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肛肠泌尿外科肛肠泌尿外科李培琳李培琳1ppt课件一、概念:将一定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二、目的:注入药物,用于不易或不能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且要求迅速发挥疗效时。2ppt课件精品资料你怎么称呼老师?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教师的教鞭“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三、并发症三、并发症(一)疼痛(二)神经性损伤(三)局部或全身感染(四)针口渗液(五)针头堵塞5ppt课件(一)疼痛(一)疼痛(1)发生原因:肌内注射引起疼痛有多方面原
2、因,如针刺入皮肤的疼痛,推药时药物刺激皮肤的疼痛。一次性肌内注射药物过多、药物刺激性过大、速度过快。注射部位不当,进针过深或过浅等都可引起疼痛。6ppt课件(2)临床表现:注射局部疼痛、酸胀、肌体无力、麻木。可引起下肢及坐骨神经疼痛,严重者可引起足下垂或跛行,甚至可出现下肢瘫痪。7ppt课件(3)预防及处理: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2.掌握无痛注射技术。本组结果表明穴位按压肌内注射法,可减轻疼痛,按压的穴位为关元俞、太冲等穴位。进行肌内注射前,先用拇指按压注射点10秒,然后常规皮肤消毒,肌内注射。国外有有资料指出注射时如按常规操作,注射器内存在少量的空气可减少疼痛。用持针的手掌尺侧缘快速叩击注射
3、区的皮肤(一般为注射区的右侧或下侧)后进针,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疼痛。8ppt课件3.配制药液浓度不宜过大,每次推注的药量不宜过快过多。股四头肌及上臂三角肌施行注射时,若药量超过2毫升时,须分次注射。经过临床试验,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比用注射用水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能减轻病人的疼痛。4.轮换注射部位。9ppt课件(二(二)神经性损伤)神经性损伤(1)发生原因:主要是药物直接刺激和局部高浓度药物毒性引起神经粘连和变性坏死。10ppt课件(2)临床表现:注射当时即出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放射痛、肢体无力和活动范围减少。约一周后疼痛减轻,但留有固定麻木区伴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发生于下肢
4、者行走无力,易跌跤,局部红肿、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手部有运动感觉障碍。11ppt课件 受累神经及神经损伤程度:根据受累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障碍程度,分为完全损伤、重度损伤、中度损伤和轻度损伤。分度标准如下:完全损伤:神经功能完全丧失;重度损伤:部分肌力、感觉降至1级;中度损伤:神经支配区部分肌力和感觉降至2级;轻度损伤:神经支配区部分肌力和感觉降为3级;12ppt课件(3)预防及处理:1.周围神经药物注射伤是一种医源性损伤,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在慎重选择药物、正确掌握注射技术等方面严格把关。13ppt课件2.注射药物应尽量选用刺激性小、等渗、PH值接近中性的药物,不能毫无科学依据地选用刺激性
5、很强的药物作肌内注射。14ppt课件3.注射时应全神贯注,注意注射处的解剖关系,准确选择臀部、上臂部的肌内注射位置,避开神经及血管。为儿童注射时,除要求进针点准确外,还应注意进针的深度和方向。15ppt课件4.在注射药物过程中若发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或放射痛,应考虑注入神经内的可能性,须立即改变进针方向或停止注射。16ppt课件(三)(三)局部或全身感染局部或全身感染(1)发生原因: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等,可导致注射部位或全身发生感染。17ppt课件(2)临床表现:在注射后数小时局部出现红、肿、热和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若感染扩散,可导致全身菌血症、脓毒败血症,病人出现高热、畏寒
6、、谵妄等。18ppt课件(3)预防及处理:与皮下注射法相同。出现全身感染者,根据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19ppt课件5.对中度以下不完全神经损伤要用非手术治疗法,行理疗、热敷,促进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将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中度以上完全性神经损伤,则尽早手术探查,做神经松解术。20ppt课件(四(四)针口渗液)针口渗液(1)发生原因: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药液,每次注射药量过多,局部血液循环差,组织对药液吸收缓慢。21ppt课件(2)临床表现:推注药液阻力较大,注射时有少量液体自针眼流出,拔针后液体流出更明显。22ppt课件(3)预防及处理:1.选择合适注射部
7、位。选择神经少、肌肉较丰富之处。2.掌握注射剂量。每次注射量以23ml为限,不宜超过5ml。3.每次轮换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23ppt课件4.注射后及时热敷、按摩,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药液吸收。5.在注射刺激性药物时,采用Z字形途径注射法预防药物渗漏至皮下组织或表皮,以减轻疼痛及组织受损。24ppt课件 具体步骤如下:左手将注射部位皮肤拉向一侧。右手持空针,呈90插入,并固定。25ppt课件 小心地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注射器基部(但不可松开对组织的牵引),再以右手反抽注射器活塞,确定无回血后,缓慢将药液注入,并等10s,让药物散入肌肉,其间仍保持皮肤呈拉紧状态。26ppt课件 拔出
8、针头并松开左手对组织的牵引。不要按摩注射部位,因按摩易使组织受损,告诉病人暂时不要运动或穿紧身衣服。27ppt课件(五(五)针头堵塞)针头堵塞(1)发生原因: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尖锐利、斜面大,抽吸瓶装药品时,极易被橡皮塞堵塞,瓶塞颗粒可随着加入的药物进入液体造成微粒污染或栓塞。针头过细、药液粘稠、粉剂未充分溶解或药液为悬浊液,如长效青霉素等,均可造成针头堵塞。28ppt课件(2)临床表现:推药阻力大,无法将注射器内的药液推入体内。29ppt课件(3)预防及处理:1.根据药液的性质选用粗细适合的针头。2.充分将药液摇混合,检查针头通畅后方可进针。3.注射时保持一定的速度,避免停顿导致药液沉积在针头
9、内。30ppt课件4.如发现推药阻力大,或无法将药液继续注入体内,应拔针,更换针头另选部位进行注射。5.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药时,可改变进针角度,即由传统的90改为45,因为改变进针角度,避免斜面,减少针头斜面与瓶塞的接触面积,减轻阻力。31ppt课件四、肌内注射法操作规程四、肌内注射法操作规程1.用物 注射盘内盛:2ml或5ml注射器、5.5或6号针头、医嘱用药液、无菌治疗巾、70%乙醇、5%碘酊、消毒棉签、砂轮、开瓶盖器、弯盘。如注射药物为油剂或浑浊液,需备较粗(7号)针头。32ppt课件2.步骤洗手、戴口罩,备好药液。将用物备齐携至病人处,核对,并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以取得合作。协助病人取
10、合适的体位,暴露注射部位。用2%碘酊和70%乙醇消毒皮肤,待干。33ppt课件再次核对,排气。以一手拇指和示指绷紧局部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如握笔姿势,以中指或无名指固定针栓,用手臂带动腕部力量,将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迅速刺入肌肉内,深度约为针梗的2/3(约2.53cm),消瘦者及儿童酌减。34ppt课件固定针头,另一手抽动活塞,无回血后以均匀的速度慢慢推注药液。注药毕,用无菌干棉签轻按于进针处快速拔针,并继续按压片刻。再次核对后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和清理物品。35ppt课件3.注意事项要选择合适的臀部注射部位,应避开臀裂、硬结或压痛处。偏内侧易伤神经、血管;偏外侧易刺到
11、髂骨或形成断针。注射针头刺入后若有血液回流,应立即将针头拔出,重新更换部位。36ppt课件遇两种以上药液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注射青霉素药液时,应现用现配,以减少过敏反应。稠厚油类药物,须加温溶化后再抽药。37ppt课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连接处脱落;若发生针梗脱落,应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迅速用止血钳夹住断端取出,如全部埋入肌肉内,即请外科医师行手术取出。38ppt课件需长期肌内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推药时,速度要缓慢,用力要均匀,以减少局部刺激。39ppt课件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幼儿在未能独立走路前,
12、其臀部肌肉发育不好,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护理人员应该熟练掌握肌内注射操作技术,增强无菌消毒观念,防止肌注时微粒污染。40ppt课件4.常用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臀大肌注射法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41ppt课件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处,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42ppt课件 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位于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43ppt课件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44ppt课件 45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