家没有外出,第二天:甲无任何病理表现,无证可辩没有外出,第二天:甲无任何病理表现,无证可辩(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乙,怕冷,头痛,骨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乙,怕冷,头痛,骨节疼痛,鼻塞,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白脉浮紧,疼痛,鼻塞,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白脉浮紧,咯清稀痰(外感风寒,风寒袭表犯肺);丙,发热咯清稀痰(外感风寒,风寒袭表犯肺);丙,发热,怕风,咽喉红肿,咳嗽,咯黄稠痰,舌苔薄黄,怕风,咽喉红肿,咳嗽,咯黄稠痰
47、,舌苔薄黄,舌尖红,干燥,脉浮数(外感风热,风热袭表犯肺舌尖红,干燥,脉浮数(外感风热,风热袭表犯肺);丁,无任何病理表现,无证可辩(虚邪贼风,);丁,无任何病理表现,无证可辩(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其风寒或风热等不同病因的确立,也避之有时)。其风寒或风热等不同病因的确立,也是通过对上述不同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辨别而得出是通过对上述不同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辨别而得出的。同样,针对不同病因,分别用辛温解表和辛凉的。同样,针对不同病因,分别用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法即能消除症状,同时亦消除了病因及病理反解表法即能消除症状,同时亦消除了病因及病理反应。应。64pptppt课件课件一、正邪盛衰一、正邪盛衰 概
48、念概念1 1正:人体的机能活动;抗病、康复能力正:人体的机能活动;抗病、康复能力2 2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一)正邪盛衰与发病(一)正邪盛衰与发病1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2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正胜邪却则不发病正胜邪却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65pptppt课件课件一、正邪盛衰一、正邪盛衰 (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1 1.表邪入里表邪入里2 2.
49、里病出表里病出表(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1 1.实证实证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表现:邪气亢盛,正气未衰,病理反应较剧烈的有余证表现:邪气亢盛,正气未衰,病理反应较剧烈的有余证候。候。2 2.虚证虚证正气不足表现的证候。正气不足表现的证候。表现:正气虚衰,病理反应较虚弱的不足证候。表现:正气虚衰,病理反应较虚弱的不足证候。3 3.虚实转化。虚实转化。4 4.虚实真假。虚实真假。66pptppt课件课件一、正邪盛衰一、正邪盛衰 (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1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和痊愈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和痊愈2 2.邪胜正衰:疾病
50、向恶化甚至死亡邪胜正衰: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67pptppt课件课件二、阴阳失调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是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之简称(一)阴阳失调与发病(一)阴阳失调与发病(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亡阳亡阳 亡阴亡阴68pptppt课件课件三、气机失常三、气机失常 气机失常气机失常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 调的病理变化调的病理变化(一)气滞(一)气滞 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二)气逆(二)气逆 气的上升过度,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