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方式 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 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 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课外阅读 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感悟 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 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
2、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 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 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 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事实论据 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 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得体 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
3、作用 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 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 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是什么? (基本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叫表达,表达有哪些基本方式?表达,又叫表达方式,表达方法。 它是文章思想内容变成具体存在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艺术手段。它是文章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衡量文章艺术性的重要条件。表达的基本方式有五种、一是叙述,二是描写,三是抒情,四是议论,五是说明。什
4、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叙述的作用是: 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 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
5、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倒叙、又叫倒插笔。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倒叙有三种情况。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
6、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它的优点是: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其缺点是,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7、,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要线索清楚。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无论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自成条理。要交待明白。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这样读者才会得到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要详略得当。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
8、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 做到详而不杂,细而不荒,简而不陋。要波澜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 要善于交替使用各种叙述方法,运用抑扬、快慢、断读、离合等技巧,使叙述峰峦起伏,跌宕多姿。什么叫描写?描写有什么作用?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客观事物,给人以亲临其境的真实感。描写的作用是: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加深人们对客观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
9、。描写有哪些类型?描写大致有四种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什么叫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包括哪些种类?有什么要求?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肖像描写的方法很多,从描写的角度上说:有通过作品中人物介绍进行描写,有通过不同人物对比进行描写,有侧面烘托的描写;从描写的手法上说,有一次完成的描写,有静态的描写和动态的描写;从运用笔墨的程度上说,有精雕细刻的工笔描写,也有轻描淡写的白描。肖像描写的要求是:一要以形传神,抓住外表上富有代表性的特征;二要独特、新巧、切忌因袭雷同。行动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行动描写的要求是:要具体、生动
10、展示出人物行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圆满地回答人物“怎么样做”的问题。语言描写。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独白。(作品中人物自言自语),一是对话(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问互答)。搞好语言描写,首先语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处境、思想和性格特征,使人看后相信这个人只能这样说话:其次,语言要准确、简洁、传神。心理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它是对人物的思想感情、理智、整个精神世界的直接透视,能较好地把人物内心最隐蔽的东西暴露出来。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剖析;用语言、行动显示;用梦境、幻觉表现等。进行心理描写必须注意:一不要把作者的感情强加给人物;
11、二要铺垫好寄托心理活动的必要的环境条件;三要与其它描写方法交错穿插,不宜作过长、静止、单调的心理描写。什么叫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指的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它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环境描写的作用是: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什么叫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的方法有哪些?场面描写有什么要求?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之间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或可以说是人物描写的
12、综合形式。场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鸟瞰式, 即从整体着眼、较全面地、概括地写出场面的总的景象和总的气氛。 这种方法,不求点上的细微,而求面上的广度,关键是写出一个完整的艺术画面。另一种是特写式。即把场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征性的典型情景、集中、细致地突现出来。场面描写的要求有两点:一、 写同一时间,同一环境下所发生的事件, 要注意它的四周,把时间、地点等跟人物结合在一处,要有人还要有画面。二、截取事件过程的横断面,要写出动静之态,显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什么叫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细节描写,即对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义的细微末节的刻划与描绘。细节描写的作用很大:可以促成情节的曲折和
13、复杂;可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可以展现环境景物的独有特征;可以增强主题的表现力。描写的方法和要求是什么?常见的描写方法有六种,即: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工笔描写和白描,表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都是从描写时所站的角度上说的。直接描写又叫正面描写,它是从正面描写人物,事物和环境,使其形貌直接地显现出来。间接描写又叫侧面描写。它不直接描写对象本身,而是借描写其它,间接烘托出要描写的对象。因此,人们又叫这种方法为“烘云托月”法。工笔描写与白描,是从描写的程度上来说的,工笔描写,即浓笔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白描、即轻描淡写,简单的勾勒。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是从描写对象的变化上来说的, 静态
14、描写,即对平面、静止的人物与景物的描写。动态描写,则是对人物或景物发展变化的情态的描写。描写的要求有以下几点:要真切具体。也就是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描写,使其状态、色彩、情调跃然纸上。要选好角度。描写的角度有好几种:旁观者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见证人的角度。选角度要从自己的独特感受出发,要符合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通常逻辑、要注意以点带面。要精炼生动。精炼即语言精确、凝炼,生动即文字活泼形象。什么叫抒情?抒情有什么作用?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它的作用是: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抒情的方法有哪些?直接抒情
15、,又叫直抒胸意,即作者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即事抒情,又叫叙述抒情,是作者因事而动情,将感情融人叙事之中的一种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又叫寓情于景或描写抒情,即作者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以景物的形状、色彩浓度、格调表达感情。议论抒情,又叫寓情于理。即把感情寓于道理之中,借助说理表达思想感情。抒情的要求是什么?要有真情实感,不可为文造情、无病呻吟;要同内容和谐一致、保持一致格调、形成有机联系;要有积极、健康的情趣。什么叫议论?议论的作用是什么?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议论的作用是: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提高战斗性;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议论的方
16、法有哪些?常见的议论方法有:夹叙夹议。即一边叙述一边议论。可先叙而后议,亦可先议而后叙。要把议和叙紧密联系,使议出自叙,言简意赅、灵活、自然。寓理于情,即把议论融入抒情之中,借抒情阐发道理。借端生议,就是由所描绘的事物联想发挥而进行议论。 这种议论必须与所描述的事物 有内在联系, 同时又要联想开去不拘泥于 描述对象的本身。 寓议论于篇外。即,在文章开篇或结尾之处,加上一种既有独立性,又与篇章内容有某种联系的议论文字。除此之外,还有引证代议,发问提议等。议论有什么要求?议论要有独到见解,要有深度、有分量、有所指。要精当贴切。精当即言简意明、切中要害、鞭辟入里;贴切即恰到好处,要因文制宜、文学作品
17、议论要少而精。什么叫说明?说明有什么作用?说明即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把人物的经历特点表述明白。说明的作用是:在议论文中用它交待论据;在记叙文中用它起注释作用;在新闻中,用它介绍背景材料,加强内容表达;在科学报告或教科书中,用它表述科学知识或事物。说明的方法有哪些?比较说明、即把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形,不同问题或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使各自的本质,特征显示得更为突出。比较有横的比较和纵的比较。横的比较是指不同事物或不同问题间的比较;纵的比较则是指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形或同一问题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分类说明。即把被说明的对象按同一标准分成不同类
18、别,逐类加以说明;比喻说明,即找出与被说明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之点的事物、事理,用以说明对象。诠释说明、即以下定义的方式说明事物或事理。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使它与那些易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此外,还有举例说明,引用说明、问答说明、描述说明、图表说明、数字说明等。说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要善于说出事物的疑似之处;说明要客观地进行;说明要用浅显,准确、详尽的文字。 阅读课不可忽视文章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叶圣陶说:“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
19、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可看如今的阅读课上,我们语文老师大多重视文章内容的分析,忽视了“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对文中那生动的语言,细致的描写等却不引导学生去品味。翻开我们的教案,在“教学目标”中常见的是“学习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而“领会文章表达方法”却很少见。其实小学课文大多语言浅显,学生一读就懂,而有些老师非要逐字逐句逐段分析,最后反而把学生搞糊涂了。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由于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限制,不可能理解的那么全面,那么深刻,那么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他会逐渐明白的。就好像我们读一本书,过一段时间再
20、去读,就会有新的体会一样。可有些老师却在这方面下功夫,花时间,非要学生的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肯罢休。学生答的不如意就怪学生笨,有的学生把课课通上的现成答案搬来,老师听了还表扬他聪明,其实这位学生并不理解。有的老师甚至让学生抄下标准答案来背。你看,这些老师在“理解内容”上可够重视了,而文中那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写,精彩的开头、独特的结构等等却不引导学生去揣摩,去领会,这样的语文课似乎少了些语文味。我们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没话可写;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会写,不知如何开头,如何安排材料,如何过渡照应等等,其实责任在我们语文教师,我们在教课文时,忽视了文章表达方法的领会。那一
21、篇篇课文就是学生作文的范文,我们应很好的利用,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阅读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领会学生以下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一、如何拟题。 一篇作文的题目要新颖,要能吸引人,而大部分学生不会拟题,作文题目没有新意,没有个性,如果我们教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拟这个题目,如果叫你拟你会拟个什么题目,和作者的比较一下,哪个好。经常这样,学生的拟题能力定会提高。如在教完苏教版第九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我问学生为什么题目不是“昆虫学家法布尔”?学生有的说:“从装满、昆虫两词,可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的说:“读了书上的课题,我就想知道是谁的衣袋里装满了昆虫?都装满了哪些昆
22、虫?他为什么要捉这些昆虫?这个题目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有的说:“课文主要写法布尔小时候对昆虫着迷的事,如果换上昆虫学家法布尔作题目,文章就不能只写小时候的事,还应写写他的其他事。”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了作者拟题之妙。二、如何开头结尾。 大部分学生作文不会开头,常常为写一个开头而绞尽脑汁,花费时间;有些学生则不会结尾,出现“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课文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开头结尾之法。写人的文章是如何开头结尾的;写事的文章是如何开头结尾的;写景的文章是如何开头结尾等等。经常这样,对学生写好开头结尾是大有帮助的。三、如何描写、说明 我常用对比法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之生动
23、。如用换词法比较。“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如果换成“到”、“过”等好不好。学生通过比较,觉得“绿”字有生命力,让人仿佛看到了满眼绿色的江南。如换位比较:A、“我爱你啊,中国”(我爱你啊,中国)B、中国,我爱你啊。学生通过比较,觉得原句表达的爱国之情更强烈。如省词比较。狐狸馋得直流口水。(狐假虎威)B、狐狸馋得流口水。、通过省词后与原句比较,让学生们品味出一个“直”字活现了狐狸的馋相。如添词比较。A、支队长一声令下:“上!”(大江保卫战)B、支队长一声令下:“同志们,快上啊!”通过添词后与原句比较,让学生深切地感悟出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和刻不容缓,添加任何话都是多余的。体会句子的形象生动也可用
24、比较法。如A、阳光普照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孔子游春)B、泗水河边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也发芽了,风轻轻的吹着。通过与原句比较,学生觉得原句语言优美,描写的形象生动。又如秦兵马俑第二自然段通过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说明了兵马俑规模之大。这些说明方法应引导学生体会,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把事物的某一特点介绍清楚。四、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有些课文的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如烟台的海,课文结构是先总起,再分述,最后总结。在分述时又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如黄果树瀑布,课文为总分结构,先总后分,在具体分述时,按游踪的
25、先后,先声后形,先远后近,先景后感,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我在教完课文后,常让学生列出课文的写作提纲,经常这样做,学生作文时就不会东一榔头西一棒,胡子眉毛一把抓了,写的作文也会有条有理。五、学习过渡照应。 如秦兵马俑第一部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第二部分写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中间用“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来连接。我让学生说说如果少了这句话行不行。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出如果少了,上下文就不衔接了,就不通了。从而使学生明白作文时要注意过渡,过渡可用词,可用句。又如白鹭一文,开头写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写到“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我告诉学生,这叫首尾呼应,这
26、样写使文章结构完整,能加深读者的印象,并要求学生作文时运用。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至于议论、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等方法对小学生不作要求。对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感情朗读,用比较法体会语言的美。从高年级开始,可逐步加强要求。当然并不是每一课都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领悟,而要抓住课文最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去领会。我想只有这样,语文课才有浓浓的语文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望语文老师们在阅读课上重视引导文章的表达方法。 把握文章的表达方式,赏析写作特点一直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出题:1考查品味语言、把握语言特点的能力。答这类题先要了解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
27、、质朴、隽永、含蓄、繁富、华美等之分,知道语言运用上有平实准确、凝练,生动、形象等特点,然后根据所给文段或语句,仔细斟酌,做出判断,准确表述出其表达效果。2考查把握记叙顺序的能力。这类题的解答要以记叙顺序有关知识(顺叙、倒叙、插叙)为基础,注意搜寻文中表示时间的的词句,联系全文做答。3考查把握文章详略主次、过渡、照应、情节,线索等基本结构的能力。这类题在解答时应在熟练掌握有关文体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4考查分析常见表达方式作用的能力。这类题的解答也是以相关的文体知识为基础,要能熟练判别五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从文体特点出发,分析其在不同文体中的表
28、达作用。5考查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风格意境的能力。答这类题首先要熟悉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情景交融(济南的冬天社戏),托物言志(紫藤萝瀑布),对比(最后一课),衬托(安塞腰鼓),夸张讽刺皇帝的新装,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口技),联想想像(金色花),实写虚写(安塞腰鼓)等。在此基础上着眼于选文,紧扣文章主旨具体分析其艺术表现效果。金题点拨:例一人教版七年级上:济南的冬天写法上有什么特色?【点拨】可从开头、结尾、线索、衔接过渡、层次安排等方面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特点,从写景抒情及修辞角度赏析其表现手法,从遣词用句上分析其语言运用特色。【答案】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总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突出它的“温晴”特
29、点。这也是贯串全文的主线。第2段开始,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为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写时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收束,照应了题目。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是结构美的典范。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主要表现手法。作者调动多种手法,特别善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表现出了对济南的喜爱之情,创设出了优美的意境。本文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
30、醒”,“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遣词造句非常精妙。例二 某画家,擅绘鹰,号称鹰师。其鹰多呆肥,少英锐之气,宛如一大鹌鹑。有识者指出其病,画家不以为然,曰:“此画鹰非真鹰也。俗人欲得其飞乎哉?欲使其攫狡兔哉?” 一日,有求鹰者邀画家至一星级宾馆作画,许以重金。画家欣然前往。酒足饭饱之余,画家铺纸点墨,逐渐进入潇洒状态。须臾画毕,画家抬头寻其求鹰者,已不见踪影。画家情知不妙,亦欲急走脱身。不料侍者早巳守候多时,上前要求买单走人。画家强自镇静,起视价格,3880元。不禁破口大骂,斯文之气荡然无存。不管侍者如何催讨,画家就是不肯出钱。某馆经理
31、闻讯赶来,见画家毛须俱已扭曲成鞭,突兀虬须,一副气急败坏之状,不似惯常混饭之徒。于是怜惜之情涌起,好言劝慰,并请画家屈尊再绘雄鹰一只,权当饭资,亦是一个体面的台阶。到此地步,画家别无选择,顺手撕烂先前的那只憨鹰,于激愤之中操笔作画。怒容满面的鹰师狠涂恶涂,三上二下,不大会儿的工夫,便见一只豹眼尖喙,铁翅钢爪的猛禽巨鹰凌空而下,咄咄逼人。围观者不寒而粟,皆曰:“此凶鹰也,非雄鹰也。” 作家写第二段内容,构思意图何在? 这篇小小说说明一条什么样的艺术规律? 答: 【点拨】本题要将记叙性文体的特征和本文联系起来去揣摩作者的意图。作者把画家巧妙地安排在艰难困窘的情境中,就是要为他发挥艺术潜能设置一个典
32、型的环境。紧接着我们可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环境呢?这一特定环境中对“画家”的塑造有什么作用呢?如此寻根问底,作品的中心和第二题的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答案】为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艺术需要真情的激发,在动其真情有实际感受之时才能获得艺术的最高成就。例三 月光饼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
33、:“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对美丽的女孩子。”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答: 【点拨】本题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考
34、查的是对文章线索的把握,第二个问题考查对语段作用的理解分析。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揣测这些材料是凭借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弄清了材料的有机的联系,也就是找到了文章的线索。本文以月光饼为题,全篇围绕月光饼叙事和抒情,显然本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月光饼”。最后一段为“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对其作用的理解,应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其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答案】月光饼。此段体现了作者回大陆回故乡的强烈情感和暂不能回归故乡的无限惆怅,这段文字
35、是作者情感的升华,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内容上,深化文章的主题。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答: 【点拨】 第二题考查对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此题的题干其实已经暗含问题的答案,题干信息显示这是将台湾的月饼与“家乡的月光饼”进行比较,是运用的是对比(衬托)手法。对于台湾的各种月饼作者感到比大陆的“更腻口”,而离开家乡数十年的作者感到家乡的月光饼“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大陆)的思念之情。【答案】对比(衬托)手法。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大陆)
36、的思念之情。成长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114题:(一)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有一天,突然有人这么问我。唐朝!当然是唐朝。只是在那个年代,我希望我是个男人。虽然那个时代的风气相对开放,但是女人美的极致是收敛含蓄的,一旦张扬总要破坏那种轻柔细腻的阴性美。只有奔放昂扬的男儿意气,才能和那个时代的雄浑开阔相称。做一个唐代的翩翩少年郎!想一想都让人热血沸腾。“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著名的新丰美酒一斗值一万钱,咸阳的游侠多么年轻潇洒!彼此相逢又这么意气相投,且一起去畅饮一番吧,把马系在酒家旁的柳树下,且别管它。多么飞扬跋扈,多么潇洒不羁!第一次读这首
37、少年行,我就想,只有那个胸襟开张、元气淋漓、高歌狂饮、八面来风的唐朝,才出得了这样英气勃勃的少年郎。什么少年老成,什么仕途经济,都成了饮酒时的笑谈!除非是那些无情无趣的呆子,谁“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何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要练就一身好武艺。我要四处游历名山大川。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轻财重义,一诺千金。我来去如风,形迹萍踪。“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在自我放逐中用乡愁下酒,这是我的宿命。什么“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我可不喜欢这样的柔情羁绊,那会让我的马蹄沉重蹒跚。青春作伴,四海为家,我的心像一羽飞鸟,功名利禄和儿女情长都是我要躲避的罗网。嘚嘚的马蹄一
38、路惊起许多卷帘人,我也不会回头望上一眼。也许我会在江南多停留一些日子。烟雨水上,画舫船头,那个长得像露珠一般的姑娘对我唱:“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她的嗓子真是动听,琵琶也弹得好,害得我那天晚上差点失眠。但是我不能像一个白面书生那么多情,他们可以红袖添香,装模作样地读书,而我不能,握剑的人,心要纯正专一。别以为我终日到处游荡、饮酒作乐、挥金如土、不务正业。我是一柄宝剑,别看我在壁上假寐,可是一尘不染,削铁如泥。一旦外敌入侵,边关告急,我就会精神一振,飞身上马,纵马绝尘而去。此一去“西出阳关无故人”。此一去“大漠风
39、尘日色昏”。此一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旦凯旋,我要马上去久违的酒家痛饮一场。我会痛快地喝至酩酊,醉里绝不挑灯看剑,而是胡乱唱着我喜欢的歌:“人生短短几个秋呀,不醉不罢休,东边我的美人哪西边黄河流,来呀来个酒,不醉不罢休,愁情烦事别放心头。”真的,生在盛唐,又正值青春年少,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忧愁”!1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此一去西出阳关无故人。此一去大漠风尘日色昏。此一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段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答: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唐朝少年郎”的形象特征。3你认为作者梦想“做个唐朝少年郎”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答: (二)7点 4
40、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当然,最为世人嘱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 1997年 6月 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4找出选文介绍背景的句
41、子,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5在原文上找出过渡的句子,并说说它所起的作用。6选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试着各举一例。(三)不必在乎人生在世,有些事是应该在乎的,比如我们的人格,我们的尊严,做人的操守,人生的价值取向等等。如果对这些做人的根本都不在乎,那就枉自顶着一个人头,空来世上一遭。然而,人要活得豁达、潇洒,又有许多事是不必在乎的。宠辱不必在乎。人生是个曲折过程,有得有失,有升有沉,可以得人宠信,也会遭污受辱。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和事演绎了千千万万,谁数得清?故达观者宠亦泰然,辱也淡然,早就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之说,我们自然也应学会从容面对。名利不必在乎。名利取之有道不是个坏东西,但决不
42、做功名利禄的奴隶,否则,那就一定活得不自在,活得很累。其甚者不择手段攫取之,还将造成祸害和罪恶。我们如果淡泊一点,量力而拼,从容而搏,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实,有也自然,无也自在,如淡月清风一般来去不觉,不是要轻松得多吗?成败不必在乎。“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若不正视,也可能变成失败之母”,这都是智者哲人掷地有声的金石之言。懂得了成败之间的这种辨证关系,我们便没有多少理由因为失败而苦恼沮丧,或因为成功而骄傲狂妄。在成功面前,最该提醒自己的是:胜不骄,败不馁,既不骄纵自己,也不隳颓自己。人言不必在乎。许多人之所以举手畏触,抬足畏坠,患得患失,诚惶诚恐,一辈子干不了什么大事,与其说是
43、缺乏才智,倒不如说是丧失了自己。他们成天跪伏在别人的阴影里,太在乎上司的脸色,太在乎老板的眼神,太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一言一语,甚至一声咳嗽都能煞费苦心猜度,尽力迎合。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精、气、神。要治好这种精神上的“侏儒症”,就是要挺起脊梁,堂堂做人,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至于那些不涉原则的纷争、鸡零狗碎的恩怨、飞短流长的中伤、亲朋同事的误解等等,则只能算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更不必在乎。人生一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哪能处处一致,事事无怨无艾,人人对你理解?要学会自我调解,化解块垒,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负担。对那些烦人的小事说一声“不在乎”,对别人是一种宽容,对自
44、己也是一种解脱。许多事不必在乎,是修养,是气度,也是睿智。它能使我们沉迷时变得清醒,贪求时变得淡泊, 软弱时变得坚强,骄傲时变得谦逊,对任何事情也拿得起,放得下,甩得开。人达到了这种境界,精神的天空晴空一碧,云卷云舒,是多么令人神往!7初读文段,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8读文章要善于看出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理清作者的思路。全文表现出 的结构形式;细读段,它们彼此之间又是 关系。9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如果想文章更具说服力,请你选择段中任意一段,调动你的积累,为文章补写一个事实论据。我为第 段补写的事实论据是 (四) (甲)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恒价值的却是少数。可
45、以把树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如明代张溥读书,细嚼慢咽,寻幽探微,读后还要抄写七遍,可谓精读之典范。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有时为了开阔视野,增大阅读面,泛读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去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听说在中国刚有报纸的时候,有些人捧着报纸,就像念四书五经一样,一字一句地高声朗读。照这办法,一天的报纸,念一年也念不完。(乙)读书务求深解。古人读书之道,讲究深钻细研,融会贯通。张溥读书,不但字斟句酌,还要手录七遍,对于经典文献,他终能解其本质,得其精髓。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也说,他读书时,“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今人读书往往不求甚解,浮于其表,结果即使是“读书破万卷”,涉猎无限广,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知半解的半瓶醋而已。能深钻细研者,实属凤毛麟角。总之,无论古今,读书切不可停于表面;深刻理解文意,读书才会有所得。10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 。其不同点在于:甲文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它的说明对象是 。乙文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它的中心论点是 。11对甲文采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子 分类别 B举例子 列数据 下定义C分类别 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