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新课标高中文科数学公式总结一、函数、导数1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2. 真值表非或且真真假真真真假假真假假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3. 充要条件(记表示条件,表示结论) (1)充分条件:若,则是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若,则是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若,且,则是充要条件.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 全称量词表示任意,表示存在;的否定是,的否定是。例: 的否定是 5. 函数的单调性(1)设那么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则为增函数;若,则为减函数.6. 复合函数单调性判断步骤:(1
2、)先求定义域 (2)把原函数拆分成两个简单函数和(3)判断法则是同增异减(4)所求区间与定义域做交集7. 函数的奇偶性(1)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都有,则是偶函数;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都有,则是奇函数。(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8若奇函数在=0处有意义,则一定存在; 若奇函数在=0处无意义,则利用求解;9多项式函数的奇偶性多项式函数是奇函数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多项式函数是偶函数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10. 常见函数的图像:11. 函数的对称性(1)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即轴)对称.(2)对于函数(),恒
3、成立,则函数的对称轴是(3)对于函数(),恒成立,则函数的对称轴是;12. 由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 由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由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 由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若将函数的图象向右移、再向上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若将曲线的图象向右移、向上移个单位,得到曲线的图象.13. 函数的周期性(1),则的周期;(2),则的周期(3),则的周期(4),则的周期;14. 分数指数(1)(,且).(2)(,且).15根式的性质(1).(2)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16指数的运算性质(1) (2) (3) (4) .17.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18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若a0
4、,a1,M0,N0,则(1); (2) ;(3); (4) (5) (6)19. 对数的换底公式 : (,且,且, ). 倒数关系式: 20. 对数恒等式:(,且, ).21. 零点存在定理: 如果函数在区间(a, b)满足,则在区间(a, b)上存在零点。22.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的切线方程是.23. 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1) (C为常数) (2) (3) (4) (5) (6) (7) (8) .24. 导数的运算法则(1) (2) (3)25.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函数在点处有导数,函数在点处的对应点U处有导数,则复合函数在点处有导数
5、,且,或写作.26. 求切线方程的步骤: 求原函数的导函数 把横坐标带入导函数,得到,则斜率 点斜式写方程27.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求原函数的导函数 令,则得到原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令,则得到原函数的单调减区间。28. 求极值常按如下步骤: 求原函数的导函数; 令方程=0的根,这些根也称为可能极值点 检查在方程的根的左右两侧的符号,确定极值点。(可以通过列表法) 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则是极大值;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则是极小值. 将极值点带入到原函数中,得到极值。29. 求最值常按如下步骤: 求原函数的极值。 将两个端点带入原函数,求出端点值。 将极值与端点值相比较,最大的为最大值,最小
6、的为最小值。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30.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31.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32. 和角与差角公式 ;.33. 二倍角公式 .公式变形: 34. 三角函数的周期函数,周期;函数,周期;函数,周期.35. 函数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图象变换(熟记)36. 辅助角公式(化一公式) 其中36. 正弦定理.37. 余弦定理;.38. 三角形面积公式.39.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中,有 40. 与的数量积(或内积)41.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A,B,则. (2)设=,=,则=.(3)设=,=,则=.(4)设=,=,则=.
7、 (5)设=,则42. 两向量的夹角公式设=,=,且,则43.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 . 44. 向量的射影公式 若,与的夹角为,则在的射影为三、数列45. 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的和的关系(递推公式)( 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46.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47.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48. 等差数列的中项公式 49. 等差数列中,若,则50. 等差数列中,成等差数列51. 等差数列中,若为奇数,则5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53. 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公式为 或 .当时,54. 等比数列的中项公式 55. 等比数列中,若,则56. 等比数列中,成等比数列四、均值不等式57. 均值不等式:如果
8、,那么。“一正二定三相等”58. 已知都是正数,则有,当时等号成立。(1)若积是定值,则当时和有最小值;(2)若和是定值,则当时积有最大值.五、解析几何59. 斜率的计算公式 (1) (2) (3)直线一般式中60. 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直线过点,且斜率为)(2)斜截式 (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3)两点式 ()(、 ().(4)截距式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5)一般式 (其中A、B不同时为0).61. 两条直线的平行若,(1); (2)均不存在62. 两条直线的垂直若,(1). (2)不存在63. 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64. 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直线:)
9、.65. 圆的三种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 (0). 圆心坐标 半径= 66.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弦长=其中.67.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图形、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椭圆:,离心率.准线方程:双曲线:(a0,b0),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方程是.抛物线:,焦点,准线。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68. 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1)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 (2)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 (3)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69. 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 抛物线焦半径.(抛物线上
10、的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70. 过抛物线焦点的弦长.六、立体几何 71. 证明直线与直线平行的方法(1)三角形中位线 (2)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72. 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2)先证面面平行73. 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方法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平面平行)74. 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方法转化为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75. 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一个平面内垂
11、直交线的直线垂直另一个平面)76. 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方法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77. 柱体、椎体、球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圆椎侧面积=,表面积=(是柱体的底面积、是柱体的高).(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球的半径是,则其体积,其表面积 78. 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及计算(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79. 点到平面距离的计算(定义法、等体积法)80. 直棱柱、正棱柱、长方体、正方体的性质:侧棱平行且相等,与底面垂直。正棱锥的性质:侧棱相等,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正多边形的中心。七、概率统
12、计81.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的计算平均数: 方差:标准差:82. 回归直线方程 ,其中.83. 独立性检验 84. 古典概型的计算(必须要用列举法、列表法、树状图的方法把所有基本事件表示出来,不重复、不遗漏)85. 几何概型的计算,转化为体积,面积,长度之比。八、复数86. 复数的相等.()87. 复数的模=.88. 复数的共轭复数 89. 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2);(3);(4)90. 复数的周期 九、解题方法和技巧1. 总体应试策略:先易后难,一般先作选择题,再作填空题,最后作大题,选择题力保速度和准确度为后面大题节约出时间,但准确度是前提,对于填空题,看上去没有思路或计算太复杂
13、可以放弃,对于大题,尽可能不留空白,把题目中的条件转化代数都有可能得分,在考试中学会放弃,摆脱一个题目无休止的纠缠,给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是考试成功的重要保证。2解答选择题的特殊方法是什么?(顺推法,特征分析法,直观选择法,逆推验证法,估算法,特例法,数形结合法等等)3. 答填空题时应注意什么?(特殊化,图解,等价变形)4. 解答应用型问题时,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审题、找准题目中的关键词,设未知数、列出函数关系式、代入初始条件、注明单位、作答学会跳步得分技巧,第一问不会,第二问也可以作,用到第一问就直接用第一问的结论即可,要学会用“由已知得”“由题意得”“由平面几何知识得”等语言来连
14、接,一旦你想来了,可在后面写上“补证”即可。十、数学高考应试技巧数学考试时,有许多地方都要考生特别注意在考试中掌握好各种做题技巧,可以帮助各位在最后关头鲤鱼跃龙门。考试注意:考前分钟很重要在考试中,要充分利用考前分钟的时间。考卷发下后,可浏览题目。当准备工作(填写姓名、考号等)完成后,可以翻到后面的解答题,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区别对待各档题目考试题目分为易、中、难三种,它们的分值比约为:。考试中大家要根据自身状况分别对待。 做容易题时,要争取一次做完,不要中间拉空。这类题要的拿分。 做中等题时,要静下心来,尽量保证拿分,起码有的完成度。 做难题时,大家通常会感觉无从下手。这时要做到:多读题目,仔细审题。在草稿上简单感觉一下。不要轻易放弃。许多同学一看是难题、大题,不多做考虑,就彻底投降。解答题多为小步设问,许多 小问题同学们都是可以解决的,因此,每一个题、每一个问,考生都要认真对待。时间分配要合理 考试时主要是在选择题上抢时间。 做题时要边做边检查,充分保证每一题的正确性。不要抱着“等做完后再重新检查”的念头而在后面浪费太多的时间用于检查。 在交卷前分钟要回头再检查一下自己的进度。注意及时填机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