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医院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606905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PPT 页数:193 大小:4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医院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医院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医院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医院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医院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刘 平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医院眼睑有保护眼球的作用。眼睑的主要疾病包括皮肤和分泌腺体的炎症。睑和睫毛的位置异常等 一、眼部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一)病因: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性质较为严重的睑皮肤病,由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某一分支受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正在接受放射治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本病。发病后终身免疫,很少复发。(二)临床表现1.发病部位:常发生于三叉神经之第一支(眼支),分布在有发的头皮、前额与上睑的皮肤;有时也侵犯第二支,病变分布在下眼睑,颊部及上唇。其特点为仅侵犯单侧,止于眼前额的中线形成和显的分界。2.自

2、觉症状:发病初期,三叉神经的分布区有剧烈神经痛、怕光、流泪等。3.体征:发病数日后出现皮肤潮红、肿胀,簇生无数透明、大小不一的疱疹,呈带状排列,水疱初为无色透明,继则混浊化脓,数周内结痂脱落。因侵犯真皮,遗留永久性瘢痕。常并发角膜炎和虹膜睫状体炎,影响视力,偶而也发生眼肌麻痹。此外严重者可伴有发热、畏寒、不适等全身症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三)治疗1.卧床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2.局部涂1%龙胆紫,也可撒滑石粉。3.疼痛剧烈时可给予镇静剂和镇痛剂。4.病情重者可给予肌注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B12,以提高机体抵抗力。5.应有恢复期全血或血清行肌肉注射,每次10毫升,可有显效。6.

3、若并发角膜炎或虹膜睫状体炎,局部应点0.10.2%疱疹净(I、D、U)、散瞳及热敷等。7.必要时,可适当加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因醇。二、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接触性皮炎是眼睑皮肤对某些致敏原所产生的过敏反应。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头面部发生。(一)病因:1.药物过敏、尤以药物性皮炎最为典型。常见的致敏物有抗生素溶液、磺胺类药物、表面麻醉剂、阿托品、汞制剂等。2.化妆品过敏,也为常见的过敏原,如清洁液、染发剂、眼影粉、气雾剂等。3.塑料制品,如眼镜架等。(二)临床表现1.自觉症状:病变部位有痒及烧灼感。2.急性期眼睑红肿,皮肤起泡,伴有渗液,色微黄,质粘稠。3.慢性期,渗液

4、减少,红肿减轻,皮肤表面变得粗糙,有痂皮及脱屑。4.有时伴有睑粘膜肥厚、充血、水肿。(三)治疗:1.除去病因,立即中断对致病原的接触和使用。2.急性期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冷湿敷。3.局部应用皮质激素药物如0.025%地塞米松及强地松眼膏。但不宜包扎。4.全身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及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等。重者可口服激素类药物。5.戴用深色平光镜,减少光线刺激和症状。为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临床上,分为鳞屑性、溃疡性及眦角性三种类型。一、病因 由于睑皮脂腺及睑板腺分泌旺盛,皮脂溢出多,合并轻度感染所致。其中鳞屑性睑缘炎多为酵母样霉菌或糠疹癣菌;溃疡性睑缘炎以葡萄球菌为主;眦

5、性睑缘炎则是摩一阿附(Mo-rax-Axenfeld)双杆菌感染引起。其它如风沙、烟尘、热和化学因素等刺激,屈光不正、眼疲劳、睡眠不足、全身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如维生素B2的缺乏等都是引起三种类型睑缘炎的共同诱因。二、临床表现(一)鳞屑性睑缘炎(squamnus blephalitis)自觉刺痒,睑缘潮红,睫毛根部及睑缘表面附有头皮样鳞屑。睫毛易脱落,但可再生,少数病例皮脂集中于睫毛根部呈腊黄色干痂,除去后,局部只见充血,并无溃疡面。病程缓慢,有时能引起睑缘肥厚。(二)溃疡性睑缘炎(ulcerous blepharitis)症状较前者重,为三型中最严重者,睫毛根部有黄痂和小脓泡,将睫毛粘成束

6、,剥去痂皮,露出睫毛根部有出血的溃疡面和小脓泡。因毛囊被破坏,睫毛脱落后,不能再生而造成秃睫。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瘢痕收缩时牵引邻近未脱落的睫毛而使其乱生,刺激眼球。如病程日久,睑缘肥厚外翻,泪小点闭塞,可造成溢泪。(三)眦角性睑缘炎(angular blepharitis)自觉刺痒,多为双侧,外眦部常见。共特点为内、外眦部皮肤发红、糜烂、湿润,有粘稠性分泌物。重者出现皲裂,常合并眦部结膜炎。三、治疗(一)去除病因:避免一切刺激因素,矫正屈光不正,加强营养。(二)鳞屑性者: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后除去痂皮,以12%黄降汞或抗生素皮质激素眼膏涂擦睑缘,每日23次,愈后继续用药二周,以防复

7、发。(三)溃疡性者:同上清除痂皮后,挑开脓泡,拔去患处睫毛,然后涂以抗生素或磺胺眼膏。此病较顽固,治疗应力求彻底,不可中断。病情好转后要持续用药三周,以防复发。屡犯和长期不愈的病例应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以选择有效药物,并可采取自家疫苗或葡萄球菌类毒素疗法。(四)眦角性者:用0.5%的硫酸锌液点眼,此药能阻止摩阿氏双杆菌所产生的蛋白溶解酶侵蚀组织,故有效。局部再涂以抗生素或黄降汞眼膏。一、睑腺炎(hordeolum;stye)(一)病因 由于葡萄球菌侵入睫毛根部皮脂(zeis腺)或睑板腺而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称为睑腺炎。前者为外睑腺炎,后者为内睑腺炎。当身体抵抗力降低、营养不良、屈光不正

8、时容易发生。(二)临床表现 1.外睑腺炎,亦称外麦粒肿(external hordeolum)又名睑缘疖,本病开始时睑局部水肿,轻度充血,自觉胀痛,近睑缘处可触及硬结,触痛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形成脓肿,且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现黄色脓头,破溃排脓后疼痛迅速消退。重者引起眼睑高度红肿,邻近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肿痛,甚至全身畏寒、发热等症状。2.内睑腺炎,亦称内麦粒肿(internal hordeolum)。因睑板腺位于致密的睑板纤维组织内,故疼痛较剧。早期发炎的睑板腺开口处充血隆起,数日后睑结膜面隐约可见黄色脓点,最后穿破睑结膜,排脓于结膜囊内。(三)治疗1.早期:局部理疗或热敷,点抗生素眼药水及眼

9、药膏,促使炎症消退,重病者全身应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以控制为症,防止扩散。切忌过早切开或挤压,否则炎症扩散,轻者可引起眶蜂窝组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或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2.脓点已出现,局部有波动感时,切开排脓,外睑腺炎在皮肤面沿睑缘作横型切口,一定要将脓栓摘出。内睑腺炎,在睑结膜面作与睑缘垂直的切口,排净脓液。,3.对多次复发的顽固病例,首先去除病因,并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亦可作自家疫苗注射。二、睑板腺囊肿(霰粒肿)(chalazion)(一)病因: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刺激周围组织而形成的睑板慢性肉芽肿。多见于青少年或中壮年。可能与该年龄阶段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

10、关。发生在上睑者居多。(二)临床表现:本病进程缓慢,多无自觉症状,在眼睑皮下能扪到一硬结,表面光滑,皮肤无粘连,无压痛,大者可见皮肤隆起,但无红肿,病人感觉眼睑沉重,可出现轻度假性上睑下垂。翻转眼睑,见病变所在部位睑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红色,有时自结膜面穿破,排出粘胶样内容物,肿块消退。但可有肉芽组织增生,而产生摩擦感。肉芽组织如出现在睑板腺排出口处,睑缘有乳头状增殖,称为睑缘部睑板腺囊肿。(三)鉴别诊断:对老年患者或反复出现硬结的患者,要考虑到是否有睑板腺癌,(四)治疗 眼睑的正常位置是:(1)眼睑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形成一个毛细间隙,使泪液能吸附在这一毛细间隙中,随着瞬目动作向内眦流动,同时

11、润泽眼球表面。(2)上下睑的睫毛分别向前上、下方整齐排列,可阻挡尘埃、汗水等侵入眼内,但绝不与角膜相接触。(3)在内眦部睑缘前唇的上、下泪点,依靠在泪阜基部,以保证泪液能顺利导入。一旦发生异常,会对眼球带来危害。一、倒睫(trichiasis)睫毛倒向眼球,刺激眼球称为倒睫,(一)病因 因毛囊周围瘢痕收缩所致。凡能引起睑内翻的各种原因均能造成,其中以沙眼常见,特别是瘢痕期沙眼。此外,睑缘炎、睑腺炎、烧伤、外伤、手术等均可通过瘢痕的形成,改变睫毛方向,使睫毛倒生。(二)临床表现1.自觉症状为持续性异物感、流泪、羞明、眼睑痉挛等。2.体征为被倒睫摩擦引起的结膜充血,角膜混浊,甚至形成角膜溃疡。(三

12、)治疗1.拔睫毛法:对于少数倒睫毛可用拔睫毛镊子拔除,但拔除后不久又可再生。2.电解法:为避免倒睫再生,可用电解法破坏毛囊,以减少睫毛再生的机会。3.手术:为数多或密集的倒睫,乃由瘢痕性睑内翻引起,可行睑内翻矫正术。二、睑内翻(entropion)(一)定义:睑内翻为一种睑缘内卷、部分和全部睫毛倒向眼球刺激角膜的反常状态。(二)病因和类型:1.瘢痕性睑内翻:由睑结膜和睑板瘢痕性收缩弯曲所引起,常见于沙眼瘢痕期,也可发生于结膜烧伤、结膜天疱疮及白喉性结膜炎等病之后。2.痉挛性内翻:主要发生在下睑,由于眼轮匝肌痉挛收缩所致,多见于老年人。因老年人皮肤松弛,以致失去牵制眼轮匝肌纤维的收缩作用,加上眶

13、指肪减少,使眼睑后面缺乏足够的支撑。此外结膜炎、角膜炎的刺激,长期将眼包扎过紧,小眼球、无眼球等均可诱发本病。3.先天性睑内翻:主要见于婴幼儿下睑内翻,大多由于内眦赘皮牵拉,体质肥胖及鼻根部发育不够饱满所致。也有些是由于睑缘部眼轮匝肌发育过度或睑板发育不全引起。(三)临床表现:同倒睫,但更严重,睑缘内卷,倒睫刺激角膜,可造成角膜溃疡和角膜混浊。(四)治疗针对不同原因进行。1、瘢痕性者手术矫正。2、痉挛性者去除病因,老年者手术治疗。3、先天性者,轻度内翻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减轻或消失,较重者可行手术矫正。通用教材P51图3-3眼睑及睫毛的位置三、睑外翻(ectropion)(一)定义:睑外翻是睑缘离

14、开眼球、向外翻转的反常状态。轻者睑缘于眼球离开,重者暴露睑结膜,甚至眼睑全部外翻。(二)病因和分类1.瘢痕性:由于眼睑外伤、烧伤、眼睑溃疡、眶骨骨髓炎或睑部手术不当等所造成的皮肤瘢痕牵引所致。2痉挛性:由于眼睑皮肤紧张,眶内容充盈眼轮匝肌痉挛压迫睑板上缘(下睑的睑板下缘)所致。常见于患泡性结角膜炎的小儿,或高度眼球突出的患者。3麻痹性:仅见于下睑,由于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收缩功能丧失,下睑依其本身的重量下垂面形成外翻。4老年性:仅见于下睑,由于老年人的眼轮匝肌功能减弱,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也较松弛,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终因下睑本身重量下坠而外翻。加上外翻引起的泪溢、慢性结膜炎,使患者频频向下擦泪

15、,加剧了外翻的程度。(三)临床表现1.因泪小点外翻,发生溢泪。2.暴露部分的结膜变充血、肥厚、干燥、粗糙、甚至呈表皮样改变。3.严重者可导致睑闭合不全及暴露性角膜炎。(四)治疗:去除病因、涂抗生素眼膏,夜间包盖,防止干燥,保护角膜。1.瘢痕性:彻底切除瘢痕,作植皮术。2.麻痹性:轻者涂眼膏及眼垫包扎,重者应行眼睑缝合术以保护角膜。3.老年性:轻者,应嘱其向上擦泪,以减少或防止外翻加剧。重者手术矫正,以缩短睑缘为原则,最简易的方法是在结膜睑板层及皮肤肌肉层各作一个三角形切除,然后缝合之。一、定义:指上、下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使眼球暴露在外的一种体征,俗称“免眼”。二、病因:(一)引起严重睑外翻

16、的各种因素。(二)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失去功能。(三)先天性眼睑缺损。(四)眼球增大或眶内容增加,如先天性青光眼、角膜葡萄肿、眶内炎症、眶内肿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等。(五)全身麻醉、昏迷或衰竭的病人,角膜失去知觉,瞬目的反射消失,也可出现功能性睑闭合不全。三、症状 轻者用力闭眼尚能闭合,睡眠时因眼球上转(Bell现象),仅下部球结膜外露,故不会造成严重损害;较重者,结角膜长期暴露,结膜充血肥厚,有膜干燥混浊,上皮脱落,出现角膜溃疡。称暴露性角膜炎(exposure keratitis),重者可失明。另外因泪点不能与泪湖接触而溢泪。四、治疗 去除病因,保护角膜,轻者点人工泪液或涂抗生素眼药膏包扎,

17、或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严重者可作眦部睑缘缝合术,缩短睑裂;或行睑缘缝合术,保护角膜。一、定义:由于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或共他原因的致的上睑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遮挡部分或全部瞳孔者称上睑下垂。二、病因和类型(一)先天性为先天发育畸形,多为双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主要由于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不全所上起,有时伴有上直肌功能不全或其它先天性异常,如内眦赘皮、小睑裂、小眼球、斜视、眼球震颤等。(二)后天性1.麻痹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为单眼,常合并有动眼神经支配其它眼外肌或眼内肌麻痹。2.交感神经性上睑下垂:为M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如为后者,则同时出

18、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称为Horner 综合征。3.肌源性上睑下垂:多见于重症肌无力症,常伴有全身随意肌容易疲劳的现象。但亦有单纯出现于眼外肌而长期不向其它肌肉发展的病例。这种睑下垂的特点是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时立即加重,早晨轻而下午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31.5mg,1530分钟后,症状暂时缓解。4.其它(1)外伤损伤了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Mller肌,可引起外伤性上睑下垂。(2)眼睑本身的疾病,如重症沙眼、睑部肿瘤等,使眼睑重量增加而引起机械性上睑下垂。(3)无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缩及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可引起假性上睑下垂。(三)癔病性上睑下垂:

19、为癔病引起,双上睑突然下垂或伴有癔病性瞳孔散大,有时压迫眶上神经可使下垂突然消失。三、临床表现 主要的症状是上睑不能上提,患者常紧缩额肌皱额、耸肩以助提睑,重者需仰头视物。如为儿童,并且下垂超过瞳孔时,常可造成患眼弱视。正常人上睑缘覆盖角膜上缘的2mm,睑裂平均宽度约为7.5mm。为了估测提上睑肌的功能,可在抵消了额肌收缩力量的前提下,分别测定眼球极度向上,向下注视时的上睑缘位置。正常人应相差8mm以上。如前后相差不足4mm者,表示提上睑肌功能严重不全。四、治疗 主要是防止视力减退和改善外貌,应针对原因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应早期手术矫正。尤其单侧下垂遮挡瞳孔者更应争取早期手术,以防形成弱视。肌

20、源性或麻痹性上睑下垂可用三磷酸腺苷、维生素B1或新斯的明,提高肌肉的活动功能。久治无效时再慎重考虑手术。上睑下垂的手术方式有:增强上睑提肌的力量,如缩短或徙前肌肉。借助额肌或上直肌的牵引力量,开大睑裂。可根据病情及各肌肉力量的情况选择手术方式。眼睑先天异常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和面部其它部位的先天异常同时存在。一、内眦赘皮(epicanthus)为鼻根至眉内端竖立的半月状皮肤皱折,遮盖内眦及泪阜。多数由上睑向下延伸,少数由下睑向上伸展,后者称倒向性内眦赘皮。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常为双侧性,多见于儿童时期,特别是鼻梁扁平者。赘皮遮盖泪点、泪阜及部分内侧球结膜,且常可合并下列情况:1.上睑下垂

21、:比较多见,部分病例可伴有眼球上转受限。2.睑缘赘皮:为一种下睑水平方向的皮肤皱褶,形成假性睑缘,并能使睫毛倒向眼球。3.小睑裂:睑裂的纵横直径均较正常为小。如若倒置性内眦赘皮、小睑裂、上睑下垂、内眦间距增宽同时存在则又称先天性眼睑四联征(komoto综合征)。治疗:轻者一般不需治疗,常随患儿面部发育鼻梁长高而皱褶渐渐消失。但超过发育年龄而症状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如内眦成形术、上睑下垂矫正术,眶部鼻部整形术等。眼睑缺损(blepharocoloboma)此病主要与羊膜条索形成引起的睑部发育障碍有关。于睑缘部多呈三角形缺损凹陷,多在上睑内侧,下睑缺损较少见。有时合并眼部或全身其它部位的缺损和先天

22、异常,如睑球粘连、小眼球、虹膜和脉络膜缺损、唇裂、腭裂、并趾、腹疝等 治疗:可行眼睑成形术。泪器分为分泌系统和导流系统两大部份。分泌系统主要由泪腺和副泪腺组成;导流系统包括泪腺腺管、泪点和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在泪器疾病中,较常见的为导流系统的病变。一、定义 凡因眼部炎症,异物刺激,感情冲动等使泪液分泌物过多者叫流泪。凡泪道任何部分发生功能障碍,导致泪液外溢者为溢泪。二、病因(一)泪小点异常:泪小点外翻、狭窄、闭塞或无泪小点时,泪液不能流入泪道。(二)泪道异常:发育异常(先天性闭锁)、外伤、异物、炎症、肿瘤、瘢痕收缩或鼻腔疾患等使泪道狭窄或阻塞,均能发生溢泪。三、临床表现长期溢泪,内眦附近皮肤

23、潮红、粗糙、发生湿疹,因患者不断向下揩拭,可促使下睑外翻。四、诊断(一)荧光素液检查法(二)泪道冲洗法泪道冲洗结果的分析。1.正常者注入冲洗液时无阻力,冲洗液通畅地流入鼻腔或咽部。2.注入冲洗液时有阻力,部分自泪小点返回,部分流入鼻腔,为鼻泪管狭窄。3.冲洗液完全从注入的原路反回者为泪小管阻塞。4.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由上泪小点返回,为总泪小管阻塞。5.冲洗液自上泪小点返回,同时有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流出,为鼻泪管阻塞,同时合并慢性泪囊炎 五、治疗 矫正睑外翻,使泪小点位置恢复正常,同时治疗睑缘炎。泪小点狭窄或闭塞者行泪小点扩张术,泪点切开或咬切术。泪小管或总管阻塞者,轻者可用探针强行扩张后

24、,进行穿线插管术。严重者可作结膜泪囊吻合术或插管术。或借自身静脉搭桥以沟通泪囊及结膜。一、病因 由于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而引起。常见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下鼻甲肥大等阻塞鼻泪道,泪液不能排出,长期滞留在泪囊内。泪液中的细菌,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在此滋生,刺激泪囊壁,引起泪囊粘膜慢性炎症,产生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农村和边远地区多见。二、临床表现(一)溢泪,内眦部结膜充血,皮肤常有湿疹。(二)以手指挤压泪囊部,有粘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三)可由于分泌物大量聚积,泪囊逐渐扩张,内眦韧带下方呈囊状隆起。(四)有除溢泪外,无其它症

25、状,仅在冲洗泪囊时,可以见到分泌物倒流出来。由于粘液脓性分泌物长期返流结膜囊内,角膜上皮有损伤时,分泌物内的细菌即可引起感染,造成角膜溃疡。如有眼球穿孔伤或作内眼手术时,也会引起眼球内感染。三、治疗(一)对患病不久鼻泪管未完全堵塞的病例,点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6次,点药之前,挤净分泌物,作泪道冲洗,冲洗后注入少量0.25%氯霉素液l加0.5%可的松及1:5000糜蛋白酶,同时应治疗鼻腔疾病。(二)如鼻泪管仅部分狭窄,可试作泪道探通术或鼻泪管插管术。(三)泪点和泪小管正常者,可作泪囊鼻腔吻合术。(四)如泪囊过分狭小,或病人年老体弱,或伤后合并有严重瘢痕者,可行泪囊摘除术。一、病因 多由慢性泪囊炎

26、转变而来,原发者少见。泪囊炎症突然加剧。使泪囊及其周围的蜂窝组织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二、临床表现(一)泪囊部高度红肿、发热、剧痛和压痛,并可扩延至上下睑、鼻根部及颊部,耳前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常合并有全身不适、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症状。(二)如脓肿破溃、排脓后、症状减轻,但有时可形成泪囊瘘,长期不愈,或时愈时发。三、治疗(一)早期局部热敷,每日34次,点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全身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炎症消退三月后,可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二)脓肿形成后,应切开引流,炎症反复发作或瘘管久不愈合者,应在炎症控制后行泪囊摘除术,同时摘除瘘管。新生儿泪囊炎(neonatal dacryocystitis)(

27、一)病因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约有24%足月产婴儿,可能有此种残膜阻塞,但绝大多数残膜可望在生后46个周内自行萎缩而恢复通畅。因骨性鼻泪管发育不良、狭窄所致者较为少见。(二)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后12周,发现泪囊部有肿块,有弹性,没有红、肿、压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偶尔可引起急性泪囊炎的症状。(三)治疗 用手指对泪囊肿块向下作按摩,如囊肿突然消失,表示残膜已被挤破,即告痊愈。如经6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包括多次按摩仍不见效者,可经冲洗及滴用抗生素后再用探针探通,多可获得痊愈。如有泪囊周围炎时,应先按照急性泪囊炎处理

28、。结膜炎概述一、病因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常见的眼病、其病因可归纳为两大类。(一)传染性: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立克次氏体等所引起的结膜炎。可经空气、灰尘、水或污染的手、毛巾、用具等途径传染而来,也可由邻近组织的病变波及,如眼睑、泪器、角膜、眼眶等的炎症。(二)非传染性:由机械性、物理性(热、辐射、电)、化学性(酸、碱)等物质的刺激而来,也可因过敏反应而引起,如泡性结膜炎、春季结膜炎、药物过敏性结膜炎等。二、分类 按病情及病程的不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衣原体性、病毒性、真菌性及变态反应性等。三、临床表现(一)自觉痒、烧灼、异物感。除非侵犯角膜

29、,一般无剧疼。(二)充血:睑、球结膜均充血,为结膜炎的主要体征,但必须与睫状充血鉴别,以免误诊。结膜充血睫状充血性质浅层结膜血管的充血状态深层前睫状血管的充血状态部位以穹窿部最显著以角膜周围最显著颜色鲜红紫红形态血管呈网状,粗而弯曲,互相吻合,压迫褪色,可随结膜移动血管细直,不分支,不吻合,压迫不褪色,不随结膜移动疾病见于结膜疾病见于角膜、虹膜睫状体、巩膜疾病及青光眼(三)分泌物:急性炎症时,分泌物多为粘液、粘液脓性或膜性;慢性炎症时,则多呈丝状或泡沫状,附着在睑缘及眦部。(四)水肿:炎症急剧者,可以出现球结膜水肿、出血、甚至眼睑红肿。(五)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为长期慢性炎症的结果,睑结膜上皮

30、组织增生,出现乳头肥大,如果结膜上皮下尚有淋巴细胞局限性聚集,呈半球形隆起,即为滤泡形成。(六)耳前淋巴结肿大,病毒性者常引起此症,有压痛。四、预防(一)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用手揉眼,不用别人的手帕,毛巾。(二)集体卫生:提倡流水洗脸,当发现“红眼”患者时,应进行隔离,对患者用的面盆、毛巾可用开水烫及煮沸消毒。加强理发店、游泳池的卫生管理,公用毛巾要做到用一次消毒一次。如有“红眼”暴发性流行,游泳池应暂停开放。(三)环境卫生:消灭苍蝇,改进防尘设备。(四)加强卫生宣传:利用电视、广播,进行卫生宣传,教育群众自觉讲究卫生。五、治疗原则(一)治疗原则在于控制炎症,阻止其蔓延扩散,以局部用

31、药为主。(二)禁止包扎患眼,因包扎可使分泌物滞留,结膜囊内温度升高,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三)冲洗结膜囊。结膜囊内分泌物多者应清洁冲洗,常用的冲洗剂为生理盐水或34%硼酸溶液。(四)防止健眼感染,两眼同时用药,先点健眼,头偏向患侧,勿使患眼分泌物流入健眼。一、急性卡他性结膜炎(acute catarrhat conjunctivitis)(一)病因 本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俗称“红眼”或“火眼”。常见的细菌有科一韦(Koch-Weeks)杆菌、肺炎双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般多在春夏暖和季节 流行,但由肺炎双球菌引起者多见于冬季。(二)临床表现 1.潜伏

32、期1-3天,急性发病,两眼同时或先后相隔1-2天发病。患者自觉刺痒及异物感,进而烧灼、畏光、眼睑因肿胀难于睁开。有时因分泌过多感到视力模糊,出现虹视,除去分泌物后,视力立即恢复。2.分泌物为粘液或粘液脓性,可粘着睑缘及睫毛,晨起封闭睑裂。重者分泌物中的纤维蛋白凝成乳白色假膜,附着在睑膜结膜的表面,很易用镊子剥离,留下有轻微的出血面,但无组织缺损。检查时,应与真膜区别,后者呈灰黄色,由白喉杆菌引起,为大量的纤维蛋白与坏死的结膜凝结而成,不易剥离,如强行除去,其下露出溃疡面,引起出血及组织损伤,临床上叫做膜性结膜炎。3.睑球结膜充血,以睑结膜及穹窿结膜最明显,有时尚可合并球结膜水肿,眼睑红肿。由科

33、-韦氏杆菌、肺炎球菌及流感杆菌引起者,结膜下常有出血点,球结膜水肿。4.发病34天病情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轻,约两周痊愈,可并发边缘性角膜浸润或溃疡。3.睑球结膜充血,以睑结膜及穹窿结膜最明显,有时尚可合并球结膜水肿,眼睑红肿。由科-韦氏杆菌、肺炎球菌及流感杆菌引起者,结膜下常有出血点,球结膜水肿。4.发病34天病情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轻,约两周痊愈,可并发边缘性角膜浸润或溃疡。(三)治疗 1.点抗生素眼药水,0.25%氯霉素、0.5%金霉素、0.4%庆大霉素、12.5%链霉素,0.5%卡那霉素,每12小时一次,晚间涂以抗生素眼膏,也可用15%磺胺醋酰钠及5%磺胺嘧啶眼液或眼膏。必要时早期作分

34、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或检查致病菌并作药敏试验。2.分泌物过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水冲洗,每日23次。3.禁忌包扎及热敷。4.治疗必须及时、彻底,在症状基本消退后,尚应继续点药12周,以防转成慢性或复发。二、慢性卡他性结膜炎(chronic catarrhar conjunetivitis)(一)病因 1.感染因素: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未完全治愈而转为慢性;可开始时感染的细菌数量不大,病菌毒力不强,或病人抵抗力强,在发病之初症状轻微,病人不予注意,迁延为慢性。Morax-Axenfeld双杆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均可引起此病。2.非感染因素:不良环境的刺激,如异物风沙烟尘强光等;其它眼病的影响

35、,如倒睫泪道堵塞,睑板腺分泌旺盛,睑缘炎屈光不正隐斜视等;另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眠不足、烟、洒过度或长期应用某些刺激性眼药或化妆品,均可成为慢性结膜炎的病因。(二)临床表现 1.症状:患眼刺痒、灼热感刺痛异物感。晚间或阅读时较显著,且有眼疲劳感。分泌物不多,常为粘液性,晨起时易将眼睑粘着。也有感觉眼部干燥者。病人自觉症状往往较客观检查所见严重,但也有无任何不适者。2.体征:轻者仅有结膜稍充血,但持续日久者,泪阜部及睑结膜略显肥厚,睑缘轻度充血,白天眦部有白色泡沫状分泌物。(三)治疗 首先是去除致病因。其次是滴0.250.5%硫酸锌眼药水,每日3次。如为葡萄球菌感染,则可滴用氯霉素或磺胺醋酰钠眼

36、药水。久治不愈者,应作屈光及眼底检查,并给予适当矫正。二、淋菌性结膜炎(gonococcal conjunctivitis)(一)病因 由淋球菌引起。成年人主要为淋菌性急性尿道炎的自身感染,单眼多于双眼。新生儿则为产道感染,常双眼同时发病。(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24天,表现为急性化脓性结膜炎,因分泌物特多且为脓性故又称脓漏眼。眼睑肿胀,结膜水肿,病情发展急速,45天达高潮,36周才渐消退,可并发角膜溃疡和穿孔。一般新生儿的病情较成年人为轻。(三)治疗 1.结膜囊冲洗:脓性分泌物多时,用生理盐水或多或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结膜囊,冲洗时患者头歪向患眼侧以防健眼被传染。2.青霉素制剂:局部可

37、点1的硫苄青素液,35分钟一次,全身肌注青霉素,待症状消失后继续点药数日。3.淋必治(Jrobicin):对青霉过敏或耐药者可肌注淋必治2g一次,对顽固病例可肌注两次。(四)预防 1.病人严格隔离,一眼患病,健眼戴透明眼罩,眼鼻侧要封严,颞侧开放透气。2.被污染的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并专用,用过的敷料要烧掉。3.患者不能到公共场所,小便或接触眼后手要消毒以防传染给他人及健眼。4.患者淋菌性尿道炎的孕妇,产前应治愈,婴儿出生后应立即用抗生素眼液或1硫酸银点眼,以预防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发生。5.医护人员在诊治病人时应戴保护眼镜。接诊后应及时用消毒液洗手。一、流行性角结膜炎(epidemic ker

38、ato-conjunctivitis E.K.C)(一)病因:为腺病毒8型,19型及37型所引起。其中8型多见,传染性强,曾引起世界性流行。(二)临床表现初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继则出现角膜炎。1.急性结膜炎期:潜伏期512天,多为双侧,一眼先起,常伴有头痛疲劳低热等全身症状。自觉有异物感刺痒,但分泌物少,且为水样。13的病员结膜上可见伪膜,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在下睑结膜及穹窿部有多的圆形滤泡,有时结膜下可出现点状出血,耳前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约57天后,结膜炎症状逐渐消退。2.浅层点状角膜炎期:结膜炎症消退后,有时患者仍感怕光流泪异物感及视力模糊。检查时,以1荧光素染色后,在裂隙灯下可见角膜中

39、心区有很多散在点状着色,上皮下有圆形浸润点,将上皮微微抬起,但不形成溃疡。病程可达数月或数年,浸润逐渐吸收后,常可留下不同程度的薄翳,一般对视力无大影响。(三)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0.1疱疹净、0.5%环胞苷0.050.2%阿糖胞苷或45吗啉双胍(ABOB)等眼药水,白天可每小时点眼一次。在角膜炎期加点0.5%醋酸可的松液或0.1%地塞米松液每日四次,或用氢化考的松强的松龙的混悬液作结膜下注射,每次0.20.3毫升,可以帮助抑制炎症,促进浸润吸收。抗生素(如氯霉素、金霉素等)点眼每日四次,它们虽然对病毒无效,但可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在角膜不染色后,加点狄奥宁液促进混浊吸收。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40、(epidemic hemorrhagic conjuntivitis)为一种新型结膜角膜炎,1969年开始流行于东南亚,1971年传到我国,为暴发流行,传染性极强,儿童比成人为轻,婴幼儿很少患本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一)病因由微小核糖病毒(picorna virus)组中的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type 70)引起。(二)临床表现与一般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相同,但较为严重。1.潜伏期短,约为848小时,多数在接触后24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有较重的怕光、流泪、异物感,甚至眼部有磨痒,刺痛或眼球触痛。2.分泌物少,为水样或浆液性。3.眼睑高度水肿。4.球结膜下出血:发病后2

41、3天内即见球结膜下有点状、片状出血,重者波及整个球结膜,714天后消失,尢以青年人多见。5角膜上皮点状剥脱:起病时即发生,用荧光素染色,在裂隙灯下可见角膜有弥漫细小的点状着色,约一周后,随结膜炎的痊愈而消失。愈后不留痕迹,不影响视力。6耳前淋巴结肿大。极少数病人在结膜炎症消退后一周发生下肢运动麻痹。(三)治疗1.45吗啉双胍(ABOB)点眼,每12小时一次。抗生素点眼可帮助抑制细菌感染。2.结膜炎症状消退后,角膜上皮剥脱未愈者,可加点0.5%醋酸可的松眼液或0.05%地塞米松液,每日34次。(四)预防此病常在医院内流行,病人所用的物品要严格消毒。三、咽结膜炎(咽结膜热)(pharyngo-co

42、njuncetival fever)本病以发热(38.540C)、咽炎和单眼或双眼的急性滤泡性结膜炎三联症为其特点。1953年首次在美国流行,1956年陆续传播至欧洲、亚洲,多见于49岁的儿童及青少年,常于夏冬季在幼儿园、学校中流行。(一)病因由腺病毒型引起,潜伏期56天。通过呼吸道或接触感染,也可通过游泳池传播。(二)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全身无力,体温升高,头痛、咽痛、肌肉痛及胃肠系统症状,咽部充血,淋巴组织增生,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2.眼部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单眼发病,25日后累及另眼。通常无角膜并发症,少数病例伴有角膜上皮下浸润。3.病程2天3周,平均710天,预后尚佳。(三)治

43、疗:同流行性角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咽结膜热潜伏期512天848小时56天病原腺病毒8型为主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腺病毒8型发热有时轻度有时轻度明显高热淋 巴 结肿大常有常有必有滤泡有有时有有,且多角 膜 病变浅层点状角膜炎,多在结膜炎消退时出现浅层点状角膜上皮剥脱,与结膜炎同时出现浅层点状角膜炎,偶有一、沙眼(trachoma)(一)定义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偶有急性发作,然后进入慢性过程。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二)病因 早在1907年在沙眼患者的结膜上皮内即已发现了包涵体,但直到1995年才

44、由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利用鸡胚分离出沙眼病原体,为沙眼病原的研究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证明沙眼病原体为衣原体的一种,界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简称沙眼衣原体,其抗原性有14种之多,其中A、B、C为沙眼。(三)传播 含有沙眼衣原体的分泌物是通过手指,洗脸用水、毛巾、面盆、玩具用及公共场所用具等媒介传播给健康人。不良的卫生习惯及拥挤的居住条件都是沙眼的传播因素。(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514天,双眼患病,多发生于儿童或少年期。轻的沙眼可以完全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微的刺痒,异物感和小量分泌物,重者因后遗症和并发症累及角膜,有怕光、流泪、疼痛等刺激症状,自觉视力减退。沙眼衣原体主要侵犯睑结膜,首先侵犯上睑

45、的睑板部上缘与穹窿部,以后蔓延至全部睑结膜与穹窿部,最后以瘢痕形成而告终。检查时其特征如下:1.充血及血管模糊:由于血管扩张,结膜上皮下有弥漫性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使透明的结膜变得混浊肥厚,血管轮廓不清,呈一片模糊充血状。2.乳头肥大:睑结膜面粗糙不平,呈现无数的线绒状小点,是由扩张的毛细血管网和上皮增殖而成。3.滤泡增生:是结膜上皮下组织在弥漫性浸润的基础上,由局限的淋巴细胞聚集而成。4.角膜血管翳:在结膜发生病变的同时,首先角膜上缘的半月形灰白区血管网充血,发生新生血管,伸入透明的角膜上皮与前弹力层之间,各新生血管之间伴有灰白色点状浸润,是角膜上皮对沙眼衣原体的一种组织反应

46、,称为角膜血管翳。它是沙眼早期诊断的依据之一。5.瘢痕形成:当沙眼进行数年甚至数十年,所有炎性病变如滤泡、乳头,将发生破溃或坏死,而逐渐被结缔组织所代替,形成瘢痕,这标志着病变已进入退行期。分期: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乳头和滤泡同时并存,上穹窿部和上睑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大部变为瘢痕。仅残留少许活动性病变。期完全结瘢期:活动性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无传染性。分级标准:根据活动性病变(乳头和滤泡)占上睑结膜总面积的多少,分为轻(+)、中(+)、重(+)三级。占1/32/3者为(+),占2/3以上者为(+),(见表53:沙眼分期表)。同时确定了角膜血管翳的分

47、级方法。将角膜分为四等分,血管翳侵入上1/4 以内者为(+),达到1/4-1/2者为(+),达到1/23/4者为(+),超过3/4者为(+)国际上较为通用者为Mac-Callan分期法:期浸润初期:睑结膜与穹窿结膜充血肥厚,上方尤甚,可有初期滤泡与早期角膜血管翳。期活动期:有明显的活动性病变,即乳头、滤泡与角膜血管翳。期瘢痕前期:同我国第期。期完全结瘢期,同我国第期。(五)诊断:典型的沙眼诊断并不困难,但是要确诊早期沙眼,必须具备下面条件:1.上睑结膜血管模糊,乳头肥大,及滤泡形成等,主要是出现在睑板部上缘,或上穹窿部及内、外眦部。2.角膜上缘有血管翳。3.必要时作睑结膜刮片,在结膜上皮细胞中

48、可找到包涵体。或培养分离出沙眼衣原体。(七)并发症及后遗症1.睑内翻及倒睫:2.沙眼性角膜溃疡:在血管翳的末端有灰白色点状浸润,一旦破溃,即形成浅层溃疡。3.上睑下垂:4.沙眼性眼干燥症:由于结膜表面瘢痕化,将结膜的付泪腺及杯状细胞完全破坏,泪腺排泄管在上穹窿部的开口也被封闭,粘液和泪液完全消失,5.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沙眼衣原体侵犯粘膜,可引起泪小管阻塞,或鼻泪管阻塞,进而形成慢性泪囊炎。1.局部治疗 0.5%金霉素或新霉素,晚间涂以0.5%金霉素或四环素,1红霉素眼膏。2.口服药物 对炎症广泛,刺激症状明显者,除以上治疗外,可口服磺胺药及抗生素,如磺胺嘧啶、螺旋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及强力

49、霉素等。7岁以下儿童及孕妇禁用四环素。3.手术(1)内翻倒睫术。(2)血管翳手术。沿角膜缘行球结膜环切电烙(或冷冻)术。也有人用氩激光灼烙较大的新生血管。对严重的血管翳可考虑行板层角膜移植术。二、包涵体性结膜炎(inclusion conjunctivitis)(一)病因:本病是沙眼衣原体中DK抗原型衣原体所致的结膜炎。此型衣原体能引起子宫颈炎及尿道炎。眼部感染来自生殖泌尿系统。常侵及双眼,为急性发病。(二)临床表现临床上分为二类 1.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又称新生儿包涵体性脓漏眼。新生儿出生时,在患衣原体性宫颈炎的产道中受感染,潜伏期512天。眼睑红肿,睑结膜充血、肥厚、乳头肥大,主要见于下穹

50、窿及下睑结膜。新生儿结膜的腺样层尚未发育,故23个月内无滤泡形成。分泌物为脓性,量多,故应与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鉴别,可作涂片检查,如系新生儿包涵体炎,基本不见细菌,并有包涵体。大约23周后转入慢性期。晚期有显著的滤泡形成,3个月至1年内自行消退,不留瘢痕,亦无角膜血管翳。2.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又名游泳结膜炎,因为许多患者都有在污染的游泳池游泳史,实际上此病是由沙眼衣原体DK型泌尿系统感染后污染的手、毛巾或水等传染到眼;有称是一种接触感染。潜伏期512天。开始时结膜充血,很快眼睑红肿,耳前淋巴结肿大,穹窿部结膜有很多滤泡,下方最著。结膜因细胞浸润而肥厚。结膜囊有很多脓性分泌物,内含大量多形核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医院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