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600935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知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情·知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情·知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情·知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情·知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情知教学” 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情?知教学”理论的着眼点就是情知交融,即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情?知教学”理论不仅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性学习,同时也把陶冶情操、培养品质的情感性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情感 认知 目标导学 最近学习了冷冉老先生提出的“情?知教学”理论,与我校推行的“目标导学研究”可谓殊途同归。冷老先生提出的“情?知教学”理论,概括地说就是把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辩证统一起来进行教学。这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重视认知因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把教学的着眼点集中于认知目标,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忽略了情感目

2、标。传统教学理论把情感目标当做达成认知目标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作为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看待。“情?知教学”理论不同,它强调教学目标应当融合了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二者并重,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如此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关注学生的诸多情性因素,如情绪、情感、性格等。忽视了情感因素的教学,认知无力,思维凋谢,课堂沉闷。所以,只有把情与知两个客观过程融合,才会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情”呢? 一、精心预习,激发热情,以情导学 一个良好的求知过程,应该从预习开始。预习是指个体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主动

3、地去了解、质疑、思考新的对象的求知过程,即“温故知新”的过程。预习是一种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学习中,这种习惯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极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自主的学习能力。它把自主学习放在了首位,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预习是一个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可忽视环节,它实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良好预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它虽处于学生学习的开端,却直接影响了学习的全过程。如果缺乏了有效的预习,没有学生对文本的前期准备,就没有高效的语文课堂。如:在讲授背影一课时,我提前布置了一个

4、预习作业:这是一篇回忆父亲的散文,一般的文学作品,在描绘一个人时,常常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部位面部。但是本文却另辟蹊径,选择了父亲的背影,不惜笔墨重点描绘。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答案。这种悬念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地阅读文本,通过品味文章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为高效的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出问题,激发热情,以情促学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自“好奇”与“质疑”。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的问题,使

5、用恰当的语言,提出明确的问题,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难易适当的问题。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深入教材,了解学生,懂得学生的心理,并且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问呢? 首先,巧妙设疑,激发情趣。 巧妙构思,设置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只有新颖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引人深思,让学生有深入探究文本的愿望。如:在学习心声一课时,我用这样几个问题设置疑问:文章写的是谁的心声?他有什么心声?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声?这样几个问

6、题,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让他们自主地阅读课文,深入思考,达到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其次,难度适宜,以生为本。 特级教师宁鸿彬曾说:“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难易适中,还要兼顾深度和广度,循序渐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给学生展示创新能力的平台。如: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在把握了文章的主旨“与民同乐”后,我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醉翁亭记的“乐”与小石潭记的“乐”是否一样?这个问题就把两篇文章的主旨进行了巧妙的对比,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横向的对比,看到了同样身

7、为被贬的文人,两位作者不同的心境。同时,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提问要精准结合,拓展思维。 “精”“准”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课堂目标的重、难点进行设计,提出的问题应精要、准确,用一系列精准的问题串连起一个严整的、层次分明的、高效的语文课堂。如:学习伤仲永一课,通读全文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第一问:标题中,哪个字是全文的文眼?第二问:这个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第三问: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情呢?接下来,我又问:你认为,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四个问题,不仅把文章的重难点汇聚到了一起,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引导

8、学生深入地思考了天资与后天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的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如此一来,就达到了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有机融合。 可见,语文课堂上的提问要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要不拘一格,要根据文本“量身定制”,切不可千篇一律,单调呆板,一成不变。只有有效的提问,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三、作业科学,激发兴趣,以情引思 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来设计作业,即作业的有效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课外拓展学习的必要性,而其思想性与人文性则使得语文学习成为一个较为长期的、潜移默化地得到陶冶感悟的过程。因此,作业的设计就用心揣摩,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应用到

9、生活中去,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班级中的孩子在假期里观看了大学生辩论赛,并很有热情和兴趣。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留了一个辩论的作业:关于文中的“三味书屋”部分,你认为是一个束缚儿童的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产物,还是严厉中不乏有趣的学习场所呢?班级中分为两派,课后合作,寻找论点和论据,下节课上进行一场辩论大赛。这一作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他们积极地深入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准备材料,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这项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满怀热情地去完成,并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组织材料、语言表达的能力,做到了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

10、的有机融合。 四、团结合作,激发热情,以情助学 团结协作是新时代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和品质,同时也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合作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如:在学习古文时,我要求小组组内合作,讨论、解释重点实虚词,然后翻译句子。每个小组中的学困生可能只会解释简单的实虚词,而稍难些的就由中等生完成,当翻译句子遇到问题时,优等生就会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样的合作,让组内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话语权,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语文能力,有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兴趣。 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情?知教学”理论对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帮助和指导,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把情感目标和认知目标知结合起来,才能打造更和谐、更人性化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冷冉.冷冉教育文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2王志光.情?知教学通论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常用办公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情·知教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