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热病人的护理1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体温是指身体内胸腔、腹腔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温度,其特点是相对稳定且比皮肤温度高。体温的形成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能量,其总能量的50%以上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并不断的散发到体外;其余不足的50%贮存于三磷酸腺苷(ATP)内,供机体利用,最终也转化成热能散发到体外。产热与散热 人体以化学方式产热,主要的产热部位是肝脏和骨骼肌。成年人以战栗产热方式为主,新生儿以非战栗产热为主(棕色脂肪)。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最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前三种散热方式是以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
2、温度为条件的;而蒸发是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唯一的散热方式。2 正常体温范围部位部位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正常范围(正常范围()口温37.036.3-37.2肛温37.536.5-37.7腋温36.536.0-37.03生理变化 可以随着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变化,但变化的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1.0。1.昼夜:正常人体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3-18时最高。2.年龄:儿童、青少年体温要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的体温要低于青、壮年。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使体温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变化,因此对新生儿应加强护理,
3、做好防寒保暖措施。3.性别:成年女性体温平均要比男性高0.3,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变化,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日最低,排卵后体温升高,这与孕激素水平变化有关。4.活动:剧烈的活动可使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5.药物:麻醉药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并能扩张血管,增加散热使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降低,因此对手术患者做好术中、术后保暖。此外像进食、情绪激动、环境温度的变化都会对体温产生影响。4体温的调节 人体的体温能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机体具有自主性体温调节功能和行为性体温调节功能。自主性体温调节:即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
4、生理现象,是非意识的。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指人类有意识的通过各种行为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如随着季节的变化增减衣服,使用空调等。567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产热不能补偿散热时,体温将降低,导致代谢紊乱。由于环境中温度太高或其他环境原因导致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时,体温将升高,导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中暑。由于疾病(如病菌感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不能正常调节体温时,人虽然处于炎热的环境中也会觉得寒冷,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使体温升高,导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发热。8高热与发热的区别 发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又称体温过
5、高。发热的原因根据致热源的来源和性质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发热(术后坠积性肺炎、胸腔积液,吻合口瘘)和非感染性发热(中暑、肿瘤热、术后外科吸收热)。临床分级(以口温为例)低热低热37.5-37.9中等热38.0-38.9高热39.0-40.9超高热41.0以上9发热实际上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应,发热时机体的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白细胞增加,抗体生成增加,这些都有利于杀灭细菌和病毒,一般只要不是高热,医生不主张使用药物治疗,尤其是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热,不能急于降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高热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是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应。高热在临床上属于危重范畴,可使脑血流量
6、、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高压,加重脑细胞损害,使机体代谢增加,加速器官衰竭,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对于高热患者要及时降温。研究表明人体最高耐受温度40.6-41.4,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h常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10 发热的过程及表现: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甚至寒战。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增快、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软弱无力。退热期: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皮肤
7、潮湿。11热型(fever-type)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是指体温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但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I,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肺炎。弛张热:是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温差超过1,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间歇热:是体温骤然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正常水平以下,经过一个间歇,体温又升高,并反复发作,即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不规则热:是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
8、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12 中枢性发热:是由下丘脑、脑干及上颈髓病变或损害,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导致的发热,体温骤升,持续数小时、数日。症状:(1)突然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持续高热数小时至数天直至死亡;或体温突然下降至正常。(2)体温分布不均匀,躯干温度高,肢体温度次之,双侧温度可不对称,相差超过0.5。(3)虽然高热,但中毒症状不明显,不伴发抖。一般不伴有随体温升高而出现的脉搏和呼吸增快。(4)因体温整合功能障碍,故体温易随外界温度变化而波动。(5)高热时用抗生素及解热剂一般无效,这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解热药难以对其产生影响,所以不产生降温的
9、临床效果。13护理措施 物理降温(1)温水擦浴:一般水温为3234,通过温水擦浴,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达到传导散热之目的。(2)酒精擦浴:用纱布沾取302535的酒精,反复擦洗颈部、腋窝、腹股沟区等血管丰富的区域,通过蒸发降温,同时酒精还可以扩张血管,加强散热效果。一些研究对酒精擦浴的温度进行观察对比,发现41-43酒精擦浴降温效果优于传统的酒精擦浴法。原理是热酒精挥发快,从机体带走的热量多,同时,热酒精可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机体散热增加,产热减少,酒精温度高于皮肤2-3,有利于血管扩张,血流增快,皮肤表面温度升高,汗腺分泌增加,毛孔扩大,出汗时带走体内大量的热,因而降温效果更加明显,
10、而且,由于酒精的温度与患者皮肤的温度接近,擦浴时不会因刺激引起不适。14(3)冷湿敷:用毛巾浸于冰水中,取出后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宜),每35分钟换敷一次。但要注意,如患者出现不适,如发抖、面色发灰、肢端冷等症状,应立即停敷。(4)冰敷:以冰块或冰水作成冰帽,冰袋,冰枕等冷敷头部及腋下腹股沟等处.重点降低颅脑部温度,减少代谢及耗氧,保护大脑,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5)冰盐水灌肠:28-32冰盐水大量不保留灌肠(对菌痢引起的高热更适宜,既可降温又有治疗作用),中暑用4,鼓励患者尽量保留30min后排便,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6)冰毯降温:一般是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亚低温冬眠治疗中应用,
11、此时需要应用亚低温冬眠药物诱导后,再给与冰毯冰帽降温,使体温逐步控制在3234C之间,不能降温过快,防止心血管方面并发症发生,一般每小时降低1C。物理降温无效时及时通知医师进行药物降温。15 加强病情观察(1)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四次,高热时应每四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或2次。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及时注意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高热病、人有时会躁动不安、谵安,应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用床档、约束带固定患者。当患者出现头晕、呕吐、抽搐时(高热惊厥),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抢救。(2)观察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有无解除,发热的诱因可有受寒、饮食不洁、
12、过度疲劳;服用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老人、婴幼儿、术后患者等。(3)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4)观察饮水量、食物摄取、尿量及体重变化。16 促进患者舒适(1)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高热者需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为患者提供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等合适的休息环境。(2)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患者漱口,保持口腔清洁。(3)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揩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
13、肤的清洁干燥。对长期持续高热患者,应协助其改变体位,防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出现。17 补充营养和水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抵抗力。鼓励患者多饮水,以每日3000ml为宜,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热期间会有寒战、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导致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护士应经常巡视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心理护理。对于长期高热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其心理反应。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给予相关的知识教育。18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14、物理降温(头部冷敷外)与药物降温不能同时应用,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但是有研究发现应用退热药物后随即给予温水擦浴降温效果更佳,及时使体温下降,预防高热惊厥并使患者有舒适感。温水擦浴后使体表毛细血管扩张,提前发挥解热药的作用,以达到出汗散热的目的。解热药与物理降温相结合,在一定时间内较理想地控制了体温回升。19对冷敏感的病人不易用任何方法的物理降温,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战,使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的同时,都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减
15、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尤其是冰敷头部应重视,降头温可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降低机体代谢率。一般认为,体温下降1度脑细胞代谢率可降低6.5%,颅内压可降低5.5%。所以,头部降温对颅脑损伤的病人尤为重要。掌握好用冷时机,病人在高热时多数有畏寒或寒战,表皮及肌肉收缩,如在此时给予冷的刺激,肌肉更加收缩,产热增多,体温上升。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别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导致出血症状加重。擦浴禁擦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低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采取降温措施30分后测量体温,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态变化。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