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迷人的火塘教学设计迷人的火塘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教材版本 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下册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依据音乐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 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 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表演和音乐 编创实践活动, 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丰富情感体验, 掌握相关技能, 领悟音乐内涵。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二课欢乐的村寨中, 以唱歌、 即兴创造活动为主的合唱课第一课时, 迷人的火塘是一首富有鲜明的侗族民歌音调特征的创作歌曲,歌曲展示了侗 家儿童围坐在火塘边放歌抒怀的欢乐情景。
2、 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前乐 段的两个乐句旋律平稳,缓缓下行,4 个小节最后都是切分音,并构成了级进式 下行音调(321),表现了抒情、幽静的意境。第二乐段是复调性质的二部 合唱,前乐句旋律上扬,仿佛是火苗越烧越旺,欢乐的情绪也随之高涨,后乐句 的句幅作了扩充,并连续运用了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组成的切分节奏,富有动 感,气氛更为热烈;句末出现了第一乐段中的音调,但落音由 la 变化为 do,形 成了羽调式与宫调式不同调式的色彩对比。最后以舒展的尾声“啊”使侗家的欢 乐歌声飘向夜空,久久回荡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 学生的体验与探索创造 活动能力
3、增强。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逐渐建立与人合作 良好习惯。思维开始向成熟发展,注意力集中时间较长,既喜欢音乐课情感的丰 富体验又喜欢理性的攻克来证明自己,学生对唱歌音准和方法,知识的掌握、音 乐形象的深度分析都有较高要求,他们敢说、敢想、敢实践,但又不像低段学生 活泼好动,爱表现,他们更注重声音处理、知识的突破。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课 型型 合唱课合唱课 课课 题题 第第 2 2 课欢乐的村寨课欢乐的村寨 迷人的火塘迷人的火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学唱中丰富情感体验,以载歌载舞的 方式表达对侗家人家的喜爱之情,建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
4、意识。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在聆听中感知演唱形式、情绪、意境等,在观察、辨 析等活动中,认识切分音,唱出推动跳跃感,用自然、朴实、优美地 声音演唱迷人的火塘齐唱和合唱第一声部。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知道课本 14 页切分音(二)中的切分音 用自然、朴实、优美地声音演唱迷人的火塘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在观察、辨析、学唱等活动中,认识切分音(二)中的切分音,并将 切分音融入歌曲,融情演唱迷人的火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认识两种切分音并唱出推动跳跃感 教法方法教法方法 情境引领、视听触调动、讲授问答、演示对比、渗透归纳、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感受体验、听模唱法、联想想象、模仿练习、合作讨论 教具
5、学具教具学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课本、打击乐、火苗、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情境导课 侗 家 火 苗 侗 家 歌 声 (一)师生问好,尊重友 好。 师: “同学们好! ” (二)播放迷人的火 塘 ,师朗诵再现侗家火 塘情境, 调动学生快乐参 与音画律动等。 (三)出示谱子,教师引 导学生唱准歌曲最后两 小节连续出现两个切分 音处,学生容易抢拍。 师: 火塘旁我们弹起那琵 琶唱起歌。 (一) 眼神亲切信任交流。 生:老师好! (二)生参与伸手烤火、 摸脸、拿火把、律动一系 列动作,愉悦体验侗家火 塘旁情景,说
6、出感受。 (三)科学练声 生打拍子视唱唱准附点处 节奏,声音竖起来,口腔 内吸开看谱填词唱,听辨 说出力度变化,想象情境 练唱。 营造关爱尊重, 信任课堂。 学生视、听、触、 动多维调动,积 极参与,快速入 境于无形。 策略:看+听+视 唱+听辨说+模仿 唱+想象+情境唱 学生唱准旋律同 时科学练声,为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二、聆听音乐 感知作品 三、学唱歌曲 准确歌唱 (四)揭题迷人的火 塘 (一)播放范唱,引导学 生通过各自独特的方式, 听出 44 拍、稍慢、齐 唱与合唱演唱形式。 设问:聆听音乐,歌 曲的演唱、形式节拍、速 度是什么?
7、(二)再播范唱,引导学 生感受情绪和歌曲意境。 设问:翻开课本 14 页, 轻声哼唱, 说出歌曲的情 绪和表现了怎样的意 境? (三)师弹琴范唱,引导 学生为歌曲划分乐句。 想想: 歌曲由几个乐 句组成? 师:火塘、琵琶、明月、 歌声,我也想放歌抒怀。 (一)跟琴用“lu”哼唱 旋律,边唱边划弧线。 设问: 这此起彼伏的旋律, 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感 到火的生命力很? (一)聆听+体验+思考: 自由回答: 如:我通过用手拍 击,感受到强、弱、次强、 弱的规律,因此判断歌曲 的节拍是 44 拍;走路 感受到稍慢等。 (二)再听+哼唱+思考: 生答: 优美、抒情地等 侗族山寨,一轮明 月,火塘旁人们
8、弹起琵琶 唱起歌(自由回答) (三)生聆听师动情的范 唱,分析乐句组成。 生答:歌曲由四个乐 句组成,第一句是“侗家 的晚上,最迷人的是火 塘” ,第二句是“弹起那 琵琶,琴声在火塘边飞 扬” (一)生哼唱,用手在胸 前由下至上摇动,表现燃 烧的火苗,一小节一次动 作。 生答:想到熊熊燃烧的火 苗一次又一次不断燃烧 唱歌课好声音作 以铺垫。 节拍 44 拍为后 面切分音强弱变 化先行, 稍慢奠定 讲述基调, 齐唱与 合唱学生知道合 唱课型。 感知方式 呈现多样化。 学生感受情绪意 境, 深化侗家夜晚 音乐形象, 勾起想 象, 自然引入师范 唱。 师声情并茂范唱 为生起到引领示 范作用, 生梳理
9、乐 句。 生用“lu”模唱, 建立唱歌竖感通 道, 获取头腔共鸣 同时熟悉歌曲旋 律, 生划一浪浪的 弧线, 火苗的燃烧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四、处理歌曲 投情表现 师结:侗族人对火非常 崇拜,火象征着温暖与 力量。 (二)跟琴试着填唱第 一段歌词。 1.指导纠正。 2.还有那句需要帮助。 (三)准确演唱第一段, 试着填唱第二段歌词。 1.指导纠正第二段。 2.引导生唱第二段第二 句。 想想:火塘旁谁在给我 们讲故事? (四)跟着琴,完整准 确的唱给他们听。 设问: 你想对讲故事的阿 爸阿妈说些什么? (一)认识和找出歌词 上对应的两种切分音
10、。 1.出示谱例,观察第三 拍次强拍上强弱产生的 变化。 2.总结:切分音 师:切分音是改变乐曲 中强拍上出现重音的规 律,使弱拍或强拍弱部 分的音,因时值的的延 (自由回答) 生答:顽强等 (二)学唱第一段: 1.针对性学唱。 2.个体疑惑处学唱。 (三)巩固一段,学唱第 二段。 1.针对性学唱。 2.个体唱“动人的故事, 带领我们飞向远方” 。 生自由答:阿爸、阿妈、 老村长 (四)跟琴准确巩固唱第 全曲。 生自由答:童年有他们陪 伴很幸福,人间最暖湿亲 情等。 1.说一说: 次强拍, 强拍, 重音,切分音。 2.想一想: 生结合以前旧有的 切分音知识,大胆推理, 梳理切分音形成的条件,
11、深化记忆。 (红色字体所 景象巧妙呈现,借 此理解其寓意。 分段学唱,结合旧 有易唱错处,先针 对性巩固第二句, 再就个体疑惑或 课堂出现的错误, 纠正学唱,实施过 程中体现关爱、互 助德育渗透。学生 唱第二段第二句, 又引发联想讲故 事的人,完整唱引 发想说的话。音乐 形象由侗家的情 景,深入到人物、 情感话语,由外围 深入内心。 唱好歌策略: 认知意识: 本课切分音 贯穿始末,在歌曲 表现力上起到重 要作用,需从此处 入手。遵循认识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长而成为重音, 这个重音 叫切分音。 3.出示谱例, 推理论证切 分音。 师: 这个音
12、是切分音吗? 为什么? 4.结合课本切分音 (二) , 边唱边找出齐唱和合唱 一声部, 歌词上对应的这 两种切分音。 (二)师画线条,引导学 生感受唱出切分音推进 和跳跃感。 1.结合图片谱例, 师引导 学生弧形线条和火型线 条分别引出推进和跳跃。 设问: 切分音让音乐产生 什么变化呢? 2.师用线条引出全曲切 分音产生的乐感。 设问: 切分音让整首曲子 产生什么变化呢? (三)教师组织,小组练 唱,投情演唱。 示) 3.试一试: 小组讨论,4 人组 生举手表决并回答:我认 为 4. 找一找: 生答: 第一句 1 处, 在 “塘” 字后面;第二句 3 处,是 “声”字 (二)唱一唱: 1.看谱
13、+唱划+说: 生边唱边划弧线,在 这一小节结束后手做上 扬,体验切分音使后面旋 律产生的上扬推进感。再 体验唱出推进、跳跃感。 生答:上扬、推进、推动 感;跳跃、跳动等。 2.生随师边唱边用手划 各句旋律线条,体验切分 音带给整首曲子的层层 绵延推进的火苗线条感, 时而跳跃,歌声回荡。 (三)异质组小组练唱, 落实乐感,合作互助,优 探究体验运 用。 攻克步骤: 为攻克认识 两种切分音并唱 出推动跳跃感, 思 路清晰层层深入 解决。 学生在参与 说一说、想一想、 试一试、找一找、 唱一唱一系列活 动中, 通过观察谱 例切分音产生+梳 理深化切分音知 识+小组讨论辨别 切分音+大胆推理 阐述理由
14、+切分音 唱划体验+推动跳 跃实践小组练唱+ 小组演唱呈现。 切 分音学习, 由理性 的步步推进, 感性 的体验实践演唱, 快乐攻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四、拓展编创 主题升华 预设指导: 1.教师指导最后两小节 连续出现两个切分音的 地方“132 3 523 ” , 容易抢节拍。 2.指导歌曲情绪和意境 的把握。 “32 3 52 3 ” 处唱出熊熊燃烧火苗越 烧越旺地递进感。 3.提供平台小组分句唱, 分析不同程度学生达到 的程度。 (三)师弹琴,引导学生 完整有表现力演唱全曲。 师:明月高空照,清风拂 面颊, 让我们依偎在阿爸 阿妈身
15、边,放歌抒怀,一 切的一切融在歌声里。 (一)播放视频,师生互 动,身临其境。 (二)师组织同质组合 作,编创表演,营造侗家 火塘前人们踏歌起舞景。 (三)情感升华 设问: 你想对侗家人民说 些什么?你想对我国 56 个少数民族说些什么? 差平衡。 1.生小组练唱,互助。 2.生小组练唱,互助。 3.小组分句展示,自信乐 观,尽力唱好切分音产生 的推进、跳跃感。 (三)学生在刚小组练唱 互助基础上,控制好声 音,跟琴投情表现,唱出 高空明月下,人们围着火 塘欢悦幸福的情景。 (一)看视频:侗家人围 着火塘载歌载舞场景,跟 着音乐自然呼应摆动。 (二)规定时间内,分声 乐造型组,舞蹈组,器乐 组
16、编创,唱、奏、舞一体 呈现。 (三)生说: 自由回答 分层设计, 分层指 导: 分层分状况, 应对指导。 解决不 同学生不同节奏、 音准、填词等问 题, 营造明月、清风、 回忆情景, 调整唱 歌状态, 结合切分 音产生感觉和意 境, 用歌声征服听 众。 学生在亲身参与 侗家晚会活动中, 将音乐融入生活, 激发编创欲望, 在 小组模式实施过 程中,与人合作, 高效高速呈现唱、 奏、 舞综合一体表 演。 说出你的爱, 凝聚 国家情。 迷人的火塘教学反思迷人的火塘教学反思 王亚静 本次迷人的火塘教学设计,我从以下进行反思: 一、课堂亮点 1. 重难点的选择与突破。研究教参教材、了解学情基础上,突出重
17、点在观 察、 辨析、 学唱等活动中, 认识切分音 (二) 中的切分音, 并将切分音融入歌曲, 融情演唱迷人的火塘。难点认识两种切分音并唱出推动跳跃感。为突破难点 采用:学生在参与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找一找、唱一唱一系列活动中,通 过观察谱例切分音产生+梳理深化切分音知识+小组讨论辨别切分音+大胆推理阐 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 迷人的火塘 谱谱 例例 或或 补补 充充 资资 料料 谱例 谱例 述理由+切分音唱划体验+推动跳跃实践小组练唱+小组演唱呈现。切分音学习, 由理性的步步推进,感性的体验实践演唱,快乐攻克。 2.设计思路从三个层面实施: 情感层面从侗家火苗、 侗家歌声、 侗族民歌、 演
18、绎民歌到向祖国致敬,各环节紧密相连、过渡自然,情感层层深入,达到感性 与理性共鸣;审美层面遵循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规律;策略层面采用聆听 (感受与体验) 、模仿(参与实践) 、探究(探究习得) 、合作(创造表现)感知 作品,掌握知识技能,创造表现音乐。思路清晰的呈现多维度感知。歌唱教学以 唱准歌、会唱歌、唱好歌为导向,结合声乐技巧,将技能训练与塑造音乐形象趣 味融合,唱准歌由音准和节奏切入,会唱歌从竖感通道与气流通畅,口腔、头腔 共鸣角度引导。唱好歌,以线条体验实践练唱,以情融之歌唱。创造美,突出音 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将声乐与舞蹈、演奏综合,创造表现。 二、课堂教学实践思考与改进措施
19、1.分层练唱,针对指导时间短,未落实好,学生的分层唱出切分音的推动感 和跳跃感平台少,指导性不够:第一组演唱一、二句时较好,第二组在演唱第四 句时,学生的声音融合度太差,我没有及时引导合唱中统一性,只表扬其自信乐 观。今后应在分层演唱后给予分层评价,指向性明确。 2.用自然、朴实、优美地声音演唱迷人的火塘完成好,创造性表现略 显有余悸,因学生水平局限性,只能创造性的完成某些活动,舞蹈最好,有深度 的创造性活动有灵感却无法施展, 建议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而定创造性活动的深浅 度,并加强日常各项社团技能储备,以便提供硬性的技术资源。 3.学生编创活动有效反思:本堂课以侗家情引领,为高效实现教学目标,学
20、 生在静心聆听、积极思考、学会发现、乐于探索的音乐学习习惯中,通过感受体 验式教学法:聆听感知体验;参与合作式教学法:合作实践获 取;表现创造式教学法:参与表现创造;寻求探究式教学法:创设 探究习得,这四种方法学习。但 前三种课堂实施效果好,而第四种在演绎 侗家之夜唱、舞、奏中,小组合作学习显得无序慌乱,效率低,尤其是最后学生 第二段第二句背不过,影响声音。教师反思探究式学习的鼓励性、组织性、指导 性。建议:第一、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资源 提炼完善成果展示表达与交流思路来指导操作。 第二、 提高效率, 合作分工, 明确职责。主组长起协调作用,对本组活动总负责,技术组长确定技术含量与编 创形式与内容,负责对组员教授与指导。第三、教师布置任务一定明确,并根据 现场干预与调控,保证目标的高效完成。第四、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激 发热情,激励学生。 本次反思培养和发展了我对教学实践的判断、 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立 足于教学实践,深入钻研,运用教学理论,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教学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