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2、谢费勒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三种: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3、所有的教育定义都把教育看做是活动,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4、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言、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5、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社会性。6、怎样理解教育活动时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7、教育的根本特质:教育8
2、、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教育的直接落脚点是身心发展,最终落脚点是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9、学校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稳定性10、终身教育的创始人及其内涵:创始人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内涵:P611、教育的三种历史形态划分: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 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启蒙性、随机性、经验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全名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不同的历史阶段
3、:原始、古代、现代 1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稳定性 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个别性 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对象的全名性、地点的广泛性、内容的实用性、时间的终身性、形式的开放性13、原始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 原始教育: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原始性、同一性 古代学校教育:学校教
4、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14、学校是怎样产生的?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教育;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文字
5、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15、我国最早的学校叫“鸿都门学”16、在欧洲奴隶社会学校教育方面最具代表性是斯巴达和雅典。17、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教育多元化18、教育民主化的具体表现:教育的普及化;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相对自由;教育内部的民主化19、教育学、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和教育规律的理解。P1720、普通教育学的两大任务: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21、孔子、墨家和道家的教育思想:孔子:有教无类墨家:兼爱、非攻道家:主张回归自然22、人类、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分别是礼记中的学记和古罗马昆体良的论
6、演说家的教育。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3、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P22-23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 柏拉图:理念说 亚里斯多德:物以类聚,类有类的本性24、教育学之父:捷克夸美纽斯,他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以及应该普遍遵循的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大教学论 卢梭:对流行的
7、古典主义教育模式和思想,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了猛烈、全面的批判,并首先开拓了以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相互关系为专题的教育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人们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去研究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的兴趣。爱弥尔 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他第一个开始了教育理论在初等教育领域里的运用,第一个建立了分科教学法,并开创了示范教育的先河。林哈德和葛笃德 洛克:表现出强烈的国家教育的思想与民主的教育思想。人类理智论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斯宾塞:教育论实用学科的教育思想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25、我国及人类历史上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写的教育学著作及作
8、者: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26、最近几十年来较有影响的几种教育理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和“掌握学习”理论、“学科基本结构”、“教学与发展”、“教学过程最优化”、“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27、教育学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28、教育学中的基本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系统方法,自上而下的方法与自下而上的方法29、理解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及三个步骤: 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第一步是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目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观察的过程和时间;第二步是按计划进行观察,要
9、集中精力,掌握具体的观察时间和地点,突出重点,做好记录;第三步是及时整理观察材料,进行统计、归类、 分析,并注意根据需要发福观察。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1.教育的起源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三种说法,代表人物分别是利托尔诺与沛西能、孟禄、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其中劳动起源说又叫教育的社会起源说,与马克思主义观点相符。2.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3.教育形态从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出发,可分为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从教育系统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10、,可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现代社会的教育。4.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为教育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等。5.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6.西周时形成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六艺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组成。7.宋元明清教学的基本教材与考试依据是“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和诗、书、礼、易、春秋。8.古代印度的教育被控制在佛教和婆罗门教手中。9.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也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10.古代希腊与罗马贵族子弟聘请家庭教师,较低阶级弟子才进私立学校。11.雅典教育和斯巴达
11、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12.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13.以“教育的终身化”和“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现代社会。4.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重视学前教育,并强化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各国教育交流日益频繁,教育国际化凸显。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及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1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和制约教育制度改革方向的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及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
13、生产的手段;4、三次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对教育规模和速度发展提出的要求 第一次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提出了普及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科学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和更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6、教育作为科学知识再生产的具体表现:一方面在于科学的继承与积累,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加以总结和系统化,一代一
14、代的传下去,另一方面在于科学的扩大再生产,把前人创造的科学知识传授给新一代,使他们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生产出更新的科学成果。7、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12、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13、传统和新的教学观的根本分歧:在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着眼点在何处14、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是怎样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 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育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
15、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了不同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 第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15、怎样理解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和传统的学校教育的比较 理解:一方面是指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用具,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都被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另一方面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它集学校、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开放的学习环境。 比较: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的等级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
16、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传统学校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阶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传统教师存在着时空偶那个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16、文化和教育的相互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教学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教育对文化: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
17、的重要手段17、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怎样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的? 第一,随着文化发展,教育体系和办学形式将会多种多样,受教育的层次将日益上升,受教育的内容将大大拓展。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传播的渠道日益多样化,人们除了在学校学习知识以外,在学校以外也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渠道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第三,随着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中校内外活动也越来越多样化。第四,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广泛性和渗透性。18、学校文化的概念和核心 广义:是指校园中这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的综合,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 狭义:校园文化是指教学大纲不规定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外的校园生活的存在方式。 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
18、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19、学校文化的特征及缩影 特征: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强的文化;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缩影校园文化20、校园文化的概念、种类及核心概念: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种类:按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核心:学校精神文化21、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22、校风的概念及特点:概念: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
19、要的内容,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称,它是学校成员中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特点:不易消散23、学生文化的成因及特征: 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2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表现:含义: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教育具有历史传承性;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的身心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及特殊性: 含义: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20、尤指个体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 特殊性: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2、主观能动性的概念及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的心理倾向和实际行动。人的能动性能否较好的发挥,是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含义及代表人物内发论:柏拉图,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人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外铄论:荀子,洛克和华生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包括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
21、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通过个体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育的要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活动要善于捕捉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及时施教,以促进个体更好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工作中应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因材施教,实现教育的丰富化和多样化。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我们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信和努力的品质。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四大因素:遗传因素、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主
22、观能动性)6、遗传的概念、对个体发展的作用,遗传决定论的典型言论 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作用: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夸大 言论:美国坦莱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7、成熟的概念、标志、代表人及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意义,提出成熟决定论的依据实验 概念: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标志: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代表人:格赛尔 意义:人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个体的器官和整个系
23、统的结构、功能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有些早期运动机能的获得是直接建立在成熟的生理基础上的。 实验: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8、环境概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典型言论 概念: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影响: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言论: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9、对个体影响更为直接的环境是小环境。1
24、0、个体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分为哪三种不同层次的内容和活动。 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11、教育是怎样提升人类地位及对教育的启发P74-75 对人价值的发现、对人潜能的发掘、对人力量的发挥、对人个性的发展12、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的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3、少年期13、14岁16、17岁,叫“危险期”和“心理断乳期”。其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转台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
25、神的加强。14、帮助“少年起飞”是比喻初中教育阶段。15、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16、高中阶段教育的特殊任务是: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第四章 教育目的1 简述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6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试试素质教育买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
26、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什么?p80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2.教育目的的作用 P81a导向的作用 c 激励作用d 评价作用3. 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及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p82-84三个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关于教育什么样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一系列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关系:这些不同的主体的教育目的可以构成互相联系的有机统一。第一,国家的教育目的被分解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接着又被进一步分解为各年龄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的教育目的和要求,由此指导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第二:当
27、教育教学活动开始之后,被分解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又在教育者的工作过程与受教育者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逐渐整合起来。整合得好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使教育者的工作目的和学习者的内在学习目的的同学科教学目的、要求统一起来。第三,通过如此的教育使个体和社会的教育目的同时得到实现。1.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p84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教育目的具有的特性:历史性、时代性 和社会性,在阶级社会更具有鲜明的积极性1. 社会需求集中反映、教育性质集中体现在什么因
28、素(教育目的)2.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反映的是理想的什么人的形象(新人)4.关于教育目的的教育取向的三种理论的基本观点及代表性人物“社会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等位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在于是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个人本位论”以卢梭、福禄培尔、马斯洛、罗杰斯等为代表,基本观点是: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和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最完善的发展。“文化本位论”以狄尔泰、斯普朗格为代表,基本观点是: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着文化这一范畴来进
29、行。9. 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p88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10.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片面发展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11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我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的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p91是侧重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培养封建统治者的理想接班人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目的始终没有改变的共同精神及主要原因p92培养全面发展(德智体美等)的人和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劳动者 建设者
30、接班人等) 原因:一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始终没有改变,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说;二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性质即社会主义性质没有改变。4. 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目的:造就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培养现代人的品质5.怎样理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6. 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14. 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1)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
31、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2)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标准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0.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
32、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1、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和教师2、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实现社会的成员之一;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学生质的规定性是以学习为主,学生的主要职能是学习。4、儿童权力公约的核心精神及基本原则 核心精神: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 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33、,无歧视原则 5、学生身份的三个层面: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公民;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青少年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的公民。6、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在哪些法律法规中作了明确规定:宪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7、青少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哪些:人身权(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受教育权(最主要)8、学生应该享有的最主要权利是受教育权。9、学生应尽的义务: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10、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1、教师的概念、神圣使命概念
3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神圣使命: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12、教师是专业人员,要成为教师必须符合的特定要求 教师要达到规定的学历;教育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教师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13、教师与其他职业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教书育人14、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水平的四个层次:技术、技能、技巧、技艺15、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的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16、为人师表的四个层次: 规范、垂范、模范、世范17、教师法规定怎样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
35、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18、当代教师质量集中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素养。19、教师专业化的四个条件: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素质。2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21、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的三个方面: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22、教师具有的四种良好的教育能力: 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23、优秀教师应具有的人格特征: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
36、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2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表现: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道德修养。25、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26、师生关系的概念、内涵及本质。 概念: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内涵:一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彼此所处的地位,由此构成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二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交往,由此构成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27、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道德上的促进关系。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
37、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职业素养:1.教师的政治素养;2.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树立现代的教学观、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3.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对事业,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自己,严格要求;4.对工作,精益求精;5.对同志,团结协作)4.教师的业务素养(一)知识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文化基础知识要广博;专业知识要精深;教育理论知识要精通)(二)能力素养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思维能力与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制定计划能力
38、、对班集体管理能力、教学工作的组织能力;掌握处理教材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5.教师的心理素养(健康广泛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积极健康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6.教师的身体素质1.简述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P58)(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1)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2)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教师和
39、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5.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P59)(一)尊师爱生。(二)民主平等。(三)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超越教师。(四)心理相容。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协调一致,表现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21.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的途径与方法:作为教师:(1)转变观念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 有正确的人才观; 教师要有平等的师生观;(2)尊重与理解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充分信任学生; 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善于和学
40、生交往; 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 尊重和理解学生;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作为学生,要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和教师交流,努力和教师保持良好关系。8. 教师的权利: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和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
41、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9. 教师的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第六章课程1、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2
42、、课程的概念及在我国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概念:指根据教育目标,为指导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有计划地编制的教育内容的整体计划。 具体表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3、谁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斯宾塞4、课程类型的含义: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5、课程的具体分类: 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6、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读、写、算7、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古老的学科课
43、程。8、隐性课程的特点:潜在性、整体性、持久性、非预期性9、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10、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11、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课程设计的概念、意义与基本要求 概念: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 意义:第一,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第二,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
44、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基本要求:合目的性、合科学性、合发展性13、课程设计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14、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15、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16、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设置17、我国中小学课程中设置的科目 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十社会基础知识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18、课程标准的组成部分:说明部分,本文部分19、教科书的主体部分:课文20、教科书的作用及编写要注意的问题
45、 作用: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习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作出统筹安排。 问题:在内容上,要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及内容范围来确定教材的基本框架;在编制形式上,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选择适当的教材编排方法,科学设计教材的结构和顺序,增强教材的可操作性、实践性;主义研究教学方
46、法和学习方法;设计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参考材料,给师生提供进一步思考的线索;教材的版式、印刷、装帧等技术问题要符合卫生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要求。21、课程实施的结构 安排课程表;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22、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23、学生学习特点的特性及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因素: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24、教学模式和教学单元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教学单元:是指某们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