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604345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X 页数:57 大小:13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第八章 第三产业发展规划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农村的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及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的行业。包括商业、物资业、贸易流通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居民服务业等。第一节 旅游业规划第二节 市场建设规划自1986年起,国家将旅游业发展列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开始要求地方旅游主管部门编制当地的规划,旅游规划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始不断发展壮大。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新型而重要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新型而重要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一体化进行旅游开发,从而实现农业、旅游业及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各产业的有机结合。乡村旅游不

2、仅可以发挥农业和农村的旅游体闲功能,为人们的旅游体闲活动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场所,而且有利十综合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进行农村旅游事业的发展规划,应首先了解旅游规划的基本原理。(一一)旅游发展规划的任务旅游发展规划的任务 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发展规划管理暂行方法,旅游规划的任务:旅游发展规划要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二二)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步骤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工

3、作步骤,可简要表达如下:“确定一个发展目标,进行两个基本分析,做好三个发展板块确定一个发展目标,进行两个基本分析,做好三个发展板块设计,构建一个支持体系设计,构建一个支持体系”。1.1.确定一个发展目标。确定一个发展目标。旅游规划是用来指导和规范今后一定时一期内,政府对旅游事业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以实现规划时一段和规划期末的具体目标。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规划的目标不仅包括经济目标,还应包括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旅游规划的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目标两个部分,总体目标提出规划期末规划地区希望实现的综合地位,分目标则分别就旅游活动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提出需要实现的蓝图。2.2.进行两个基

4、本分析进行两个基本分析市场和资源的调查分析都应从内外两个层面展开。市场研究的外层内容是,对客源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内层内容俗称“定调子”,确定目的地的旅游形象,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使潜在市场变成真实的客源市场。资源研究的外层内容是,各类旅游资源现状的调查、评价,内层内容俗称“定盘子”,对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综合功能配套,构建空间网络,布局重点开发地段。3.3.做好三个发展板块设计。做好三个发展板块设计。旅游发展规划的各种规划方案或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板块的方案设计,它是旅游发展规划的核心问题,是旅游规划付诸实施的主要操作内容。三个板块的内容是,前位板块前位板块,指

5、旅游吸引物,即狭义的旅游产品和开发项目;中间板块中间板块是指为旅游者一提供各种旅游服务,包括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与旅游活动相关的行业、设施和服务;后位板块后位板块,指旅游区内外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4.4.构建一个支持体系。构建一个支持体系。上述三个板块的规划方案能否有效的实施,有赖于规划的管理和支持保障措施的落实,规划方案及政策的施行,将会对规划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带来影响,采取何种政策和措施控制这些影响,也是需要加以监测和管理的问题。对旅游发展方案及其影响进行有效管理,提供相应政策保障的支持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政府管理与政策、法规;人力资源;投资金融;社区支持;科技保障等

6、。(一一)乡村旅游的类型乡村旅游的类型 从旅游地的区位看,乡村旅游可分为城郊型、景区型和中城郊型、景区型和中心型三类心型三类。城郊型主要是依托大、中城市,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目前是我国乡村旅游区位模式的主要形式。景区型主要是依托某一国家级(或世界级)、省级的风景名胜区,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中心型旅游区位既不依托城市,也不依托景区,而是依托连接两个城市或景区的便利交通,利用自己交通中心的地位,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从结构上看,乡村旅游活动主要有三种类型从结构上看,乡村旅游活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观光型,主要以观赏乡村田园风光和现代农业园区为主;二是参与型,主要是开展采摘旅游、务农旅游和

7、购物旅游;三是度假型,主要是到乡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休闲度假旅游形式。1.1.乡村景观的丰富性。乡村景观的丰富性。农业是一个受人类调控的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的特点,同时一具有人类活动参与下而形成的文化景观内涵,如农村的民俗文化、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景观的丰富性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2.2.地域多样性和时一间可变性。地域多样性和时一间可变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由十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乡村的农业生态、文化景观风格各异,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景观风貌。3.3.可实践性和体验性。可实践性和体验性。乡村旅游包含观

8、光、娱乐、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游客可通过直接品尝农产品(蔬菜瓜果、畜禽蛋奶、水产品等)或直接参与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耕地、播种、采摘、垂钓、烧烤等),从中体验农民的生产劳动和乡村的民风民俗,并获得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和乐趣。4.4.高效益和低风险性。高效益和低风险性。由于乡村旅游是在原有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基础上,通过经营方式的调整,不破坏原有生产形态,而使其精致化、特色化的过程,所以开发难度小、投资报酬率高、见效快。(一)根据市场特点开发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资源,吸引力和辐射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日本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都市农园一般应控制在1-1

9、.5小时的车程之内。开展乡村旅游的地点,最好是考虑建立在2小时车程以内的城市近郊和道路条件良好的地区,这样能让游客用最短的时间到达,并有充裕的时一间来进行游览。(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 乡村旅游作为城市区域旅游系统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补充,应该从完善和丰富城市区域旅游的角度,将其纳入城市区域旅游开发系统,并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以打造统一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统一的区域旅游线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区域旅游网络系统。这样既可以减少投资失误,避免近距离的雷同和重复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又可以实现城乡间的优势互补,客源共享,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稳定发展。(三)丰富活动内容,提高产品档

10、次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要实行生态与文化的结合,农业与科技的结合,“新”与“旧”的结合,“动”与“静”的结合。要在保护好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发掘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工人情,并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科技,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旅游活动的文化、科技、教育和参与功能。(四四)树立鲜明的农业意象,创建特色性旅游树立鲜明的农业意象,创建特色性旅游品牌农业意象主要表现为农业景观意象和农村文化意象,是农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一种共同心理图像。农业意象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氛围,而这种氛围的构建,必须靠对内营造和对外宣传两方面的结合才能完成。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应有意识地

11、在区内营造一种整体氛围,以形成自己鲜明的主题与特色;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对外宣传促销将产品推向市场,以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增强其对市场的感召力。(五五)加强人员培训,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实行规范化管理通过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通过正确宣传和科学引导,帮助旅游开发者和管理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把握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本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鼓励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为规范,加强对经营者一的检查与监督,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市场从小到大,日益繁荣,在促

12、进商品流通、方便群众生活、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安排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市场建设有可能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突破点,地方经济收入增长源,因此,这一领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一一)农村市场体系发展的总体评价农村市场体系发展的总体评价 农村市场发展状况的总体表现农村市场发展状况的总体表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形式由简单转向多样化;各种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部分发达农村地区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市场规则体系逐步形成。主要问题主要问题:市场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市场体系内部的不同市场发育不平衡。总体上,要素市场发展严重滞后

13、十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滞后十消费品市场;市场的空间分布也不平衡,沿海发达地区的市场发展水平高十内陆和边远地区;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成熟,且规范化程度较低。农村商品市场主要分四大类农村商品市场主要分四大类: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和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有产区初级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城镇零售市场。随着农产品价格体制的改革,农产品市场发展较快。以粮食为例,我国形成了两个全国性市场、十二个区域性市场、数百个地区性市场以及数万个遍布城乡的粮食初级市场和零售点,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总体上发育还不成熟

14、,市场化程度低,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市场。工业品的购销主要通过流通网络:以专业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与农民购销大军相结合,并由众多的农村销售点和部分城镇商业企业组成。这一流通网络,为农村工业发展开拓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许多专业市场己发展成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工业品集聚中心,成为市场所在城镇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柱。但专业市场发展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有:商品档次偏低,市场发展过多,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另外,随着交通、通讯、支付方式等技术性因素的变化,专业市场的相对优势可能要趋向弱化。(三三)要素市场发展现状要素市场发展现状 1.1.资本市场。资本市场

15、。主要有信贷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和民间借贷市场三种形式。信贷资本市场目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本市场,但政府干预较多。证券市场方面,农村目前很少有企业能通过证券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的机会。民间借贷市场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少数发达地区的民间借贷的相对市场规模较大。总体上,农村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低,且不规范。2.2.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的跨地区、跨行业流动的增多,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要求加大,但目前,农村劳动力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且运作不规范。如中介组织的职能单一,服务范围窄,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不够及时一准确,提供市场信息失真、收费过高等,使农村劳动力市场

16、混乱,增大了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3.3.农用工地市场。农用工地市场。由于工地所有权及其权能界定不清,限制了工地市场的发育。工地产权交易市场的相对规模较小,市场范围窄,大量低效使用的工地无法得到再配置,这样,一方面导致工地规模经营无法形成,另一方面,导致大量耕地抛荒。工地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出现了大量隐形市场。二、农村市场体系发展思路二、农村市场体系发展思路总体思路总体思路:在尽快实现农村市场与全国统一市场和国际大市场相互衔接和相互融通的基础上,以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和突破口,以商品市场为基础,加速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努力提高生产要素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同时一进一步提高商品市场的档次,增强商品市场

17、的辐射力;形成市场结构完整、市场层次合理、开放度高、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体系。1.重点扶持和发展分布在农村小城镇的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重组国营商业组织和供销系统,发挥其组织网络基础等优势,增强其对农副产品市场调控和流通渠道功能。3.加快农副产品仓储设施、运输和信息网络建设。4.在农副产品初级市场发育方面,要提高合约化程度,建立健全农副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生产经营体制。5.政府部门要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建设农产品令储制度和生产风险调节基金制度。1.调整依靠生产企业支农的政策,逐步放开农资产品价格,扩大企业自销比例,增强市场机制对农资产品流通的调节功能。2.引导农民

18、对农资的生产性消费,鼓励农民开发利用生物肥和实行平衡施肥,减轻短缺农资的市场需求压力。3.在农业相对发达、农资需求相对集中的地区培育一批辐射面较大的有形农资市场;同时一,加强地区间农资融通,形成全国统一市场。4.健全农资储备制度和农资价格调节制度,稳定农资市场。(三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1.发展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咨询等市场中介组织,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2.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系统,使农村劳动者一就地可以了解到区域性甚至全国性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3.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督管理。(四四)资本市场资本市场1.加快银行成为真正市场主体的转变步伐,培育

19、面向农村的各种金融服务机构,如农村发展基金会。2.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发展资本市场结合,引导部分乡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相互参股、入股等融资方式筹集发展资金。3.引导民间信贷市场,通过制定法规和加强监督,使民间借贷市场和民间金融组织公开化、合法化和规范化。4.利用中心城市作为金融中心对农村经济产生的辐射作用,拓宽农村经济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城乡融资一体化进程。(五五)工地市场工地市场 1.加快城乡工地市场一体化进程。可有计划地建立农村工地股份公司,使自然村的工地入股到乡镇,成立乡镇工地股份公司,公司有工地资产经营权,通过利用租期和地租量调整工地的流转和集中。2.政府部门可通过工地审批、地

20、租、价格、税赋等政策,调控工地市场的供求和流转方向,确保工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一一)市场建设问题分析市场建设问题分析农村市场建设,存在着如规模小、发育缓慢、缺乏名市场、市场建设滞后等许多问题。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看,一方面,对市场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或者一看不到市场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缺乏主动培育市场意识,从而市场建设规划多、落实少;或者一片面夸大市场的带动作用,不去认真研究市场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市场建设一味求多、求大,盲目扩建市场。另一方面,对市场建设与产业的关系认识不足,只是就市场说市场,仅仅侧重于市场本身的规划、建设、招商、管理,对市场与产业相互促进的关系缺乏深

21、层次的研究。从客观上看,由于当前农村经济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市场建设受到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限制,致使市场规模小、档次低、功能不全。(二二)市场建设定位市场建设定位在谋划农村有形市场的建设时,重点考虑本地的资源、区位、市场需求、文化底蕴等因素。1.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发展市场。农村的资源优势很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依托地方资源优势,把这些优势转变成有形的令业市场,并通过市场建设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2.依托区位优势发展市场。在地方各种优势条件中,区位优势很重要。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市场,可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市场的整体辐射力。利用好区位优势,要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合理布

22、局。3.3.依托市场需求发展市场。依托市场需求发展市场。市场的需求是建设市场,发展市场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市场能否快速发展起来,不仅仅是环境、政策、管理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市场需求等问题。市场需求的旺盛,必然带来市场的繁荣。为此,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掌握人们的消费趋势、市场需求的走向,以市场需求指导市场建设,努力形成工厂、农村、市场三位一体的以销带产的新格局。4.4.依托当地文化底蕴发展市场。依托当地文化底蕴发展市场。通过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等无形的价值,可以促进有形市场的建设。1.前瞻规划。在分析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对市场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地区市场建设规划。在规划时一,

23、要充分考虑市场的发展过程,建设能力和实际急需。如农副产品批零市场,就有一个从无形到有形,从分散到集中,从小规模到大批量的发展过程。如规划资金市场建设时一,就只宜先在村一级建立合作基金会,乡镇一级充分发挥信用社、农行基层营业所在融资和资金供给上的作用。只有乡镇企业特别发达的地方,才能够建令门的资金拆借市场。2.科学布局。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上,对市场的数量、规模、结构、布局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科学规划。在市场规模体系的安排上,要按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改行政区域为经济区域,逐步形成大、中、小三类市场,中小市场以综合为主,培育地方特色;大型市场以令业为主,建立开放的市场,并可

24、直接对外。在地方市场建设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市场布局、令业市场内部的完善统一、令业市场之间的完整配套等。3.政策扶持。实践证明,市场商品经营者一的效益好坏是决定市场能否存在和发展繁荣的关键。一个地方要建好市场并保持市场的繁荣发展,必须实施政策扶持,先让经营者一在市场中经营受益。市场建设要制定并出台能够增加经营者一经济效益的优惠政策和有利十经营者一进入市场的鼓励政策,为市场创造宽松的环境。4.消除市场发展障碍。政府有关部门要发挥好保护公平竟争,打击非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等作用,“建”、“管”并重,市场必须纳入统一管理,防止垄断、分割市场的倾向,保证市场统一政策、统一执法,确保市场向开放、统一、竟争

25、、有序的方向发展。5.5.加强市场管理队伍和经营队伍建设。加强市场管理队伍和经营队伍建设。市场队伍建设是培育现代市场的重要保证。市场管理队伍建设要以秉公执法、文明管理、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加强日常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廉政形象、办事形象和仪表形象;市场经营队伍建设,要以文明经营为核心,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教育,提高经营者一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守法经营意识。农村市场是农村地区商品物资的集散中心,每一个市场都有其相应的辐射范围,即市场区。市场提升,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市场区范围的扩大。根据地方经济、资源、区位和人口诸要素,提出以下三种市场发展模式供选择:1.内向型战略。功能是对内辐射

26、,特点是具有地域性,主要立足本地,发展区内城乡市场为主要目标。2.外向型战略。功能是对外辐射,特点是具有开放性,主要着眼外地,以外地市场为主要目标。3.双向战略。功能是对内和对外双向流通功能,特点是内外相结合,区内和区外两种市场兼顾,双向流通辐射。上述三种模式,第三种较为理想。因为它既有现实性,又适合未来发展趋势。根据双向战略的功能特点,设想以下四个层次:第一,近距市场。第一,近距市场。以农村城镇为圆心,城镇中心与镇域边缘集贸市场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向镇域内市场辐射。第二,中距市场。以农村城镇市场为基点,以镇域边境某些重要的集贸市场为延伸点,向东西、南北邻近城镇辐射。第三,远距市场。以农村城镇为

27、依托,向省内市场辐射。第四,超距市场。以镇域为依托,以临近市场为窗口和跳板,向省外和国外市场辐射。一、交通一、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和任务运输规划的内容和任务 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即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从当地具体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出发,确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和地域空间分布。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实现国民经济对运输要求的重要手段,是编制运输总体规划的基本依据,它主要解决运输业发展的方向、规模、布局等方面的问题。它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所要规划地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和发展方向,选择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的适用地区并进行合理布局。它的基本内容是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规

28、划、交通运输系统布局规划和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各令项工程的规划三部分。交通运输规划是交通运输系统近期和远景发展的蓝图。它必须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一一)农村交通运输的类型农村交通运输的类型1.公路汽车机耕道拖拉机运输,即利用汽车或拖拉机在公路或机耕道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主要方式。2.水上船舶运输3.利用简单土具的人力传播。1.城镇交通运输业的主要特征。(1)各种所有制的运输企业都己初具规模,承担着农村交通运输的主要任务。从城镇交通运输类型看,基本上是公路汽车运输,城镇交通运输中的汽车承担着农村经济商品运输基本任务。(2)在国有集体运输企业中由于推行整车承包责任制,出

29、现单车独立核算的趋势。这是改革汽车运输企业运行体制中出现的新情况,可能是一种兼顾企业赢利,增大职工收入的途径,但需要进一步完善。(1)多层次,多方式的交通运输结构。由十集镇乡村生产力比较落后,经济条件较差,反映在运输业上,就是汽车、拖拉机、马车、人力车、机帆船等多种方式并用的运输业结构。(2)交通运输企业小型分散,个体运输令业户比重较高。(3)交通运输业的季节性强。由十农业生产农时一季节的影响,在运输货物的时一间上忙闲不均;在农产品运输中,鲜活易腐类商品多,运输时一间要求紧迫,因而集镇乡村交通运输有明显的季节性;乡镇交通运输土具以拖拉机农用汽车为主。(一)增大投入,“超前发展”“要致富,先修路

30、”,这是经济发达国家和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县在其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举措和经验总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交通运输业必然要求“超前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除提高思想认识外,在投资方面必须给子一定的倾斜政策;应认真落实“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政策;要协调好国家、地方、企业以及个人大办交通运输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还必须大力吸引国内外资金。(二)加快技术进步,加速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这是改变农村交通运输业发展滞后状况促使其快速发展的一条根本途径。应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实际情况,实施重大技术改造措施。如公路运输要根据货物量增长逐步提高干线公路的技术等级,大力发展重型车、轻型车和各

31、种令用车运输,加强公路的维护与配套;水路运输应增加投入整治内河航道,大力发展拖驳船队;乡村应在修好公路和机耕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用汽车和拖拉机的运输作用。(三)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农村交通运输业的管理体制农村政府应加强调控,使各个交通运输企业根据交通运输经济的需求,按照独立平等、自愿互利的原则进行联合经营。所谓联合经营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或运输企业相互衔接,联合完成旅客或货物全程运输的一种科学的组织方法,是横向经济联合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具体有效的形式,它能产生新的综合运输力,提高农村交通运输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应对农村交通运输业进行调控,使其在农村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四

32、)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实行多家经营运输方式和所有制形式有一定联系,一般地说,现代化运输工具,如火车等,与全民所有制相联系;民间的畜力、人力运输,大多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相联系。多种所有制结构,是与多层次的运输生产相适应的。在整个运输活动中,为了民间运输方式和现代运输方式互相配合,形成综合运输能力,必须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种所有制。农村交通运输包括农村内外的商品或农村内外的旅客运输。要使商品和旅客得到合理运输,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提高运输速度,节省经费开支在商品运输中,要大力发展直达直线运输,以减少商品的在途时一间,从而提高运输速度。这对于些鲜活农产品来说特别重要。(二)根据需要分

33、清货物的轻重缓急,安排运输的先后秩序一般来说,应根据商品的特性和需货单位的急需程度,合理地安排运输秩序。(三)充分调动不同所有制运输企业和运输专业户的积极性,既互相配合又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共同发展的问题。服务是有形的实物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活动的集合体,包括产品服务和人员服务。通过向购买者一提供某种价值或满足购买者一的某种要求,服务可以解决顾客解决不了或不愿解决的问题。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业,是指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为整个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它的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和综合发展能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以及实现农村居民生活小康等都具有重要

34、作用。发展目标和任务是:在农村逐步建立起一个多行业、多层次、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一)建立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土、销售,提供高质量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服务。(二)发展为乡镇土业和村镇建设服务的质量监测、污染治理、信息咨询、技术开发、物资供应、产品销售等服务。(三)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全方位服务开展林木良种和种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服务;开展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和水利技术、物资供应等服务以及流域开发综合服务;建立和完善农村减灾防灾体系、资源监测体系、经济信息和预警网络,搞好气象、灾害、疫情、病虫害等预测预报。(四)加强农村

35、市场建设支持和发展集市贸易、小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各类市场;对己经发展起来的农村市场,要不断提高档次,加强管理。进一步改革农副产品流通体制,发展多渠道流通,恢复供销社的民办性质,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五)加快发展农村金融、保险和教育、培训以及文化、卫生等事业农村饮食服务业是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饮食业、旅店业、理发业、洗染业、摄影业、浴池业、修理业等。农村饮食服务业主要担负着为农村人民的生活服务,提高其生活水平的重要任务。农村饮食业具有不同十生产企业和其他商业企业的特点:1.农村饮食业主要是将自己烹制的饭菜等食品,直接供应给顾客,并提供必要的场所、用具和服务。2.农村饮食业的

36、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其制品制作和劳务活动都有严格的卫生质量要求。3.集镇的饮食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分散,多数饮食店为个体经营,但是,集镇饮食企业或个体饮食店在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吸收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无论城镇还是集镇,其饮食服务业的卫生和服务水平比较低。2.集镇饮食业服务质量较差。1 1.实行以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实行以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制结构。2 2.加强农村饮食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注重集聚效加强农村饮食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注重集聚效应。应。提高农村饮食服务业水平,关键在十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就城镇饮食服务业来说,应筹集必要的资金修建一些较高标准的饮食服务企业,以适应对外交往和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