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卖家):最好的沉淀 文档编号:603516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 步 设 计 报 告.目录1、基本情况 11.1 项目区概况 11.2 自然条件 11.2.1 自然地理 11.2.2 气象 21.2.3 水文 21.2.4 地质、土壤 31.2.5 水质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1.4 农业生产状况 41.5 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与存在问题 51.5.1 项目区各级灌溉渠系与其配套工程 51.5.2 灌区小型水库、塘堰坝工程 71.5.3 小型提水泵站和抗旱机井工程 71.5.4 小型排水工程 71.6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71.6.1 项目区概况 71.6.2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71.6.3 分析方法 81.6.4 供水量预测

2、 81.6.5 需水量预测 91.6.6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评价 10 2、建设目标与任务 113、工程建设方案 123.1 工程建设围与工程布局 123.1.1 工程建设围 123.1.2 工程建设布局 123.2 工程建设标准 123.3 主要工程建设容 13 4、工程设计 154.1. 工程设计依据 154.1.1 工程等级划分 154.1.2 工程设计依据 154.1.3 基本设计资料 154.2 蓄水工程设计 164.3 沟、渠工程设计 174.4 桥梁工程设计 204.5 涵闸工程设计 214.6 电灌站工程设计 235、主要工程量与工程数量 253 / 425.1 主要工程量 25

3、5.2 主要工程数量 255.3 工程设备数量 25 6、投资预算 266.1 编制依据 266.2 预算费用构成与计算标准 266.3 工程预算投资 27 7、工程效益 287.1 经济效益 287.2 社会效益 287.3 生态效益 298、工程建设与管理 318.1 工程建设管理 318.2 工程运行管理与管护 338.2.1 资产使用权 338.2.2 工程运行管理 338.2.3 用水管理 348.2.4 经营管理 34 9、进度安排 3510、保障措施 3610.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3610.2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 3610.3 积极引导农民投工投劳 3610.4

4、建设与管理相结合 37 11、附件 38各类工程规划表渠道土方计算表.1、基本情况1.1 项目区概况某区 2012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某区罗集乡境,涉与罗集乡栗树、金湾、罗集 3 个村与兴隆居委会。项目区总人口1.96 万人, 农业人口 1.89 万人。国土面积20.7km2,耕地面积1.775 万亩。项目区水稻平均每亩单产 450kg,油料单产 110kg。2011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4390 元。项目区电力充足,通讯条件较好。省道、国道贯穿项目区,县道、乡道,村村通四通八达,交通便捷。1.2 自然条件1.2.1 自然地理某区位于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江淮丘陵西缘,东临某区,南连霍山县,

5、西南与金寨县相邻,西北与霍邱县接壤,东北与寿县交界。南北宽 68.3km,东西长 50.5km。地理坐标北纬 31273205、东经 11611632。312 国道、宁西铁路、合武高铁横贯东西, 105 国道、商景高速跨越南北。某区境地形复杂,形状起伏,由于受大别山外围低山土脉的影响, 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呈现低山、丘陵、平畈态势。海拔高程在22.00m651.00m 之间,极高点为西河口九尖山,最低点为固镇茅子庄。某区总面积 1926km2,地貌特征分为四类,即:低山、丘岗、湾42 / 42畈、洼地。其中,丘岗面积 1211.88 km2,占62.9%;低山面积314.57 km2,占 1

6、6.33%;湾畈 332.90 km2,占 16.77%;洼地面积 76.54 km2, 占 3.98%。1.2.2 气象某区属北亚热带北部边缘的东亚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年际变化较大,年分布不均。自然日照时数 19602330 小时,历年平均2226 小时。日年均气候0的天数335 天,积温5645;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 227 天,积温 4941。气候特点: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四季分明,无霜期 220 天左右,季风明显,平均风速2.5m/s,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1154.8mm,年最小降水量出现在 1978 年,为497mm,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 1954 年,

7、为 1688.8mm;年 68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40%以上,58 月暴雨日均占全年的 80%,平均年暴雨日35 天。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1460mm,最小年蒸发量(1980 年)1250mm,最大年蒸发量(1959 年)1730mm,蒸发量的月份分布情况和气温升降情况基本一致,7 月最大,元月最小。1.2.3 水文某区境的主要自然河流有淠河、汲河,属淮河水系。淠出大别山脉,长 253km,其中某段长 106km,流域面积 6000km2,其中某区境1131km2,淠河有东、西两源,东淠河经我区长 17 km,流域面积 134 km2;西淠河位我区长 21 km,流域面积 145 km2。汲河发

8、源于大别山脉北麓的外山区,全长(含主干支流)179.4 km,流域面积2170 km2,汲河在某境长 109 km,流域面积 1795 km2。汲河有二源,东、西汲河经我区长分别为 82 km、102 km,流域面积分别为 169 km2 和 276 km2。区境主要人工渠道有淠河总干渠与汲东干渠,属淠史杭灌区渠道。汲东干渠总长 112 km,设计灌溉面积 103 万亩,其中某区长 54 km,设计灌溉面积 53 万亩。淠河总干渠设计流量 300 m3/s,年均流量 67 m3/s。汲东干渠设计流量 44.4 m3/s(某段)1.2.4 地质、土壤某区位于淮河流域,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成土母质的

9、形成以变质岩为主,沉积岩次之,兼有岩浆岩。残积母质多分布于南部低山区, 丘陵岗地的成土母质主要为第四系黄土状沉积物,沿淠河湾畈区一般为运积母质。某区在地质上多为第四纪下属系黄土沉积物(岗地土壤)、河流冲积物(平原土壤)、岩石风化的残积坡积物(山区土壤)、共有黄棕壤、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四个土类。黄棕壤:主要分布在南部低山,高岗,东西部岗地,多以林业用地为主,占总耕地的 14.5%。紫色土:主要分布在丘陵,以林地和荒地为主,占总耕地1%。潮土:呈带状分布在淠河、汲河两侧,均为旱地土壤,占总耕地15%。水稻土:分布于本区水稻种植区,占耕地 61.5%。1.2.5 水质某区主要水体环境较优,受污染程

10、度小,基本满足全区人饮、农业、工业用水要求,除淠河某以下段水质较差外,其它主要水体均达到类以上的标准,有 15 个区域符合饮用水标准。1.3 社会经济状况我区辖 12 个镇、7 个乡、3 街道,280 个行政村,21 个社区居委会。土地总面积 1926 平方公里。2011 年底,人口 100.1 万人,其中非农人口 15.2 万人,乡村人口 89.8 万人。全区国生产总值 81.0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9.6 亿元。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38.65 亿元,财政收入 4.42 亿元,农民人均收入 4681 元。我区常用耕地 68.9 万亩,其中水田 57.2 万亩

11、,有效灌溉面积 56.19 万亩,旱涝保收面积 35.82 万亩,节水灌溉面积 22.12 万亩。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 153.53 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100.4 万亩,复种指数 1.4,粮食总产量 40507.9 万 kg,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53.13 万亩,复种指数 2.2,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棉花、大豆、花生、大麻、甘蔗、蔬菜等,2010 年油料总产量 33918 吨,棉花总产量 1596 吨,经济作物总产值 4.67 亿元。全区造林面积 849 公顷,森林覆盖率面积25.89%。1.4 农业生产状况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5.76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12.4 亿元。农作物总播种面

12、积 153.53 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100.4 万亩,粮食总产量 40.5 万吨,油料播种面积26.0 万亩,产量3.4 万吨,棉花播种面积 1.2 万亩,产量0.16 万吨,麻类播种面积4.65 万亩,产量0.85 万吨,蔬菜播种面积 17.26 万亩,产量 20.6 万吨,瓜果类面积1.13 万亩,产量 1.1 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 61.2 万千瓦。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机耕 48 万亩(其中深耕 39 万亩),机械播种面积 23 万亩,机械收割面积 42 万亩。全区农资投入水平较高,农业生产电力充足,农村电网二期改造工程已完成,村村通电,农村电网全覆盖,能够保证基地建设用电需要。农

13、技推广体系:全区农技推广体系较为完善。1.5 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与存在问题项目区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有以下类型:史河灌区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的各级灌溉渠系与其配套工程;小型水库、塘堰坝与引水堰(闸)工程;小型提水泵站和抗旱机井工程;小型排水工程等。1.5.1 项目区各级灌溉渠系与其配套工程项目区位于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灌区下部,灌区经过 50 多年的建设与运行,已形成了蓄、引、提并举,库、渠、塘、站联合运用和中、小型工程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本项目区有史河灌区的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主要灌溉渠道是引自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的储渡斗渠、栗树农(电灌)渠、吴老庄斗渠、兴隆斗渠、回子岗

14、农渠、墩台子农渠、罗集分支渠等。渠道长度设计流量设计灌溉面积表 1.1项目区渠道基本情况表序号上级渠道名称渠道名称备注(km)(m3/s)(亩)1清凉寺分干渠储渡斗渠2.580.2162164轮灌渠首流量2清凉寺分干渠(西汲河)栗树农(电灌)渠1.860.1661664轮灌渠首流量3清凉寺分干渠吴老庄斗渠2.450.2302295轮灌渠首流量4清凉寺分干渠兴隆斗渠3.260.4054050轮灌渠首流量5兴隆斗渠兴隆北农渠1.270.1451450轮灌渠首流量6兴隆斗渠兴隆南农渠1.070.1121120轮灌渠首流量7(西汲河)兴隆电灌农渠0.860.1001000轮灌渠首流量8清凉寺分干渠回子

15、岗农渠1.190.064640轮灌渠首流量9清凉寺分干渠墩台子农渠1.560.071710轮灌渠首流量10清凉寺分干渠罗集分支渠4.330.6236230轮灌渠首流量11罗集分支渠金湾斗渠3.570.2132130轮灌渠首流量12金湾斗渠金祠堂农渠1.020.078780轮灌渠首流量合计25.0117753项目区有分支渠 1 条,斗渠 4 条,农渠 7 条,总长 25.01km,设计灌溉面积 1.775 万亩。项目区分支渠与其以下渠系(末级渠系)基本形成,但配套程度低,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为 0.50 和 0.45。项目区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区位于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下游

16、,多年灌溉运行证明,水量严重不足,而且输水系统不畅,灌水不与时;灌区配套水平低,已建工程老化损毁严重,水量浪费严重, 导致灌溉面积不能达到设计要求,严重制约着灌溉效益的发挥。 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导致下游灌区水量不足。目前灌区的灌溉习惯大多为大水漫灌,上游灌区尤为普遍。据有关资料统计,灌区上游农田灌溉定额高达 500700m3/亩,是下游灌区的 2 倍。由于上游灌区用水浪费严重,导致下游灌区水源紧,干旱年份用水得不到保证。 渠道输水不畅,渗漏现象严重。渠道淤积严重、阻水且杂树、杂草较多,输水速度慢、时间长。填方段渠道护砌工程较少,渠道渗漏严重,险工险段多,直接影响工程的运行安全。目前,渠道衬砌量

17、很少。 灌区工程不配套,限制了灌溉面积的发展。项目区现有实际灌溉面积保证率较低,尚未达到规划设计要求。项目面上配套工程较少,土口子多,输水、配水无法控制,水量浪费较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 0.45,节制建筑物少,水位达不到设计要求,使部分自流灌区需提水灌溉。 灌区已建工程老化损坏严重,制约了灌溉效益的发挥。由于灌区建设初期受经费、材料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工程质量先天不足。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又受经费的限制,工程长期失修,带病运行,老化损坏现象普遍且严重。1.5.2 灌区小型水库、塘堰坝工程项目区现有小(二)型水库 1 座,塘、堰、坝 108 座,总容积106 万 m3,设计灌溉面积 0.6

18、5 万亩。塘坝建设主要靠群众自建,放水涵闸等配套设施不全,塘坝配套程度只有25%,配套工程完好率只占 65%。项目区塘深较浅,许多不能发挥灌溉调节作用,淤积严重,容蓄能力下降,大部分没有配套。1.5.3 小型提水泵站和抗旱机井工程项目区现有栗树二级、三级提水灌溉站 2 座,设计总灌溉面积0.2 万亩,由于建成年代久,机电设备老化,能耗高、效率低,抽水成本高,已不能发挥作用。1.5.4 小型排水工程项目区主要排水系统已形成,但排水沟渠淤积,排水不畅,局部形成涝。排涝建筑物配套率低,现有排涝涵闸工程老化严重。1.6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1.6.1 项目区概况某区 2012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位

19、于罗集乡境,涉与罗集乡栗树、金湾、罗集 3 个村与兴隆居委会。项目区总人口 1.96 万人, 农业人口 1.89 万人。国土面积 20.7km2,耕地面积 1.775 万亩。1.6.2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蓄水:项目区蓄水主要是小水库与塘堰坝,经现场调查分析, 项目区蓄水总量 106 万 m3。引水:项目区灌溉渠道是引自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的各级渠道。提水:项目区现有提水泵站 2 座已不能正常运行,本次规划新重建灌提水泵站 7 座,总设计流量0.68m3/s。另外,溉期可利用自然堰沟与西汲河水源使用机动抽水设备进行提水灌溉。地下水:项目区地下水缺乏,可利用的主要是浅层地下水,不作为农业灌溉水源,农

20、村饮用井水率在 60%左右。过境水:项目区过境水主要是汲河流域的小支流与西汲河,可作为项目区灌溉补水水源。1.6.3 分析方法项目区总面积 20.7km2,由于面积较小且项目区围缺乏水文资料,水量平衡分析采用典型年法。分析中供水部分采用地表水利用量、渠道引水量、提水量、地下水利用量等几个系列进行。1.6.4 供水量预测可利用地表径流量依据原某市水电局主编的某市按流域分区水资源量频率计算成果表,通过降雨、径流系列进行频率分析,按典型年法确定1990 年为设计典型年(灌溉保证率为 85)。该年年径流深为 330.4mm,径流系数为 0.331。按照典型年的年径流深乘以项目区控制面积,计算出典型年的

21、年径流量;综合考虑项目区所处地域沟塘堰坝的现状调蓄能力,确定年径流利用系数为 0.30,进而计算出年可利用地表径流量为 205.2 万 m3。渠道引水量根据史河灌区规划设计成果,调查典型年灌区引水量,结合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按照灌溉面积分摊计算出项目区总渠道引水量为462.2 万m3。提水量通过对项目区相应典型年农业提水灌溉调查,结合项目区规划提水泵站能力与现状小型提水能力,计算出项目区现状提水总量为24.6 万m3。可利用地下水量依据原某市水电局主编的某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中分区地下水分析成果,估算出项目区地下水总量估算为 196.4 万m3,可开采量预测为 40.6 万 m3。综合

22、以上的分析,项目区可供水量合计为 732.6 万 m3。各项可供水量计算详见表 1.2。表 1.2项目区供水量计算成果表供水量合计(万 m3)控制面积可利用地表径流量年径流深径流利径流利用量渠道引水量(万 m3)提水量(万 m3)可 利 用地下水量(万 m3)(km2)(mm)用系数(万 m3)732.620.7330.40.3205.2462.224.640.61.6.5 需水量预测农业需水量项目区作物种植水田以一稻一麦或一油为主,作物组成按 1:1 计算;旱地以小麦、玉米、花生、大豆为主。依据史河灌区蒸发试验站实测的定额推求表,分析得出典型年(1990 年)灌区水稻和旱地耕作区综合净定额为

23、 566.1mm,用综合净定额乘以灌溉面积计算出项目区农业需水总量为 669.7 万m3。农村生活用水量农村生活用水量包括农村人口用水和牲畜用水两部分。据现状调查,农村人口用水定额为60L人天,其中75人口用地下水,牲畜用水定额为 20L头天,经计算项目区人畜饮用水总量为 48.7 万m3。工业与其他用水量项目区规划有小型工业,依据工业规模与项目特性预测工业用水量为 14.0 万m3。综合以上的分析,项目区需水量合计为 732.4 万m3。各项需水量计算详见表 1.3。需水量合计(万 m3)农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万m3)综合灌溉灌溉面积需水量人牲畜需水量工业与其他用水量表 1.3项目区需水量计

24、算成果表净定额(mm)(hm2)(万 m3)732.4566.11183669.742.95.848.714.01.6.6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评价通过水资源供需分析可以看出,项目区水资源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可实行以需定供。表 1.4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表灌溉保证率(%)可供水量(万 m3)需水量(万 m3)水量差(万 m3)备注85732.6732.4+0.2以需定供2、建设目标与任务某区 2012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是:有效灌溉面积达83.0%, 旱涝保收面积达 54.9%;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达 43.8%,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提高 5%;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增加 2.0 万亩

25、;灌溉保证率提高到85%;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0,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 0.60;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10%以上。推进和稳步实施某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方案,推广用水协会成功经验,组建栗树、金湾、罗集、兴隆居委会4 个用水协会,建立产权明晰、管理权责明确,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责、权、利相统一的运行管理新机制。主要任务是: 2012 年度项目区灌溉渠道清淤、拓宽12 条计25.01km;渠道衬砌 7 条计 4.418km;渠系配套闸与跌水 38 座、桥梁18 座、过路涵 46、放水涵 151 座;新、重建电灌站 7 座;塘坝治理3 口。3、工程建设方案3.1 工程建设围与工程布局3.

26、1.1 工程建设围某区 2012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布置在史河灌区的罗集乡, 涉与 4 个行政村,总面积 20.7km2,耕地面积 1.775 万亩。项目区总人口 1.96 万人,农业人口 1.89 万人。本次建设重点安排对项目区灌溉渠道清淤拓宽、渠道衬砌、渠系建筑物配套、新重建电灌站与塘坝整治等。3.1.2 工程建设布局项目区属史河灌区,主要灌溉渠道是引自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的储渡斗渠、栗树农(电灌)渠、吴老庄斗渠、兴隆斗渠、回子岗农渠、墩台子农渠、罗集分支渠等,通过多年的运行,渠道规划布置基本合理,能满足农业灌溉与排水要求,本次规划维持原有渠系布局。清凉寺分干渠已进行了渠道整治,本次规

27、划主要是对项目区支渠以下的各级渠道进行整治与配套。项目区现有 11 条渠道走向布置不变,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清淤拓宽,同时配套桥梁涵闸与部分渠道防渗衬砌;由于项目区位于清凉寺分干渠下游,灌溉水量不足,为使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要求,新重建电灌站对项目区灌溉补水,同时对项目区灌溉效益大的塘坝进行整治。3.2 工程建设标准按灌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 标准,灌排渠沟工程的灌溉流量1m3/s,工程等级为 5 级。规划灌排建筑物(水闸、渡槽、涵洞、跌水等)过水流量1m3/s,建筑物等级为 5 级。灌溉:本区为湿润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 85%。田间水利用系数为 0.95,渠系水

28、利用系数为 0.8, 灌溉水利用系数为 0.7。排涝:排涝标准为10 年一遇,主要建筑物防洪设计标准不低于 10 年一遇。灌排渠系上的建筑物、桥、涵、闸等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标准,衬砌渠道坚固耐用。防渍标准:水稻种植区三天暴雨(10 年一遇 220mm),经三天排水后降至地面以下 0.50.7 米。水质标准:灌排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48 的规定。渠道渠道防渗标准:推广新技术、新工艺,走节水灌溉新路子。提高用水科技含量,经过衬砌的渠道符合(GB50288-99) 附录J 规定,允许最大渗漏量不大于 0.11m3/(m2d),田间水利用系数达 0.95。3.3 主要工程建设容

29、某区 2012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容:灌溉渠道清淤、拓宽 12 条计 25.01km,分别是栗树村的储渡斗渠 2.58km、栗树农渠 1.86km、吴老庄斗渠 2.45km;兴隆居委会的兴隆斗渠 3.26km、兴隆北农渠 1.27km,兴隆南农渠 1.07km、兴隆电灌渠 0.86km;罗集村的回子岗农渠 1.19km、墩台子农渠 1.56km、罗集分支渠 4.33km;金湾村的金湾斗渠 3.57km、金祠堂农渠 1.02km。新建渠道衬砌 7 条计 5.54km,分别是栗树村的储渡斗渠 292m、栗树农渠 596m、吴老庄斗渠 517m;兴隆居委会的兴隆斗渠 625m、兴隆电灌渠 859m;罗

30、集村的罗集分支渠 660m;金湾村的金湾斗渠 869m。新建闸与跌水 38 座。新重建桥梁 18 座。新重建过路涵 46。新重建放水涵 151 座。新重建电灌站 7 座,分别是栗树村的栗树一级站、栗树二级站、栗树三级站;兴隆居委会的公楼一级站、公楼二级站;金湾村的红石嘴站与罗集村的渡口站。塘坝治理 3 口,分别是兴隆居委会 1 口、金湾村1 口、罗集村1 口。4、工程设计4.1. 工程设计依据4.1.1 工程等级划分项目区的各渠道灌溉流量小于 1m3/s,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本工程等级应为 V 等级。4.1.2 工程设计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GB5028899)

3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SL1891),水闸施工规(SL27-91),节水灌溉技术规(SL207-98),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SL/T19196),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与洪水标准(SL2522000),泵站设计规(SL3691)。4.1.3 基本设计资料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2001 年省水利水电勘测修改稿),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2005 年 6 月省水利水电勘测编制),某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工程规划设计,汲东干渠清凉寺分干渠放水建筑物设计,土地开发治理标准,其它相关资料。4.2 蓄水工程设计塘坝是基本农田的重要灌溉水源,

32、本次规划主要是对原有的当家塘进行扩容,一方面加高培厚坝埂,另一方面挖深原塘,增加蓄水量, 增加灌溉面积,提高塘坝灌溉保证率。防御标准:20 年一遇 6 小时最大降雨量设计,30 年一遇 6 小时最大降雨量洪水标准校核。塘蓄引水量:根据来水量和需水量确定。需水量小来水量大,则以需水量作为塘蓄水量;反之则以来水量作为塘蓄水量。W =1000RF,W来= AM/n需式中:R多年平均径流深,取 417.7mm;F塘的集水面积,km2; n渠系利用系数, n=0.70.75; A灌溉面积, hm2;M保证率为90%的年综合灌溉定额,取 438m3/hm2。以引水作为主要水源的塘坝,计算蓄水量应分别算出来

33、水量与需水量,再按农田灌溉次数与引水情况予以综合考虑。W =86400Q nt来0式中:Q 平均引水流量,m3/s;t两次灌水之间向塘引水时间,0d。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的蓄水容积,再加上塘埂超高(一般为0.5 0.7m),对应的容积即塘坝总容积。塘工程的坝体均采用均质土坝,顶宽 45m,迎水坡 1:2.5,背水超 1:2.0。坝体抗滑稳定验算:采用瑞典园弧滑动计算法,稳定渗流期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采用有效应力法。通过对典型塘坝的验算,其结果为稳定渗流期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K=2.171.15;水位降落期抗滑稳定安全系数K=1.831.05,均满足抗滑要求,坝体安全。详见塘坝工程规划表。4.3 沟、渠工

34、程设计灌溉渠道设计渠系布置:项目区现有灌溉渠道渠线基本沿等高线布置,经过多年的运行,实践证明渠道走向基本合理,本次只是对现有渠道进行清淤、疏浚、拓宽,渠线走向不作变动;对新开挖的灌溉渠道按地面高程走向垂直于等高线一般直线布置。渠道设计流量:根据各级渠道所控制的面积,乘以耕地率,即可得出各级渠道的设计灌溉面积,再乘以各级渠道的设计灌水模数,得出各级渠道的渠首设计流量。按照淠史杭灌区设计标准,支渠以下级渠道设计灌水模数按 1.0m3/s.万亩渠道设计水位:选定渠道控制围能满足自流灌溉的田面高程,结合渠道比降、沿程与过水建筑物的水头损失等,自下而上逐级推求直至渠首,然后再按各渠道的设计成果自上而下进

35、行校核、修正,从而得出各级渠道的设计水位。在水位计算过程中,依据各渠道的设计流量,按明渠均匀流计算出各级渠道的水深,即可得出各渠道的设计水位。渠道纵横断面:依据渠道设计流量,结合实际勘测情况,拟定渠道断面尺寸与纵坡比降,经水力计算得出各控制段水位,校核是否满足自流灌溉要求,再进行修正,进而确定各级渠道的设计纵横断面。经计算支渠纵坡 i1100015000,斗、农渠纵坡 i=1/1000 1/150;边坡系数支渠 m=1.5,斗农渠 m=1.0;土质渠道糙率取 0.025,砼衬砌渠道糙率取0.015。排水沟系设计洪水分块按项目区的自然地形情况,经排水方案比较,本着既节省土地,又降低工程造价的原则

36、,将洪水按汇集实际情况进行分块。设计洪水计算:洪水计算标准按 20 年一遇,由万分之一地形图勾绘出流域边界,量出汇流面积分块计算。由于缺乏水文资料,各排水块面积又小,而且地形起伏复杂,本次设计按照省山丘区中、小面积洪水计算办法(1984 年修订稿)进行洪水计算。设计暴雨按20 年一遇标准。依据各排水块的流域特征值,查得设计流域中心处5频率的 24 小时与 1 小时暴雨均值分别是H 105mm、H 45mm;相应241变差系数 CV 0.55,CV 0.55,进而计算出 24 小时、1 小时点暴241雨量H 218mm、H =87mm。由于各排水块流域面积小,故24 小时、124小时面雨量 P、

37、P2411与点雨量一样。项目区暴雨损失 H 取 85mm,则得 24 小时面净雨量R133mm。由 P P值算得项目区暴雨衰减系n241240.72,3 小时面净雨量 R 118.5mm。瞬时单位线参数 K 值按下式3计算:K1.13(F/J2)0.24(R /30)-0.34(F/J2)3式中:F流域面积,km2;J流域坡降。根据各排水块的流域面积、坡降按上式计算出各排水块的瞬时单位线参数K 值,由n 与 K 值查得其洪峰流量模qmq =9.5m3/s.km2。m。经计算最大洪峰流量Q (m3/s)按下式计算:mQ FR q /1000m24 m排水沟系布置:项目区现有自然排水沟系已基本形成

38、,排水较为通畅,本次只是对存在淤塞问题的局部沟段进行清淤、疏浚;对新开挖的排水沟按地面高程走向垂直与等高线一般直线布置。排水流量:排水流量以 20 年一遇洪水标准的地面径流进行计算。项目区排水面积上旱地、水田皆有,设计排涝流量按综合排涝模数按下式计算:M(MF M旱旱F)(F F)水田水田旱水田M y旱3.6Tt, y旱h -v旱PTMy水田3.6Tt, y水田XZ h水田田田式中:M综合排涝模数(m3/s.km2);M、M旱地与水田的旱水田排涝模数(m3/s.km2);F 、F旱旱地与水田的排水面积(km2);Y 、水旱y旱地与水田的排水水深(m);h水田历时为 T 的设计净雨量(mm);p

39、TV单位面积上的蓄水量(mm);T排涝历时,取 T3d;t每天排水时数,取 t24h;X历时为 T 的设计的雨量(mm);Z历时为田T 的水田总耗水深(mm);h水田滞蓄水深(m)。田经计算项目区水田排涝模数M1.38 m3/s.km2,旱地排涝模,水田M1.47 m3/s.km2,综合排涝模数取M=1.43 m3/s.km2。旱地排水沟排水流量的计算,按排水沟控制面积乘相应的综合排水模数。排渍流量:排水沟的排渍流量按下式计算:Q=Aq地下式中:Q设计排渍流量(m3s);A排水沟所控制的排水面积(km2);q排渍模数,与土质有关(m3s. km2),取 0.45。地下排渍水位按晒田期五天地下水

40、位降至地面以下 0.40.5m 确定。设计水位:依据各排水沟的排水流量,按明渠均匀流自下而上推求各排水沟的设计水位,各排水沟的排涝水位以相应低于距排水沟最远处洼地地面 0.20.3m 计算,并以日常流量校核沟道断面的允许最小流速。排水沟纵横断面:依据排水沟的排水流量,综合实际地形,拟定排水沟断面尺寸与纵坡比降,经水力计算得出各控制段的设计洪水 位,校核是否满足排涝要求,再进行修正,进而确定各排水沟的设计纵横断面。 经计算 中沟纵坡 i 1 500 1 1000 , 小沟纵坡i=1/3001/1000;中沟边坡为 1:11:1.5,小沟边坡 1:0.71:1; 糙率取0.0275。沟、渠工程结构

41、设计主要沟渠采用砼衬砌,衬砌厚度 8cm。详见渠系工程规划表。4.4 桥梁工程设计机耕桥:对于跨度 8m 的机耕桥采用梁板式,小于 8m 采用平板式。设计荷载:汽10,桥面净宽 46m。桥台采用C20 砼重力式,桥面采用C25 钢筋砼。生产桥:生产桥均采用平板式。生产桥设计荷载为拖拉机 2, 桥面净宽 2.3m。桥台采用 C20 砼重力式,桥面采用C25 钢筋砼。人行桥:人行桥均采用平板式。人行桥设计荷载为人群荷载350kgm2,桥面净宽 1.0m。桥台采用C20 砼直墙,桥面采用C25 钢筋砼。详见桥梁工程规划表。4.5 涵闸工程设计放水涵与路涵涵孔径:放水涵孔径尺寸是根据上级渠道70%设计

42、流量时的相应水位,按放水涵要求的设计灌溉流量、设计水位差等因素确定的。承担灌溉任务过路涵的孔径尺寸是依据设计灌溉流量、设计水位差等因素确定的;承担排水任务过路涵的孔径尺寸是依据设计排水流量、设计水位差等因素确定的。涵孔径按下式计算:2gz有压流:QU 12g(H -hf )半有压流:QU 22g无压流:QmbH3/2式中:U 流量系数,根据进出口和沿程水头损失计算;U 流12量系数,取U 0.67;过水断面积(m2);Z上下游水头差(m);2h 修正收缩系数,取h 0.74;f 管径(m);淹没系数;m宽顶堰流量系数,m0.385;b断面设计宽度(m)。涵结构:放水涵均采用管式结构,有交通要求

43、的采用钢筋砼涵管。塘坝、渠道放水涵进出口均采用砼八字墙,下游设消力池;田间放水涵进出口采用砼一字墙。路涵均采用钢筋砼管涵,进出口采用砼一字墙。进水闸与节制闸闸底板高程:进水闸底板高程一般高于闸址处上级渠道的设计渠底高程 0.10.3m ;如果上级渠道常遇水位较低,进水闸底板高程可以与闸址处的上级渠道设计渠底高程一样。节制闸底板高程一般与其所在渠道闸址处的设计渠底高程一样。排涝闸底板高程按排水沟底工程确定,排涝闸下游水位依据规取其上游水位的0.2m。闸孔尺寸:闸孔宽度是依据设计流量、上下游水位差,经水力计算确定,闸孔尺寸按下式计算:2g宽顶堰:Q=se mB闸孔出流:Q=j e aBH 3/2 02g(H - h )0c式中:Q设计流量(m3/s);s 淹没系数; e 侧收缩系数,一般取 0.850.95;m流量系数;B闸孔宽度(m);g重力加速度;H 包括行进流速水头在的堰顶水头(m);j流速系数,一0般取 0.900.95;e 垂直收缩系数;a闸门开启高度(m);h c收缩断面水深(m)。闸下游消能防冲:根据设计流量与拟定的消力池宽度,经水力计算,确定消力池长度与深度。消力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