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601232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1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筹城乡发展-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统筹城乡发展-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统筹城乡发展-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统筹城乡发展-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统筹城乡发展-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统筹 城乡发展 目 录 一、城乡统筹的内涵二、城乡统筹的理论依据三、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四、城乡统筹重点与对策建议一、城乡统筹的内涵(一)城乡统筹的基本含义 打破现存的“城市工业、农村农业”城乡二元结构,从制度和机制上把城乡结合起来,将城乡置于同一层次上谋划统一协调发展,其根本目的是消除城乡分割体制,促进城乡生产力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

2、,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二)、城乡统筹的依据 1.二元经济发展现状 二元经济模型(Dual Sector model)也称作“两部门模型”(Dual Sector model)是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发展经济学模型。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的传统部门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工资的下限,现代部门从传统部门大量吸收劳动力,而其工资水平基本保持不变。这是该模型的理论核心。现代部门的利润来

3、自劳动产出大于工资总量的部分,并不断把利润转化为资本扩大再生产,直至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被全部吸收。于是,现代部门大大扩张,传统部门只有在剩余劳动被吸收完毕后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传统部门的就业者的收入才能改善。2.城市发展对乡村的影响 第一,城市就业机会的创造无助于解决城市的失业问题。如果我们听任城市工资增长率一直快于农村平均收入的增长率,尽管城市失业情况不断加剧,由农村流入城市的劳动力仍源源不断。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就越会诱导人们对收入趋涨的预期,以致城市失业水平也越高。第二,政府干预城市工资水平会使城市失业率更高。政府干预城市工资水平特别是制定最低工资线,并对城市失业人口给予最低生活补贴,会导

4、致要素价格的扭曲,带来更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城市失业率更高。第三,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减少教育过度投资。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就越高,不加区别的发展教育事业,会加剧劳动力的迁移和城市失业。因而应当减少教育事业方面的过度投资,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更应如此。二、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实现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换。要想实现城乡统筹,首先要转变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从城乡分割、差别发展转向城乡互通、协调发展,把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四,重视农村与

5、农业的发展,消除城乡经济机会的不均等,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超出城市就业机会供给的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即是发展中国家不发达的标志之一,又是加剧不发达的一个因素。并且,由于现代工业部门的大多数职位需要大量的补充资源,因而城市的职位创造远比农村的职位创造困难,代价也更为昂贵。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加快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恢复城市和乡村在实际收入方面的适当平衡。(一)、农村城市化 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传统的农村文明向现代的城市文明转化等。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上一般将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城市化率在30%以下为初级阶段

6、,30-70%为中级阶段,70%以上为高级阶段。(二)、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农业现代化应当具备的四个特点:第一、农业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并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生产格局。第二、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普遍实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农业企业是农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第三、农业产业层次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达,在农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第四、农业科技含量提高。现代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主动力,高科技的种子种苗技术、标准化的生产技术、高附加价值的农产品转化技术等已成为农业高效益的支撑。

7、(三)、农民市民化 农民市民化不是简单地使农民转变户籍。简单地使农民转变户籍,有时候不仅不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还有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因为农村的利益格局与城镇完全不同。一旦农民成为城镇居民,也就失去了这些权利和资源。变为市民后,农民虽然可以获得城镇的社会保障,但城镇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只是城镇生活的最低水平,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这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是难以接受和适应的。第一,改革土地制度。对大多数农村土地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土地单产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由于土地用途限制及区位因素,且农民人口太多,人均农业产值太低,农产品价格也没有上升空间。农村土地的经济租金极低,土地价格也因此很低。第二、加大

8、农村的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使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先决条件。第三,改革户籍制度。从现实来看,我国的户籍制度对农民来说既不公平又无效率。从本质上看,户籍制度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它将社会上一部分人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将大多数人口限制在农村,而只有取消户籍制度和逐渐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异,才可能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第四,改革城乡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改善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第五,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农民市民化作用十分明显。要加快建立乡镇社区自治制度,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形成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的行政管理体制。应根据

9、城乡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一系列能够为城乡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保驾护航的法律法规。(四)、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

10、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政策(制度)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四、城乡统筹重点与对策建议1、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抓好落实 农民处于末等公民地位是农业和农村不景气的深层根源。还农民一个平等的社会地位、解决农民“国民待遇”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各级政府和城市市民彻底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正确的观念,真心帮助农民,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

11、业反哺农业的投入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因为没有统筹城乡发展,也就谈不上“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目前在树立科学发展观上,思想已基本统一,关键是抓好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否有效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政绩观能否确立。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2、统筹城乡发展要注意以“三化”带“三农”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应“三化”并举,以“三化”带“三农”:即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提高,以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

12、经济效益增长。这是近几年我国解决“三农”实践经验的集中概括,也是我们调整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依据。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辩证的统一体。工业化居于主导地位,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核心。3、统筹城乡发展要把统筹城乡教育作为首要工程 城乡差别大、农民增收难的根子,集中体现在教育、医疗、养老上。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农村各类人才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4、统筹城乡发展要把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作为突破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保障。目前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

13、健工作薄弱,广大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稳步推进城镇社保向农民覆盖,最终实现与城镇社保接轨;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形成与城镇低保水平的合理比例关系;稳步建立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5、统筹城乡发展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减少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GDP中比重越来越低。只有农村人口也同步降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的循环状态。否则,农业人口不减少,大多数的人口只能创造和占有越来越少的财富,是难以富起来的。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效益。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其更大的作用在于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村劳动力的观念和意识,使城市中的先进思想和文明生活方式在农村广泛传播。第三,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别是造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谢 谢 观 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筹城乡发展-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