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次: 学科:语文 主备人 :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课题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课型 新授课 课课时 课时: 2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基本常识,理解消息写作的“五要素”和“倒金字塔式”结构。 2.明确本文的“五要素”和结构层次,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 3.关注时事新闻,培养读报习惯。 重点 了解新闻基本常识,掌握消息的基本特点。 难点 领会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讲读法。 课前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测 1.前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新闻的基本常识和新闻的主要特点,现在我们
2、再来回顾一次。(“五要素”和一个 H、消息的特点、消息的结构等) 明确:新闻有五个 W(“五要素”),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为何)和一个 H,即 how(如何)。 消息的基本特征是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消息一般包括标 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有的消息还有结尾)等部分。 2.指出本文所包含的“五要素”和一个 H,并区分出导语、主体和结语。 (该题既检查了学生的复习情况,又检测明确了“练习探究”(一) 明确: 本文是一篇简短的消息,堪称新闻写作的经典之作。新闻“五个 W”(“五要素”): When(
3、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Why(何故),在本文中体现为:时: 1949 年 4 月 20日午夜到 21 日;地:芜湖、安庆之间;人:人民解放军;事:渡过长江;故: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How(如何)那就是: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本文的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
4、,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二、 读课文,品味语言。 1. 从理论上说,新闻只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纯客观的。但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其中主观的立场和观点是渗透在事实的叙述之中的。同样的事实,如果由失败的一方来发表新闻,则完全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你能找出本文中带有记者主观倾向的词句吗?并加以简要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估计学生能找出“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5、”“英雄式的战斗”这些词语,并能 分析出其中的骄傲自豪感,教师只需完善与丰富即可;该题也结合了“词句品味”。) 明确: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胜利者的自豪感从“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中毫不隐讳地流露出来。“经营了三个半月”极言准备的充分,按理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对比中愈显出我军势不可挡,敌军不堪一击。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这里的“风平浪静”,明显不完全是自然景观的描述,而“万 船齐放,直取对岸”,则更是表现了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态。这可
6、以说是在新闻消息中难得一见的抒情笔调,渡江战斗如有天助,江景美丽,军威壮观,犹如一幅景物画,令人赏心悦目,透露着乐观轻松的心情。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不到、即已、正向”,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突破、占领、进击”这些表示行为的词语的恰当地配合,把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挡的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2.比较阅读,品味“简洁”。将本文与以下这篇消息进行比较,找出 异同。(可以将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文本通过 PPT 或投影展示,也可以事先印出来发给学生。) 我军横渡长江情景 新华社长江前线 1949 年 4 月 2
7、3 日电 前线记者阎吾报道人民解放军在安庆、芜湖间某地敌前强波长江时的情景称: 21 日黄昏,江北某地解放军的阵地上空,突然升起银光四射的发光弹,顷刻,整个北岸阵地发出了震天动地的雷鸣,从解放军的炮兵阵地上,无数道火线飞向南岸,接着整个南岸国民党军的阵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炽烈的炮火映红了江面和天空。接着,从各个港口涌出了无数只大小船只。它们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飞驶而 去。北岸的江边,站满当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军的指战员,大家都屏息凝视着火光掩映的江面,等侯着。忽然,在南岸飞起了登陆的信号,枪炮声、喊杀声连续不断。北岸所有的人们立时迸发出一片欢呼:“过去了 !”“过去了 !”无数船只继
8、续从各港口涌出来,加速向对岸驶去。对岸的解放军则开始不断发出前进的信号,和响起前后各部队间联络的号音。在宽阔的江面上,解放军的指挥灯不断闪耀着。渐渐的枪炮声、喊杀声越来越远了。工兵们紧张地搭起许多码头,无数民工忙着把无数的弹药、器材、粮食、蔬菜送到船上,随着大军运过江去。这时,在大江南岸,布满着 无数匆匆登岸的解放军,到处可以听到船工们和解放军战士们兴奋而亲热的告别声:“同志们,再见了 !”“老乡们,辛苦了 !南京再见 !” (选自东北日报, 1949 年 4 月 25 日) (二者都写同一件事,但我军横渡长江情景对进攻过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写。但没有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简洁之美。) 比
9、较、明确: 相同之处:两则消息写的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21 日晚横渡长江,取得全面胜利的事实。 不同之处:我军横渡长江情景重在详细地描写了我军渡江的情景,特别加入了语言和场面描写。而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只 用了不到 200 字简洁、明了、生动地展现了渡江战役的概貌。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极为简洁,言简意赅,只有不到 200 字,但是具备了“五要素”和消息结构的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没有一个多余的字;而且叙述层次清楚,一目了然。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总体面貌;主体分成三个层次展开:渡江战斗的时间、地点;国民党长江防线崩溃;我军破敌、进击的态势。同时又不失生动,如用了一系列的四字句:摧枯拉
10、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风平浪静,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突破敌阵,形象地再现了战斗的情景。四字句音节短促,与所表达的解放军攻势的 迅猛、凌厉相得益彰。 对于这样一件重大的具有历史性的军事行动,本来可以有更为丰富,甚至有更加复杂的情景描述,但是,文章却嘎然而止。一连串文言色彩很浓的词语的运用,不但符合新闻文体的简短明快的规范,而且便于表达作者高瞻雄视不可一世的气概。 三、 作业布置 1. 从今天的报纸中挑几则新闻,找出其中的“五要素”和一 H,指出消息的导语、主体、结语等结构。 2. 预习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江 .泽 .民宣告香港进入新时代,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附:板书设计 新闻:广义 狭义(即消息) 消息五要素: “五个 W”和一个 H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故) How(如何) 基本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反思 -温馨提示: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课件、素材、试题、教学计划 等欢迎到 163 文库下载 全套 资料!】 相关 课文朗读 mp3,课文视频 等,请到对应栏目中的“素材”中下载。 或者 到 百度 搜索“ 163 文库 ”,到网站下载! 或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